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控

搜索文档
人工智能重塑金融风控 从技术赋能到生态协同
经济观察报· 2025-06-27 20:20
作者 胡群 当前,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正在重塑金融业的核心运营模式。自ChatGPT掀起全球人工智能浪潮以 来,中国金融科技领域已形成独特的发展路径。百度文心一言、阿里通义千问等大模型相继落地,深度 求索(DeepSeek)则通过开源推动国产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自主可控。 然而,比技术研发更关键的是如何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实体经济业务系统。目前,在金融领域,工商银 行、招商银行等机构在应用层面率先探索,而腾讯云与蚂蚁集团则在技术输出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腾讯云开发的人工智能实时风控引擎已支撑微众银行、微保等平台,并向外输出联邦学习与智能检测中 台能力;蚂蚁集团基于支付宝、网商银行及自研数据库,构建了全球领先的图计算与人工智能风控系 统,可支持亿级用户的实时交易与合规监管。金融机构与技术厂商的协同,标志着人工智能正从单点工 具升级为系统性生产力。 重构银行信用评价体系 6月26日,中国工商银行信贷与投资管理部高级经理张灿在2025金融街青年派活动上表示,银行信贷系 统经历了信息化、数字化到智慧化的演进,其核心推动力是数据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数据改变了信用风 险评价体系,技术则打破了银行服务边界。 传统信用风险评价体系主 ...
华软科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问答实录
全景网· 2025-05-21 09:35
业绩说明会概况 - 华软科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于2025年5月20日举行 高管团队包括董事长翟辉、副总裁吕博等出席 [1] - 投资者提问40个问题 公司答复率100% 实现充分互动 [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15亿元 同比下降6.55% 主要因复配食品添加剂业务量下降及出售力菲克股权影响 [2] - 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0.73% 毛利率改善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03亿元 归母净利润-2,272.45万元 同比减亏7.6% [18] 研发投入与产品方向 - 2024年研发投入2,365万元 占营收4.59% 重点方向为光气下游产品、医药/农药中间体及电子化学品 [2] - 电子化学品收入从2023年1,853万元增至2024年3,011万元 [2] - 光刻胶基材业务现有光引发剂产品按订单小批量生产 尚未规模化 [11][25][29] - 海洋防污剂产品处于研发阶段 未进入生产 [21][22][23][25][30][32] 生产运营情况 - 山东天安化工因2万吨/年光气装置接驳停产约2个月 预计2025年5月底复工 [4][17][27] - 武穴奥得赛通过委托加工维持生产 自动化改造持续推进 [27] 战略规划与管理措施 - 2025年重点包括:优化产品结构、拓展海外市场、深化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加强研发创新 [8][17][19][26][33] - 薪酬体系改革: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 对关键岗位优化薪酬及单项奖励政策 [15] - 明确聚焦精细化工主业 不涉及金融科技业务 [2][20] 投资者关注事项 - 股东人数截至2025年3月底为40,436人 [6] -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为融资担保 无平仓风险 [28] - 涂亚杰业绩补偿纠纷已提起诉讼 待法院判决 [5] - 暂无重组、增发或更名计划 [7][9][24][32][39]
华软科技(002453) - 2025年5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1 09:06
编号:20250520 投资者关 系活动类 别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 (请文字说明其他活动内容) 参与单位 名称及人 员姓名 线上参与华软科技 2024 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 时间 2025 年 05 月 20 日(星期二)下午 15:00-17:00 地点 公司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http://ir.p5w.net) 采用网络远程的方式召开业绩说明会 上市公司 接待人员 姓名 董事长兼总裁:翟辉先生 独立董事:李永军先生 董事兼常务副总裁:张旻逸先生 财务总监:张林先生 董事会秘书:吕博女士 投资者关 系活动主 要内容介 绍 1、问:请问翟董,华软科技在 2025 的研发投入计划是多少?占 总营业收入的比例是?未来 3 年的研发重点方向是?预计公司 的电子化学品的市场份额能够占到多少? 答:您好,公司 2024 年研发投入 2,365 万元,占总营业收入的 4.59%,2025 年公司也将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公司未来产品研发 将主要围绕光气下游产品及医药/农药中间体、电子化学品等产 品方向开展。公司 2023 ...
汽车金融高增长:银行如何筑好风控防线
中国经营报· 2025-05-10 03:11
汽车金融市场规模扩大 - 在政策刺激和消费升级推动下,汽车金融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部分银行汽车贷款或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规模大幅增长 [1] - 交通银行2024年信用卡汽车分期余额较2023年末增加674.16亿元,增幅240.10% [2] - 平安银行2024年末汽车金融贷款余额2937.95亿元,全年个人新能源汽车贷款新发放637.68亿元,同比增长73.3% [2] - 兴业银行汽车分期交易量同比提升276.65%,浦发银行新能源汽车贷款规模90.82亿元,较年初净增38.9亿元 [2] 政策支持推动行业发展 - 2024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强汽车消费金融产品创新,支持新车、二手车和以旧换新场景 [3] - 政策调整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自用传统动力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贷款比例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商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提升至75% [3] 银行探索业务发展路径 - 平安银行通过升级汽车消费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贷款和二手车贷款业务,优化线上平台运营能力 [4] - 商业银行凭借较低资金成本和广泛渠道网点布局,成为汽车金融公司最大竞争对手,汽车金融公司则依靠集团支持在专业性、审批流程和产品灵活性上具有优势 [4] 合作模式风险显现 - 银行通过与代理商、融资担保公司合作开展汽车金融业务,采用"车辆抵押+机构担保+平台保证金质押"增信模式,但资产质量承压导致风险显现 [5] - 中间商合作中存在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渠道成本高、数据控制权缺失等问题,银行可能放宽贷款标准以完成指标 [6] - 银行在合作中处于弱势地位,数据未穿透实际消费者,中间商违规操作如虚假宣传、捆绑销售、隐瞒费用等引发投诉和监管处罚 [6] 银行调整业务模式建议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建议优化与汽车经销商合作模式,合理确定佣金比率,发展直客式汽车金融业务,集中资源支持新能源车和以旧换新领域 [8] - 建议银行采用"直营+联营"模式,直营头部车企,通过API接口连接区域中小经销商,减少中间层级 [8] - 银行应强制性要求数据回流条款,自建生态闭环,收购或合资设立汽车金融子公司,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整合选车、贷款、保险和售后 [8] - 建议银行自建互联网生态,与主机厂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利用AI技术实现精准反欺诈预判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