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管行业高质量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基金业绩回暖!超90%主动权益基金正收益,翻倍产品涌现
证券时报· 2025-08-04 17:55
公募基金行业回暖 - 2025年公募基金行业结束四年寒冬进入复苏阶段 主动权益基金年内超九成实现正收益 平均收益率达13% 业绩翻倍产品达17只 最高收益超140% [1][2] - 市场结构性机会集中在人形机器人 北交所 AI硬件 创新药等领域 超800只主动权益基金净值创历史新高 [2][4] - 基金经理风险偏好显著提升 二季度近2500只基金同时提高股票仓位与持股集中度 部分基金股票仓位从15%大幅提升至92% 持股集中度从10%升至43% [5][6] 基金经理操作策略调整 - 基金经理普遍采取加仓科技成长板块策略 仓位提升5-8个百分点 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从50%升至60% 聚焦商业模式清晰 行业格局优化的龙头公司 [5][7] - 典型案例包括嘉实红利精选A股票仓位从15.82%跃升至92.8% 中信保诚至瑞A从9.19%提升至81.06% 持仓从消费股转向潮宏基 爱美客等高成长标的 [6] - 投资逻辑转向"强者恒强" 重点配置估值调整充分 业绩有望率先复苏的科技和高端制造领域 [7] 基金发行市场动态 - 业绩回暖带动发行市场升温 7月116只权益基金提前结募 大成洞察优势8天募资24.61亿元创年内主动权益基金首发纪录 [8][9] - 6月新成立基金155只 7月新发149只 数量接近2022年11月峰值 特色行业主题基金如机器人 医药 军工等受资金青睐 [8][9] - 销售端呈现分化 部分券商营业部权益基金销售完成率达75% 但整体仍存在"回本即赎"现象 存量基金未现大规模净申购 [10][11] 市场资金与情绪变化 - 居民储蓄存款高增长叠加"资产荒" 场外资金配置需求强烈 市场有望进入资金流入与行情正向循环 但短期存在调整压力 [4] - 基金投顾组合业绩回升明显 部分连续亏损4年的医药基金经理产品年内收益超70% 但2020-2022年高位买入的持有人仍亏损 [4] - 被动投资产品接受度高于主动权益基金 高弹性产品热度超过稳健型产品 显示风险偏好修复但仍存谨慎情绪 [11]
《中国资产管理市场2024—2025》即将发布,剖析行业新生态
环球网· 2025-06-04 09:55
报告发布会信息 - 中国光大银行和光大理财将于2025年6月6日在北京召开《中国资产管理市场2024—2025》报告线上发布会 主题为"破局前行、财富再造、惠民固基、能力提升" [1] - 发布会邀请国内权威专家学者与机构负责人 围绕资管行业发展趋势解读并展望未来战略布局 [1] - 发布会将在环球网PC端、手机环球网、环球网财经视频号、抖音号及爱奇艺等9大直播平台同步直播 [5] 行业宏观背景 - 2024年银行理财产品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规模约21万亿元 为投资者创造收益7099亿元 [3] - 资管行业面临全球经济高度不确定性 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且投资者风险偏好分化 [3] - 国内经济应变克难稳定运行 宏观政策组合效应释放为资管行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3] 政策与行业使命 -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会议强调以高质量发展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为资管机构发展指明方向 [4] - 资管行业是连接实体经济与资金财富的桥梁 肩负服务国家战略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使命 [4] - 行业需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优化资产配置策略以应对复杂多变市场环境 [4] 报告价值与历史 - 《中国资产管理市场》系列报告由光大银行与光大理财联合打造 自2015年以来已连续十年发布 [5] - 报告以十年数据积淀和战略前瞻视角 全面解构行业发展趋势并捕捉政策节点下生态演进 [5] - 报告专业性受到监管、同业机构及全市场关注与认可 [5] 公司业务表现 - 光大银行是国内人民币理财业务先行者 光大理财是全国首家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 [5] - 光大理财成立近六年通过投资模式创新和管理能力提升 保持良好品牌效应和市场影响力 [5] - 2024年光大理财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超过340亿元 服务客户数近800万户 [5] 发布会特别内容 - 本次发布会将深入分析行业增长结构、市场发展趋势及机构能力建设 [4] - 光大理财将在发布会上发布品牌焕新战略 [4]
重磅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5-23 20:58
行业现状与规模 - 截至2024年末中国资管行业总体规模突破140万亿元[1] - 银行理财规模近30万亿元同比增长超10%2024年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超7000亿元[7] - 公募基金规模从早期3000亿元增长至超30万亿元[32] 高质量发展核心路径 - 资产端需提升投研能力通过多元化策略优化组合收益资金端加强客户沟通丰富产品货架[7][8] - 回归"管好钱"本源需构建专业资金管理能力与优质客户服务能力[8][9] - 私募机构应坚持长期、价值、创新和合规四大理念[13][25] 低利率环境应对策略 - 低利率时代呈现"两低两高"特征(低利率、低利差、高波动、高风险)需通过多资产多策略提升产品竞争力[14] - 银行理财布局"固收+"产品结合科技推出"理财夜市"等创新服务[15] - 险资应管控资产负债久期缺口风险并拓展多策略增厚收益[22][23] 居民财富管理趋势 - 居民风险偏好两极化一端追求避险一端高风险品种受追捧[3][17] - 公募基金优化产品线布局强化主动管理拓展工具型产品打造梯度化产品矩阵[17][18] - 资产端面临"钱多优质标稀缺"结构性困境加剧配置难度[3][17] 外资机构发展机遇 - 外资公募持续加码中国市场摩根基金运用5400万元自有资金投资旗下权益基金[19] - 发挥全球研究网络优势双向赋能中国企业出海与国际市场洞察[20][21] - 通过《环球市场纵览》等工具提供全球资产配置视角[21][32] 科技与ESG应用 - AI可提升研究效率、量化模型迭代和风险预判能力[36] - 太保资产将ESG纳入投研框架提升气候风险治理能力推动投资组合净零排放[36] - 行业需加快数字化转型融入AI浪潮赋能投研风控[12] 差异化竞争策略 - 私募基金优势在于策略灵活、工具多样和定制化服务[25] - 未来挑战包括精准定位小而美和国际化布局[26][27][28] - 需与监管建立透明沟通机制争取创新空间[33] 政策与考核机制 - 绩效考核从1.0版本升级至长周期考核2.0时代成为高质量发展关键锚点[2][30] - 呼吁统一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规范强化信息披露[31] - 需市场给予政策更长时间观察其对行业重塑效果[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