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贩零食
搜索文档
良品铺子优化调整营收降至41亿 走高端还是性价比面临两难选择
长江商报· 2025-11-10 07:31
休闲零食行业急剧变化,让走过19载春秋的良品铺子(603719)(603719.SH)陷入两难境地。 根据最近披露的三季度报告,2025年前三季度,良品铺子实现营业收入约41亿元,同比下降约24%,归 母净利润则出现了亏损。 此前的2023年、2024年的同期,公司业绩持续下滑。 淘汰低效门店营收连降 良品铺子的经营持续承压。 2025年前三季度,良品铺子实现营业收入41.40亿元,同比下降24.45%;归母净利润为-1.22亿元,同比 下降730.83%,为盈转亏。 2023年前三季度、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9.99亿元、54.80亿元,同比下降 14.33%、8.6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1亿元、0.19亿元,同比下降33.43%、89.86%。 对比发现,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均加速下滑,且归母净利润出现了2018年以来同期首次亏损。 2020年,良品铺子登陆上交所,2020年至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8.94亿元、93.24亿元、94.40亿 元;归母净利润为3.44亿元、2.82亿元、3.35亿元,具备较强盈利能力。 良品铺子的经营业绩从2023年开始下滑。 ...
万辰集团正式递表港交所,开启资本市场新程
全景网· 2025-11-05 17:54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万辰集团于9月23日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1] - 按2024年商品交易总额计算,公司旗下品牌“好想来”稳居中国零食饮料零售品牌榜首 [3] - “好想来”是全国首个门店数量突破10,000家的量贩零食品牌 [3] 运营规模与网络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全国29个省份拥有超过15,000家门店 [3] - 公司在长三角及“山河四省”等高消费潜力、人口密集的核心市场确立了领先地位 [3]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公司累计注册会员超1.5亿人,其中活跃会员超1.1亿人 [3]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总收入从2023年的93.0亿元飙升至2024年的323.3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47.9% [4] - 2024年公司商品交易总额达426亿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282% [4] - 2024年公司经调整净利润达8.2亿元 [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收入达225.8亿元,同比增长106.9%,经调整净利润达9.2亿元 [4] 数据能力与战略规划 - 凭借超1.5万家门店和超1.5亿会员的数据,公司能精准识别高潜力品类、捕捉产品流行趋势并分析区域消费偏好 [3] - 公司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扩张和升级门店网络、丰富产品组合、提升仓储物流效率及升级数字化基础设施 [6]
超1.5万家零食店,要IPO了!
搜狐财经· 2025-11-02 23:04
上市申请与募资用途 - 公司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拟成为“量贩零食港股第一股” [1] - 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扩张和升级门店网络、丰富产品组合、提升仓储物流效率及升级数字化基础设施 [1] - 公司旨在巩固其在中国零食饮料零售行业的领导地位,并拓展“硬折扣”模式至更广阔的快消品市场 [1]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转型 - 公司成立于2011年,最初以菌类供应为核心业务,并成为沃尔玛的蘑菇供应商 [2] - 2021年公司以“食用菌第一股”身份成功登陆A股IPO [2] - 2022年起公司开启战略转型,进入量贩零食行业,推出自主品牌“陆小馋”并进行一系列并购 [3] - 公司并购整合了“好想来”、“来优品”、“吖嘀吖嘀”、“老婆大人”等多个品牌,最终统一合并为“好想来”品牌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年营收突破300亿大关,达到323亿元,同比增长248% [4] - 2024年量贩零食业务营收占比高达98% [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达225.83亿元,同比增长106.89% [4]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2亿元,同比增长50358.8% [4] - 2025年上半年量贩零食业务营业收入为223.45亿元,同比增长109.33% [4] 门店网络扩张 - 公司门店数量从2022年不足百家发展到2024年突破10000家,成为全国首个门店数量破万的量贩零食品牌 [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全国29个省份拥有超过15000家门店,其中好想来门店超过10000家 [6] - 庞大的门店网络为公司未来持续的业绩增长奠定了基础 [6] 加盟策略优势 - 公司的低门槛加盟政策是其门店爆发式增长的关键推手,对加盟商的初始资金要求较低且流程简化 [4] - 与同行要求高额加盟费及复杂审核相比,公司策略更具竞争力 [4] 未来发展机遇 - 港股上市有望借助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平台提升品牌国际知名度,加快国际化战略布局 [7] - 募集资金可用于拓展海外门店网络、产品研发创新以及升级全球供应链体系 [7] 行业竞争与内部挑战 - 国内量贩零食行业竞争激烈,呈现“南很忙北万辰”的双寡头格局,与零食很忙等竞争对手角逐激烈 [7] - 国际市场上零食行业巨头林立,公司需在品牌、产品差异化及价格策略上应对挑战 [8] - 公司长期的“家族式”治理结构在港股上市过程中可能面临港交所严格审查,需优化治理结构以提升决策科学性与透明度 [8]
年入323亿,福建90后,要IPO了
创业邦· 2025-10-25 09:09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万辰集团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拟在主板挂牌上市 [2] - 若成功登陆港股,公司有望成为“量贩零食港股第一股” [2] - 旗下品牌好想来在2024年以零食饮料的GMV计位列中国零食饮料零售品牌榜首 [2] - 好想来是全国首个门店数量突破10000家的量贩零食饮料零售品牌 [2] 公司管理层 - 公司背后是一位年轻的90后王泽宁 [3] - 王泽宁是一位“创二代”的典型代表 [3]
回本周期拉长,闭店加剧,量贩零食争抢上岸
36氪· 2025-10-23 20:20
行业竞争格局 - 万辰集团与鸣鸣很忙两大零食品牌先后递交港交所招股书,争夺“零食第一股”[1] - 行业已发展成营收超300亿元、净利润近10亿元的规模,万辰集团2024年营收323.29亿元,鸣鸣很忙2024年营收393.44亿元[1] - 两家品牌门店数量合计近4万家,万辰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有15365家门店,鸣鸣很忙2024年9月门店数超20000家[1] 业务模式与扩张策略 - 公司均以加盟模式为主,万辰集团加盟店占比达99.4%[1] - 扩张速度极快,鸣鸣很忙15个月新增1万家门店,万辰集团一年新增9776家门店,平均每天开26家店[3] - 扩张路径主要通过收购与加盟,万辰集团收购多个品牌并统一为“好想来”,鸣鸣很忙由“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合并而来[4] - 公司收入高度依赖向加盟店销售产品,财务表现与加盟店业务表现紧密相关[4]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万辰集团净利润从2022年的0.68亿元增至2024年的6.11亿元,但2023年亏损1.76亿元[1] - 鸣鸣很忙经调整净利润从2022年的0.81亿元增至2024年的9.13亿元[1] - 行业毛利率较低,鸣鸣很忙2024年毛利率为7.62%,万辰集团2024年零食业务毛利率为10.9%[5] - 与蜜雪冰城约30%的毛利率相比,量贩零食的盈利能力显著偏低[5] 加盟商运营现状 - 加盟商投资额高,单店投入在75万元至100多万元不等,但回本周期拉长,平均回本周期约29个月[6][7] - 门店月营业额需达到30万元才能保本,但许多门店难以实现此目标[7] - 部分加盟商出现亏损,有关店止损案例,亏损额达150-160万元[8] - 门店过密问题突出,品牌不保证距离保护,间隔500米即可新开加盟店,严重影响单店盈利[8] 行业挑战与风险 - 行业高速扩张期已过,万辰集团2025年上半年新增门店数骤降至1468家,远低于2024年全年的9776家[9] - 闭店数量增加,万辰集团2025年上半年闭店259家,超去年全年总量[9] - 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价格战,部分引流产品利润仅0.2元,甚至亏本销售[10] - 库存积压问题严重,存在临期食品处理风险,公司管控趋严[10] 品牌转型与未来发展 - 品牌尝试探索新增长曲线,如在门店增加盲盒、挂饰等潮玩品类[11] - 好想来被传转型综合超市,筹划“万市大集”品牌,向全品类超市方向发展[11] - 行业窗口期可能关闭,公司需在竞争加剧前完成上市[12]
一边亏损套现,一边豪掷5000万元资助加盟商:来伊份的“危局”与“棋局”
华夏时报· 2025-10-16 07:37
公司财务与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9.4亿元,同比增长8.21%,但净利润出现同比下滑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达到5000万元 [2] - 公司连续两年经历营收与净利润双下滑后,2025年上半年业绩进一步恶化 [3] 加盟商支持计划 - 公司宣布将向加盟商或联营商提供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的财务资助 [2] - 单个加盟或联营门店的财务资助金额不超过100万元,对同一加盟商及其关联方的资助总额不超过500万元 [3] - 财务资助利率不低于合同生效时一年期市场贷款利率,并非完全免费 [3] - 此举旨在缓解加盟商流动性压力,支持新开门店培育期和成熟门店拓展期,强化合作黏性 [2] 门店网络与渠道策略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直营门店数量为1395家,加盟门店为1584家,较2024年末分别减少90家和16家 [5] - 2025年上半年,直营门店和加盟渠道的营收占比分别为45.1%和37.2% [5] - 公司构建了生活店、MALL店、仓储会员店三大业态协同发展的格局,单店投资成本降低30%,最高可享30%建店补贴 [3][6] 行业竞争环境 - 量贩零食行业爆发式兴起,两大巨头门店数量皆突破15000家,其中鸣鸣很忙集团全国门店已超过20000家 [5] - 硬折扣超市模式盛行,京东、美团、盒马等巨头相继部署,对公司门店拓展形成挤压 [5] - 行业竞争加剧,量贩模式凭借强大供应链和规模优势,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 [5] 控股股东减持 - 公司控股股东上海爱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在2025年9月24日至9月30日期间减持套现总金额达8243.36万元,减持比例为1.9976% [2][6] - 控股股东计划在2025年7月1日至10月1日期间减持不超过1003.27万股股份,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6]
万辰生物港股闯关,“好想来”加盟商能蹭多少红利?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10-14 08:07
公司业务转型与市场地位 - 公司从食用菌种植业务成功转型至零食饮料零售,2025年上半年零食业务收入达223.45亿元,占总营收的98.9%,而2022年该比例仅为12.1% [5][6] - 报告期内(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实现爆发式增长,从5.49亿元增至225.83亿元,2023-2024年GMV同比增速高达282% [6] - 旗下“好想来”品牌门店数量从2022年的160家猛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53万家,其中99%以上为加盟店,并成为中国首个门店破万的量贩零食品牌 [6] - “好想来”品牌以2024年零食饮料GMV计位列行业第一,门店网络覆盖中国29个省份,形成“长三角+山河四省”的核心布局,下沉市场渗透率领先 [6][7] - 尽管规模领先,但公司市占率仅为0.91%,前五大品牌合计市占率约3.85%,行业集中度仍处低位 [3][20]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公司呈现“高营收、低盈利”特征,2025年上半年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速达503.59倍,从2024年同期的93.46万元增至约4.72亿元,但净利率仅为3.85% [8] - 报告期内经调整净利润波动较大,分别为0.39亿元、亏损0.28亿元、8.23亿元和9.22亿元,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速为287.39% [8] - 与历史水平(2018年-2021年净利率在5.39%至21.36%之间)相比,公司盈利水平因“薄利多销”模式而大幅下降 [8] 资本结构与负债情况 - 公司资产负债率持续高企,截至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74.6亿元,总负债51.44亿元,资产负债率达68.95% [1][12] - 流动负债规模从2022年末的3.32亿元暴涨至2024年末的51.28亿元,增长15倍,2025年上半年为44.19亿元 [10] - 2025年8月公司计划以13.79亿元现金收购南京万优股权,交易完成后负债总额将从43.29亿元升至65.81亿元,资产负债率将从67.57%升至90.97% [11][1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短期借款约8.85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约2.14亿元,同期现金及等价物余额约33.58亿元 [13] 加盟模式与经营风险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加盟商回本周期显著延长,从2022年的约1年延长至目前的3年甚至更长时间 [9][15] - 公司及主要竞争对手(如鸣鸣很忙集团)纷纷推出“0加盟费、0服务费、0管理费、0配送费”等激进加盟政策以抢占市场 [13] - 开设一家“好想来”门店前期投资约50万元,在三四线城市月固定成本至少2.9万元,月净利润约3.01万元,理论回本周期约17个月,但实际因内卷而延长 [15] 存货管理与运营挑战 - 公司存货规模随业务扩张同步大增,报告期内从6320万元增至16.29亿元(2025年上半年),存货管理失误被列为重大潜在风险 [15][16] 公司治理与领导层变动 - 2025年3月公司董事长王健坤被留置立案调查,导致股价单日暴跌7.74%,市值蒸发超10亿元,公司称所涉事项与公司无关 [17] - 公司为家族企业,实控人王泽宁(王健坤之子,1993年出生)于2025年7月担任总经理,8月担任执行董事,负责公司整体战略与运营 [18][19]
品牌运营:赵一鸣品牌多维度深度解析-数说故事
搜狐财经· 2025-10-08 22:25
品牌概况与发展历程 - 赵一鸣零食品牌由赵定于2019年在江西宜春创立,品牌名称取自创始人儿子的名字[5][6] - 2023年11月与零食很忙战略合并,2024年6月集团更名为鸣鸣很忙集团,成为行业首个万店企业[9] - 截至2025年9月集团门店数量突破2万家,呈现快速扩张态势[9][10] 商业模式与市场定位 - 主打量贩零食模式,SKU超过2000种,每月上新100余种,价格低至市面三分之一[11] - 市场定位精准聚焦三四五线城市下沉市场,满足高性价比需求[11] - 推出"赵一鸣省钱超市"新店型,将品类拓展至百货日化、烘焙等,向社区折扣超市模式演进[11] 资本运作与融资背景 - 2023年2月完成1.5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黑蚁资本领投,良品铺子跟投[12] - 融资后门店数量从2022年初的84家迅速增长至2500多家[12] - 良品铺子于2023年10月出售股份,但融资成功验证了资本市场对量贩零食赛道的认可[12] 品牌调性与价值主张 - 品牌调性年轻潮流,以"不玩套路真便宜"为Slogan,愿景是"让中国老百姓实现零食自由"[14][15] - 通过直供供应链降本让利消费者与加盟商,终端价格比传统商超便宜约30%[16] - 门店体验注重营造轻松购物氛围,控制货架高度提升安全感,不设分类指示牌营造"寻宝游戏"乐趣[17] 营销活动与社媒表现 - 5月"6.1愿望成真节"邀请林一代言,抖音互动量突破1124万,微博/抖音NSR分别达97%/94%[23][26][29] - 6月"怀集水灾哄抢事件"导致舆情骤降,B站NSR跌至-66%[29] - 7月"零食音乐节"邀请李宇春等明星,抖音互动量962.5万,NSR显著回升[26][29] 内容策略与平台分布 - 生活记录类内容占40.4%声量,追星文占27.5%声量,自发内容创作虽仅2.1%声量但互动量占比达6.1%[34] - 抖音与种草平台主打视觉化短视频内容,微博定位事件营销和粉丝互动,微信公众号与知乎发布深度内容[35] - 核心内容主题围绕省钱与性价比、实现愿望与快乐、亲子与家庭等能引发用户共鸣的话题[36] 达人营销效果 - 与林一、范丞丞等流量明星合作,林一相关活动帖微博互动量达13.6万[39] - 周杰伦相关UGC内容获113万互动量,实现比常规广告更深层次的品牌渗透[42] - 垂类KOL如邢哇塞"一日店长"活动在种草平台获1026次互动,有效将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客流[43] 负面舆情与危机事件 - 6月"怀集水灾哄抢事件"导致微博NSR骤降至1%,B站NSR跌至-66%[49] - 9月"缺斤少两"事件引发价格诚信质疑,消费者反映"6样称重错5样"[51] - 社交平台存在产品质量吐槽,如"酸奶巴坦木难吃",以及员工待遇问题的负面反馈[17][51]
零食行业:赵一鸣品牌多维度深度解析-数说故事
搜狐财经· 2025-10-06 07:44
品牌概况与发展历程 - 公司于2019年由赵定在江西宜春创立,2023年与零食很忙战略合并,2024年母公司更名为鸣鸣很忙集团,截至2025年9月门店数量已超2万家 [1][8][11] - 品牌主打“量贩”模式,SKU超过2000种,每月上新100余种,价格低至市面价的三分之一,市场定位聚焦于三四五线城市下沉市场 [1][14] - 2023年公司完成1.5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黑蚁资本领投、良品铺子跟投,推动门店数量从2022年初的84家迅速扩张至2500余家 [1][15] 品牌调性与价值观 - 品牌调性以“年轻、潮流、高性价比”为核心,Slogan为“不玩套路真便宜”,品牌愿景是“让中国老百姓实现零食自由” [1][16][18] - 价值观强调“让利加盟商与消费者”,通过构建直供模式与数智化仓配体系降低成本,据分析其终端价格比传统渠道便宜约30% [1][19] - 门店体验通过控制货架高度营造安全感,并设置“寻宝游戏”购物体验,但社交媒体有加盟商抱怨毛利仅15%、回本难,员工反映工作强度大待遇低 [1][19] 营销活动与社媒表现 - 2025年5月“6.1愿望成真节”邀请林一代言,联合十余个品牌设iPhone 16 Pro等奖品,抖音互动量达1124万,微博和抖音净情感度分别达97%和94% [2][25][28] - 2025年6月“怀集水灾哄抢事件”导致舆情骤降,B站净情感度跌至-66%,7月通过“零食音乐节”邀请李宇春等明星,联动范丞丞,抖音互动量达962.5万,微博净情感度回升至60% [2][25][31] - 社媒声量呈现“事件驱动”特征,生活记录类内容贡献40.4%的声量和61.6%的互动量,追星文贡献27.5%的声量和21.2%的互动量 [22][35] 达人营销策略与效果 - 流量明星合作方面,林一作为“6.1愿望成真节”核心代言人,其微博相关活动帖互动量达13.6万,范丞丞作为7喜代言人与品牌的联合推广在7月带来新一轮热度 [38][41] - 国民偶像周杰伦相关UGC内容产生现象级传播,一则“爸爸的偶像被我喊成零食店老板”的抖音视频获得超过113万互动量 [41][43] - 垂类KOL如“邢哇塞”担任门店“一日店长”的活动在种草平台获得1026次互动,有效实现线下引流 [45] 运营挑战与风险 - 负面舆情集中在2025年6月怀集水灾门店遭哄抢事件官方回应引发质疑,以及9月“缺斤少两”事件(海南消费者被多收101.5元)叠加产品质量吐槽 [2] - 根因在于供应链品控滞后、加盟管理失控(加盟成本达80万,加盟商盈利空间压缩)、消费者信任赤字 [2] - 报告建议公司需强化品控与服务标准,优化加盟与员工体系,完善危机公关机制,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增长” [2]
鑫闻界丨带病IPO?闭店风波中的“好想来”母公司万辰集团闯关港交所
齐鲁晚报· 2025-09-26 17:18
公司业务转型 - 公司最初专注于金针菇、蟹味菇等食用菌的工厂化培育 于2021年4月在深交所上市[4] - 2023年9月将并购的区域零食品牌统一合并为"好想来品牌零食" 零食饮料零售业务现已成为核心业务 2023年、2024年营收占比分别为94.2%、98.3%[1] - 2024年9月启用新股票简称"万辰集团"并完成公司名称及经营范围变更 2025年7月以13.79亿元收购控股子公司南京万优商业管理有限公司49%股权以加速整合量贩零食品牌[5] 门店网络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末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拥有15365家零食饮料门店 其中加盟店15275家(占比超99%)直营店90家[1] - 2025年上半年关闭加盟店数量超过去三年总和 主要因部分门店未达营运标准及不可控因素[1] - 济南地区多家门店于2024年秋季出现闭店现象[2] 行业前景与竞争策略 - 量贩零食饮料零售规模预计2029年达6137亿元 占零食饮料零售整体市场的11.4%[1] - 行业将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 门店数量增速放缓 供应链效率与自有品牌占比成为竞争关键[5] - 公司计划巩固行业竞争优势地位 并将"硬折扣"商业模式拓展至更广阔的快消品市场[7] 财务与治理结构 - 2025年6月底负债总额超50亿元 其中流动负债项下计息借款超9.3亿元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超15亿元[5] - 资产负债率达68.95% 销售费用同比增加41.86%[5] - 2025年7月完成董事长变更 王丽卿接任董事长 90后实际控制人王泽宁(1993年生)出任总经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