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ss of Exclusivity (LOE)

搜索文档
PFE New & Acquired Drugs Back 1H Top-Line Growth: Will the Trend Last?
ZACKS· 2025-08-14 01:56
核心观点 - 随着疫情结束,辉瑞(PFE)的COVID产品Comirnaty和Paxlovid销售已从峰值下滑,但非COVID业务收入因Vyndaqel、Padcev、Eliquis等核心产品及新收购产品(如Nurtec和Seagen资产)而改善[1] - 2023年是辉瑞新药获批创纪录的一年,共获得9项新药/疫苗批准,2024年又获批血友病基因疗法Hympavzi,2023年12月收购Seagen强化了肿瘤领域布局[2] - 新上市和收购产品在2025年上半年贡献47亿美元收入,同比增长约15%,预计下半年增长势头将持续[3] - 尽管面临COVID产品不确定性、专利悬崖等挑战,辉瑞预计2025-2030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仍可达6%,Seagen收购预计2030年将带来超100亿美元风险调整后收入[4][5] 肿瘤领域竞争格局 - 辉瑞是最大抗癌药生产商之一,主要竞争对手包括阿斯利康(AZN)、默克(MRK)和百时美施贵宝(BMY)[6] - 阿斯利康肿瘤业务占总收入43%,2025年上半年肿瘤销售增长16%,主要驱动力为Tagrisso、Lynparza等产品[6] - 默克PD-L1抑制剂Keytruda占其制药销售50%,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增长6.6%至151亿美元[7] - 百时美施贵宝的Opdivo占其总收入20%,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增长9%至48.2亿美元[7] 财务表现与估值 - 辉瑞股价年内下跌2.1%,表现优于行业平均跌幅6.4%[8] - 公司远期市盈率7.95倍,低于行业平均13.73倍和自身5年均值10.79倍,估值显著低于艾伯维、诺和诺德等同行[11] - 过去7天2025年每股收益预期从3.07美元上调至3.11美元,2026年预期从3.06美元上调至3.09美元[12] - 季度收益预期呈现分化趋势,Q1预期下调5.81%而全年预期上调1.63%[14]
Merck & Co (MRK)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5-15 02:40
纪要涉及的公司 默克公司(Merck & Co, MRK)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最惠国待遇(MFN)政策 - **观点**:目前关于MFN政策问题多于答案,需等待CMS后续行动以明确实施细节和目标 [7] - **论据**:存在诸多疑问,如政策实施方式、行政命令与立法的可能性、是否需国会批准等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人员变动 - **观点**:默克与FDA各部门保持良好关系,虽有部分高级人员离职,但互动仍具连续性 [5] - **论据**:因产品组合广泛,与FDA有大量互动 美国与欧洲药品价格差异 - **观点**:美国与欧洲药品价格差异随时间扩大,差距可达2 - 10倍 [12] - **论据**:美国药品有提价能力,而其他地区多无提价甚至持续降价 MFN政策对商业市场的溢出效应 - **观点**:MFN政策应用于医保渠道可能影响商业业务,因基于平均销售价格(ASP)的报销机制会使价格影响扩散 [14] - **论据**:ASP会渗透到市场其他细分领域,影响商业业务的报销价格 抗癌药Keytruda - **观点**:Keytruda将持续增长,需更多新产品推出作为增长催化剂 [18][19] - **论据**:过去五年平均年增长率20%,虽Q1增长放缓但剔除一次性因素后潜在增长约11%,此前推出产品开始成熟,需新的适应症和市场拓展 - **观点**:皮下注射剂型(SubQ)不会显著增加市场份额,但可能带来销量益处 [20] - **论据**:医生先选择品牌,再决定给药方式,若能提高患者依从性可增加销量 - **观点**:SubQ可能受IRA谈判影响,但财务影响不大 [24] - **论据**:默克一直以提高可及性和报销率为目标定价,谈判不会改变财务状况 - **观点**:LOE阶段Keytruda面临挑战,但公司有应对措施 [27][28][29] - **论据**:公司专注于研发管线,过去三到四年三期资产几乎增至三倍,预计到2030年代中期非风险调整收入近50亿美元;短期内新产品如Winterbeare和Gavaxif已做出重要贡献 PD - one VEGF双特异性抗体 - **观点**:从科学角度看双特异性抗体有潜在优势,默克有能力参与竞争 [39][40][43] - **论据**:VEGF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双特异性抗体可增强PD - one或PD - L1活性,改善组织微环境;默克有相关药物组合,且曾在类似情况下后来居上 - **观点**:能否转化为生存益处尚不确定 [45][46] - **论据**:与以往抗VEGF药物不同,目前数据显示疗效更强劲,但仍需观察曲线走势和毒性影响 AVANZAR试验 - **观点**:默克有信心应对AstraZeneca的AVANZAR试验挑战 [48][49][50] - **论据**:默克以不同方式开发TROP - two ADC,结合pembrolizumab的前线策略和维持策略有助于为患者带来临床价值 疫苗GARDASIL - **观点**:中国市场Gardasil预计短期内仍缓慢,但其他地区有增长机会 [51] - **论据**:假设今年剩余时间无对华发货,Gardasil在中国收入占比不足1%;第一季度其他地区增长16%,美国增长10% - **观点**:对于美国ACIP讨论的单剂接种建议,默克将谨慎应对 [53][55] - **论据**:有多种可能的建议场景,且现有证据可能不足以让FDA改变标签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Keytruda有多项专利,可能会延迟生物类似药进入市场,公司规划假设生物类似药在2028年化合物专利到期时进入 [33][34] - 默克预计Keytruda在国际市场从静脉注射(IV)转换为皮下注射(SubQ)的比例为30 - 40% [35]
The Zacks Analyst Blog Merck and AbbVie
ZACKS· 2025-04-15 19:55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对比默克(MRK)和艾伯维(ABBV)两家制药公司基本面、增长前景和挑战 虽二者均为Zacks Rank 3(持有) 但艾伯维因估计上升、股价上涨、强大产品线及2025年销售和利润增长前景 更具投资优势 [4][14][18] 公司业务概况 - 默克和艾伯维是肿瘤学和免疫学领域领先制药公司 艾伯维还涉足美学、神经科学和眼科护理 默克在疫苗、神经科学、糖尿病、病毒学和动物健康领域有业务 [2] - 肿瘤学约占默克总收入50% 其中明星产品Keytruda约占其药品销售额50% 艾伯维最大业务板块是免疫学 约占总收入50% [3] 艾伯维情况 优势 - 成功应对畅销药Humira专利到期问题 推出Skyrizi和Rinvoq两款新药 表现出色 有望支持未来几年营收增长 [5] - 有多个早期/中期产品线候选药物具畅销潜力 未来12个月预计有多项监管提交、批准和关键数据公布 过去几年进行多笔并购交易 加强产品线 [6] 挑战 - 面临Humira生物仿制药侵蚀、癌症药物Imbruvica竞争压力增加以及Juvederm填充剂在美国和中国市场增长缓慢等短期逆风 [7] 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资产负债表上长期债务603亿美元 短期债务/义务68亿美元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56亿美元 债务资本比率0.95 远高于行业平均0.41 [8] 业绩预期 - Zacks共识估计其2025年销售额和每股收益同比分别增长5.7%和21.4% 2025年和2026年每股收益估计在过去60天内上升 [13] 默克情况 优势 - 产品组合中有超六种畅销药 Keytruda是主要营收驱动力 过去几年推动公司稳定营收增长 预计在早期肺癌领域持续增长 公司正开发其皮下制剂以延长专利寿命 [9] - 2024年在肿瘤学、疫苗和传染病等领域取得有意义监管和临床进展 并进行战略业务收购 [10] 挑战 - 2024年第二大产品Gardasil因中国市场需求疲软销售额下降 糖尿病业务表现不佳 部分药物面临仿制药侵蚀 [11] - 过度依赖Keytruda 2028年Keytruda专利到期前 非肿瘤业务增长能力受质疑 2025年初业绩报告和指引不佳 [12] 财务状况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37亿美元 长期债务345亿美元 债务资本比率0.42 略高于行业平均0.41 [12] 投资建议 - 默克和艾伯维均为Zacks Rank 3(持有) 选择较难 但艾伯维因估计上升、股价上涨、强大产品线及2025年销售和利润增长前景 是更优投资选择 [14][18]
ABBV vs. MRK: Which Drug Giant is a Better Buy Now?
ZACKS· 2025-04-14 23:40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对比了默克(MRK)和艾伯维(ABBV)两家制药公司的基本面、增长前景和挑战,虽二者均为行业领先且销售和盈利持续增长、产品线强大,但艾伯维因估计上升、股价上涨、产品线稳固以及2025年销售和利润增长前景,即便估值较高,仍是更优投资选择 [2][28] 公司业务情况 默克 - 业务覆盖肿瘤学、疫苗、神经科学、糖尿病、病毒学和动物健康等领域,肿瘤学约占总收入50%,畅销药Keytruda约占药品销售额50% [1] - Keytruda推动公司收入稳定增长,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等适应症的快速应用及转移适应症的强劲势头促进其销售增长,公司还在开发其皮下制剂以延长专利寿命 [7] - 2024年在肿瘤学、疫苗和传染病领域取得监管和临床进展,并进行了战略收购 [8] 艾伯维 - 业务涵盖免疫学、美学、神经科学和眼科护理等,免疫学是最大业务板块,约占总收入50% [1][2] - 成功应对畅销药Humira专利到期问题,推出的Skyrizi和Rinvoq表现出色,有望支持未来几年营收增长 [3] - 有多个具有畅销潜力的早期/中期管线候选药物,预计未来12个月有多项监管提交、批准和关键数据公布,过去几年进行了一系列收购以加强管线 [4] 公司面临挑战 默克 - 2024年第二大产品Gardasil在中国销售因经济放缓需求疲软而下降,糖尿病业务表现不佳,部分药物面临仿制药竞争 [9] - 过度依赖Keytruda,2028年Keytruda专利到期前非肿瘤业务增长能力受质疑,2025年初业绩报告和指引不佳 [9][10] 艾伯维 - 面临Humira生物类似药竞争、癌症药物Imbruvica竞争压力增加以及Juvederm填充剂在美国和中国市场增长缓慢等短期挑战 [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上有603亿美元长期债务和68亿美元短期债务/义务,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56亿美元,债务资本比率0.95远高于行业平均0.41 [6] 公司业绩估计 默克 - Zacks共识估计2025年销售额和每股收益同比分别增长1.3%和17.1%,过去60天2025年和2026年每股收益估计呈下降趋势 [14] 艾伯维 - Zacks共识估计2025年销售额和每股收益同比分别增长5.7%和21.4%,过去60天2025年和2026年每股收益估计上升 [11] 公司股价表现和估值 默克 - 年初至今股价暴跌19.7%,高于行业6.0%的跌幅,市盈率8.60低于艾伯维,股息收益率4.09%高于艾伯维,净资产收益率44.4%低于艾伯维 [17][19][21] 艾伯维 - 年初至今股价下跌0.6%,低于行业跌幅,市盈率13.71高于默克,股息收益率3.75%,净资产收益率296.3% [17][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