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卡化
icon
搜索文档
eSIM进入快车道:中国移动以国产化技术打底盘
环球网· 2025-10-22 13:46
行业技术变革 - iPhone Air正式发售并全面取消传统SIM卡槽、采用eSIM方案 拉开无卡化时代序幕 [1] - eSIM商用加速将改变用户设备连接方式 推动通信行业向智能化、云端化迈进 [1] - eSIM普及将重塑通信产业链结构 带动终端制造、芯片研发、系统设计与服务运营全面升级 [4] 公司战略与布局 - 中国移动率先完成eSIM系统全面改造与服务部署 系统平台、客服流程及营业厅已具备业务承载能力 [3] - 公司提出P+E并行策略 倡议终端伙伴在新一代eSIM终端设计中保留实体SIM卡槽 实现双重支持 [3] - 针对eSIM芯片内核及卡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持续三年攻关 形成自主可控的完整技术体系 [3] - eSIM商用是公司加速构建连接+算力+服务一体化生态的重要一步 [4] 业务与市场推广 - 用户可凭有效身份证件与支持eSIM手机在营业厅办理业务 或通过移动爱购APP商城购买iPhone Air并使用AI豆抵扣 [3] - 公司携手产业伙伴推出更多兼容eSIM智能终端 拓展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车联网、物联网等多元化场景 [4] 行业影响与前景 - eSIM商用为5G、6G生态建设奠定基础 [3] - 通信连接将从物理卡片转向数字化身份管理 公司在无卡化时代产业生态中有望占据更具战略价值的领导位置 [4]
10.20犀牛财经早报:基金三季报披露拉开帷幕 金价上涨后50克金条订单被拦截
犀牛财经· 2025-10-20 09:36
基金市场动态 - 2025年基金三季报披露拉开帷幕,华富基金、中银基金、东财基金旗下4只产品成为首批披露者 [1] - 三季度A股市场强势表现下,权益类基金回报率亮眼,规模随之增长 [1] - 债市承压背景下,债券型基金在资产配置上力求控制波动、维持收益稳健 [1] - 新发公募基金出现主动规模“限高”趋势,多位知名基金经理挂帅的含权新品设置较低募集上限 [1] - 鹏华制造升级、易方达港股通科技、富国医药升级分别按20亿元、20亿元、10亿元上限迅速完成募集 [1] 私募与科技行业 - 截至2025年9月底,国内百亿元级私募机构数量达96家,较上月新增5家 [2] - 百亿元级私募中量化策略机构最多,共45家占比46.88%,主观私募42家,混合型7家 [2] - 国内eSIM手机商用破冰,具备转网灵活、节省设备空间等优势,短期将与实体SIM卡共存,长期“无卡化”趋势不可逆转 [2] 公司产品与合规事件 - 山姆超市因销售不合格FILA牌滑板车和兰精天丝儿童三件套被处罚,滑板车货值1.23万元,三件套货值2.25万元,总计处罚金额约2万元 [3] - 婴幼儿调味品存在钠含量超标问题,爷爷的农场儿童酱油钠含量达409mg/10ml,高于千禾成人减盐酱油,宝宝馋了儿童食用盐每5克含钠1400mg [4] - 华为云业务因造假与经济舞弊问题对管理层问责,云CEO张平安被连降三等,云服务产品部部长等3人被连降两等 [4] 公司资本与业务进展 - 三一重工香港IPO拟全球发行约5.8亿股H股,发行价区间为每股20.3-21.3港元 [5] - 闻泰科技回应旗下安世半导体中国公司系统权限被中断,称部分恢复,中国区正加紧拉通国内供应链确保客户供应 [5] - 中鼎股份在储能领域已推出系列化液冷机组及浸没式液冷机组,超算中心热管理主要产品为CDU,正加速与客户对接 [5] 全球金融市场 - 上周五美股三大股指收涨,标普500涨0.53%全周累涨1.70%,道指涨0.52%全周累涨1.56%,纳指涨0.52%全周累涨2.14% [6] - 地区银行股反弹,Zions和Western Alliance分别涨近6%和逾3%,信贷危机涉事投行Jefferies涨近6% [6] - 美债价格回落,两年期美债收益率再创三年新低后转升,现货黄金曾跌超3%但全周期金涨超5%创近五个月最大周涨幅 [6] - 原油结束三连跌,暂别五个月低位,但全周仍跌超2%连跌三周 [7]
国内eSIM手机商用破冰 运营商加速迈向“无卡”时代
证券时报· 2025-10-20 06:24
eSIM技术发展与市场现状 - eSIM是嵌入式SIM卡 直接焊接在设备主板上 体积仅为实体SIM卡三分之一 具有节省空间 降低设备成本 方便携号转网等优势 [1][2] - eSIM技术可应用于手机 手表 平板 车载设备及工业终端等多场景 有利于加速万物互联时代到来 [2] 中国市场商用进展 -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 中国电信已在国内31个省区市正式上市推广eSIM手机业务 标志着eSIM业务重启及手机领域商用破冰 [3] - 此前运营商曾于2023年暂停eSIM业务受理 暂停约两年后近期获得商用试验批复 [2][3] 全球市场预测与厂商动态 - GSMA Intelligence预测2025年底全球eSIM智能手机连接数达10亿 2030年将增长至70亿 占智能手机连接总数的四分之三 [4] - 苹果美版iPhone 14系列已全面取消实体SIM卡 苹果eSIM版iPhone Air在中国开售成为市场重要推动者 [4] - OPPO推出支持eSIM的Find X9 Pro卫星通信版 vivo 荣耀 华为等厂商也计划快速跟进 目前支持机型均为高端旗舰机型 [4][5] 产业链与竞争格局 - eSIM产业链核心参与者包括紫光国微 汇顶科技 东信和平 新恒汇等企业 [8] - 紫光国微在中国SIM卡芯片市场份额达60%-70% 在eSIM时代凭借安全芯片技术保持领先地位 新恒汇专注于eSIM芯片封测环节 [8] 运营商影响与商业模式转型 - eSIM降低用户转网门槛 年转网率较实体卡高18% 将加剧运营商竞争 促使其优化资费与服务 [10] - eSIM普及将推动运营商从"卖卡"向"卖服务"转型 业务模式从"一机一卡"转向"一机多卡/多设备一卡" [10] - 美国运营商T-Mobile推出eSIM先试后买模式 其他运营商跟进 通过免费试用降低获客成本 [11] 技术演进路径与行业影响 - eSIM将分阶段替代实体卡 2025-2026年由旗舰机型与物联网设备驱动 2028年前后随中低端机型普及及6G商用成为主流 [7] - eSIM减少SIM卡槽可提升设备防水性 内部空间利用率 并为电池扩容与散热优化提供空间 成为手机企业高端机型差异化竞争卖点 [6]
国内eSIM手机商用破冰运营商加速迈向“无卡”时代
证券时报· 2025-10-20 01:57
eSIM技术发展与市场现状 - eSIM是嵌入式SIM卡,直接焊接在设备主板上,通过网络下载用户数据实现功能,体积仅为实体SIM卡三分之一 [1][2] - eSIM技术具有转网灵活、节省设备空间、支持多设备多场景无缝切换互联等优势 [1] - 2023年中国三大运营商获得开展eSIM手机运营服务商用试验批复,并在国内31个省区市正式上市推广eSIM手机业务,标志着eSIM手机业务商用破冰 [2][3] 全球市场预测与厂商动态 - GSMA Intelligence预测2025年底全球将有约10亿eSIM智能手机连接,到2030年预计增长至70亿,占智能手机连接总数的四分之三 [4] - 苹果美版iPhone 14系列全面取消实体SIM卡仅支持eSIM,苹果成为中国市场eSIM普及的重要推动者 [4] - OPPO率先推出支持eSIM的手机OPPO Find X9 Pro卫星通信版,vivo也将推出支持eSIM手机,荣耀可能于明年推出,华为也可能快速跟进 [4][5] - 国内率先支持eSIM的手机均为高端旗舰机型,eSIM可能为手机企业高端机型差异化竞争增添卖点 [6][7] 技术演进路径与产业链 - eSIM将分阶段替代实体卡,2025-2026年由旗舰机型和IoT设备驱动,2028年前后随中低端机型普及、6G网络商用成为绝对主流 [8] - eSIM产业链核心参与者包括紫光国微、汇顶科技、东信和平、新恒汇,其中紫光国微占据中国SIM卡芯片市场60%-70%份额 [9] - 此前eSIM在国内推行缓慢因技术成熟度不足,安全机制和远程配置功能不完善导致安全事件频发,重启前运营商已联合制定行业规范 [8] 对通信运营商的影响 - eSIM降低用户转网门槛,年转网率较实体卡高18%,削弱运营商对用户和渠道控制力,传统营业厅业务量可能萎缩 [11] - eSIM普及将倒逼通信运营商从"卖卡"向"卖服务"转型,传统"一机一卡"转向"一机多卡/多设备一卡",用户可实时比价切换套餐 [11] - 美国运营商T-Mobile推出先试后买模式,允许其他运营商客户通过eSIM激活本运营商服务并享受免费试用,大大降低获客成本 [12] - eSIM将降低通信运营商物理卡分发成本、简化后台配置、提升效率,但将加剧运营商竞争压力并加重安全责任 [10]
华为、OPPO等国内厂商也将陆续上市eSIM手机
齐鲁晚报· 2025-10-14 17:23
iPhone Air发布与eSIM业务启动 - iPhone Air国行版将于10月17日开启预购,10月22日正式发售 [1] -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获得eSIM手机运营服务商用试验批复,正式上线eSIM业务 [1] - 华为、OPPO等国内厂商也将陆续上市eSIM手机 [1] eSIM技术特点与优势 - eSIM为嵌入式SIM卡,无需插入物理SIM卡即可使用通信网络服务 [9] - 使用eSIM技术能提升整机密封等级和防水防尘能力,并使手机更轻薄 [9] - 同一用户名下最多可办理5个号码(含eSIM号码),单台eSIM手机最多支持2个国内运营商号码 [9] 中国电信eSIM服务推广 - 中国电信全面支持eSIM虚拟卡槽,并与iPhone Air同步上市 [5] - eSIM功能可支持一机双号,并省出手机内部空间 [6] - 中国电信推出购机优惠,最高直降10800元,并提供2000M宽带及5G-A高速网络服务 [6]
卡槽“下课” eSIM“上岗”
经济观察网· 2025-10-13 18:40
eSIM业务进展 - 中国联通于10月13日正式上线eSIM业务全国预约通道,用户可通过微信公众号、APP或线下营业厅预约办理[1] - 截至10月13日晚间,中国联通eSIM业务预约人数已突破6万,且数字仍在快速增长[2] - 中国移动eSIM预约界面上线仅4小时,系统显示预约排队人数超过15万[5] - 中国电信表示其eSIM手机业务已全面准备就绪,预计近期获得工信部批复后将很快向用户开放服务[5] - 中国移动也已上线eSIM预约界面,但仅部分地区号码可预约,具体开放时间未定[5] 运营商战略布局 - 中国联通是三大运营商中布局eSIM业务最为积极的厂商,早在2018年就推出了可穿戴设备的eSIM服务[4] - 中国联通自主研发的eSIM管理平台已支持20余款终端接入,此次开启手机eSIM业务预约意味着国内手机eSIM商用进入倒计时阶段[4] - 面对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庞大的用户基数,联通希望通过eSIM业务的先发优势吸引对新技术敏感的高价值用户,实现市场突围[4] - 中国联通已具备eSIM手机业务办理能力,计划在iPhone Air正式发售后开展相关商业试验[2] iPhone Air与eSIM技术 - iPhone Air是苹果首次面向中国发售没有传统SIM卡槽的机型,仅通过eSIM激活运营商网络[3] - 中国大陆地区仅型号A3518的国行iPhone Air支持国内运营商的eSIM,其他版本无法使用蜂窝网络[3] - 若国内消费者想使用iPhone Air的移动网络功能,购买国行版并搭配运营商eSIM套餐几乎是唯一选择[3] - eSIM技术将传统SIM卡功能通过电子化形式直接嵌入设备芯片,无需物理卡槽,用户可远程配置实现运营商网络切换[2] - eSIM得到全球超过500家运营商的支持,在超过200家运营商支持下可实现经济的国际漫游[2] 行业背景与影响 - eSIM商用被视为开启“无卡化”新时代,有助于智能手机厂商实现更轻薄的一体化设计[2] - 手机厂商可借助eSIM取消传统SIM卡槽,释放内部空间用于更大容量电池和更复杂摄像头模组设计[2] - 运营商与厂商合作推行eSIM能助力厂商推广新品,同时借助厂商产品扩大eSIM用户群体,实现双赢[3] - 行业普遍将“安全性不足”视为2023年7月eSIM业务被叫停的主因,当前需在便捷性与合规安全间取得平衡[5]
火爆!iPhone17系列开卖,Air仍延期!4小时,京东超3万用户签收!门店也大排长龙,有人5点就来了,黄牛最高加价1500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13:27
每经记者|王晶 每经编辑|程鹏 文多 9月19日,苹果iPhone 17系列正式开售。 早上8点,京东也正式开卖苹果新品。京东方面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19日中午12点,全国已有超过3万名用户签收iPhone 17系列新品。此外,截至9月19 日上午10点,iPhone 17"以旧换新"销量是去年同期4倍。 当天早上8点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位于上海南京东路的苹果直营店。记者在现场感受到,iPhone 17首销的热度超过往年。从预售开始的"秒 光"到实体门店外的大排长龙,都显示出消费者对新机的高度关注。现场随着人流量的增加,工作人员不得不摆放更多排队用的黑色栅栏。据苹果店的工 作人员介绍,提前预约购机的消费者才可以进店领取新机。 9月19日早间,上海市南京东路的苹果直营店门外顾客排队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王晶 摄 据悉,这一代iPhone被外界视为自2017年iPhone X以来最大的一次革新。除了推出全新的超薄机型iPhone Air外,常规版本的影像、外观和配置均有显著升 级。数据公司IDC预测,凭借在设计与硬件层面的突破,iPhone 17系列将激发中国消费者的换机动力,市场表现预计明显好于 ...
曝法拉第股价靠虚假订单、换标中国MPV拉升,贾跃亭回应;滴滴24年平均抽成14%,官方:抽成不等于利润;微信将关闭京东购物入口
雷峰网· 2025-09-15 08:23
滴滴出行 - 2024年所有订单平均抽成比例为14% 滴滴强调抽成不等于利润 大部分资金通过补贴反馈司乘 其余用于平台系统维护、支付结算安全、客服服务、保险理赔、合规税费等运营成本[4] - 平台中国出行第二季度订单量同比增长12.4%至33.76亿单 季度日均达3710万单 自2023年以来已连续10个季度保持同比双位数增长[4] 法拉第未来(FF) - 遭做空机构Wolfpack Research指控存在虚假订单支撑股价行为 该机构宣称建立空头头寸并预测公司可能退市[7] - 贾跃亭回应称做空报告基于过时谣言和虚假信息 公司正采取法律行动维护股东权益[7] - 股价自6月1.4美元低点上涨至7月3美元 单月实现翻倍 7月22日首款车型FX SuperOne亮相后单日涨幅超40%[7] 合众新能源(哪吒汽车) - 破产重整案首次债权人会议披露已确认债权总额约51亿元 涉及1340条债权 另有260多亿元债权申报待审查[8] - 公司账户货币资金余额仅1545.91万元 其中银行存款约1500万元 尚拖欠5000余名职工工资福利等约4.6亿元 应收账款规模约93亿元[8] 灵心巧手 - 联合创始人宣布三年内将灵巧手价格降至500元以下 当前产品价格已从国外110万-160万降至5万 中国市场占有率超80% 全球近50%[9] - 新款灵巧手售价6666元 重量370克可悬吊30公斤物品 灵巧手成本占人形机器人总成本21%-23%[9] - 8月完成数亿元天使轮融资 由蚂蚁集团领投 中金资本等跟投 红杉中国种子基金加注 全球科创能力评级为BB级 居行业前6%[9] 阿里巴巴生态 - 口碑网创始人回顾阿里收购高德地图历程 最终收购价达十几亿美元 高德成为阿里对抗美团的重要工具[10] - 微信将于9月30日关闭京东购物入口 系2022年所签三年合作协议到期 腾讯曾提供一级二级入口流量支持 京东当年向腾讯发行对价最高2.2亿美元A股[11] 娃哈哈集团 - 内部文件显示2026年起将启用新品牌"娃小宗" 因现行股权架构下使用"娃哈哈"商标需全体股东一致同意[11][12] - 经销商透露今年销量为去年同期80% 新商标"娃小宗"由宏胜集团持有 申请日期为2025年5月[11][12] 西贝餐饮 - 内部人士确认华与华十年咨询费超6000万元属实 华杉称下一十年目标收取1-2亿元[13] - 华杉力挺贾国龙称西贝遭网络黑嘴攻击 罗永浩指责品牌战略公司"想把西贝搞死"[13] 小鹏汽车 - 何小鹏预计未来汽车公司年研发投入将达500亿元 其中300亿用于AI领域 强调小鹏既是汽车企业也是AI企业[14] - 公司四季度将努力实现盈利 认为2026年后行业将进入群体智能阶段[14] 特斯拉 - 被指控在用工决策中偏向签证持有人以支付更低薪资 2024年雇佣约1355名签证持有人同时裁员超6000名美国公民[22] - Cybertruck后轮驱动版上市5个月后停售 因性价比过低缺乏订单 年销量仅约2万辆远低于预期[26] OpenAI - 奥尔特曼称ChatGPT发布后承受巨大压力 担忧细微设计选择影响数亿用户 全球每周约15000人自杀中10%可能是ChatGPT用户[21] - 正研究方案应对未成年人自杀风险 若无法联系家长可能报警 需权衡用户隐私[21] 亚马逊 - 计划2026年末推出消费级AR眼镜"Jayhawk" 可能采用中国莫界科技显示技术 配备单眼全彩显示屏[23] - 同期面向送货司机推出专用AR眼镜"Amelia" 初始生产规模约10万副 采用低成本单眼单色显示屏[23] xAI - 裁掉数据注释团队至少500人 占团队总数三分之一 被裁员工获付工资至11月30日[24] - 计划将专科型AI导师团队扩张至原规模10倍 在医学、金融、STEM等领域招聘人才[25] 苹果与运营商 - 推出仅支持eSIM的iPhone Air机型 国内三大运营商称具备技术但等待有关部门通知[19] - 独立分析师认为机型或成"鸡肋" 国内手机厂商态度成普及关键 OPPO预计年底推出相关手机[19] 谷歌与出版业 - 美国最大出版商CEO指控谷歌用同一爬虫偷内容喂AI 三年前谷歌搜索贡献流量占比65% 现已降至20%多[22][23]
苹果新机再掀“无卡化”浪潮? 业内人士:机型略“鸡肋” 预计影响不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4 11:30
苹果eSIM新机型发布与市场反应 - 苹果发布仅支持eSIM卡的新机型iPhone Air,成为推动国内手机无卡化的首个主要厂商[2] - 该机型被视为推动国内eSIM卡普及的重要契机,但目前在中国市场的发售已延期,公司正等待最终批复[5] - 作为最初标注的“唯一受支持的iPhone eSIM运营商”,中国联通因此获得了一波市场热度[2] 国内运营商eSIM业务现状 - 国内三大运营商(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均表示已具备eSIM手机卡所需的技术,但正式开放办理仍需等待有关部门通知[2][4][5] - 目前中国联通仅限自有营业厅可办理eSIM卡业务,用户需携带身份证前往,但具体细节如一台手机可写入的虚拟卡数量等仍不确定[3][4] - 运营商通过“合约机”方式增强用户黏性,例如购买月资费200元以上套餐并配宽带,可享受约1440元的购机折扣优惠,但固定期限内不可更换套餐[8] eSIM技术优势与国内发展历程 - eSIM卡技术最早由苹果提出,其直接好处包括设备减薄、为内部元器件腾出更大空间以及获得更好的防水、防尘性能[4] - 2022年美版iPhone14系列彻底取消实体卡槽,成为无卡化里程碑,但国内目前尚未有可直接使用eSIM卡的手机产品[4] - 2023年7月,高通、中国联通、GSMA联合发起产业合作计划,多家厂商加入,但随后三大运营商集体暂停eSIM卡业务申请,导致其发展陷入停滞[7] iPhone Air产品竞争力分析 - 与同系列产品相比,iPhone Air在配置上做了缩减,例如影像和续航功能,而同配置下iPhone 17比iPhone Air价格低2000元[5] - iPhone 17(256GB)版本价格已拉低至5999元/台,并可享受“国补”政策,相比之下iPhone Air性价比不高[5] - 业内分析认为,iPhone Air在国内可能成为“鸡肋”产品,其市场号召力及用户为轻薄特性买单的意愿有待观望[2][5] 国内手机厂商对eSIM的态度 - 国内头部手机厂商的态度是eSIM卡能否真正“起飞”的关键,OPPO表示预计今年底会有首批支持eSIM卡的手机上市[6] - vivo此前已推出多款eSIM手机(如vivo X90 Pro、X100 Pro),但截至发稿对后续计划暂未回应;华为、小米等厂商也未进行有效回复[6] - 一旦市场量能跑通,eSIM卡技术未来很可能会集中应用在中低端机型上,以解决手机轻薄化问题[2][10] eSIM卡对运营商竞争格局的潜在影响 - 有观点认为eSIM卡可能使“携号转网”更为便利,从而加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但业内专家指出,eSIM卡并未解决携号转网的核心问题[10] - 影响用户选择运营商的主要因素仍是信号强度、套餐性价比等核心服务,eSIM卡本身预计对运营商竞争格局影响不大[2][8] - 即便使用eSIM卡,运营商仍可通过签订长期合约(如两三年)的方式来巩固用户黏性,减缓用户流失[8]
苹果新机再掀“无卡化”浪潮? 业内人士:机型略“鸡肋”,预计影响不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4 11:25
苹果eSIM机型发布与市场反应 - 苹果推出仅支持eSIM卡的新机型iPhone Air 成为国内无卡化手机的首个尝试者 [1][4] - 美版iPhone14系列于2022年取消实体卡槽 成为无卡化里程碑 [4] - iPhone Air在华发售延期 苹果正等待最终批复 [5] 国内运营商eSIM技术准备与业务现状 - 三大运营商均表示已具备eSIM技术 正在等待有关部门通知开放办理 [1][3][5] - 中国联通目前仅限自有营业厅可办理eSIM业务 需用户携带身份证 [2] - 虚拟卡与实体卡功能完全一致 仅存在方式不同 [3] eSIM技术优势与产品特性 - eSIM技术可实现设备减薄 为内部元器件腾出更大空间并提升防水防尘性能 [4] - iPhone Air在配置上做了缩减 如同配置下比iPhone 17价格高2000元 [6] - 某运营商报价显示iPhone 17(256GB)价格为5999元 iPhone 17 Air(256GB)为7999元 [9] 国内手机厂商对eSIM的布局 - OPPO表示预计2024年底推出首批支持eSIM手机 [6] - vivo已推出多款eSIM手机(X90Pro、X100Pro)但未回应后续计划 [6] - 2023年7月高通、中国联通及GSMA联合发起产业合作计划 华为、荣耀等厂商加入 [7] eSIM在国内发展的挑战与历史背景 - 2023年三大运营商集体暂停eSIM手表一号双终端及独立eSIM办理业务 [7] - eSIM降低用户对运营商黏性 影响运营商主导权并加剧竞争 [7] - 早期存在安全隐患 如不法分子利用OTA漏洞批量注册号码进行诈骗 [7] 运营商应对策略与用户黏性维护 - 运营商通过"合约机"方式增强用户黏性 如购买200元以上月套餐可享1440元购机折扣但需固定期限不换套餐 [8] - 用户选择运营商的核心因素仍是信号强度和套餐性价比 eSIM预计影响有限 [1][8] - 携号转网在eSIM模式下并未简化 仍需运营商放行且号码转移可行性存疑 [9] eSIM未来市场定位与发展前景 - eSIM技术可能集中应用于中低端机型 主打轻薄特性并舍弃部分功能 [10] - 国内eSIM渗透率较低 产业生态和政策规范尚待完善 [7] - 若量能跑通 eSIM很可能在中低端机型普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