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零食
搜索文档
闭店283家!“高端零食第一股”陷困局
深圳商报· 2025-10-30 15:53
易主失败、业绩"雪崩","高端零食第一股"良品铺子(603719)(603719)陷入困局。 10月29日晚间,良品铺子公布的2025年三季报显示,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1.40亿元,同比减少24.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亿元,同 比下降730.83%,由盈转亏。 良品铺子表示,前三季度利润总额减少主要系公司淘汰低效门店,店数下降使得销售规模同比收窄,同时线上渠道流量费上升,利息收入、理财收益及政 府补助减少所致。 | 人民币 | | --- | | 币种: | | 元 | | 单位 | | 项目 | 本报告期 | 本报告期比 上年同期增 | 年初至报告期末 | 年初至报告期 末比上年同期 | | --- | --- | --- | --- | --- | | | | 减变动幅度 | | 增减变动幅度 | | | | (%) | | (%) | | 营业收入 | 1, 311, 438, 822. 09 | -17.72 | 4, 140, 159, 632. 70 | -24. 45 | | 利润息额 | -37, 724, 065. 20 | -1, 311. 31 | -148,7 ...
良品铺子控股权转让终止,武汉国资入主计划流产
搜狐财经· 2025-10-20 13:37
控制权变更终止 - 良品铺子向武汉国资转让控制权的计划因协议生效条件未能在最后终止日前全部达成而终止 [1][3] - 原计划交易包括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及一致行动人以10.46亿元转让21%股权,以及第二大股东以4.45亿元转让8.99%股权,交易完成后武汉市国资委将成为实际控制人 [5] - 与武汉国资股权转让协议终止的同时,宁波汉意转让部分股权给网谷创投(对价2.45亿元)以及其他相关转让协议也相应终止 [3] 诉讼纠纷背景 - 控制权变更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广州轻工对控股股东宁波汉意提起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冻结了其所持7976.40万股公司股份 [6] - 广州轻工起诉的原因为其与宁波汉意曾在5月签署投资协议,但宁波汉意后续未履约转而与武汉国资磋商,涉嫌"一股两卖" [6] - 尽管宁波汉意表示积极协调处理与广州轻工的纠纷,但最终未能达成一致,导致与武汉国资的交易条件无法满足 [7] 经营业绩恶化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94.40亿元下降至2023年的80.46亿元,同比下降14.76% [16] - 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1.80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6.26%,扣非净利润降幅达68.82% [16] - 2024年业绩进一步恶化,营业收入71.59亿元(同比下降11.02%),归母净利润亏损4610万元(同比下降125.57%) [17]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继续下降27.21%,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至9355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过亿 [18] 行业竞争与战略调整 - 中国休闲零食市场规模过万亿,但市场分散,同质化和低价竞争明显 [10] - 为应对消费降级和量贩零食模式的冲击,公司在2023年11月实施大规模降价,300款产品平均降价22%,最高降幅达45% [12] - 公司曾通过投资布局量贩零食赛道,如投资"零食顽家"和赵一鸣(持股3%),但在赵一鸣与零食很忙合并前转让了股权 [12] 门店收缩与管理层变动 - 公司全国线下门店数量从2023年巅峰时期的3293家缩减至2024年6月末的2445家,关闭848家 [18] - 公司核心管理层频繁变动,2023年11月杨银芬当选董事长兼总经理,但在2024年3月因个人原因辞职,由学者程虹接任董事长 [18] - 2024年4月,创始人杨红春重新出任公司总经理,此后控股股东有了让渡控制权的打算 [18]
卖身告吹,良品铺子如何破解逆风局?
创业邦· 2025-10-20 11:38
文章核心观点 - 良品铺子向武汉国资转让控制权的计划因诉讼纠纷等条件未达成而终止 [4][6] - 公司面临消费降级和量贩零食冲击的双重压力 经营陷入困境 出现规模萎缩和业绩亏损 [4][11][15][16] - 管理层频繁变动 创始人再度出山但未能扭转局面 公司未来发展面临巨大不确定性 [18] 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及一致行动人与武汉国资长江国贸的股权转让协议终止 原计划转让29.99%股权 交易对价合计14.91亿元 [6][8] - 公司实际控制人未能按计划变更为武汉市国资委 [8] - 股权转让终止的直接原因是宁波汉意涉及与广州轻工的诉讼纠纷 所持公司7976.40万股被冻结 [8][9] 行业竞争环境 - 中国休闲零食市场规模过万亿 但市场分散 同质化和低价竞争明显 [11] - 量贩零食新模式以价格优势席卷全国 对原有市场格局带来巨大冲击 [11] - 公司为应对竞争于2023年11月实施大规模降价 300款产品平均降价22% 最高降幅45% [11] 公司经营业绩 - 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76%至80.46亿元 归母净利润下降46.26%至1.80亿元 [15]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02%至71.59亿元 归母净利润亏损4610万元 [16]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继续下降27.21% 归母净利润亏损9355万元 [16] - 线下门店数量从2023年巅峰时期的3293家缩减至2024年6月末的2445家 [16] 战略投资布局 - 公司曾通过投资布局量贩零食赛道 包括投资“零食顽家”和赵一鸣 [13] - 2023年4月出资4500万元获得赵一鸣3%股权 同年10月以1.05亿元转让 获得投资收益 [13] - 赵一鸣后续与零食很忙合并 门店规模达2万+并启动港股IPO 公司错失更大资本盛宴 [13] 管理层变动 - 2023年11月杨银芬当选董事长并兼任总经理 2024年3月因个人原因辞职 [18] - 学者程虹接任董事长并代理总经理 2024年4月创始人杨红春重新出任总经理 [18] - 管理层变动频繁 反映出公司处于困难时期 [18]
“高端零食第一股”易主生变 良品铺子回应“一股两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7 12:33
"高端零食第一股"良品铺子(603719.SH)控制权转让事项戛然而止。 10月16日晚间,良品铺子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与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有限 公司(下称"长江国贸")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因生效条件未全部成就,已于10月15日终止。 这意味着,武汉市国资委入主良品铺子的交易暂告失败,公司控股股东仍为宁波汉意,实际控制人仍为 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和潘继红。 "一股两卖"? 本次控制权生变或与此前良品铺子"一股两卖"事件有关。 根据良品铺子7月18日披露的公告,宁波汉意拟向长江国贸协议转让其持有的上市公司7223.99万股股 份,占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18.01%;良品投资拟向长江国贸协议转让其持有的上市公司1197.01万股股 份,占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2.99%。若本次交易顺利完成,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长江国贸,实际控制 人将变更为武汉市国资委。 然而今年5月,为化解债务问题,良品铺子控股股东宁波汉意与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广 州轻工")签署协议,约定广州轻工以12.42元/股(或签订正式交易协议(含签署日)前N个交易日均价 乘以1.05孰低为准。)的价格受让宁波汉意持有 ...
高端零食第一股”易主生变,良品铺子回应“一股两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7 12:28
控制权变更终止 - 公司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与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因生效条件未全部成就,已于10月15日终止 [1] - 交易终止导致武汉市国资委入主公司的计划暂告失败,公司控股股东仍为宁波汉意,实际控制人仍为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和潘继红 [1] 控制权纠纷背景 - 本次控制权生变或与公司“一股两卖”事件有关,宁波汉意此前在7月18日公告拟向长江国贸协议转让其持有的7223.99万股股份(占总股本18.01%)及良品投资持有的1197.01万股股份(占总股本2.99%) [2] - 而在今年5月,为化解债务问题,宁波汉意已与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协议,约定广州轻工以12.42元/股的价格受让宁波汉意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 [2] - 由于宁波汉意未在2025年5月28日与广州轻工签署相关股权交易协议,广州轻工已提起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冻结宁波汉意所持公司约7976万股股份(占总股本19.89%,占宁波汉意所持股份56.46%) [3] 股价异动与监管关注 - 公司在7月10日晚间公告控股股东正在筹划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的重大事项,但公告发布前公司股价已提前涨停,而当日零食指数下跌0.98% [4] - 上海证券交易所就公司重大事项披露前股价涨停一事向公司发出监管工作函,对象涵盖上市公司、董监高、股东、控股股东及实控人等 [4] 公司经营业绩 - 公司2024年营收71.59亿元,同比下滑11.02%,归母净利润亏损0.46亿元,同比大跌125.57% [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28.29亿元,同比下跌27.21%,归母净利润亏损0.94亿元,同比大跌491.59% [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门店数量为2445家,较2024年初的3293家减少了848家,平均每周关闭门店11家 [7] - 公司表示营收下滑主要系产品售价下调、优化门店结构主动淘汰低效门店以及平台流量下滑导致线上营收下降 [7] 二级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在本轮牛市中表现不理想,年内累计跌幅达8.63% [7] - 截至10月17日午盘,公司股价报12.52元/股,日内下跌1.73%,总市值50.2亿元 [7]
亏损留给别人,良品铺子要“卖身”了?
搜狐财经· 2025-07-21 15:44
公司业绩与股权变动 - 2025年上半年预计亏损最高达1亿 [2] - 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准备出售股权 宁波汉意为创始人杨红春控股公司 [2] - 2023年净利润下降接近50% 2024年亏损4600万 [2] - 宁波汉意2023年减持2%股份 2024年6月套现736万元 [2] - 今日资本连续套现15次 高瓴资本接近清仓 [2] 市值与股价表现 - 上市后连续15个涨停板 市值最高达300亿 [2] - 当前市值不足55亿 较峰值缩水80% [3] - 股价跌至13元 质押价格远高于现价 [3] - 杨红春及一致行动人53%股权已质押 [3] 行业对比与赛道趋势 - 万辰集团旗下平民零食品牌表现优异 2024年中期至今股价上涨近10倍 [3] - 公司曾从大众品牌转型高端路线以吸引资本 [2]
良品铺子卖身,一个零食时代结束了
虎嗅· 2025-07-18 22:16
股权转让交易 - 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及一致行动人良品投资与长江国贸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总价款10.46亿元,转让后长江国贸持股21% [1][2] - 股东达永以12.34元/股向长江国贸转让8.99%股份,涉及3605万股,总价4.45亿元 [3] - 两项交易完成后长江国贸将持股29.99%,总持股1.2亿股,总价款14.85亿元 [4] - 交易后宁波汉意持股比例从35.23%降至17.22%,达永从18.16%降至9.17%,创始人杨红春将失去控股权 [5] 公司财务与市场表现 - 停牌前公司市值55亿元,复盘后股价微跌0.15%至13.69元,市值54.9亿元 [6] - 2025年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净亏损7500万至1.05亿元,为上市以来最差半年报 [9] - 2024年营收71.59亿元同比下降11%,首次年度亏损4610万元 [31] - 2023年营收80.46亿元同比下降近15%,归母净利润腰斩至1.8亿元 [28] 战略转型与竞争困境 - 2023年开启"降价不降质"策略,300款主力产品会员价平均降幅22%,最高达45% [37] - 2024年转向"自然健康零食"战略,推出"五减"概念新品,首周销售额破400万 [53] - 量贩零食崛起导致市场份额被侵蚀,2024年门店数从3293家缩减至2704家 [44] - 代工模式导致成本高企,供应链管控不足,食安投诉频发影响品牌形象 [38][42] 行业格局变化 - 量贩零食品牌鸣鸣很忙2024年门店达14394家,GMV 555亿元,营收393.44亿元 [48] - 传统三巨头集体失速:来伊份2024年营收33.7亿元亏损7500万元,三只松鼠Q1增收不增利 [44][45] - 行业趋势从价格战转向健康化,多家品牌推出低糖低脂等健康零食标准 [51][54] 交易背景与潜在影响 - 长江国贸为武汉国资背景,拥有物流体系和资金资源,可能提升公司供应链效率 [12][13] - 业内对国资接手效果存分歧,认为需解决经营能力不足的核心问题 [16] - 存在股权转让纠纷风险,宁波汉意7976万股被冻结但预计不影响整体交易 [19][20]
“高端零食第一股”或易主,股价提前涨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08:18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宁波汉意正在筹划重大事项,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股票自7月11日起停牌不超过两个交易日 [1] - 公告发布后公司股价以13.71元/股封住涨停板,同期零食指数下跌0.98% [1] - 宁波汉意持有公司1.41亿股,占总股本35.23%,期末参考市值18.72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6年,通过数字化技术融合供应链管理及全渠道销售体系开展高品质休闲食品业务 [1] - 2020年2月登陆A股,成为国内"高端零食第一股" [1] - 近期管理层变动:创始人杨银芬已辞去董事长及总经理职务,现任董事长为程虹 [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71.59亿元,同比下滑11.02%,归母净利润亏损0.46亿元,同比大跌125.57%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7.32亿元,同比下跌29.34%,归母净利润亏损0.36亿元,同比大跌157.85% [2] - 业绩下滑原因:经营策略调整导致降价影响毛利,门店资产减值及存货跌价准备增加 [2]
突发!“高端零食第一股”或易主,股价已提前涨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23:02
公司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宁波汉意正在筹划重大事项 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2] - 公司股票自7月11日起停牌 预计停牌不超过两个交易日 [2] - 宁波汉意持有公司1.41亿股 占总股本35.23% 期末参考市值18.72亿元 [7] 市场反应 - 公告发布后公司股价以13.71元/股封住涨停板 [4] - 同日零食指数收盘下跌0.98% [4] - 公司回应投资者质疑称"一切以公告发布为准" [4] 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06年 通过数字化技术融合供应链管理及全渠道销售体系开展业务 [6] - 2020年2月登陆A股 成为国内"高端零食第一股" [6] 管理层变动 - 2025年3月创始人杨银芬辞去董事长及总经理职务 [7] - 目前董事长由程虹担任 [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71.59亿元 同比下滑11.02% [7]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0.46亿元 同比大跌125.57% [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7.32亿元 同比下跌29.34% [7]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0.36亿元 同比大跌157.85% [7] 经营状况 - 公司正处于经营策略调整阶段 降价影响毛利 [7] - 毛利率变动导致部分门店资产减值及存货跌价准备增加 [7] - 以上因素共同导致净利润下降 [7]
零食三巨头,被后浪掀翻
36氪· 2025-07-10 12:32
行业格局变化 - 传统零食三巨头(来伊份、三只松鼠、良品铺子)面临业绩危机,2024年来伊份营收净利润双位数下滑,良品铺子出现上市后首次年度亏损 [1] - 量贩零食品牌(零食很忙、赵一鸣、好想来)以低价策略快速扩张,可乐2.3元/瓶、矿泉水1.2元/瓶等价格颠覆传统渠道 [1][3] - 量贩零食头部品牌万辰、鸣鸣很忙门店规模达万店级别,但净利润率仅0.91%-2.1% [7][8] 商业模式对比 - 传统零食企业依赖品牌溢价(坚果价差达50%)和高端定位,但面临价格虚高、品类同质化质疑 [3][12] - 量贩零食采用"薄利多销+海量SKU"模式,直连工厂砍掉中间环节,99.9%为加盟店轻资产运营 [2][8] - 三巨头线下扩张受阻:三只松鼠2024年门店仅333家(原计划万店),来伊份2024年门店数较2023年减少16.28%至3085家 [6] 企业转型尝试 - 良品铺子2023年启动最大规模降价,300余款产品会员价平均降22%(最高45%),但面临品牌调性受损风险 [14] - 三只松鼠尝试多元化:推出卫生巾品牌"她至美"、酒类"孙猴王"等,同时布局"一分利"便利店(自有品牌占比40%) [15][18] - 三只松鼠开设全品类生活馆,覆盖米面粮油/生鲜蔬果/日化洗护,试图通过供应链整合构建壁垒 [18] 消费趋势与行业痛点 - 年轻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提升,品牌溢价接受度下降,转向"随手买"无品牌偏好的消费模式 [4][10] - 行业同质化严重:相似原材料/配方/工艺导致产品差异化不足,健康化趋势未突破结构性困局 [9][10] - 渠道成本差异显著:传统企业依赖高成本商场店/电商(三只松鼠2024年线上占比仍近70%),量贩店聚焦社区乡镇近场消费 [5][6] 未来竞争焦点 - 供应链能力成为核心:三只松鼠提出通过全渠道销售跑通供应链,目标打造硬折扣商超 [18] - 业态升级关键窗口期:章燎原强调"错过时间点就来不及",需重构成本或寻找新价值支点 [19][20] - 行业从营销驱动转向效率竞争,需满足"买得爽、吃得省"的底层需求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