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策略主题报告:公募配置趋势:满满的信心
国投证券· 2025-07-22 19:06
2025 年 07 月 22 日 公募配置趋势:满满的信心 Q2 主动公募增持逻辑:1)AI 产业链(海外算力、国产替代、应用端); 2)创新药出海及政策改善受益的医药板块;3)军工(飞机导弹链)及高 端制造;4)部分资源品(如电解铝、铜、黄金) Q2 主动公募减持逻辑:1、传统消费(白酒等);2、部分此前高位板块(智 能驾驶、机器人等) 分行业看,2025Q2 机构增持前五分别为:通信、银行、非银行金融、医 药、传媒;减持前五分别为:食品饮料、汽车、机械、家电、电力设备及 新能源。同时,我们重点观察出以下几点最为重要的机构持仓的变化: 1、从代表性公募基金二季报的词频分析来看,当前 AI+科技仍是主战场, 同时新消费、部分资源品、创新药也多次在二季报的观点当中有所提及。 2、港股重仓个股数量和重仓市值占比持续上升,当前港股配置权重已经接 近 20%左右。 3、从产业趋势上来看,当前新的泛 AI 产业浪潮已经成为更为主流的配置,。 数据上来看,TMT+恒生科技的配置比例已经达到 36.19%,并呈现持续增 仓的趋势,而泛新能源则处于持续减仓的过程当中。 4、消费的仓位变化趋势上来看,呈现从传统消费走向新消费, ...
定量策略周观点总第169周:风险偏好共振提升-20250630
华鑫证券· 2025-06-30 08:54
核心观点 - 本周在中美关税可能达成谅解、美联储部分委员不排除七月降息、以伊地缘风险被市场定价结束的三重利好下,全球资产风险偏好集体提升,AI+科技硬件相关市场表现较好,台湾市场跨境流入最多,美股、德股、日股、AH 均同步共振 [3][28] - 本周行情并非新波段起点,而是四月开始全球风险偏好同步达到极度悲观后,共振上行行情的延续 [3][4] - 建议放弃对单一资产、单一逻辑的押注,通过“全天候”思路,在主要驱动因素上保持一定平均配置,先求不败再适当参与 Risk On 时段获取波段收益,关注进攻资产 AI+科技硬件+大金融和避险资产长债+黄金+红利低波 [4][5][29] 本周最新观点 各市场投资建议 - A股:跟随全球风险资产共振上行,通过非银、半导体、电池板块参与,预计转为小微盘轮动的结构行情,上证高度或在3500 - 3550,保持较低仓位 [27] - 港股:跟随全球风险资产共振上行,海外市场共振反弹后短期调整空间有限,通过港股非银、恒生科技参与,上调至中等仓位 [27] - 美股:纳斯达克100创四月反弹新高,短期或进入逼空融涨阶段,积极参与AI、半导体硬件相关板块,上调至中等仓位 [27] - 美债:短期美债基金受疲软通胀数据、零售销售数据等因素推动上涨,中长期继续看多美债陡峭化,主要持有短期美债基金 [27] - 日股:日经指数月内上涨4.3%,较解放目低点上涨27%(年初至今下跌80个基点),关税交易是主要催化剂,风险/回报偏向下行,维持中等仓位 [27] - 德股:欧洲官员若接受美欧协议中10%的“互惠”关税底线,将是积极进展,继续看好德股,保持中等仓位 [27] A股风格与行业配置 - A股策略:七月淡化指数,关注AI硬件、消费、军工等结构行情,红利成长风格和大小盘风格均平配 [27] - 黄金:风险偏好提升短期压制黄金表现,保持组合内一定对冲仓位,在3150美元附近寻找交易机会,下调为中等仓位 [27] - 小微智:六月市值风格调整为平配 [27] - 红利成长:预计红利股继续占优 [27] - 行业选择:关注AI+硬件、军工、消费、银行、保险、半导体、人工智能、军工食品饮料、养殖等行业 [27] 组合策略历史净值 - 涉及A股仓位择时、A股多空择时、港股仓位择时、A股小微盘择时、A股红利成长择时、美股择时、黄金择时、ETF组合策略(偏股型、偏债型)等策略的历史净值情况 [11][13][15] 资产定价逻辑 - 资产定价逻辑包含地缘政治(暂时影响短期)、关税(影响中期至2025年底)和做空美元/美国财政纪律(影响长期至2026年底甚至本届美国政府任期结束),随事件冲击不断轮换发酵 [3][28] - 地缘因素更多影响油价、金价,前期主要权益市场未因以伊冲突大幅调整,未来向上动力有限 [3] - 市场预期关税豁免到期后续延,未来可能接受美国10%额外增加关税要求,当前主要风险资产几乎未对关税影响定价 [3] - 虽本周美国参议院取消税收法案中899条款缓解债务担忧,但美元走弱和对美国政府财政纪律不信任的长期逻辑仍坚实 [4]
共设置19个展区!这场康养产业盛会将于7月10日在青岛开幕
齐鲁晚报网· 2025-06-10 12:51
博览会概况 - 2025第十届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暨银发消费节将于7月10日至12日在青岛举办 [1] - 博览会主题为"孝善齐鲁 智汇康湾",规模创历届之最,预计吸引7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 [1] - 启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3万平方米展区,打造康养产业品牌馆、医养深度融合馆、银发消费节三大主题馆 [1] - 共设置19个展区,包括国际品牌、AI+科技助老、中国康湾、旅居康养、甜蜜经济、适老化改造等 [1] 重点展区内容 - 适老化展区:青岛市开展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提供30%补贴(每人最高1.5万元),邀请海尔、数联天下等企业展示适老科技和改造方案 [2] - 中国康湾展区:聚焦康复大学、康复机器人、智能康复器械、可穿戴产品等内容,推动地产、医疗、康养、文旅等领域融合 [2] - 旅居康养展区:邀请青岛本土及全国知名机构参展,展示海滨度假、山海养生、康复医疗等项目,打造"候鸟式"旅居康养北方基地 [2] - 甜蜜经济展区:以"康养+浪漫"为主题,提供婚纱摄影、金婚银婚纪念策划等一站式婚庆服务 [3] - AI+科技助老展区:邀请通用环球青鸟、上海天与、优必选、海尔、浪潮等企业展示AI机器人、护理产品、智慧运营平台等技术 [3] 行业背景与影响 - 截至2024年底,青岛市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24.3%,老龄化形势严峻 [3] - 博览会自2016年已举办九届,累计吸引2600余家境内外机构参展、14万余人次观众参与,成为全国康养领域品牌盛会 [3]
电商物流指数和公路物流运价指数双双回升 折射市场活跃 、供需两旺
央视网· 2025-06-10 09:41
电商物流指数 - 5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11.6点,较上月回升1.1点 [3] - 电商物流总业务量指数创年内新高,同比增速年内首次突破30% [3] - 全国所有地区总业务量指数均有所回升,西部地区环比回升幅度最大 [3] - 农村电商物流业务量指数为129.6点,比上月回升0.6点,创年内新高 [3]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及通讯器材类商品消费需求旺盛 [3] - 5月份物流时效指数年内首次突破100点,升至101.2点 [3] - "AI+"科技赋能电商物流服务升级,"无人车+骑手"协同配送模式应用场景日益丰富 [3] 公路物流运价指数 - 5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5点,环比回升0.06%,同比回升2.02% [7] - 整车指数为105.6点,比上月回升0.07%,比上年同期回升2.34% [7] - 以内需市场为主的内陆地区回升势头较好 [7] - 公路运输需求有小幅改善,运价指数环比稳中有升,同比上升明显 [9] - 同大宗商品相关的整车和零担重货延续较好的回升趋势 [9]
“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大力提升全链条科技服务能力
科技日报· 2025-05-19 17:13
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 - 2019年至2023年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营收年均增长12 3% [1] - 2024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 8万亿元 同比增长11 2% 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1] - 已建成3大技术交易所 12个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 420家重点技术转移机构 [1] - 建成1 6万家科技型企业孵化载体 覆盖全国95%县级以上地区 [1] - 建成3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316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1] 科技服务业战略规划 - 将培育科技服务龙头企业 提升全链条服务能力 建设科技服务业集聚区 [1] - 明确研发 技术转移转化 企业孵化等十大重点领域 [2] - 推动科技服务业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 融合化发展 [2] - 支持人工智能与科技服务业深度融合 打造"AI+科技服务"应用场景 [2] - 发展专业化市场化科技服务机构 培养职业化技术经理人队伍 [2] 科技成果转化措施 - 完善"先用后付" 成果赋权等机制 [3] - 动态更新企业认定标准 提高研发强度 研发人员规模等指标权重 [3] - 引导金融资本投早 投小 投长期 投硬科技 [3] 企业孵化服务成效 - 累计孵化上市(挂牌)企业超5000家 [4] - 科创板上市企业中三分之一为孵化器培育企业 [4] - 培育出科大讯飞 大疆 寒武纪等科技领军企业 [4] - "杭州六小龙"中一半企业经过孵化器培育 [4] - 将从政策支持 梯度培育 标准引领 金融协同四方面推进孵化器建设 [4]
中国工信部:四措并举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5-15 23:37
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 - 中国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企业营收2019-2023年年均增长12.3% [1] - 2024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8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1.2% 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1] - 行业进入量的快速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并举阶段 [1] 重点发展领域 - 明确十大重点领域:研究开发 技术转移转化 企业孵化 技术推广 检验检测认证 信息技术 工程技术 科技金融 知识产权 科技咨询及其他科技服务 [1] 转型升级方向 - 推动科技服务业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 融合化发展 [1] - 打造"AI+科技服务"应用场景 升级服务产品和流程 从"流水线"变为"定制化" [1] 产业生态优化 - 发展专业化 市场化科技服务机构 [2] - 提升科技服务标准和质量 培养规模化 职业化技术经理人队伍 [2] - 推动科技服务向制造业集群 国家高新区等集聚 [2] 发展环境提升 - 健全部际协同 央地协作 区域合作工作机制 [2] - 鼓励外资加大科技服务业领域投资 [2] - 支持高水平国际科技服务机构来华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