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源外交
icon
搜索文档
特朗普出手截胡!中企谈妥百亿钨矿遭美企夺走,哈为何“转向”?
搜狐财经· 2025-11-09 13:04
地缘政治博弈事件 - 哈萨克斯坦将一座全球最具价值的未开发钨矿开发权从中国企业转向交由美国企业Cove Capital LLC主导开发,中国企业多年谈判成果化为乌有 [1][3] -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亲自出马,绕过常规商业谈判程序,白宫向哈方开出技术转让、金融贷款、额外投资套餐并捆绑一个42亿美元的铁路基础设施合同 [5] - 在特朗普政府以选边站相逼下,Cove Capital LLC最终拿下70%控股权,哈国国企Tau-Ken Samruk保留30%,交易结果是赤裸裸的政治博弈 [7] 钨矿资源价值与战略意义 - 该哈萨克斯坦钨矿是全球储量第二、全球罕见的高品位矿区,价值高达数十亿美元 [3] - 钨熔点高达3410℃,硬度堪比钻石,是工业界的钢牙和军事中的战争之牙,用于制造穿甲弹、导弹推进器、航空发动机等关键领域 [7][9] - 美国国防部将钨列入关键战略物资,但美国钨矿产量几乎为零,冶炼技术严重依赖中国 [9] - 中国掌控全球80%的钨产量并拥有最完整的加工链,但本土高品位钨矿逐年减少,需向海外延伸资源触角 [9] 交易各方的战略考量 - 中国企业如江铜集团等曾计划以百亿人民币的代价将钨矿收入囊中,几乎已谈妥交易条款 [5] - 美国的目标是削弱中国在全球矿产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并为本国关键行业寻找资源保障 [11] - 哈萨克斯坦转向是地缘政治权衡,旨在平衡中俄影响力,扩展外交回旋空间,美方方案提供了技术转让、西方市场准入等战略溢价 [12][14] - 哈方担忧与中企绑定过深可能激怒美国而落入次级制裁黑名单,且国内亲西方利益集团在游说中起到推波助澜作用 [14][16] 对行业与战略格局的启示 - 事件表明资源外交不能只靠资金和订单,更需要政治敏感度和战略弹性,中企出海需学会玩资金、技术、本地化、外交话语权的组合拳 [18] - 资源的政治化正在加速,美国在拉美抢锂、非洲抢钴、中亚抢钨,旨在重构全球资源版图 [18] - 全球博弈已从资本层面转向战略层面,谁控制资源谁就拥有未来产业的底牌 [20] - 关键矿产的争夺才刚开始,中国需要打造更具韧性的全球资源战略网络,胜利在于长线布局的耐力赛 [21]
乌电崩了?普京亮出290亿吨王牌!澳洲铁矿王座要凉?
搜狐财经· 2025-10-19 01:53
乌克兰当前困境 - 乌克兰财政状况严重恶化,2025年全年财政收入不到500亿美元,但支出高达870亿美元,产生370亿美元赤字[5] - 军事支出占财政支出主导地位,约600亿美元直接用于战场,包括购买武器、发放军饷和维持前线补给[5] - 国家基础设施遭受系统性破坏,俄军发动大规模空袭,一次发射50多枚导弹和近500架攻击无人机,针对能源变电站、军工园区和铁路枢纽等要害目标[1][3] - 防空能力严重不足,防空导弹库存见底,无法有效拦截巡航导弹和应对蜂群式饱和打击[3] - 人口结构遭受重创,战前4100万人口减少至约2900万,适龄劳动力减少至少500万,导致关键修复工作缺乏电工、焊工和工程师[7] 俄罗斯资源战略 - 俄罗斯公布294亿吨铁矿石储量,作为战略资源支撑其长期经济稳定,目前每年出口约2500万吨铁矿石,按每吨90美元计算,年收入超过200亿美元[9] - 铁矿石收入具备制裁免疫特性,因钢铁是工业骨架需求稳定,西方难以完全限制其出口[9] - 俄罗斯资源储备雄厚,已探明石油储量超310亿吨,天然气63.4万亿立方米,煤炭2727亿吨,这些资源构成其战略底牌[11] - 资源外交正在瓦解西方制裁联盟,非洲国家呼吁中立,东南亚国家在制裁投票中弃权,拉美国家开始与俄罗斯探讨矿产合作[13] - 积极布局北极开发,北极地区贡献全国15%的GDP和25%的出口额,拥有全国20%的石油和75%的天然气产量,俄罗斯已投资175亿美元扩建港口和修建铁路[13] 全球铁矿石市场格局变化 - 澳大利亚铁矿石供应商面临市场份额挑战,必和必拓和力拓长期垄断全球高端铁矿石市场,中国每年进口超10亿吨铁矿石,其中约60%来自澳大利亚[15][17] - 中国需求结构发生变化,2025年房地产持续调整导致新开工面积大幅减少,钢铁产量连续三年下降,铁矿石进口量萎缩,价格从高峰期200多美元跌至90-95美元[18] - 俄罗斯对华铁矿石出口目前仅占中国总进口量的0.8%,但潜力巨大,西伯利亚和北极地区有大量未开发矿床,可能通过组合拳策略如低价铁矿换取中国基建投资,或与天然气捆绑销售来提升市场份额[19][24] - 北极航道提供战略优势,从西伯利亚运铁矿到中国比绕行马六甲海峡快10天且成本低30%,这为中国分散供应源提供新选择[13][24] - 市场预期若俄罗斯对华铁矿石出口占比提升至5%以上,将实质性动摇澳大利亚的市场主导地位[25]
中国刚大幅放开稀土出口,美公然给中国贴标签,稀土较量将走向哪里?
搜狐财经· 2025-08-26 08:41
稀土出口数据 - 7月中国稀土磁铁出口量达5577吨 环比6月增长75% [3] - 中国对美稀土出口从5月46吨增至6月353吨 7月进一步增至619吨 [3] - 美国80%稀土需求依赖进口 [3] 稀土产业地位 -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 是F-35战机 爱国者导弹 特斯拉电动车关键原料 [3] - 全球90%稀土冶炼 80%稀土加工 70%稀土应用在中国完成 [39] - 中国对钐 镝等7类稀土实施出口管制曾使全球价格暴涨300% [24] 中美贸易关系 - 中美5月达成关税暂停协议 中国暂停28家美企稀土出口管制 [12] - 6月中美稀土协议以美方部分半导体设备解禁为基础达成 [26] - 中国保留随时收紧稀土出口的权利 [26] 产业链优势 - 美国 澳大利亚 加拿大稀土开采成本为中国3-5倍 [37] - 中国在马来西亚 澳大利亚投资稀土项目 与巴西 智利建立锂资源合作 [41] - 从稀土矿到稀土金属再到稀土磁材的完整产业链由中国主导 [39] 技术发展现状 - 华为昇腾910B芯片性能逼近英伟达A100 [43] - 中芯国际28纳米良率追平台积电 [43] - 技术封锁加速中国自主创新步伐 [43] 经济相互依赖 - 摩根大通在华利润率比美国本土高出12%-15% [16] - 中国抛售413亿美元美债作为反制措施 [30] - 美国在稀土 芯片 制造业领域均依赖中国供应 [18]
智库策论丨日本“资源外交”对关键矿产国际布局的启示
搜狐财经· 2025-08-12 11:39
全球关键矿产战略背景 - 关键矿产成为新能源、半导体、军工等战略性产业的基础支撑 供应链安全直接影响国家科技发展、工业体系和经济安全[1] - 美国于2025年3月签署加强关键矿产生产的行政令 4月启动关键矿物进口"232调查" 欧盟、澳大利亚等经济体也制定关键原材料战略以降低对外依赖[1] - 日本作为关键矿产消费大国 资源高度依赖进口 本土供给能力偏弱 其"资源外交"战略成为保障资源供给的核心手段[1] 日本资源外交演变阶段 - 初步建立阶段(1960s-1980s):1963年设立日本金属矿业事业团(MMAJ) 1967年设立日本石油公团(JNOC) 主导海外金属和石油资源开发 1973年设立资源能源厅 1983年将钨、钴、钒等7种战略金属纳入国家储备体系 1984年发布关键矿产目录[3] - 战略化与体系化阶段(1990s-2009):2004年成立日本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资源组织(JOGMEC) 整合勘探开发、储备、技术创新等多维保障路径 2007年推出稀有金属供应稳定措施 2008-2009年颁布《资源确保方针》和《稀有金属确保战略》[4] - 全球化精细布局阶段(2010至今):2012年将关键矿产保障纳入资源外交战略 2014年更新关键矿产目录至32种 2020年推出《新国际资源战略》强调电动车及清洁能源设备矿产供应 2023年发布《面向绿色转型的资源外交指南》[5] 日本资源外交实施路径 - 强化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25个潜在资源供给国的全产业链合作 涵盖勘探、开采、加工及蓄电池生产工厂建设 2023年3月与美国签署《美日关键矿产协议》推动锂、钴等电动汽车原材料合作[7] - 参与多边矿产安全网络:2022年6月加入"矿产安全伙伴关系" 同年12月参与组建"可持续关键矿产联盟" 2023年4月推动G7通过"关键矿产安全五点计划" 5月参与美日印澳"四方投资者网络"[8] - 主导深海矿产资源规则制定:出台《深海海底采矿暂行措施法》《海洋基本法》等国内法案 凭借日本海洋科技中心(JAMSTEC)技术优势掌握海洋环境数据 2024年与国际海底管理局讨论西北太平洋区域环境管理计划[9] - 推进关键矿产回收利用技术合作:在G7框架下推动制定国际回收标准 2023年9月在国际能源署峰会上提议将关键矿产作为IEA工作第二支柱 通过日元贷款和技术合作协助印尼、泰国开展"城市矿山"计划[11] 战略启示与行业方向 - 需强化与非洲、拉丁美洲和中亚等资源国的战略合作 优化海外关键矿产资产布局 依托WTO、APEC等平台推动矿业投资便利化[12] - 深化上合组织、金砖国家及RCEP等区域合作框架 建立关键矿产资源信息平台 整合全球矿产储量、供需动态及价格趋势数据 推动成员国间矿产加工技术标准统一[12] - 增强国际资源供应链话语权:扩大人民币在矿产品贸易结算范围 制定关键能矿产品价格指数 参与多边矿产合作机制制定规则标准[13] - 推进关键矿产回收利用技术:运用航空物探、地球化学、无人机三维建模和AI强化地质勘探 加强新能源动力电池全链条回收管理[13]
与乌签署矿产协议的背后,美国挖空心思寻找关键矿源
第一财经· 2025-05-01 22:32
美乌矿产协议 - 美乌签署《美乌重建投资基金成立协议》,由美国与乌克兰共同管理(50:50),双方均无主导权 [1] - 基金资金将完全由新许可证收入填充,涵盖关键材料以及石油天然气领域项目新许可证资金的50% [1] - 基金将投资于采矿、石油天然气项目以及相关基础设施或加工项目,乌克兰和美国将共同确定具体投资项目 [1] 乌克兰矿产资源地位 - 乌克兰已探明矿床超过8000个,拥有美国列为关键矿产的50种矿产中的22种 [2] - 乌克兰铁、锰、钛、铀等多种矿产储量位居世界前列 [2] 美国关键矿产依赖现状 - 2023年美国能源部将50种矿产品种纳入关键矿产清单,包括锂、镍、钴、锰、钒和石墨等电池金属 [2] - 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显示,去年美国50种关键矿产品种中,有12种完全依赖进口,有28种进口依赖度过半 [2] 特朗普政府资源政策 - 特朗普下令对美国依赖进口的关键矿产及其衍生产品启动贸易调查,评估其对国家安全和韧性的影响 [3] - 调查可能依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实施新关税税率取代现行"对等关税"税率 [3] - 调查涉及包含稀土在内的关键矿产,以及加工的关键矿物及衍生品,这些矿物是美国国防工业基础的核心构成部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