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H双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上半年9家浙企登陆港股市场 浙江资本加速布局国际市场
证券时报网· 2025-07-01 17:28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场延续2024年强劲态势,融资环境活跃,吸引内地企业赴港上市 [1] - 上半年港股共有42只新股上市,同比增长40%,集资总额创2021年以来新高,超越2024年全年的876亿港元 [2] - 上半年港交所以1021亿港元的IPO融资额夺得全球第一,纳斯达克和纽交所紧随其后 [5] 浙江企业赴港上市情况 - 浙江成为上半年港股上市企业最多地区,共有9家浙企上市,较2024年同期激增7家 [2] - 浙江企业IPO募资合计144亿元,仅次于福建(384.66亿元),同比增幅显著(2024年同期仅10.16亿元) [2] - 6月浙企上市速度加快,三花智控、曹操出行和圣贝拉分别在6月23日、25日和26日登陆港股 [2] 行业分布与代表企业 - 上半年赴港上市的浙江企业涵盖医疗、消费、制造业等多个领域 [2] - 具体企业包括脑动极光-B、新吉奥房车、古茗、绿茶集团、派格生物医药-B、三花智控、圣贝拉、曹操出行、泰德医药 [2] - 三花智控是全球热管理领域隐形冠军,曹操出行成为港股最大出行平台,圣贝拉号称"月子界爱马仕" [2] 新消费领域与"A+H"双平台趋势 - 港股市场偏好消费板块,新消费领域掀起赴港上市浪潮,古茗成为"新茶饮第三股" [3] - 古茗上市首日市值一度超230亿港元,是中国最大的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 [3] - A股龙头企业来港上市实现"A+H"双平台模式成为新趋势,三花智控是典型案例 [3] - 三花智控港股发行价为每股22.53港元,筹资约92亿港元,发行市值超910亿港元 [4] 政策支持与市场展望 - 内地监管机构支持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港交所优化上市条件和审核流程 [5] - 德勤预计2025年港股IPO集资额有望达2000亿港元,主要集中在科技、传媒及消费领域 [6] - 目前香港有超过170宗正在处理的上市申请个案,预计2025年新上市公司达80家 [6]
安永:预计上半年港股IPO数量和筹资额分别同比上涨33%和711%
北京商报· 2025-06-13 19:59
全球IPO市场格局 - A股和港股IPO活动在全球中占比上升 合计占比33% [1] - 港交所以140亿美元募资规模登顶全球 [1] - 港股筹资额占全球总筹资额的24% [1] 港股IPO市场表现 - 香港市场上半年预计约40家公司首发上市 筹资额约1087亿港元 [1] - 港股IPO数量和筹资额分别同比上涨33%和711% [1] - 上半年筹资额预计超过去年全年总额 [1] - 香港IPO平均筹资额同比上涨超过5倍 近十年内仅次于2021年同期 [1] 行业分布特点 - 生物科技与健康、零售和消费两大行业的IPO数量并列第一 [1] - 工业(含先进制造业)的IPO筹资额位列行业之首 [1] - "新消费+硬科技"行业成为港股新引擎 [1] 政策与市场驱动因素 - 港股IPO市场热潮由政策、市场、企业供应等多轮驱动 [1] - "科企专线"正式推出 进一步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 [2] - "科企专线"聚焦技术密集、研发周期长的高潜力科技公司 缩短筹备时间并减少合规成本 [2] 企业战略与市场影响 - 中国企业通过"A+H"双平台强化国际化布局 开辟新增长曲线 [1] - A+H两地上市企业多为细分领域龙头 具备较强稀缺性 [2] - 国际资本持续流入 市场形成良性循环 [2] - 未来更多大型企业及产业链领军企业将登陆港股 [2]
增长711%!港股IPO“爆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6-12 22:11
A股IPO市场表现 - A股上半年共有50家企业实现首发上市 合计筹资超过371亿元人民币 IPO数量和筹资额均同比上升14% [2] - 创业板和上海主板IPO活动分列数量和筹资额首位 科创板IPO筹资额再创开板以来新低 [2] - 北交所IPO平均筹资规模从2024年上半年的2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3.98亿元 近乎翻倍 其他板块平均筹资额均有所下降 [2] - 北交所IPO首次进入上半年A股筹资额十大IPO 列第四位 2025年受理的辅导备案企业中六成以上预计在北交所上市 [2] 北交所市场转型 - 北交所对优质创新型中小企业吸引力增强 正在从"中小微企业融资平台"向"硬科技企业聚集地"加速转型 [2] - 部分具有"含金量"的科技企业冲击北交所 反映出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定位与政策支持 [2][6] - 北交所IPO有望向人工智能 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拓展 通过制度创新 市场扩容和国际化提升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精准支持 [6] 港股IPO市场复苏 - 香港市场上半年约40家公司首发上市 筹资额约为1087亿港元 IPO数量和筹资额分别同比上涨33%和711% [3] - 香港市场今年上半年筹资额预计超过去年全年总额 平均筹资额同比上涨超过5倍 是近十年第二高 仅次于2021年同期 [4] - 大型A+H企业上市助推工业(含先进制造业)的IPO筹资额位列行业之首 生物科技与健康 零售和消费两大行业IPO数量并列第一 [4] 港股市场驱动因素 - 企业出海战略推动海外扩张 海外筹资 优化资本结构 拓宽投资渠道需求 是香港IPO市场活跃的重要因素 [4] - 中国证监会优化境外上市备案机制 香港放宽对中国内地企业的上市要求 推动香港IPO市场活跃 [4] - A股公司赴港上市热情高涨 "科企专线"落地 中概股回归升温等因素作用下 港股IPO市场热度将持续上升 [6] 行业趋势展望 - "新消费+硬科技"行业成为港股新引擎 未来新消费和硬科技企业IPO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4][6] - A股"科技"属性愈发显著 资本市场加速向科创型企业集聚 制度性红利加速释放 上市融资环境持续优化 [2][6] - 更多大型企业及产业链领军企业预计登陆港股 细分领域龙头具备较强稀缺性 将吸引国际资本持续流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