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M商用
搜索文档
努比亚倪飞谈eSIM:是未来但非现在,我们先提升用户感知强的功能
凤凰网· 2025-10-23 20:42
凤凰网科技讯 10月23日,努比亚总裁倪飞今日通过微博发声,围绕"eSIM会取代实体SIM卡吗"这一热 点话题给出明确观点:eSIM的技术价值值得肯定,但当下谈"取代"为时尚早,努比亚选择先聚焦用户 当下可感知的核心体验升级。 倪飞直言,eSIM的技术优势已十分清晰。取消实体卡槽所释放的机身空间,可直接转化为旗舰机的体 验升级,这无疑是高端机型的重要进化方向。 但在现实层面,eSIM的落地仍面临多重阻碍。倪飞指出,当前线上激活流程尚未完全打通,偏远地区 网络覆盖有待完善,资费偏高问题显著,甚至多数用户对"如何切换eSIM号码"仍一知半解。这些痛点 与用户长期形成的实体卡使用习惯叠加,使得eSIM生态成熟度尚未达到大规模普及的要求。 这种判断直接决定了努比亚其最新发布的旗舰机型努比亚Z80Ultra并未急于跟进eSIM技术,而是选择夯 实实体卡槽体验。倪飞解释,品牌现阶段将研发精力集中投入到用户能立刻感知的价值上:包括真无孔 天空全面屏、35mm主摄街拍优化以及极致游戏体验等核心功能升级。 "做产品得'先解决用户当下的痛点,再谈未来的趋势'。"倪飞强调,努比亚并不排斥eSIM技术,待其激 活流程更便捷、网络覆盖 ...
eSIM商用加速 中国移动以国产化技术打底盘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22 21:41
本报讯 (记者李春莲)10月22日,随着iPhone Air正式发售并全面取消传统SIM卡槽、采用eSIM方案, 无卡化时代的序幕正式拉开。业内普遍认为,eSIM的商用加速,不仅将改变用户的设备连接方式,更 将推动通信行业向智能化、云端化迈进。 在这一节点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率先完成了eSIM系统的全面改造 与服务部署。相关系统平台、客服流程及省级营业厅均已具备eSIM业务承载能力。目前,用户可凭有 效身份证件与支持eSIM的手机,在中国移动营业厅即可办理eSIM业务;有意入手iPhone Air的用户,可 通过中国移动App"移动爱购"商城购买机型,并可使用AI豆抵扣部分金额优惠购买iPhone Air现货产 品。 为确保技术升级与用户体验的平衡,中国移动提出"P+E并行策略"——倡议终端伙伴在新一代eSIM终端 设计中保留可插拔的实体SIM卡槽,实现eSIM与实体卡的双重支持。这一策略并非保守,而是一种以用 户体验为中心的务实创新:给予用户充分的选择权与过渡期,让新技术普及更平滑、更可持续。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移动针对eSIM芯片内核及卡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已持续开展三年 ...
双融日报-20251022
华鑫证券· 2025-10-22 09:35
市场情绪综合评估 - 华鑫市场情绪温度指标显示当前市场情绪综合评分为80分,处于“过热”状态 [5][8] - 历史回测表明,当情绪值低于或接近50分时市场将获得支撑,而当情绪值高于90分时将出现阻力 [8] - 市场情绪指标属于摆荡指标,适用于震荡市的高抛低吸,在趋势市中可能出现钝化现象 [21] 热点主题追踪与投资机会 - 储能主题:国内《新型储能专项行动方案》明确2027年装机目标1.8亿千瓦,撬动2500亿元直接投资,政策将项目IRR推升至8%以上;海外订单2025H1同比暴增220%,达160 GWh [5] - eSIM主题:中国联通eSIM业务全国预约人数已突破6万人,三大运营商重启eSIM业务有望助力商用加速 [5] - 核聚变主题:我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夸父”项目取得重要突破,偏滤器原型部件稳态热负荷能力达到20兆瓦/平方米 [5] 主力资金流向分析 - 前一交易日主力净流入前十个股中新易盛净流入181,302.03万元,立讯精密净流入159,568.20万元,中际旭创净流入108,912.83万元 [9] - 主力净流出前十个股中长盈精密净流出51,465.88万元,万润科技净流出44,302.48万元,士兰微净流出35,016.06万元 [11] - 行业层面,SW电子主力净流入536,184万元,SW通信净流入504,843万元;SW医药生物净流出124,865万元,SW银行净流出95,468万元 [15][16] 融资融券交易动态 - 融资净买入前十个股中寒武纪-U净买入119,633.75万元,立讯精密净买入67,402.61万元,工业富联净买入65,688.64万元 [11] - 融券净卖出前十个股中宁德时代净卖出1,090.59万元,立讯精密净卖出875.43万元,太平洋净卖出753.51万元 [12] - 行业融资净买入SW电子达526,274万元,SW通信达231,410万元;行业融券净卖出SW非银金融达3,145万元,SW电子达2,824万元 [18]
双融日报-20251017
华鑫证券· 2025-10-17 10:00
核心观点 - 华鑫市场情绪温度指标显示当前市场情绪综合评分为56分,处于“中性”状态[4][10] 历史数据显示当情绪值低于或接近50分时市场将获得支撑,而高于90分时将出现阻力[10] 市场情绪与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前一交易日净流入额最高的个股为长安汽车,净流入111,994.72万元[11] 其次是中兴通讯和常山北明,净流入额分别为104,328.53万元和102,660.43万元[11] - 融资前一交易日净买入额最高的个股为立讯精密,净买入80,808.22万元[13] 长安汽车和香农芯创也获显著融资净买入,分别为50,355.92万元和33,738.65万元[11][13] - 从行业角度看,主力资金前一日净流入最高的行业为SW通信,净流入112,061万元[17] 而净流出最高的行业为SW电力设备,净流出达623,655万元[18] - 融资前一日净买入最高的行业为SW电子,净买入255,563万元[20] 融券前一日净卖出最高的行业为SW银行,净卖出2,748万元[20] 热点主题追踪 - 储能主题因国内《新型储能专项行动方案》明确2027年装机目标1.8亿千瓦,预计撬动2,500亿元直接投资,政策将项目IRR推升至8%以上[4] 海外订单在2025年上半年同比暴增220%,达到160 GWh[4] 相关标的包括宁德时代和阳光电源[4] - eSIM主题因中国联通于10月13日正式上线eSIM业务全国预约通道,目前预约人数已突破6万人且快速增长,被视为为国行iPhone Air做准备[4] 国内三大运营商重启eSIM业务有望加速其商用进程[4] 相关标的包括东信和平和紫光国微[4] - 核聚变主题因我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夸父”(CRAFT)项目取得重要突破,其偏滤器原型部件稳态热负荷能力达到20兆瓦/平方米,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的国际尺寸最大、热负荷最高的偏滤器原型部件研制成功[4] 相关标的包括楚江新材和弘讯科技[4]
卡槽“下课” eSIM“上岗”
经济观察网· 2025-10-13 18:40
eSIM业务进展 - 中国联通于10月13日正式上线eSIM业务全国预约通道,用户可通过微信公众号、APP或线下营业厅预约办理[1] - 截至10月13日晚间,中国联通eSIM业务预约人数已突破6万,且数字仍在快速增长[2] - 中国移动eSIM预约界面上线仅4小时,系统显示预约排队人数超过15万[5] - 中国电信表示其eSIM手机业务已全面准备就绪,预计近期获得工信部批复后将很快向用户开放服务[5] - 中国移动也已上线eSIM预约界面,但仅部分地区号码可预约,具体开放时间未定[5] 运营商战略布局 - 中国联通是三大运营商中布局eSIM业务最为积极的厂商,早在2018年就推出了可穿戴设备的eSIM服务[4] - 中国联通自主研发的eSIM管理平台已支持20余款终端接入,此次开启手机eSIM业务预约意味着国内手机eSIM商用进入倒计时阶段[4] - 面对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庞大的用户基数,联通希望通过eSIM业务的先发优势吸引对新技术敏感的高价值用户,实现市场突围[4] - 中国联通已具备eSIM手机业务办理能力,计划在iPhone Air正式发售后开展相关商业试验[2] iPhone Air与eSIM技术 - iPhone Air是苹果首次面向中国发售没有传统SIM卡槽的机型,仅通过eSIM激活运营商网络[3] - 中国大陆地区仅型号A3518的国行iPhone Air支持国内运营商的eSIM,其他版本无法使用蜂窝网络[3] - 若国内消费者想使用iPhone Air的移动网络功能,购买国行版并搭配运营商eSIM套餐几乎是唯一选择[3] - eSIM技术将传统SIM卡功能通过电子化形式直接嵌入设备芯片,无需物理卡槽,用户可远程配置实现运营商网络切换[2] - eSIM得到全球超过500家运营商的支持,在超过200家运营商支持下可实现经济的国际漫游[2] 行业背景与影响 - eSIM商用被视为开启“无卡化”新时代,有助于智能手机厂商实现更轻薄的一体化设计[2] - 手机厂商可借助eSIM取消传统SIM卡槽,释放内部空间用于更大容量电池和更复杂摄像头模组设计[2] - 运营商与厂商合作推行eSIM能助力厂商推广新品,同时借助厂商产品扩大eSIM用户群体,实现双赢[3] - 行业普遍将“安全性不足”视为2023年7月eSIM业务被叫停的主因,当前需在便捷性与合规安全间取得平衡[5]
eSIM商用进程提速!消费电子ETF上涨0.11%,瑞芯微上涨3.61%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12:46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上证指数盘中上涨0.28% [1] - 通信、家用电器、食品饮料板块涨幅靠前 传媒板块跌幅居前 [1] - 消费电子ETF(159732.SZ)上涨0.11% 成分股瑞芯微上涨3.61% 领益智造上涨2.88% 恒玄科技上涨1.96% 晶方科技上涨1.44% [1] - 消费电子个股分化 东山精密下跌2.98% 安克创新下跌1.47% [1] eSIM发展前景 - 全球eSIM智能手机连接数预计2025年底达10亿 2030年大幅增长至69亿 占全球智能手机连接总数76% [1] - 国内eSIM渗透率较低 产业生态尚未完善 政策规范有待健全 [1] - 物联网终端发展推动eSIM普及 苹果iPhone 17 Air发布将成为重要契机 [1] - 国内三大运营商可能重启暂停两年的eSIM业务 加速eSIM商用进程 [1] 消费电子ETF产品信息 - 消费电子ETF(159732)跟踪国证消费电子指数 投资50家A股消费电子产业公司 [2] - 标的公司分布于电子制造、光学光电子等主流板块 [2] - 场外联接基金A类代码018300 C类代码01830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