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本土替代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经济专题深度研究:美国就业情况到底如何?
东海证券· 2025-11-11 16:20
非农数据质量 - 美国非农数据存在被高估的可能性,2025年5、6月数据遭大幅下修[8] - 企业新生死亡模型在经济下行期可能低估企业关停影响,例如2024年一季度非农新增数据单季下修34.4万人[10] - CES调查回复率从2020年1月的60%下降至2025年3月的42.6%,样本量下降约29%[13] - 因"身兼数职"人数上升和"无薪休假"人数下降,2025年初至8月CES新增非农就业或高估近63.5万人[17] 移民政策影响 - 2025年3月移民限制政策落地后,移民劳动力供给净损失达148.0万人,本土劳动力供给同期净增加186.1万人[23] - 移民和本土就业存在替代效应,每1000名移民就业新增约导致360名本土居民失业[25] - 本土人口增长预计在2031年转为负贡献,移民持续流出可能导致低技能行业劳动力短缺[34] 周期性行业就业 - 休闲住宿业职位空缺率和失业率分别达5.48%和6.17%,青年占比34.48%,兼职率44.1%[47][48][49] - 建筑业劳动力需求供给比持续低于阈值1.0,受住房市场低迷和30年期利率高于6.0%影响[53] - 制造业需求供给比低于阈值1.0,2025年三季度从主动补库存转入被动补库存周期[55][56] 非周期性行业就业 - 教育医疗行业2025年1-8月新增就业52.1万人,占私营部门新增就业的87.12%[59] - 教育医疗行业近一年裁员约7万人,劳动力需求供给比从2022年的2.66降至2025年8月的1.47[64][62] - 信息业AI使用率达29.8%,未来6个月使用意愿为36.8%,就业市场面临结构性调整[69][73] 微观市场动态 - 大型企业雇佣率从2022年4月的4.15%降至2025年7月的2.76%,低于过去十年中位数3.08%[77] - 大企业裁员率从2025年3月的0.89%升至6月的1.23%,高于过去十年中位数1.00%[78] - 跳槽涨薪幅度在2025年收敛至4.3%,与留任薪资增速几乎无异[82] 衰退风险评估 - 劳动力市场压力指数(LMSI)显示2025年就业市场走弱未在各州间扩散,保持在安全区域[103] - 萨姆规则在2003年和2024年出现失灵空报,因结构性问题而非经济衰退[101]
IDC:2025上半年中国加速服务器市场规模达160亿美元 同比增长超一倍
智通财经· 2025-10-09 13:49
市场整体规模与预测 - 2025上半年中国加速服务器市场规模达到16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一倍[1] - 预计到2029年,中国加速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超过1,400亿美元[1] - 2025上半年中国加速芯片的市场规模超过190万张[5] 市场竞争格局 - 从厂商销售额看,浪潮、新华三、联想位居前三,占据近50%的市场份额[3] - 从服务器出货台数看,浪潮、新华三、宁畅居前三名,占有约43%的市场份额[3] - 互联网是最大的采购行业,占整体加速服务器市场近69%的份额[3] - 金融、教育、运营商和医疗健康等多数行业均有超过一倍以上的增长[3] 技术发展趋势 - 非GPU加速卡的需求持续增长,增长速度远超GPU,占据30%的市场份额[5] - 本土芯片品牌进一步普及,约占整个市场份额的35%[5] - 市场正经历规模扩张和本土替代阶段,未来竞争焦点将从单芯片性能转向系统能效比、开放生态协同和绿色算力成本控制[7] 政策与行业驱动因素 - 算力券政策通过亿元级资金投入和多层级支持体系,显著降低了本土AI算力的使用门槛[3] - 政策推动本土厂商形成从单点产品替代到全生态自主创新的战略跨越[3] - 市场正从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向以产品竞争力为核心转变[3] 行业应用场景 - 工业领域AI服务器应用于实时工艺优化、预测性维护与数字孪生仿真[3] - 金融领域应用于高频交易风控与智能投研,处理高维实时数据[3] - 智慧医疗出现基因组分析、手术机器人控制等技术,追求超低延迟与高可靠性[3] - 零售、能源、农业等传统行业通过边缘算力实现线下行为的实时分析和本地化决策[3] - AI加速技术驱动自动驾驶实现突破,车载与路侧系统实时完成多传感器融合与复杂环境感知[4] - 智能座舱依靠边缘算力实现多模态交互与个性化服务[4]
美国反悔,芯片企业准备重新进入中国,却被限制,不想重走老路
搜狐财经· 2025-10-01 16:47
美国政策转变 - 特朗普政府于2025年7月宣布解除部分对华AI芯片出口禁令,允许英伟达H20和AMD MI308等特定型号芯片出口,但需从销售额中抽取15%上交美国财政部[2] - 政策转变的动因是美国芯片公司因失去中国市场导致利润大幅下滑并向政府游说,例如英伟达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占比超过20%[2][4] - 政策目标被表述为让中国继续依赖美国技术,以遏制其自主创新步伐[2] 美国芯片公司动态 - 英伟达和AMD等公司在禁令解除后积极准备重返中国市场,联系中国客户以恢复订单[4] -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曾亲自前往白宫进行游说,强调中国市场对其收入的重要性[4] - 受此前禁令影响,英伟达市值蒸发数百亿美元[7] 中国应对措施与本土化进展 - 中国加速推进芯片自给自足计划,目标是在2025年底实现本土芯片自给率翻倍[4] - 华为Ascend 910B芯片已应用于本土数据中心,性能接近国外水平,中芯国际在28纳米以下工艺上逐步成熟[4] - 中国商务部于2025年9月13日宣布对美国芯片展开歧视和倾销调查,并警告本土企业谨慎采购美国芯片,转向本土供应商[4][5] 中国市场格局变化 - 阿里巴巴、百度等中国大型科技公司已开始调整服务器配置,用华为等本土芯片替代美国芯片[5] - 英伟达H20芯片在中国市场的生产订单因官方警告而停止[5] - 中国市场监管总局于9月启动对英伟达的反垄断调查,指控其涉嫌垄断AI芯片市场[4] 全球供应链与第三方企业影响 - 美国商务部于2025年9月撤销对三星和台积电中国工厂的豁免许可,要求其从12月31日起逐项申请设备进口许可证[7] - 三星中国工厂占其NAND闪存芯片产量的30%,受此影响第三季度收入下降10%[7] - 台积电中国产能仅占3%,但面临设备进口延误,同时其美国亚利桑那州建厂成本超支20%且进度缓慢[7] 行业格局与长远影响 - 全球芯片供应链呈现分裂为美国主导和中国主导的两极格局[8] - 美国的出口限制政策反而推动了中国在AI和芯片领域的加速创新与自主化[10] - 企业吸取教训开始分散供应链,例如英伟达加大在美国和台湾的投资,但中国市场流失被视为永久性[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