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Con太阳能电池

搜索文档
仕净科技: 关于公司与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合作协议的进展补充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8 21:14
一、对外投资概况 苏州仕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仕净科技"或"公司")于 2023 年 审议通过了《公司与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合作协议的议案》, 公司与宁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宁国经开管委会")开展投 资合作,签订了《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书》,以下统称"《投 资合作协议书》")。公司将在安徽宁国设立一家项目公司作为电池片项目运营 主体,负责运营年产 24GW 高效 N 型单晶 TOPCon 太阳能电池片项目,项目 公司为上述项目厂房及机电设施代建承担支付租金及回购义务。具体内容详见公 司于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上披露的相关公告,该议案已经过 公司 2023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二、对外投资的进展 根据《投资合作协议书》安排,项目公司将与宁国经开管委会下属国有公司 安徽省宁国众益新型城镇化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国众益")合作,由宁 国众益负责土地、建筑物及基础配套设施的投资建设。项目公司自竣工验收并交 付之日起至发起回购之日内按照回购总价款的百分之六向代建方支付租金,交付 后第七年开始回购土地、厂房及 ...
硅产业链新闻动态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 2025-07-17 16:14
7月16日, 棒杰股份发布 关于终止江山高效光伏电池片及大尺寸硅片切片项目并签署解除协 议的公告。 公告显示, 鉴于光伏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公司经与浙江江山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简称"江 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友好协商后,拟终止年产16GW N型高效电池片及年产16GW大尺寸光伏 硅片切片项目。 1、 琏升科技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光储一体化布局持续推进 7月16日,琏升科技发布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拟收购光储企业兴储世纪69.71%股权的交 易已进入最后阶段,审计与评估工作接近完成,即将提交董事会审议。 据介绍,琏升科技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兴储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9.71%股 份并募集配套资金,本次交易标的资产的交易价格尚未最终确定,根据交易各方对评估作价的初步 预期和估计,本次交易预计将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但不构成重组上市。 公告指出,自预案披露以来,公司正在组织相关方积极推进本次交易的相关工作。截至本公告 披露日,本次交易所涉及的审计、评估及尽职调查等工作尚未完成。在审计、评估及尽职调查等工 作完成后,公司将再次召开董事会审议本次交易相关的议案,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后续 有关程序及信 ...
棒杰股份光伏子公司逾期借款9.67亿 扬州棒杰为止损临时停工停产已4个月
长江商报· 2025-07-04 07:31
光伏业务债务危机 - 光伏板块子公司累计逾期或提前到期借款金额达9.67亿元 占2024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的322.51% [1][2] - 债务问题主要受外部经营环境承压和金融机构授信政策收紧影响 导致部分授信无法续作或被要求提前偿还 [2] - 公司计划通过留债展期、借新还旧、调整还款计划等方式化解债务逾期问题 [1][2] 光伏业务经营困境 - 子公司扬州棒杰自2025年3月1日起实施临时停工停产 目前已持续4个月 [1][7][8] - 停产原因为光伏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跌 全行业面临普遍亏损压力 [7] - 扬州棒杰2024年4月达到电池片生产高峰 但5月起就开始降低产能利用率 [6][7] 法律诉讼风险 - 公司及子公司新增诉讼仲裁涉案金额合计8828.92万元 占2024年度净资产的29.44% [3] - 其中一起重大诉讼涉案金额达8109.43万元 [3] - 公司持有的浙江棒杰数码针织品有限公司100%股权被司法轮候冻结 涉及融资租赁合同纠纷 [4] 财务表现 - 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两年亏损 净利润分别为-8843.10万元和-6.72亿元 [6]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3亿元 同比下降67.80% 净利润-4862.73万元 同比下降71.35% [6] - 光伏业务2023年9月底投产 2024年为战略转型第二年 [6] 业务结构 - 保持"无缝服装+光伏"双主业结构 [5] - 无缝服装板块经营稳健 未对光伏板块提供任何抵押和担保 [3] - 光伏业务主打N型TOPCon太阳能电池 产品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 [6] 团队背景 - 光伏团队大部分人员来自头部厂商 具备10年以上从业经验 [6] - 2022年引进的战略股东在光伏产业核心环节具备丰富产业背景 [6]
港股破发的钧达股份:近两期业绩亏损均创新高,专业化路线难敌一体化冲击
证券之星· 2025-06-16 13:45
公司股价表现 - H股上市后股价表现不佳,上市一个多月即跌破22.15港元/股的发行价,6月16日盘中创下21.2港元/股新低 [1][2] - 上市首日收盘价26.6港元/股,涨幅20.09%,6月2日触及29.8港元/股高点后开启下行通道,6月3日调入港股通当日暴跌12.86% [2] - 6月3日至6月16日10个交易日中8日收跌,6月13日跌破发行价报21.8港元/股 [2] 财务业绩 - 2024年营收99.52亿元同比下滑46.66%,归母净利润亏损5.91亿元同比下滑172.47%,扣非后净利润亏损11.18亿元 [4][5] - 2024年一季度营收18.75亿元同比下滑49.52%,归母净利润亏损1.06亿元同比下滑636.04%,两期亏损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4][5] - 2022年及2023年营收分别为115.95亿元、186.57亿元,增速304.95%、60.9%,归母净利润7.17亿元、8.16亿元 [4] 业务运营 - 光伏电池片2024年营收99.24亿元同比下滑46.73%,毛利率0.48%同比下滑14.21个百分点,境内市场毛利率-1.04% [5][6] - TOPCon电池片价格从2023年初0.47元/W跌至年末0.28元/W,跌幅超40%,销量同比增长12.62%至33.74GW [5] - 公司44GW全N型电池产能中N型电池出货30.99GW占比超90%,电池产品出货量全球第三 [7] 研发与人员变动 - 员工总数从2023年8267人骤降至2024年3163人,减员幅度62%,研发人员数量从1348人缩减至324人,降幅75.96% [7][8] - 研发投入同比下滑34.58%至1.99亿元,公司称因TOPCon技术成熟减少研发需求 [7][8] - 当前技术储备包括TBC、钙钛矿叠层电池,但90%以上销量依赖TOPCon [8] 行业竞争与客户结构 - 全球TOPCon产能超600GW,前五大组件企业自有电池产能近400GW挤压第三方电池企业空间 [10]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3年52.45%降至2024年41.3%,第一大客户占比从27.73%降至19.01% [10][11] - 纯电池片业务模式缺乏一体化企业成本缓冲机制,上游硅片外购导致价格战应对能力弱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