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休闲食品
icon
搜索文档
韧性凸显!跨境电商如何重新定义“出海”
中国经济网· 2025-07-31 10:13
跨境电商行业整体表现 - 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约1.32万亿元 同比增长5.7% 其中出口1.03万亿元(增长4.7%) 进口2911亿元(增长9.3%) [1] - 跨境电商企业注册量爆发式增长 前4个月新增5080家(同比+173.24%) 截至6月总量突破7800家 [1] - 机电产品工贸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比例达40% 机电出口占中国出口总值60% [1] 新兴市场拓展情况 - 中东/拉美/非洲/欧洲/南亚平台流量前5个月同比增幅均超40% 5月单月中东流量增长59% 非洲与拉美增长50%+ [2] - B2C跨境电商对东盟出口规模第一(增长75%) 对俄罗斯增速最高(增长146.9%) 前十贸易伙伴中8个保持增长 [3] - B2B跨境电商出口前三为东盟(增长338%)/中国香港/欧盟 前十贸易伙伴中9个保持增长 [3] 企业转型案例 - 上海开芮实业通过市场分析转向欧洲市场 北欧定制保温杯获瑞典2万只订单 [3] - 深圳帆尼斯科技借助平台资源整合打开新兴市场 [3] - 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加速传统企业实现贸易数字化/出口品牌化/运营全球化 [1] 技术赋能产业链 - AI技术覆盖选品配货/智能脚本/视频生成等环节 中基汽通平台通过算法模型提升选品精准度与运营效率30%+ [4] - 宜选网AI智能询盘系统提升商机转化率30% AI客服使成单率提升30%+ [4][5] - 京东全球售618订单量增长239% 休闲食品/美妆类成交额增长数十倍 医疗保健/家电分别增长3倍/2倍+ [5] - 阿里巴巴淘天集团AI应用于营销/客服/办公/出海等领域 商品铺货/智能退款/图像生成节省时间成本 [5]
经济聚焦丨山城怀化何以成功打造国际陆港
人民日报· 2025-07-30 13:12
怀化国际陆港发展概况 - 2024年怀化对东盟贸易同比增长28.9%,外贸进出口增速连续3年居湖南省第一 [1] - 2022-2024年怀化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额年均增长87.23% [1] - 2024年上半年怀化国际陆港班列发运601列,同比增长31% [1] - 前5个月怀化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8%,生产型企业实现外贸"破零"8家、"倍增"16家 [1] 陆港区位优势与物流效率 - 怀化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被赋予"东盟货运集结中心"定位 [3] - 中老班列运输使小农机从湖南到老挝时间从25天缩短至5天 [4] - 40尺集装箱运输成本从3.2万元降至1.7万元 [4] - "散改集"铁铁跨境运输使西北化工产品到越南时效提升50%,成本降低30% [5] 临港产业爆发式增长 - 会同县箱包产业从零起步,两年内形成37家企业集群,年产值超17亿元 [6] - 上海纽恩特实业在怀化投资5亿元建设年产600万只箱包项目 [7] - 怀化箱包产业链聚集172家企业,2024年上半年出口额达2.6亿元(同比增长80.2%) [7] - 竹制车厢底板出口单价达万元/吨,2024年出口额超2000万元 [8] 基础设施与政策创新 - 多式联运中心配备3条铁路专用线和2台智能龙门吊,年吞吐量达10万标箱 [10] - 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使企业退税周期缩短5-10天 [9][10] - 长沙海关推出10项措施促进多式联运无缝衔接 [10] - 国际陆港法务区整合法律、金融调解等外向型经济服务功能 [11] 未来发展规划 - 目标2026年实现班列开行1000列、吞吐量1000万吨、总产值1000亿元的"三个1000"目标 [8] - 构建"5+10"现代化产业体系,冲刺千亿元级临港产业规模 [8] - 建设冷链物流中心和数字通道填补服务空白 [11]
10部门联合印发
中国基金报· 2025-07-27 11:14
农产品消费促进方案核心观点 - 十部委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旨在通过优化供给、创新流通、激活市场三端联动,释放农产品消费潜力[1][2] - 方案提出九大重点任务,覆盖生产端品质升级、线上线下渠道拓展、区域协作、品牌建设等全链条环节[3][5][8][9][11][13][14][16] - 强调科技赋能与产业融合,推动农产品消费与文旅、体育、健康等业态深度结合[7][13][15] 优化绿色优质产品供给 - 提升"三品一标"水平:加强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及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推广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3] - 推进品质分级:建立牛肉主产省品质评价体系,制定地理标志水果分级标准,实现优质优价[3] - 开发新型加工产品:支持人工淀粉、菌体蛋白等功能性配料研发,开发即食即烹类便捷食品[3] - 创新地方特色食品:培育加工适用型原料品种,开发传统手工、养生药膳等"伴手礼"产品[4] 拓宽线下消费渠道 - 创新节庆消费平台:打造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组织"百展千县万品"购销活动[6] - 丰富消费场景:推动农产品进商圈/景区,结合体育赛事开展"土特产"展销,满足婴幼儿/老年人等细分需求[7] - 升级消费设施:完善产地冷链集配中心,改造"千集万店",推广社区"店仓一体"、"移动菜篮子"等新模式[7] 提升网络消费质效 - 挖掘电商潜力:深化"数商兴农",发展即时零售/社区电商,推动纺织服装企业打造国潮爆品[8] - 优化直播电商:培育农民主播,设立农产品直播专区,算法倾斜扶持生鲜农产品[9] 区域协作与帮扶 - 建立省际产销互补机制:东部8省导入采购资源帮扶西部10省,推广"南菜北运"共享仓储模式[10] - 开展脱贫地区对接:组织"土特产"走进京津冀/长三角等推介周,落实政府采购支持政策[11] 品牌建设与消费引导 - 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发布第四批精品名单,设立电商平台品牌专区,打造中国农业品牌公共服务平台[14] - 强化目录引领:完善省级品牌目录,拓展联名定制等消费模式,组织"十城联动共享美食"活动[15] - 提升营销能力:构建数字化营销服务体系,开展"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16] 农文旅融合创新 - 深化游购一体:推出乡村旅游线路带动地销,打造"美食名村",开发农遗良品[17] - 举办乡村文体活动:支持村BA/非遗大集等"村字号"活动,实施"文艺赋美乡村"培育文化艺术村[18] 内外贸一体化 - 畅通外贸内销渠道:举办"外贸优品中华行"展销会,支持加工贸易企业拓展内销市场[19] - 推动标准衔接:促进出口产品与"三品一标"体系对接,培育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主体[20] 政策保障措施 - 完善配套支持:加强部门协同与消费监测,推广典型经验[21] - 强化金融支持:鼓励订单质押贷款,推动消费政策与文旅/健康等领域统筹设计[22] - 加强全链条监管:试行产地准出分类监管,推进重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23]
农业农村部等10部门:推进农文旅融合 拓展消费新空间
快讯· 2025-07-27 10:04
农产品消费促进政策 - 十部委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旨在优化绿色优质产品供给并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 [1] - 推进农产品质量等级标准制修订及实施 加强质量分级与流通环节有机衔接 [1] - 支持食品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研发人工淀粉 菌体蛋白 功能糖 益生菌等新食品配料 [1] 食品产业创新方向 - 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开发美味休闲食品 营养健康饮品 [1] - 推进食药物质等保健食品原料复方配伍备案试点工作 [1] - 开展气调保鲜 精准保鲜 品质调控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1] - 鼓励开发即配 即烹 即热类方便产品 [1] 特色农产品发展 - 加强加工适用型原料品种培育 优化原料品质和加工性能 [1] - 培育地方特色食品产业 鼓励开发手工制作 传统酿制 养生药膳等体验项目 [1] - 打造蕴含民俗文化的地域特色"伴手礼"产品 [1]
全渠道数据复盘:2025上半年消费市场底层变化与增长变量
36氪· 2025-07-24 12:02
中国城镇快速消费品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城镇快速消费品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2.5%,延续平稳向好态势 [1] - 饮料、食品、家清和个护品类均实现正增长,饮料类同比增长5.6%,其中果汁和功能性饮料增长亮眼 [1] - 北区和东区增长明显,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4.7%和2.6%,下线城市(镇级和县级市场)销售额分别增长5.1%和4.4% [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最终消费支出贡献超过五成 [1] 家外消费市场 - 2025年上半年家外消费市场客流同比增长8.7%(1-5线城市) [2] - 消费者对情绪价值、社交需求和娱乐体验的追求推动新场景与新技术加速落地 [2] 线下渠道表现 - 便利店销售额同比降低3.6%,渗透率减少2.2个百分点,北区和南区降幅显著 [3] - 小超市销售额同比增长7.3%,社区食杂店销售额同比增长4.7% [3] - 现代渠道(大卖场、超市、便利店)整体增长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保持稳定 [3] 主要零售商表现 - 沃尔玛集团二季度市场份额跃居首位,上半年市场份额提升0.9个百分点 [7] - 永辉超市集团市场份额降低0.7个百分点,天虹集团销售额增长4.2%,渗透率提升0.1个百分点 [7] - 步步高集团客单价同比增长9.9% [7] - 前十零售商份额下降1.1个百分点 [4] 会员店业态 - 会员店整体渗透率同比提升3.6个百分点 [8] - 山姆会员店在东区和南区渗透率显著提升5.2个百分点,计划2025年年底在北京开设最大门店 [8] - 盒马关闭盒马X会员店,聚焦盒马NB业态和盒马鲜生大店 [9] - 麦德龙会员店推进门店扩张和商品本土化深耕 [9] - 开市客门店布局集中在长三角地区,本土化服务缺乏优势 [9] 折扣零售业态 - 折扣零食店渗透率超过25%,南区为关键发展地区,西部地区渗透率近30% [10] - 好特卖"超级仓"模式落地北京,覆盖全品类 [10] - 奥乐齐在县级市昆山开业,刷新单日销售纪录,东区渗透率提升1.2个百分点 [10] - 传统商超加速转型硬折扣赛道,中百集团"小百惠"主打"硬折扣+民生品类"模式 [11] 线上渠道表现 - 电商渠道总体销售额同比增长6.9%,渗透率增长0.3个百分点 [12] - 抖音平台渗透率增长5.6个百分点,京喜自营渗透率增长2.9个百分点 [12] - 618大促期间线上渠道渗透率增长2.9个百分点,淘天集团销量同比增长1%,抖音渗透率提升4.1个百分点 [14] - 即时零售渗透率超35%,前置仓模式销售额增长超25%,小象超市销售额增长38.3% [14] 全渠道融合发展 - 消费者对质价比的需求推动线下与线上渠道在竞争与互补中重塑消费格局 [15] - 线下渠道通过业态分化精准锁定消费者需求,传统商超结合即时零售突破客流困局 [15] - 即时零售重新定义"附近",平台资源整合实现全品类"即买即得" [15] - 快速消费品行业需提升产品价值、场景价值和品牌价值以抢占市场先机 [16]
谋变链条创新品牌 加快建设农业强省
河南日报· 2025-07-16 07:48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现状 - 河南已形成多个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集群,包括漯河肉制品加工集群、郑州速冻食品集群、商丘饮料酒集群和新乡休闲食品集群 [1] - 农产品加工业存在链条较短、创新支撑较弱、价值链水平不高等问题,呈现大而不强特点 [1] 产业链延伸发展方向 - 向前端延伸建设原料基地,向后端延伸建设物流营销和服务网络 [1] - 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包括医用、药用、保健、美妆、预制等方向 [1] - 推动农产品加工与装备制造、包装印刷、生物医药、冷链物流、电商平台、宠物食品等产业衔接配套 [1] - 促进农产品加工与赏花采摘、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科普研学、农事体验等业态协同发展 [1] 科技创新与模式创新 - 重点技术研究领域包括生物育种、加工制造、机械装备、食品安全、冷链物流、营养健康等 [2] - 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发展智慧农业 [2] - 整合农资、农机、农技、农艺、信息、人才等资源,完善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 [2] 品牌建设战略 -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和智慧化监管及溯源体系建设 [2] - 建设豫农优品、美豫粮油品牌矩阵,建立省级公用品牌商标授权使用机制 [2] - 培育特色优势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2] - 打造"豫字号"农业精品品牌,包括"珍稀牌""工艺牌""文化牌"等乡土品牌 [2]
金健米业: 金健米业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盈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1 17:16
业绩预告情况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000万元到1,3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实现扭亏为盈 [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650万元到950万元 [1] - 业绩预告期间为2025年半年度,与上年同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追溯调整后数据)对比 [1] 上年同期业绩 - 上年同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追溯调整后数据)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72.48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43.74万元 [2] - 上年同期(未调整数据)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16.74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43.74万元 [2] - 上年同期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0042元,未调整数据每股收益为0.0096元 [2] 业绩预盈原因 - 面制品板块因经营管理提质及原料小麦成本同比下降,毛利率提升、毛利额增加 [2] - 休闲食品板块销售渠道成功转型,经营业绩由亏损转为盈利 [2] - 公司加强预算管控,期间费用整体同比减少 [2] 资产置换情况 - 公司于2024年12月与控股股东湖南粮食集团完成资产置换,置出3家全资子公司股权,置入湖南裕湘食品有限公司及中南粮油食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置换前已持有18%股权) [1] - 该交易构成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公司对上年同期业绩进行追溯重述 [1]
突发!“高端零食第一股”或易主,股价已提前涨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23:02
公司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宁波汉意正在筹划重大事项 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2] - 公司股票自7月11日起停牌 预计停牌不超过两个交易日 [2] - 宁波汉意持有公司1.41亿股 占总股本35.23% 期末参考市值18.72亿元 [7] 市场反应 - 公告发布后公司股价以13.71元/股封住涨停板 [4] - 同日零食指数收盘下跌0.98% [4] - 公司回应投资者质疑称"一切以公告发布为准" [4] 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06年 通过数字化技术融合供应链管理及全渠道销售体系开展业务 [6] - 2020年2月登陆A股 成为国内"高端零食第一股" [6] 管理层变动 - 2025年3月创始人杨银芬辞去董事长及总经理职务 [7] - 目前董事长由程虹担任 [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71.59亿元 同比下滑11.02% [7]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0.46亿元 同比大跌125.57% [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7.32亿元 同比下跌29.34% [7]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0.36亿元 同比大跌157.85% [7] 经营状况 - 公司正处于经营策略调整阶段 降价影响毛利 [7] - 毛利率变动导致部分门店资产减值及存货跌价准备增加 [7] - 以上因素共同导致净利润下降 [7]
八点半“输血”36家门店,仲家汇能否“绝地求生”
齐鲁晚报网· 2025-07-08 11:27
合作模式与门店运营 - 仲家汇与八点半采用"托管式加盟"合作模式,首批8家门店于7月8日试营业,后续将分批开放共计36家联合运营门店[1][6] - 合作门店货品全部由八点半供应,包括鲜食、香烟、日用品等,并新增网红零食、咖啡浓缩液等新品,收银系统已更换为八点半系统[2][4] - 部分门店店招将保留仲家汇品牌,部分将完全替换为八点半品牌,但具体分成比例和收购计划未披露[6] 公司经营状况 - 仲家汇当前仅存120家运营门店,已有70家因缺货、房租到期等原因关闭,公司总部人员从100多人缩减至20-30人[7][10] - 公司涉及14条被执行人信息,涉案金额1116.34万元,法定代表人被限制高消费,拖欠供应商货款或达上亿元[8][10] - 母公司滕州仲家汇持有的济南公司5994万元股权被司法冻结,期限至2028年6月16日[10] 行业竞争格局 - 八点半作为新疆连锁便利店品牌,全国拥有1169家门店,济南现有50多家门店,此次合作旨在利用仲家汇在黄金地段的门店资源加速扩张[12] - 济南便利店市场竞争激烈,7-Eleven、罗森凭借鲜食供应链优势占据市场,本土品牌橙子便利拥有超150家门店[14] - 行业出现联合运营趋势,如宜快宜慢与罗森合作,模式类似八点半与仲家汇的当前合作[14] 合作战略考量 - 八点半看中仲家汇前身统一银座在济南核心商圈的优质点位资源,计划通过合作快速获取写字楼等高价值地段[12] - 合作暂不涉及债务处理,八点半仅提供货品供应和运营支持,仲家汇需自行解决资金链问题[11][15] - 仲家汇采取"开源节流"策略,与核心供应商协商解决方案,但清偿能力仍存不确定性[15]
加速“川货出川” “蓉欧非”第三条通道正式启航
中国新闻网· 2025-07-01 00:19
物流通道建设 - 成都国际铁路港开通第三条辐射非洲的铁海多式联运通道,线路为成都—波兰马拉—德国杜伊斯堡—西班牙巴塞罗那港—摩洛哥丹吉尔港,标志着"蓉欧非"物流体系进一步完善 [1] - 该通道是西南地区对非物流的重要通道,推动中非深度合作,为四川地区连接非洲市场提供一站式全程物流服务 [1] - 此前已开通两条线路:2022年10月首开成都—汉堡港—卡萨布兰卡港线路,2024年2月开通成都—南沙港—班珠尔港线路 [2] 运输产品与市场覆盖 - 本次运输的展品是为2025年9月摩洛哥国际食品展"川味主题展台"特别筹备的,包括天味食品、万良食品、川北凉粉等四川本土企业生产的复合调味料、休闲食品及特色产品 [1] - 新线路首次实现中欧班列经西班牙巴塞罗那港与地中海海运无缝衔接,进一步覆盖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等北非及南欧市场 [2] - 通过"蓉欧非"新通道,火锅底料、酸菜鱼调料等特色川味食品可直达非洲 [1] 运营规划 - 计划每周1列常态化运行,打造成都国际铁路港特色品牌 [2] - 该通道是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持续探索中非物流解决方案的创新举措,旨在解决四川至非洲物流渠道少、成本高等问题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