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投资风险
搜索文档
时报观察 警惕黄金投资背后的“美丽陷阱”
证券时报· 2025-11-26 02:28
黄金被认为是理想的避险资产,但不法分子利用信息不对称和公众的投机心理,虚构出所谓"创新投资 模式",实为吸收公众资金。面对市场乱象,多地政府迅速行动,除了密集发布风险提示,部分商家因 涉嫌非法经营被立案调查,行业协会同步发声,呼吁公众通过正规渠道投资黄金,远离"灰色"业务。 2025年,黄金绝对是最受关注的投资标的之一。这股"淘金热"不仅点燃了公众的投资热情,也衍生出市 场乱象。记者注意到,金价高企的同时,多地也接连出现涉及黄金的各类案件,北京、深圳、厦门等多 地政府部门密集发布相关风险提示。 从各地发布的风险提示来看,不法分子手法多样。以深圳发布的《关于警惕黄金经营领域非法金融活动 的风险提示》为例,当中披露了违规开展"黄金委托""黄金租赁"和"黄金投资"等业务案例,分别涉嫌非 法集资、诈骗、赌博、非法经营等违法行为。其他城市发布的风险提示也揭示了不法分子打着"稳赚不 赔""零风险""高回报"等旗号,诱导投资者参与非法集资活动。 深圳水贝作为全国市场规模最大、产业链条最完备的黄金珠宝集聚地,记者长期在此进行实地探访。此 前,当地一些黄金料商相继出现经营异常状况,这些黄金料商"爆雷",并不是来自正规的板料销售 ...
金价降了没人买,金店人潮不见了,老百姓为啥不喜欢黄金了?
搜狐财经· 2025-11-18 02:09
国际金价走势与国内金价表现 - 国际金价自今年三月高点每盎司2078.8美元下跌至上月低点每盎司1618.3美元 [1] - 国内金店销售额惨淡,与国际金价下跌形成反差 [1] 国内金价跌幅有限的原因 - 国际金价以美元计价下跌,但国内金价以人民币计价,受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影响,跌幅有限 [3] - 黄金饰品价格包含高昂的固定加工费、设计费和利润,未随国际金价同步调整,导致终端售价下降幅度微乎其微 [3] 国内黄金需求变化 - 疫情反复及实体经济不景气影响家庭收入,民众削减非必需品开支,黄金饰品购买需求降低 [5] - 为配合疫情防控,民众减少外出活动,逛金店意愿大大降低 [5] - 年轻一代消费者对传统黄金饰品热情减退,更倾向于购买奢侈品牌包袋、跑车等作为时尚象征 [7] 黄金投资与回购风险 - 消费者出售黄金饰品或金条时面临回购难度,金店回购价远低于市场价,例如有投资者150万市值的金条仅获90万回购价 [9] - 民众对黄金投资风险认知加深,购买意愿随之下降 [9]
银行收紧淘金路!建行黄金积存业务调整 多家银行门槛提至千元
贝壳财经· 2025-11-12 10:37
银行黄金积存业务规则调整 - 建设银行修订黄金积存业务交易规则,月积存金额起点调整为1200元并以10元整数倍递增,将于2025年11月15日启用[1] - 建设银行新规明确在价量平衡基础上开展对客报价,并有权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交易报价[4] - 建设银行有权根据业务开展情况对定期积存价时点进行调整,买卖点差不固定且可实时调整,不再就点差调整进行提前公告[6] - 中信银行将积存金定期积存计划定时定额最低定投金额从1000元调整为1500元,自2025年11月15日起生效[1][6] 黄金市场价格动态 - 11月11日国际金价盘中触及4140美元/盎司,国内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金早盘价为948.23元/克[2] - 10月中旬国际金价一度突破4300美元/盎司,10月21日国际现货黄金价格一度下跌超6%跌破每盎司4100美元,创12年来最大单日跌幅[9] - 11月以来金价恢复上涨态势,11月11日COMEX黄金盘中一度突破4150美元/盎司,现货黄金盘中最高触及4148美元/盎司[9] 业务调整背景与行业影响 - 银行对积存金业务的调整反映了黄金市场价格高位波动加剧和投资风险显著上升,通过上调门槛和修订规则动态匹配市场风险[3] - 门槛提高直接限制小额投资者参与,规则优化和赎回限制可能影响流动性需求,实时调整买卖点差增加短线操作成本从而抑制投机行为[8] - 建设银行将巨额赎回纳入规则修订范围,是基于当前黄金震荡背景下市场情绪波动可能导致短期集中赎回现象的发生[8] - 金价一路高涨以来银行多次调整积存金起购门槛,进入10月多家银行积存金起购门槛上调至千元[7] 黄金市场前景分析 - 短期受降息预期减弱和美元走强因素影响,金价或维持震荡[10] - 中期美国国债总额或突破40万亿美元,海外通胀有望持续上行,看好金价突破4500美元/盎司并有望冲击5000美元/盎司[10] - 尽管金价长期上涨逻辑未变,但目前缺乏明确上行因素,多种不确定因素下预计金价将继续维持区间震荡走势[11]
“突然发现暂时不能提金条了?”部分银行暂停积存金业务,工行现已恢复
中国证券报· 2025-11-04 07:05
银行积存金业务暂停与恢复 - 工商银行于11月3日发布公告,暂停受理如意金积存业务的开户、主动积存、新增定期积存计划以及提取实物的申请,但存量客户的定期积存计划执行、赎回及销户不受影响 [1][4] - 建设银行于同日发布公告,暂停受理易存金业务的实时买入、新增定投买入、实物金兑换申请,以及个人黄金积存兑换实物贵金属等申请 [1][6] - 工商银行在11月3日傍晚发布新公告,恢复受理如意金积存业务的开户、主动积存、新增定期积存计划以及提取实物的申请 [2][6] 业务调整原因 - 建设银行官方客服表示,业务调整源于该行贵金属系统的升级优化,旨在提供更优质、更符合市场需求的黄金产品并提高客户服务体验 [3] - 业内人士指出,业务暂停或与银行系统调整以适应近日黄金税收政策调整有关 [3] - 专家分析认为,调整原因包括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关于黄金销售增值税的新规,以及国际黄金价格近期出现大幅度波动导致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 [7] 银行风险提示与市场背景 - 10月份以来国际金价高位震荡,上演"过山车"行情,在此背景下多家银行发布风险提示 [8] - 工商银行于10月10日、15日发布关于防范贵金属价格波动风险的提示,并于10月11日将如意金积存业务最低投资额由850元上调至1000元 [8] - 建设银行于10月10日、10月17日发布公告,提示近期国内外贵金属价格波动加剧,市场风险提升,建议客户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并合理控制仓位 [8]
“突然发现,今天暂时不能提金条了!”部分银行暂停积存金业务 工行:现已恢复
中国证券报· 2025-11-03 23:24
银行积存金业务暂停与恢复事件 - 工商银行于11月3日发布公告,暂停受理如意金积存业务的开户、主动积存、新增定期积存计划以及提取实物的申请 [1][5] - 建设银行于同日发布公告,暂停受理易存金业务的实时买入、新增定投买入、实物金兑换等申请,并暂停个人黄金积存兑换实物贵金属 [1][8] - 工商银行在11月3日傍晚发布新公告,恢复受理如意金积存业务的各项申请 [2][8] 业务调整的具体范围与影响 - 工商银行存量客户处于有效期内的定期积存计划的执行以及办理赎回、销户不受暂停影响 [5] - 建设银行存量客户易存金定投计划的执行、赎回以及销户不受影响,其他个人黄金积存业务也不受影响 [8] - 工商银行的如意金积存业务允许客户选择赎回获得现金或到银行提取实物 [8] 业务调整的官方原因 - 工商银行公告称业务暂停是受宏观政策影响,根据该行风险管理要求 [5] - 建设银行官方客服回应称调整源于该行贵金属系统的升级优化,旨在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提高客户服务体验 [4] - 建设银行公告称业务暂停是受市场波动影响,结合风险审慎管理要求 [8] 业务调整的市场背景与潜在动因 - 业内人士表示业务暂停或与银行系统调整以适应近日黄金税收政策调整有关 [4] - 专家指出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近日发布关于黄金销售增值税的新规,银行需对业务和系统进行相应调整 [10] - 国际黄金价格近期出现大幅度波动,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是业务调整的另一原因 [10] 银行近期的风险提示与措施 - 10月份以来国际金价高位震荡,多家银行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投资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11] - 工商银行于10月10日、15日发布了关于防范贵金属价格波动风险的提示 [11] - 工商银行于10月11日将如意金积存业务最低投资额由850元上调至1000元 [11] - 建设银行于10月10日、10月17日发布公告,提示近期国内外贵金属价格波动加剧,市场风险提升 [11]
花10年囤金,如今一夜归零!黄金暴涨背后,最大的受害者是谁?
搜狐财经· 2025-11-01 21:20
事件概述 - 中国黄金加盟店违规开展“黄金托管”业务,运营者卷款跑路,导致消费者巨额损失 [1][5][10] - 北京双井富力广场店涉及黄金72.8公斤,总价超一千万元,全国多地类似事件涉及总值可能超过五千万元 [1][5] - 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引发广泛关注,品牌方于2024年4月1日同意垫付北京富力广场店受害消费者损失 [17] 业务模式与违规分析 - 加盟店向消费者推销“黄金托管”业务,承诺手续费减免和额外赠金,但消费者付款后并未获得实物黄金,仅得到“托管保证单”或“无忧预定证书” [3][5] -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规定,黄金积存、资产管理等业务仅限金融机构开办,普通金店无资格涉足,该业务从根本上是违规操作,甚至涉嫌非法集资 [7][10] - 涉事门店的运营主体已变为“北京三鼎原黄金珠宝有限公司”,品牌方称只授权其销售黄金,从未允许开展任何托管业务 [7] 加盟体系与管理漏洞 - 截至2022年底,中国黄金在全国的3642家门店中,加盟店比例高达97.1% [22] - 所有爆雷门店均为加盟店,它们使用“中国黄金”品牌招牌,但内里是个体户在经营,消费者难以区分直营与加盟 [15] - 庞大的加盟网络暴露出管理漏洞,品牌方对加盟店的监管存在不足 [22] 行业影响与警示 - 此类“托管”骗局已席卷全国多地,非中国黄金独有问题,整个珠宝行业在加盟浪潮中面临同样考验 [10][22] - 法律专家指出,品牌方允许加盟店使用其招牌,出事後想完全推卸责任并不容易,关键在于品牌方是否尽到监管责任以及消费者是否被明确告知为加盟店 [19][20]
Gold price today, Tuesday, October 28, 2025: Gold prices ease, opening below $4,000
Yahoo Finance· 2025-10-27 20:01
黄金价格动态 - 黄金期货周二开盘价为每盎司3,99990美元,略低于周一收盘价4,00190美元[1] - 自10月13日以来,黄金每日开盘价均高于4,000美元,此次为近期首次跌破该关键水平[1] - 过去一周金价下跌7.7%,过去一个月上涨5.9%,过去一年大幅上涨46.2%[6] 价格驱动因素 - 金价跌破4,000美元与特朗普宣布美国接近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相关,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缓和削弱了黄金的避险吸引力[2][3] - 此前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美国威胁对华征收100%关税,曾提振作为避险资产的黄金需求[2] - 美国财长预计100%关税不会生效,且中国应恢复大豆采购并推迟稀土出口限制,贸易紧张局势缓解促使投资者转向股市[3] 行业表现与背景 - 黄金期货价格在上周较一年前上涨60.6%,显示其长期强劲表现[4] - 尽管价格高企,但黄金正从数十年的低价位中复苏,并且作为央行和个人投资者的多元化资产越来越受欢迎[8] - 黄金不应被视为超高回报的驱动因素,其主要作用是在多元化投资组合中充当稳定器[9] 资产属性与投资观点 - 黄金是一种商品,其价格依赖于不可预测的宏观经济、政治、工业和金融因素[10] - 专家建议投资者将金条、金币和黄金ETF头寸视为投机性持仓,需注意其不可预测性[10] - 对于在金价接近历史高位时买入的投资者存在价格风险,采取长期视角和适当配置可以限制此类风险[6][9]
金价高位波动 银行上调积存金投资门槛
证券时报· 2025-10-23 01:26
银行积存金业务调整 - 兴业银行自10月21日起将积存金按金额购买方式的单次购买及新增定投起点由1000元上调至1200元,按重量购买起点1克不变 [1] - 平安银行自10月24日起将积存金业务按金额设定的定投计划起投金额由900元上调至1100元 [1] - 银行调整个人黄金业务起点金额主要原因为近期黄金价格上涨较快,以适应市场价格变化并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提示 [1] 银行贵金属业务风险提示 - 建设银行于10月17日再度向客户提示金价风险,为9月下旬以来第三次警示 [1] - 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等股份行也于10月17日加入贵金属风险提示队伍 [1] - 银行基层客户经理每日向客户发送金价时均提示风险,并有总行及省级分行的密集业务风险提示传达 [2] 银行代理贵金属业务服务变更 - 邮储银行停止代理上海黄金交易所个人贵金属业务服务,相关业务即将停办 [2] - 持仓及现货库存客户需于10月31日0点前择机自主平仓卖出,无持仓、无库存、无资金客户将停止全部服务 [2] - 银行贵金属业务群通知理财经理销售时需告知客户产品一旦销售不可退货,需理性投资 [2] 贵金属市场价格波动原因 - 10月21日国际贵金属市场显著调整,黄金、白银价格跌幅较大 [2] - 价格波动原因为获利盘集中离场、宏观政策预期微妙变化及部分投资者从贵金属市场转向股市 [2] - 未来全球政治、军事、经济复杂多变,黄金避险属性仍强,国际金价有一定支撑但高位波动将加剧 [3]
深圳水贝,三家黄金珠宝公司被查处!
经济网· 2025-10-13 09:48
行业监管动态 - 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协会发布警示函 查处三家以经营黄金为名 实际开展线上“非实物黄金对赌”业务的黄金珠宝公司 [1] - 被查处的公司业务模式为诱导客户进行高杠杆的“买涨买跌”对赌交易 涉嫌构成开设赌场罪 公司负责人及骨干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1] - 9月中旬市场传言10余家深圳水贝地区黄金料商经营异常 部分已人去楼空 调查发现其“爆雷”主因是通过预定价格进行对赌 而非板料销售 [1] 市场交易模式与风险 - 深圳水贝黄金市场存在多个由黄金料商运营的 面向散客的黄金预定价交易平台 [1] - 对赌模式允许商家以少量资金控制大量黄金 客户支付订金即可锁定大批黄金并享受看涨或看空带来的全部收益 [1] - 当前国际金价表现强势 水贝金饰克价已突破900元 高金价下行业借货、代卖、寄售行为多次导致纠纷 [2] - 水贝市场长期存在的私盘对赌和违规场外流通等交易模式存在较大风险 [2] 行业倡议与展望 - 行业协会鼓励商户通过正规套期保值等金融工具对冲黄金价格波动风险 [2] - 行业协会正推动加强行业自律与交易模式优化 探索引入第三方监管等机制 [2]
黄金飙涨金店却暴雷!金价破800金店倒闭,水贝料商跑路牵黄金坑
搜狐财经· 2025-10-09 20:39
行业风险事件 - 2025年9月深圳水贝市场黄金料商深圳市粤宝鑫贵金属有限公司跑路,欠款超千万元,河南许昌胖东来金店损失1公斤黄金及90万元货款 [2] - 2023年底中国黄金加盟店出现兑付危机,其中海淀区山东黄金贵友大厦店涉案金额达4亿元 [4] - 2025年5月浙江永坤黄金资金崩盘,资金规模达40亿元,立案调查时未兑付金额超3亿元,涉及上万名投资者 [10] 风险模式与机制 - 部分黄金加盟店以“稳赚不赔”的保本理财承诺吸引投资者,年收益5%或赚取金价差价,但并无足额黄金储备,资金被挪用,金价暴涨引发集中兑付导致资金链断裂 [6] - “存金生息”业务承诺5%-9%年化收益,存金超300万元客户年化收益达9%,并保证金价下跌全额退款,实为庞氏骗局,用新客户资金支付老客户利息 [8][10] - 料商开展“低定金锁价”交易,下游商家仅付2%-3%定金即可锁定金价,杠杆率达30-50倍,本质是赌金价下跌以赚取差价,未做风险对冲 [12][14] - 正规黄金交易保证金不低于10%,但水贝等市场料商为抢生意将定金压至2%-3%甚至更低,金价单边上涨时风险急剧放大 [16] 行业经营困境 - 黄金销售毛利极低,周大福毛利为22.36%,下沉市场梦金园毛利仅3.2%-5.9% [22] - 金店开设成本高昂,一二线城市首批铺货需600万元,加上装修及市中心房租,启动资金需1000万元 [28] - 金店存在“代销”和“买断”两种模式,代销模式赚固定佣金,金价上涨无额外收益;买断模式需自担金价下跌风险 [25] - 金饰品牌已完成下沉市场布局,未来消费难现爆发式增长 [28] 监管与市场环境 - 黄金资产管理产品仅限金融机构发起,普通金店无权开展相关业务,其产品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36] - 水贝市场长期依赖“熟人交易”维系信任,成立仅两年的公司凭简单协议即可撬动巨额交易,针对黄金预定价及托管业务的专项监管存在空白 [30][32] - 2025年多家银行调整贵金属交易规则,提高保证金比例以强化风险防控 [27] 投资建议与渠道选择 - 投资黄金应优先选择银行金条、金币或黄金ETF,银行金条溢价低且部分支持回购,黄金ETF紧跟国际金价、流动性强且由专业机构管理 [38] - 消费应选择品牌直营店或官方授权店,水贝等批发市场的低价黄金可能隐藏高杠杆风险 [38][40] - 变现时银行回购自家金条最可靠,专业回收商价格透明但需现场检测,典当行或非正规金店折价高且易被克扣 [40] - 变现前应查询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实时基础金价以做到心中有数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