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退市常态化
icon
搜索文档
罚没2.7亿+10年停入!两家上市公司同步强制退市,财务造假终被连根拔起
搜狐财经· 2025-11-27 01:28
你知道A股市场一天之内能有多少家上市公司因为财务造假被强制退市吗? 答案是两家。 就在2025年11月25日晚上,ST苏吴和ST东通同时发布公告,因为多年财务造假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红线,股票自11月26日起同步停牌。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两家公司的股东户数加起来超过10万,而2025年至今,沪深交易所因为财务造假被强制退市或涉嫌退市的公司已经达到13家,这个数字 创下了历史新高。 监管层对财务造假"零容忍"的态度,在这一天体现得淋漓尽致。 造假金额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2019年虚增利润5222.79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34.11%;2020年虚增利润5877.42万元,占比22.72%;2021年虚增利 润7948.22万元,占比30.35%;到了2022年,虚增利润急剧扩大到1.24亿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高达219.43%。 这个比例意味着ST东通的利润表象几乎完全依赖造假,实际业务已经严重萎缩到难以为继的程度。 但ST东通更严重的违法行为是欺诈发行。 在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定增)的相关文件中,他们引用了2019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中的虚假财务数据,最终成功募集资金22亿元。 | 证 ...
多家A股公司开启保壳大战
证券时报· 2025-09-24 21:02
文章核心观点 - 多家面临退市风险的A股上市公司正通过资产剥离、并购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展开“保壳运动” [1] - 监管层的“零容忍”态度使保壳博弈充满变数,长期看壳资源稀缺性将持续下降 [1][11] - 回归主业、聚焦技术创新、优化公司治理是上市公司在优胜劣汰中立足的根本 [11] 资产剥离案例 - *ST南置以1元价格向关联方转让房地产开发及租赁业务相关资产与负债,涉及17项股权资产及133.57亿元债务,旨在剥离持续亏损的房地产业务 [3] - 交易后公司2024年度备考归母净利润为2.25亿元,较交易前增加24.63亿元;2025年1-4月备考归母净利润为-0.26亿元,较交易前减亏6.78亿元 [3] - *ST步森以现金方式出售陕西步森服饰智造有限公司35%股权,交易完成后不再持有其股权,以聚焦主业、改善流动性 [4] 并购重组案例 - *ST返利全资子公司拟以不超过2880万元对价收购广州风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60%股权,以增强互联网效果营销领域优势 [7] - 收购标的业绩考核要求为2025年至2027年营收分别不低于5000万元、6000万元、7000万元,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00万元、600万元、700万元 [7] - *ST返利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6亿元,同比增加36.01%,但归母净利润为-3328.03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8] 引入战略投资者案例 - *ST岩石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24.96万元,归母净利润亏损6776.68万元,公司正寻找合适的战略投资者以优化资源和支持可持续运营 [10] - 公司推出“库存折扣包销计划”清理库存,截至报告期末存货4.89亿元,较上年期末下降7.07%,并聚焦B端客户推出场景化产品 [10] - 公司2024年营收2.8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17亿元,股票自2025年4月23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0] 公司退市风险背景 - *ST南置2024年末经审计的归母净资产为-17.53亿元,股票自2025年4月30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3] - *ST步森因2024年度净利润为负且扣除后营业收入不足3亿元,股票自2025年4月28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4] - *ST返利因2024年净利润为负且相关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股票于2025年4月28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8]
A股重大违法退市案例激增
经济观察报· 2025-08-12 21:58
退市新规实施进展 - 退市新规全面实施以来截至8月11日共23家A股公司退市 涵盖财务类、交易类、重大违法强制及主动退市类型 [2] - 2025年因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公司达7家 其中3家已完成退市程序 超越2024年全年总数 [3][6] - 监管层通过严格退市标准加大"僵尸空壳"和"害群之马"出清力度 2024年退市新规实施后全年退市公司达55家 [8] 重大违法退市案例特征 - *ST高鸿因连续9年财务造假被立案调查 虚增营业收入总额198.76亿元 虚增利润7622.59万元 并涉及欺诈发行募集资金12.5亿元 [5][6] - 财务造假手法涉及虚假贸易业务 年度虚增营收最高达56.34亿元 被证监会定性为"严重"违法行为 [6] - 部分公司先触及其他退市条件但实际已构成重大违法 如东方集团因股价低于1元退市但存在财务造假行为 [7] 多元化退市机制实施 - 交易类退市成为主要形式 23家退市公司中9家因股价或市值不达标退市 财务类退市2家 主动退市3家 [8] - 主动退市案例包括中国重工被中国船舶吸收合并 *ST天茂因业务调整主动退市并提供1.6元/股溢价回购 [9][10] - 退市新规明确要求提供异议股东现金选择权等保护机制 如海通证券被吸收合并纳入国泰海通证券案例 [10] 市场影响与监管导向 - 退市常态化推动A股市场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优先" 为优质企业腾出资源与空间 [11] - 监管层重点打击重大违法上市公司 2025年重大违法退市案例数量已显著超过2024年同期 [4][6] - 主动退市机制完善投资者保护 通过现金选择权和异议股东保护机制减少退市冲击 [10]
A股重大违法退市案例激增
经济观察报· 2025-08-12 19:05
退市新规实施效果 - 2025年因造假退市案例已达7家(含3家已完成退市),超过2024年全年9家的历史累计数据,显示监管对财务造假打击力度显著加强[3][4] - 截至8月11日,A股年内退市公司总数达23家,其中重大违法类占比30%(7家),交易类占比39%(9家),财务类占比9%(2家),主动退市占比13%(3家)[2][10] - *ST高鸿因连续9年虚增收入198.76亿元、利润7622.59万元,并涉及12.5亿元欺诈发行,成为典型重大违法退市案例[6] 多元化退市机制进展 - 主动退市案例增加:中国重工通过吸收合并退市,*ST天茂以1.6元/股溢价回购股份提供退出路径,体现新规对市场化退市渠道的支持[11][12] - 退市新规明确优化异议股东保护机制,现金选择权等设计降低中小投资者损失,如海通证券被吸收合并后纳入国泰海通证券体系[11][12] 行业影响与趋势 - 南开大学专家指出退市常态化推动市场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优先",需摒弃"炒差"思维聚焦基本面[4][12] - 部分公司如*ST元成因涉嫌财务虚假披露被立案调查,若查实将加入重大违法退市队列[3] - 2024年退市新规实施后全年退市55家,2025年新规全面执行后出清速度进一步加快[9][10]
又添强制退市 2025年A股重大违法退市案例激增
经济观察网· 2025-08-12 10:56
退市新规实施进展 - 2025年退市新规全面实施以来 截至8月11日已有23家A股上市公司退市 [2] - 退市类型包括财务类退市 交易类退市 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和主动退市 [2][7] - 2024年全年共有55家上市公司退市 [6] 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案例 - *ST高鸿因连续9年财务造假被启动强制退市程序 虚增营业收入总额198.76亿元 虚增利润总额7622.59万元 [3][4] - 2025年已有7家公司涉嫌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其中3家已完成退市 数量超越2024年全年 [2][4] - 东方集团虽因交易类退市 但实际已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5] 主动退市案例 - 2025年出现3家主动退市公司 包括中航工业产融 山东玉龙黄金和海通证券 [7] - 中国重工因被中国船舶吸收合并进入退市程序 [7][8] - *ST天茂拟以1.6元/股溢价回购股份方式主动退市 提供异议股东现金选择权 [9] 监管政策导向 - 退市新规通过严格退市标准 加大对"僵尸空壳"和"害群之马"出清力度 [6] - 监管层优化退市补偿机制 完善异议股东保护机制和现金选择权设置 [9][10] - 市场逐步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优先" 为优质企业腾出资源与空间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