芯片博弈
搜索文档
美国反悔,芯片企业准备重新进入中国,却被限制,不想重走老路
搜狐财经· 2025-10-01 16:47
美国政策转变 - 特朗普政府于2025年7月宣布解除部分对华AI芯片出口禁令,允许英伟达H20和AMD MI308等特定型号芯片出口,但需从销售额中抽取15%上交美国财政部[2] - 政策转变的动因是美国芯片公司因失去中国市场导致利润大幅下滑并向政府游说,例如英伟达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占比超过20%[2][4] - 政策目标被表述为让中国继续依赖美国技术,以遏制其自主创新步伐[2] 美国芯片公司动态 - 英伟达和AMD等公司在禁令解除后积极准备重返中国市场,联系中国客户以恢复订单[4] -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曾亲自前往白宫进行游说,强调中国市场对其收入的重要性[4] - 受此前禁令影响,英伟达市值蒸发数百亿美元[7] 中国应对措施与本土化进展 - 中国加速推进芯片自给自足计划,目标是在2025年底实现本土芯片自给率翻倍[4] - 华为Ascend 910B芯片已应用于本土数据中心,性能接近国外水平,中芯国际在28纳米以下工艺上逐步成熟[4] - 中国商务部于2025年9月13日宣布对美国芯片展开歧视和倾销调查,并警告本土企业谨慎采购美国芯片,转向本土供应商[4][5] 中国市场格局变化 - 阿里巴巴、百度等中国大型科技公司已开始调整服务器配置,用华为等本土芯片替代美国芯片[5] - 英伟达H20芯片在中国市场的生产订单因官方警告而停止[5] - 中国市场监管总局于9月启动对英伟达的反垄断调查,指控其涉嫌垄断AI芯片市场[4] 全球供应链与第三方企业影响 - 美国商务部于2025年9月撤销对三星和台积电中国工厂的豁免许可,要求其从12月31日起逐项申请设备进口许可证[7] - 三星中国工厂占其NAND闪存芯片产量的30%,受此影响第三季度收入下降10%[7] - 台积电中国产能仅占3%,但面临设备进口延误,同时其美国亚利桑那州建厂成本超支20%且进度缓慢[7] 行业格局与长远影响 - 全球芯片供应链呈现分裂为美国主导和中国主导的两极格局[8] - 美国的出口限制政策反而推动了中国在AI和芯片领域的加速创新与自主化[10] - 企业吸取教训开始分散供应链,例如英伟达加大在美国和台湾的投资,但中国市场流失被视为永久性[10]
中国稀土对美出口暴涨660%,已经达成稀土和解?中方随即打破惯例
搜狐财经· 2025-07-31 10:15
稀土出口管制战略 - 中国对钐、钆、铽等7类中重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精准限制美国军工供应链[3] - 稀土开采配额首次不予公开 北方稀土借机拉高氧化镝报价至700-1000美元/公斤 较国内溢价三倍[6] - 打击稀土走私专项行动封堵灰色通道 4月后对泰国锑出口锐减90% 对墨西哥出口归零[6] 中美贸易博弈动态 - 6月中国对美稀土磁体出口量飙升至353吨 较5月46吨暴增660% 但仅限于民用电动车领域[1] - 通过临时许可证机制向通用、福特等车企放行民用磁体 换取英伟达H20芯片对华出口许可[4] - 军工级高纯度铽镝合金持续冻结出口 迫使美国从废旧手机回收磁材[1][4] 美国稀土产业困境 - 美国国防部向MP Materials注资4亿美元 但其得州工厂产能仅恢复45% 磁材废品率高达40%[7] - 本土企业订单流失 MP Materials股价暴跌并关闭三分之一熔炼炉[7][11] - 稀土分离提纯技术依赖中国"串级萃取"专利 美国唯一掌握技术的Molycorp公司已于2015年破产[7] 军工供应链脆弱性 - F-35战机单机消耗417公斤稀土 "弗吉尼亚"级核潜艇需求达4吨[3] - 五角大楼报告承认即便重启生产线 9个月内军工体系仍会崩溃[7] - 美国车企库存周转天数从45天暴跌至22天 生产线曾濒临瘫痪[3] 中国技术反制措施 - 通过新加坡分公司采购英伟达芯片 以数据中心建设名义转运回国[8] - 华为通过算法优化将同等算力芯片成本压至美国六成[8] - 海关监控系统追踪货物去向 对流向雷神公司等军工企业实施出口黑名单制裁[8] 价格战略调整 - 氧化镨钕价格调高18% 军工级氧化铽持续冻结出口[11] - 出口管制实施后欧洲市场氧化镝价格暴涨至700-1000美元/公斤[6] - 中国稀土集团延迟至6月下达开采配额 打破十年披露惯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