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续航

搜索文档
奔驰考虑推出一款超长续航的混动车,大电池是主要方向|36氪独家
36氪· 2025-06-13 21:08
奔驰大电池插电混动战略 - 公司计划为中国市场开发油电同驱、超长续航插电混动车型,项目已获方向性通过并启动预研[1] - 当前在华插混产品仅5款,纯电续航最高115km(GLC插混版),售价较燃油版高10万元,显著落后国产竞品(如理想L7纯电续航286km、售价低21.62万元)[1] - 2025Q1全球营收下滑7%、净利润暴跌43%,主因中国市场销量下降10%[1] 合资品牌转向大电池混动技术 - 行业趋势显示主流车企通过加大电池容量实现纯电续航250-300km、综合续航超1000km[3] - 宝马重启增程研发,第六代X5进入量产审核阶段,X3/X7同步考虑增程版本[6] - 广汽丰田将引入增程动力至汉兰达/赛那,上汽大众推出纯电300km的ID ERA SUV[6] - 沃尔沃XC70采用SMA混动架构实现纯电200km/综合1200km续航[6] 中国市场消费需求驱动转型 - 用户核心需求为低能耗、补能便利、超长续航及智能体验,而非特定技术路线(如增程式)[3] - 2024年理想增程车型销量破50万辆,问界M9以15.8万辆取代宝马X5成50万+车型销冠[6] - 合资品牌将大电池插混视为兼顾技术优势与本土需求的"最大公约数"[6][8] 技术路线选择与竞争格局 - 公司曾研究增程技术(2023年EQS项目),但2024年因成本/可持续性中断开发[3] - 新项目优先考虑大电池插混方案,技术推演阶段聚焦超长续航目标[4] - 行业竞争加剧,传统巨头集体入局倒逼技术-需求双驱动转型[7]
全场景长续航、耐用性双剑合璧 雅迪定义电动车“价值竞争”规则
环球网· 2025-05-28 21:56
行业趋势与消费者需求 - 72%的购车用户将续航能力列为首要因素,耐用性紧随其后 [1] - 行业竞争焦点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技术含金量与用户体验成为关键维度 [1] -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新规要求车架震动测试次数提升至10万次,并强制电池质保覆盖容量衰减条款 [1] 公司产品创新与市场表现 - 雅迪冠能S系列提出"冠能S长续航 电池耐用保三年"的品质保障,更新行业全周期长续航高标准 [2] - 冠能S系列精准匹配城市通勤、长途出行、冬日出行等全场景需求,发布"全场景长续航产品矩阵" [4] - 冠能S白鲨90搭载TTFAR常青增程系统和常青藤二代石墨烯铅酸电池,提供三年超长质保 [4] - 冠能S白鲨100满足Z世代对速度与续航的双重追求,冠能S星舰钠电版突破季节限制实现全年无忧续航 [5] - 冠能S热浪通过个性化设计扩充产品矩阵,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7] - 截至2025年4月,冠能系列累计销量突破2000万台,获"中国长续航电动两轮车领导者"认证 [9] 技术研发与核心竞争力 - 常青藤二代石墨烯电池通过8大核心材料创新和专利工艺,实现全生命周期续航跃升 [11] - 创新龙骨板栅结构使体积利用率突破85%,双层高密度AGM纤维隔板技术形成抗腐蚀耐久矩阵 [11] - TTFAR Turbo充电器集成AI智控芯片组,提升能量转化效率与系统稳定性 [11] - 2016-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超59.27亿元,拥有1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3大CNAS认证实验室及10大智能产研基地 [11] 品牌战略与全球化布局 - 公司连续八年蝉联全球销冠,全球用户超1亿,近期亮相中印尼建交75周年国际交流活动 [13] - 冠能S系列绑定综艺IP《奔跑吧》,通过新生代偶像背书实现与Z世代的价值共振 [14] - 携手蚂蚁森林与浙江卫视启动"绿色常青冠能计划",捐赠电动车支持生态护林 [14] - 产品从代步工具升级为集绿色出行、智慧生活与青年文化于一体的价值载体 [16] 行业影响与未来方向 - 公司推动行业从被动应对"续航焦虑"转向依靠技术革新主动创造用户价值 [16] - 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的"长续航"征程已启航,技术深水区突破成为关键 [16]
10.58万元即可拥有610公里纯电续航,五菱星光2025款诚意上市
中国经济网· 2025-05-28 21:08
产品发布与定位 - 五菱星光2025款正式上市,提供纯电和插混两种动力形式,共六款配置车型,售价区间为7 98万-12 58万元,限时置换价低至7 68万-11 58万元 [1] - 新车以"10万级600续航"为核心卖点,主打高性价比长续航市场 [1] - 作为五菱旗舰车型,承担品牌向上、单车售价向上、利润向上的战略任务 [3] 市场表现与用户画像 - 自2023年底上市以来累计销量超过9万辆,其中90后年轻消费者占比接近60% [3] - 2025款针对年轻用户需求升级长续航和智能化功能,包括神炼电池、灵眸智能辅助驾驶等 [3] 续航与动力技术 - 纯电版续航达610km,支持2C快充技术,充电20分钟可补充300km续航 [5] - 采用0 228Cd超低风阻设计,三合一扁线电驱最高效率达94%,双层流空调省电20%,One-box系统能量回收率40% [5] - 插混版升级高功率电芯,电池峰值放电功率提升45%,馈电状态下仍可保持强劲动力 [5] 电池安全性能 - 全系标配神炼电池,通过GB38031-2025全部24项安全测试,实现200万销量零自燃记录 [7] - 额外通过热扩散24小时不起火爆炸、1米水深24小时浸泡等极限测试 [7] 智能驾驶系统 - 搭载灵眸智能辅助驾驶标准版,基于超14亿公里实测数据、3000万用户驾驶习惯和2万种极端场景验证 [7] - 全速域智能行车辅助(0-130km/h)支持自动跟车,高速智能领航辅助可自动规划路线和进出匝道 [9] - 全场景泊车辅助覆盖99%停车场景,平均泊车时间30秒,支持跨层记忆泊车(最长2公里)和100米循迹倒车 [9] 智能交互与座舱 - 灵语智能座舱集成Deepseek大模型,支持0 3秒唤醒和8大方言识别(准确率>95%) [11] - 配备50W无线快充、环抱舒压电动座椅(带通风加热)和双色内饰设计 [11][12] 车身设计与工艺 - 车身尺寸4835mm×2800mm轴距,后排腿部空间优化 [11] - 采用巴斯夫2K高透清漆(8层工艺),车身镀锌板通过100次腐蚀循环测试,底面100%防腐喷涂 [11] - 提供四种专属车色,包括纯电版星烁金和插混版星瀚紫 [11]
雅迪发布冠能S系列新品,覆盖全场景骑行的长续航需求|最前线
36氪· 2025-05-27 20:49
两轮电动车市场消费升级 - 移动互联网原生代成为消费主力 用户需求显著转变 长续航成为连接日常代步与多元出行的关键要素 [1] - 长续航需求集中在三大核心场景:实用长续航(城市通勤 商超采购) 强动力长续航(山区爬坡 高速行驶) 全场景长续航(极端气候 复杂路况) [1] 雅迪冠能S系列产品创新 - 新品延续冠能系列长续航优势 提出"电池耐用保三年"承诺 覆盖跨区出行 近郊游玩等多元场景 [2] - 自主研发常青藤二代石墨烯电池 材料纯度升级8项 体积利用率提升至85% 低温环境下续航表现优于普通铅酸电池 [4] - 搭载TTFAR常青增程系统 AI智控芯片实现智能充电管理 全域控制器支持动能回收 增加额外续航 [6] 智能化技术协同应用 - iRide智能科技配备感应解锁 智能防盗 OTA远程升级等功能 方舟安全科技通过软硬件协同保障骑行稳定性 [9] - 多项技术叠加形成协同效应 优化整体性能 解决不同场景下的长续航需求 [9] 市场地位与销售表现 - 全球终端门店超4万家 渠道覆盖率行业首位 连续八年全球销量第一 累计销量超1亿台 [9] - 冠能系列累计销量突破2000万台 创行业单系列销量纪录 [9]
雅迪冠能S系列上新,全场景长续航成焦点
环球网· 2025-05-27 20:28
产品发布与市场表现 - 公司在浙江宁波举行"非比寻长·2025雅迪冠能S系列发布会",推出覆盖全场景骑行需求的新品,并承诺"冠能S长续航电池耐用保三年" [1] - 截至2025年4月,冠能系列累计销量突破2000万台,创行业单系列销量纪录 [1] - 公司获得弗若斯特沙利文认证的"中国长续航电动两轮车领导者"称号,定位为全球长续航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 [3] 核心技术突破 - TTFAR常青增程系统搭载于白鲨90车型,通过三电升级(常青藤二代石墨烯铅酸电池、TTFAR Turbo充电器、全域控制器)实现新旧车续航一致性 [4] - 电池技术采用8大材料纯度升级与浆料真空雾化专利,内部龙骨板栅结构厚度提升20%,抗衰减性显著增强 [4] - TTFAR高能锂电系统(白鲨100)优化部件集成减少能量损耗,平衡动力与续航 [6] - TTFAR极钠增程系统(星舰钠电版)攻克极寒环境续航难题,提供六维度长续航体验 [6] 智能化与生态布局 - iRide智能体验支持AECS记忆座驾功能,实现多用户蓝牙识别与个性化配置 [6] - 方舟安全科技构建全方位骑行防护,三大技术矩阵形成协同效应 [6] - 联合蚂蚁森林、浙江卫视Z公益发起"绿色长青冠能计划",捐赠电动车践行绿色出行 [11] 行业影响与战略规划 - 公司主导钠离子电池等行业标准制定,推动从低价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9] - 通过开放技术共享与标准升级,旨在提升中国两轮电动车全球竞争力 [9] - 四款新车矩阵(白鲨90/100、星舰钠电版、热浪)分别覆盖通勤、性能、低温、潮流等差异化场景 [9] 品牌营销与社会认可 - 《奔跑吧》兄弟团成员现场体验产品性能并高度认可 [9] - 公司连续八年保持全球销量第一,此次发布被定义为行业技术路径的重新定义 [11]
韩国电池巨头斩获近100GWh大单
起点锂电· 2025-03-20 18:15
SK On与日产汽车合作 - SK On与日产汽车签署为期6年(2028-2033年)的电池供应合同,总量达99.4GWh [1] - 按每辆车50KWh计算,该订单可满足约200万辆电动汽车需求 [2] - 供应产品为高性能高镍软包电池,计划在北美生产,用于日产四款下一代电动汽车 [2] - 合作验证了高端市场对高能量密度高镍电池的持续需求 [2] SK On北美产能布局 - 在美国布局2家自建工厂(佐治亚州)和4家合资工厂,总产能超180GWh/年 [2] - 自建工厂产能22GWh [2] - 与福特合资3家工厂(肯塔基州2家+田纳西州1家)产能129GWh [2] - 与现代合资工厂(佐治亚州)规划产能35GWh,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产 [2] 供应链锁定与技术研发 - 与当升科技签署协议,2025-2027年供应1.7万吨多元正极材料,并协商2026-2028年额外11万吨供应 [4] - 完成磷酸铁锂电池开发,计划2026年开始生产 [4] - 推出46系列圆柱电池产品线: - 4680电池(中镍材料)续航600公里 [4] - 4695电池(中高镍混合)续航800公里,支持20分钟快充至80% [4] - 46120电池(纯高镍)续航超1000公里 [4] - 研发两款全固态电池(氧化物聚合物复合电解质/硫化物电解质),计划2027年和2029年量产 [5] 公司结构调整 - 完成与SK Trading International、SK Enterm的合并,财务数据稳定且原材料采购能力增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