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算力与应用
搜索文档
央行将加强货币政策调控支持增长,金融科技ETF(516860)近10日“吸金”合计2.2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30 11:17
指数与ETF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30日10:54,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下跌0.24%,成分股涨跌互现,拓尔思领涨5.80%,格灵深瞳上涨4.67%,税友股份上涨3.16%,大智慧领跌2.48%,同花顺下跌2.27%,银之杰下跌2.07% [3] - 金融科技ETF(516860)下跌0.44%,最新报价1.58元,近3月累计上涨12.19%,涨幅在可比基金中排名第3 [3] - 金融科技ETF盘中换手率为5.41%,成交额1.39亿元,近1周日均成交额达3.11亿元,居可比基金前2 [3] 行业基本面与政策环境 - 2025年上半年计算机行业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金融科技板块表现亮眼,多家公司贡献显著营收增量 [4] - 央行会议指出要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并探索常态化制度安排以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3] - 在日均成交额、两融规模持续增长及股权融资回暖的背景下,机构看好金融信息服务板块的直接受益前景 [3] 资金流向与ETF规模 - 金融科技ETF近2周规模增长8158.77万元,新增规模在可比基金中排名第3 [4] - 金融科技ETF近2周份额增长8500.00万份,新增份额在可比基金中排名第3 [4] - 金融科技ETF最新资金净流入2042.60万元,近10个交易日中有7日实现资金净流入,合计净流入2.24亿元,日均净流入达2237.96万元 [4] 指数构成与行业前景 - 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4.08%,包括同花顺、东方财富、恒生电子等 [5] - 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投资机会建议重点关注金融IT、AI算力与应用、科技自立自强等方向 [4] - 大市值公司业绩表现更为稳健,显示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4]
公募FOF九月迎“丰收”:业绩胜率高、收益可观 四季度配置策略看这些建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00:26
公募FOF市场表现 - 9月以来公募FOF业绩表现强劲,权益类FOF单月投资胜率超过九成,全市场单月业绩为负的基金数量不足30只 [1][2] - 9月权益类FOF最高收益率达到7.88%,由易方达优势回报A实现,而债券型FOF平安盈瑞六个月持有A同期业绩为0.73%,股债业绩分化显著 [2] - 混合型FOF中,易方达优势回报A、创金合信荣和积极养老目标五年持有、易方达优势领航六个月持有A的9月收益率分别为7.881%、7.123%和6.666% [8] 主要资产类别表现 - 权益市场上周主要指数收涨,上证指数上涨0.21%至3828.1点,深证成指上涨1.06%至13209.0点,创业板指上涨1.96%至3151.5点 [2] - 电力设备、电子、汽车板块表现较好,债券市场方面国债期货T合约自2018年4月以来首次跌破年线,显示宏观叙事逻辑发生变化 [2] - 债券市场呈现对利空敏感度大于利多的不对称性,当前利率下行速度正回归过去几年的平均水平 [2][3] 四季度资产配置策略 - 基金经理认为债券资产静态票息降低且波动加大,持有体验变差,而股票资产估值自二季度以来已得到有效修复 [4] - 若海外降息周期开启且国内经济政策积极,企业盈利改善预期将支撑股市“慢牛”行情,否则债券将更具配置价值 [4] - 资产配置应兼顾长期趋势与短期价值,不必拘泥于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划分,当前市场机会大于风险 [4] 行业与赛道关注方向 - AI算力与应用领域处于发展早期,算力需求有增长空间,应用场景持续拓展,未来大模型与多模态应用有望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4] - 锂电池与储能赛道虽新能源车渗透率增速放缓,但商用车电动化加快和储能市场快速发展将形成新增长点,龙头公司估值或已进入合理区间 [5] - 高端制造与出口链中具备全球竞争力、能通过出海实现增长的细分领域龙头公司值得重点关注,港股稀缺的互联网龙头和半导体公司可丰富组合成长维度 [5]
新老产品齐上阵 公募基金抢抓建仓机遇
上海证券报· 2025-08-20 03:25
权益类基金仓位变化 - 主动权益类基金股票仓位连续多周上行 达到今年以来高位 [2] - 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约91.41% 较8月8日提升0.86个百分点 [5] - 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约88.93% 较8月8日提升1.9个百分点 [5] 次新基金表现 - 首批26只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中10只成立以来收益超5% 其中4只超11% [3] - 景顺长城成长同行混合基金成立不足2个月收益达18.61% [3] - 嘉实成长共赢混合基金和易方达成长进取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分别为14.4%和13.13% [3] - 信澳优势行业混合基金成立未满1个月收益达11.86% [3] - 圆信永丰科技驱动混合等4只成立1个多月的新基金收益均超12% [3] 机构配置方向 - 公募基金持续加仓通信行业 为近3个月加仓最多行业 [5] - 食品饮料行业配置比例降至近年来低位 [5] - 招商基金看好AI算力与应用、创新药、高端制造等成长方向 [5] 市场展望 - 博时基金认为经济基本面修复将推动中国资产重估 市场呈震荡上行特征 [5] - 招商基金指出无风险利率下行与增量资金入市趋势明确 维持A股中期看好判断 [5]
南方基金豪掷2.3亿自购旗下权益基金,年内公募自购已达7.47亿
搜狐财经· 2025-08-11 18:25
公募基金自购情况 - 2025年以来21家公募机构自购总金额达7.47亿元 [2] - 南方基金以2.3亿元自购金额创年内最大单笔纪录 涉及南方中证A500ETF联接A等三只权益基金 [1][2] - 建信基金自购金额累计超3.53亿元 包括4月11日宣布的不少于1.8亿元及2024年四季度至2025年一季度已投资的1.73亿元 [2] - 工银瑞信基金及其高管共同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认购工银瑞信臻选回报混合基金 [1] - 泰康基金运用固有资金155万元申购旗下港股通银行指数基金 [1] - 方正富邦基金、华商基金、兴证全球基金及安信基金年内均两次宣布自购 [2] - 招商基金和兴证全球基金年内自购金额均达5000万元及以上 [2] 公募机构净申购情况 - 截至8月10日73家公募机构实现净申购 总额137.13亿元 [3] - 权益类基金获净申购17.52亿元 占总规模12.78% [3] - 景顺长城基金以385次申购和30.39亿元净申购额居首 [4][5] - 中欧基金净申购21.65亿元 申购次数同样为385次 [4][5] - 工银瑞信基金净申购11.23亿元 南方基金净申购8.23亿元 [4] - 国泰基金、中银基金及兴证全球基金净申购金额分别为6.52亿元、5.18亿元和5.04亿元 [4] - 汇添富基金等17家机构净申购金额均超1亿元 [4] 后市投资观点 - 摩根士丹利基金看好A股低估值扩张空间 重点关注科技成长(AI应用、半导体)、中国制造(高端机械/汽车/军工/医药)及新消费领域 [5] - 招商基金看好A股中期走势 关注AI算力与应用、创新药及大金融板块 同时认为港股科技板块因高成长性或成资金关注重点 [6] - 海富通基金指出"反内卷"政策推动PPI环比改善 短期成长及TMT风格占优 长期周期风格相对占优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