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电产业化

搜索文档
金钠/维科/隐功/华阳/易事特/时代思康/丰日/亮见/科迈罗/皓升/珈钠/瑞扬/纳甘/极电特能/茹天/希倍动力等共赴起点钠电论坛
起点锂电· 2025-08-16 18:23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钠电池市场规模2024年达3.6GWh 同比增长260% [1] - 2025年钠电池出货量预计超20GWh 行业进入GWh级批量出货阶段 [1] - 钠电池成本下降且技术成熟 正负极材料万吨线陆续投产 [1] - 创新技术集中涌现:锂钠混合/无负极钠电/超大圆柱钠电/超高倍率钠电技术 [1] - 头部企业实现GWh级别出货 正负极企业进入万吨级出货规模 [1] 企业动态与产品突破 - 宁德时代发布独立钠电池品牌"钠新电池" [1] - 比亚迪推出循环寿命达12000次的钠电池产品 [1] - 铅酸电池龙头企业加速布局钠电市场 [1] - 隐功科技推出无负极钠电技术与产品 [5][16] - 金钠科技聚焦超大圆柱储能钠电池生产工艺优化 [4][16] 技术研发方向 - 聚阴离子钠电池在启停/启动领域应用探索(丰日电源/珈钠能源) [5][16] - 硬碳材料多元化开发:塑料类硬碳(纳甘新能源)/竹制硬碳前驱体(时代思康)/复合基硬碳(极电特能) [5][16] - 电解液技术突破:希倍动力开发高功率钠离子电池电解液 [5][16] - 正极材料创新:复合磷酸铁钠(瑞扬新能源)/聚阴离子正极+补钠剂(皓升新能源) [5][16] - 三维固态钠电技术(亮见钠电)/标准化+柔性化制造方案(科迈罗) [5][17] 应用场景拓展 - 钠电池在户用储能/轻型电动车/电化学储能等场景加速落地 [5] - 维科技术开发新型电化学储能电池并探索应用场景 [5][17] - 易事特钠电聚焦钠电池应用场景与技术发展路径 [5][16] 产业生态建设 - 论坛汇聚超500名行业参与者 覆盖电池/材料/设备企业 [4][5] - 产业链参与方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贝特瑞/容百科技等头部企业 [7] - 会议发布2025H1钠电池出货量TOP60排行榜及行业白皮书 [5][15]
钠电产业化仍需蓄力 示范项目或在下半年密集落地
新华网· 2025-08-12 13:54
行业地位与元年突破 - 2023年是钠电池落地应用的元年 钠电池产业化取得突破 [1] - 未来锂电池 钠电池和铅酸电池将各显优势 各自地位变化取决于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 [1] 产业化进展与技术路线 - 钠电产业化发展提速 宁德时代 中科海钠 传艺科技 鹏辉能源 孚能科技等均宣布在2023年进入产业化阶段 [2] - 全国首批钠离子电池产品测评活动共收到近20家企业送样 最后17家企业产品通过测评 [2] - 影响钠电池产业化的主要因素是正极材料路线分歧 可选材料包括层状氧化物 聚阴离子与普鲁士蓝类材料 [2] - 层状氧化物技术路线产业化进展最快 因其能量密度高 低成本等优势 其次是聚阴离子 最后是普鲁士蓝类材料 [2] - 层状氧化物路线有望率先实现量产 预计未来一两年内或将占据市场主流 [3] - 聚阴离子路线因安全和循环优势 长期来看更契合大储或工商业储能 [3] 应用场景拓展 - 钠离子电池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华阳集团探索4个应用场景:大规模储能示范项目(100兆瓦时 200兆瓦时) 煤矿应急电源 井下无轨胶轮车 电动两轮车 [4] - A0级和A00级电动汽车是钠离子电池另一重要应用领域 车企对钠离子电池兴趣提升 [4] - 比亚迪钠离子电池将在2023年下半年量产上车 搭载车型为海鸥 采用钠离子和铁锂电池混装方案 [4] - 中科海钠钠离子电池实现连续稳定生产 开始给下游客户送样测评 已有客户进入小批量和批量应用 [6] - 雅迪华宇搭载钠电池的电动车预计2023年下半年在杭州 无锡等试点城市上市销售 [6] - 鹏辉能源与青岛北岸控股集团签订5MW/10MWh钠离子储能电站示范项目合作协议 首次实现钠离子电芯在北方储能电站的大规模应用 [6] - 钠电在大型储能 基站储能 低速车 两轮车等领域不断拓展应用空间 钠离子电池相对于铅酸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全生命周期成本具有显著优势 [6] 产业化挑战与政策支持 - 钠离子电池尚处在产业初期阶段 技术路线和市场定位还未明确 [7] - 生产规模尚未铺开 综合成本优势没有发挥出来 主要优势是原材料资源丰富 成本低 缺点是没有量产 [7] - 相关利好政策不断 2023年有机电解质的钠离子电池相关规定已正式纳入联合国规章标准 2025年1月1日国际空运规则中可能正式出现钠离子电池运输要求 [7] - 广西 深圳 山西 河南等地能源领域规划性文件提及要开展钠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应用示范 未来钠电在用户侧储能 数据中心和基站储能等中小型储能领域有望率先渗透 [8]
容百科技王尊志:钠电生产与商业化要走出一条“独立”路线
高工锂电· 2025-07-11 18:44
钠电行业定位与发展路径 - 钠电行业需基于自身性能及成本优势寻找适合场景而非与锂电直接竞争[1][14] - 2025年钠电产业化进入加速期头部电池企业加码布局并开辟新赛道[2] - 聚阴离子技术路线成为行业焦点热度超越层氧路线获锂电/钠电企业广泛认可[2] 容百科技战略布局 - 公司2022年启动钠电研发依托锂电正极技术积累快速实现实验室到产业化跨越[3] - 湖北仙桃6000吨聚阴离子正极材料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百余天展现"容百速度"[3] - 产能规划聚焦NFPP路线通过集约化设计实现小规模用地高产值回报[5] - 首创全流程一体化钠电工艺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突破传统铁锂生产框架[9] 聚阴离子技术进展 - NFPP材料成本从年初下降30%至2.5万元/吨未来目标降至2万元/吨[7] - 聚阴离子瓦时成本将接近LFP压实密度从2022年2.3g/cm³提升至2023年2.5g/cm³[7] - 该技术路线降本速度显著快于其他钠电路线[7] 商业化应用场景 - 启停电源领域钠电瓦时成本(0.9-1.1元)已低于高端铅酸电池[15] - 大动力市场瞄准北方新能源车(哈尔滨渗透率仅为上海1/10)发挥低温性能优势[14][16] - 聚阴离子钠电可满足500公里以下乘用车需求重点突破出租/网约/卡车场景[18] 产能建设规划 - 仙桃基地将建成全球最大高端动力锂电三元正极材料生产基地[18] - 同步推进固态电池电解质中试线及容百学院项目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18]
东兴证券:锂电板块景气度回暖 固态电池、钠电有望迎来规模化应用节点
智通财经· 2025-06-12 15:12
行业景气度与投资机会 - 25Q1锂电产业链终端需求维持较高增长态势,电池等环节盈利与收入同步回暖,板块整体景气度回升 [1] - 25~26年新技术商业化进程推动下,板块有望迎来利润修复与估值提升,当前配置价值凸显 [1] - 25H2板块格局趋稳,基本面或重归上升,叠加固态电池等新技术及低空、机器人等新需求增量形成持续催化 [1] 电池环节分析 - 电池环节供给边际稳定,格局较优,有望实现营收利润同步上升,并受益于新需求增量与固态电池技术催化 [1] - 头部企业凭借差异化产品与极限制造能力维持盈利优势,二线厂商或通过新客户订单及出海趋势实现量利高增 [1] - 国轩高科欧美产能即将进入收获期,宁德时代受益出海+差异化产品竞争带来的盈利优势 [1] 材料环节分析 - 锂电材料环节部分企业面临利润率下滑与产能利用率低问题,但伴随产能出清与产品迭代,集中度将提升,利润水平有望回归 [2] - 三元正极材料占比或随安全性能提升而回升,且技术在半固态、钠电领域仍有应用潜力,华友钴业等企业有望受益 [2] 新技术催化效应 - 固态电池因eVTOL、人形机器人等领域需求增长及企业技术方案发布,产业化进程加速,国轩高科等技术领先企业将受益 [3] - 钠电池突破规模化成本临界点,需求显著增长,在极端环境储能和电动两轮车领域已规模化应用,全链成本优势凸显 [3] - 宁德时代、华阳股份等企业或受益于钠电产业化快速渗透 [3]
高工评选 | 2025高工钠电市场应用及产业化先锋评选启动
高工锂电· 2025-05-25 17:19
会议概况 - 2025高工钠电产业峰会将于6月9日在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 [2] - 主办单位为高工钠电和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总冠名为众钠能源 [2] 钠电应用场景 - 储能领域应用场景包括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数据中心UPS、基站备电等,试点示范应用开始散点铺开 [2] - 交通领域应用场景包括两轮车、三轮车、启动电源、工程机械车辆、微型车、乘用车等,都开启钠电探索 [2] - 轻型车换电、二级经销商等商业模式开始逐步酝酿 [2] 钠电产业化进展 - 中科海钠、珈钠、华阳、众钠等多家企业万吨级产线投产,推动聚阴离子和层状氧化物正极、硬炭负极等核心材料产业化加速落地 [2] - 钠电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集流体等关键材料领域企业都在加速布局 [2] - 关键材料国产化率达95%,关键材料环节逐步实现专用化 [2] 奖项设置 - 钠电市场应用开拓先锋奖针对在不同应用场景有实质性客户进展和市场应用的企业 [3] - 钠电材料产业化先锋奖针对在钠电核心材料产业化及规模化有实质性进展的企业 [4] - 细分市场应用先锋奖包括重卡、轻型车、启停电池、储能、海外市场等方向 [5] - 材料产业化先锋奖涵盖层状氧化物材料、聚阴离子材料(NFPP、NFS)、普鲁士材料、硬炭负极材料等 [6]
倒计时17天!2025高工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议程公布
高工锂电· 2025-05-24 14:38
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 核心观点 - 固态电池凭借超高理论能量密度、本质安全性及长循环寿命,成为新能源汽车、储能、eVTOL、AI、消费电子等领域的终极电池技术 [3] - 全固态电池技术从基础科学研究迈向实际应用阶段,比亚迪、一汽已成功研制超过60Ah的大容量全固态电芯 [3] - 半固态电池作为过渡方案已进入车企供应链,2025年有望扩大应用规模,全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前后小批量装车验证 [3] - 固态电池产业化从技术论证迈向工程化攻坚,2030年前后或成商业化临界点 [3] 技术进展 - 材料环节: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为主流,氧化物/聚合物多路径并行突破,材料研发呈现多元复合化趋势(如复合固态电解质、复合改性正负极) [3] - 设备环节:干法电极设备、固态电池中试线整线订单浮现,需解决一致性、良品率、生产效率及成本等工程化挑战 [3] 应用场景 - 多元化场景匹配: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eVTOL飞行器、AI终端、人形机器人等 [7] - 储能领域:探讨固态电池能否打开电网级大规模应用新场景 [7] 行业生态 - 300+细分领域企业、800+产业链高层参会,覆盖材料-装备-生态协同突破 [5][6] - 议题聚焦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竞争格局、全球技术竞争透视、2030年市场渗透预测 [7] --- 钠电产业峰会 核心观点 - 钠电市场化临界点将至,通过场景聚焦(储能+交通)和规模效应(产能+降本)加快成为新能源体系重要补充 [10] - 头部企业技术牵引:宁德时代推出锂钠融合方案,比亚迪发布钠电刀片电池储能系统,海辰储能推出电力储能专用钠离子电池 [10] - 关键材料国产化率达95%,产业链生态加速构筑 [11] 技术进展 - 材料创新:万吨级聚阴离子/层状氧化物正极、硬炭负极产线投产 [10] - 产品突破:无负极钠电技术、高能量密度钠电池解决方案发布 [13] - 固态钠电池技术突破与产业化时间表探讨 [15] 应用场景 - 储能领域: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数据中心UPS、基站备电等差异化需求试点铺开 [10] - 交通领域:两轮车、三轮车、启动电源、工程机械车辆、微型车、乘用车等多场景探索 [10] - 全球化机会:中东储能、东南亚/非洲两轮/三轮市场拓展 [10] 行业生态 - 政策支持:国内《钠离子电池通用规范》国标实施,欧盟纳入《关键原材料法案》,印度提供15%生产补贴 [11] - 产业链协同:100+钠电产业链企业高层参会,覆盖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集流体等关键材料 [14] - 议题聚焦锂钠竞合关系、海外市场本土化生产、碳足迹管理等 [13][15]
2025年高工钠电产业峰会6月启幕!
高工锂电· 2025-05-04 11:48
峰会背景 - 钠电市场化临界点将至,通过场景聚焦(储能+交通)和规模效应(产能+降本),钠电产业市场驱动临界点将至,加快成为新能源体系重要补充 [4] - 头部企业钠电技术牵引,2024年底以来,宁德时代骁遥增混电池发布锂钠融合方案,比亚迪推出钠电刀片电池储能系统,海辰储能发布电力储能专用钠离子电池 [4] - 应用场景加快探索,储能领域围绕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数据中心UPS、基站备电等场景的差异化需求,交通领域两轮车、三轮车、启动电源、工程机械车辆、微型车、乘用车等多场景都开启钠电探索 [4] - 规模化产能加速落地,中科海钠、珈钠、华阳、众钠多家企业万吨级产线投产,推动聚阴离子和层状氧化物正极、硬炭负极等核心材料产业化加速落地 [4] - 全球化机会拓展,多家国内钠电企业开始试水中东储能、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和区域的两轮、三轮市场 [4] - 海内外标准及政策趋向完善,国内《钠离子电池通用规范》国标于2024年3月实施,欧盟将钠电池纳入《关键原材料法案》补贴范围,印度出台15%的钠电池生产补贴(PLI计划) [5] - 钠电产业化加速构筑产业链生态,钠电关键材料领域的企业都在加速布局,关键材料国产化率达95% [5] 会议日程 - 开幕式专场聚焦钠电规模化应用破局 [7] - 专场一讨论多场景共振下钠电技术加速验证,包括工程机械应用、轻型车技术路线选择、储能应用场景设计、启动电源应用等 [10] - 专场二探讨钠电产业链生态构建,包括规模化降本路径、正负极材料低成本量产、电芯能量密度提升路径、材料路线走向、负极产业化进展、大圆柱/方形钠电池差异化优势、固态钠电池技术突破等 [14] - 圆桌对话涉及材料-电芯-终端产业链协同降本、海外市场本土化生产与标准适配、钠电回收技术及碳足迹管理等议题 [14] 会议亮点 -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将发布2025钠电产业竞争分析 [9] - 超100家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企业高层出席 [9] - 车企、两轮车企业、储能企业超100家应用端企业齐聚 [9] - 钠电池企业产品发布及展示 [9] - 高工锂电、高工储能、高工钠电三大平台传播,超35万用户覆盖 [9]
2025年高工钠电产业峰会官宣
高工锂电· 2025-04-28 20:55
钠电产业峰会核心观点 - 钠电市场化临界点将至 通过场景聚焦和规模效应加快成为新能源体系重要补充 产业链企业需在材料创新、场景适配与生态协同中抢占先机 [1] - 头部企业技术牵引 宁德时代推出锂钠融合方案 比亚迪发布钠电刀片电池储能系统 海辰储能推出电力储能专用钠离子电池 [1] - 应用场景加速探索 储能领域覆盖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等 交通领域涉及两轮车、三轮车、工程机械车辆等多场景 [1] - 规模化产能加速落地 中科海钠、珈钠等企业万吨级产线投产 推动聚阴离子和层状氧化物正极等核心材料产业化 [1] - 全球化机会拓展 国内企业试水中东储能、东南亚等市场 钠电将开启更广阔应用空间 [1] - 标准政策趋向完善 国内《钠离子电池通用规范》国标实施 欧盟将钠电池纳入补贴 印度出台15%生产补贴 [1] - 产业链生态加速构筑 关键材料国产化率达95% 正极、负极等材料领域加速布局 [1] 峰会亮点与日程 - 高工产业研究院将发布2025钠电产业竞争分析 覆盖超100家应用端企业 [2] - 三大平台传播覆盖超35万用户 产业链超100家企业高层出席 [2] - 开幕式专场聚焦钠电规模化应用破局 包括锂钠融合发展下的企业定位与战略节奏 [2][6] - 专场一探讨多场景共振 涉及钠电在储能、动力、轻型车领域的商业化进展 [3][6] - 专场二聚焦产业链生态构建 包括材料-电芯-终端协同降本和海外市场本土化生产 [4][6] 技术路线与市场分析 - 技术路线选择 包括层状氧化物、聚阴离子正极材料 硬碳/软碳负极产业化 [6] - 产品形态差异 方形、圆柱、软包电池在不同场景的应用 [6] - 市场格局分析 2025全球钠电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 东南亚、中东市场机遇 [6] - 创新方向 固态钠电池技术突破 电解液、隔膜、BMS技术协同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