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流
搜索文档
湖南石化职院赴深圳:深化产教融合 服务产业升级
中国新闻网· 2025-11-20 11:23
11月17日至18日,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徐方一行前往深圳市开展专题调研,先后走访深 圳市元创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跨越物流有限公司和深圳市越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围绕跨境电 商、智能物流与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开启产教深度融合新篇章。 校企座谈。湖南石油化 在深圳市跨越物流有限公司,调研团队重点考察了企业在智能仓储、无人配送、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创 新应用。企业技术主管表示,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自动化设备的广泛应用,传统物流岗位正被重新定 义,对掌握智能系统操作、数据监控与应急调度能力的技术人才需求持续上升。校企围绕"人才共育、 课程共建、基地共管、成果共享"展开深度对话,徐方强调,职业教育必须"贴紧产业走、跟着需求 转",学校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动态优化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增设智能仓储管理、智慧供应链分析等 实践模块。企业方积极响应,提出实施"双导师制",由企业骨干入校授课、参与实训指导,并联合打 造"学生实习就业基地",形成"入学即入职、上课即上岗"的培养模式。 在深圳市越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调研团队参观了企业展厅与研发测试中心,现场观摩协作机器人在分 拣、装配、人机协同等 ...
诺力股份子公司中鼎智能正式递表港交所,新能源领域营收占比超9成
巨潮资讯· 2025-11-15 11:10
公司上市与业务概览 - 中鼎智能(无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11月11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由国泰君安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2] - 公司是中国成熟的智能场内物流和仓储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核心产品为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通过集成管理软件与堆垛机、穿梭车、机器人等设备,在仓库、工厂及生产线内协调货品的搬运和存放 [2] - 智能场内物流功能包括通过RFID和传感器实现实时库存追踪、自主移动机器人(AMR)、自动仓储及存取系统(AS/RS)以及使用预测分析优化工作流程 [2] 市场地位与行业细分 - 以2024年收入计,公司在中国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行业中排名第四,市场份额为1.7% [3] - 在中国工业领域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3.2% [3] - 在中国新能源锂离子电池领域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22.1% [3] - 2024年,工业领域占中国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市场的近50%,而新能源锂离子电池领域占约6% [3] 收入构成与主要垂直行业 - 新能源行业是公司最大收入来源,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的仓储及智能生产解决方案,2022年、2023年、2024年来自该领域的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2.607亿元、13.070亿元、13.477亿元,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76.8%、77.1%、75.0%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来自新能源客户的收入为人民币7.051亿元,占期内总收入的94.5% [3] - 公司服务的其他垂直行业包括汽车零部件、医疗保健、食品、化工、电子、新材料、纺织及装备制造等 [3][4] - 公司的医疗保健客户包括国药集团及鱼跃医药等大型药企,汽车零部件客户包括中国知名汽车制造商及零部件制造商 [3]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6.425亿元、16.947亿元、17.978亿元 [4] - 同期公司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0.706亿元、0.782亿元、0.886亿元 [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及2025年同期,公司收入分别为人民币9.709亿元及7.46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0.524亿元及0.663亿元 [4]
新股前瞻 | 从诺力分拆到独立上市,中鼎智能的资本新征程
智通财经网· 2025-11-12 19:59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从A股上市公司诺力股份分拆、寻求香港联交所独立上市的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供应商 [1] - 核心业务是为生产及仓储场景提供集成了自主研发软件与核心自产硬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该业务贡献了超过95%的收入 [1][2] - 在中国新能源锂离子电池智能物流解决方案市场占据绝对领导地位,以2024年收入计算市场份额达22.1%,高居榜首 [1] 业务模式与财务表现 - 业务模式具备强大的垂直整合能力,能够自主研发集成软件并制造关键设备,提供“软件+硬件+集成”的高度定制化全流程解决方案 [2] - 收入高度集中于新能源行业客户,2025年上半年来自新能源客户的收入占核心业务收入的比重大幅攀升至95.6% [2] - 2022至2024年保持稳定增长,收入从16.43亿元增至17.98亿元,净利润由7060万元增至8860万元 [2]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23.1%至7.464亿元,但净利润逆势增长26.5%至6630万元,净利率由5.4%提升至8.9% [2] 运营与现金流挑战 - 2023年及2025年上半年均录得净经营现金流出,分别为6160万元和3627.5万元 [3] - 存货体量巨大,存货周转天数在458天至601天之间,截至2025年6月30日存货账面净值达14.219亿元 [3] - 项目周期漫长,2024年平均工期达694天,截至2025年6月30日有四个主要项目在交付后至少九个月仍未获得客户验收 [4][5] 行业前景与市场竞争 - 中国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市场规模由2020年542亿元增长至2024年101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7.0%,预计2029年将达2010亿元 [4] - 新能源领域需求持续旺盛,为头部企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4] - 行业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低,前五大企业合计市场份额不足10% [5] - 公司中标率呈现下滑趋势,从2022年的41%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1% [5] 客户集中度与研发投入 - 客户集中度高,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均超过70%,2025年上半年更升至87.5% [4] - 2022年至2024年研发开支均超过6500万元,占收入比重约4% [5] 未来战略规划 - 计划将上市募集资金用于研发投入、产能升级、战略并购、海外扩张及营运资金补充 [5] - 已在匈牙利、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开展业务,以期将中国市场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全球 [5]
北自科技11月11日获融资买入482.42万元,融资余额1.27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1-12 09:39
股价与交易数据 - 11月11日公司股价无涨跌,成交额为3739.47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482.42万元,融资偿还263.47万元,实现融资净买入218.95万元 [1] - 截至11月11日,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27亿元,其中融资余额1.2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8.27%,该余额低于近一年40%分位水平 [1] - 融券方面,当日融券偿还与卖出均为0股,融券余量为0股,融券余额为0元,该水平超过近一年90%分位 [1] 公司基本面与股东结构 - 公司于2024年1月30日上市,主营业务为以自动化立体仓库为核心的智能物流系统 [1] - 智能生产物流系统收入占比50.78%,智能仓储物流系统收入占比47.13% [1]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1.37万,较上期减少18.19%;人均流通股为2969股,较上期增加22.24% [2] - 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02亿元,同比减少3.51%;归母净利润为1.18亿元,同比减少3.45% [2] 分红与机构持仓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1.88亿元 [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82.36万股,较上期增加63.28万股 [3]
东杰智能股价涨5.45%,天弘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313.39万股浮盈赚取372.9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11 14:30
公司股价表现 - 11月11日股价上涨5.45%,报收23.04元/股 [1] - 当日成交金额为3.16亿元,换手率为3.00% [1] - 公司总市值为109.94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东杰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太原市 [1] - 公司成立于1995年12月14日,于2015年6月30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智能物流输送系统、智能物流仓储系统、智能停车库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以及汽车智能涂装生产线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占79.11%,智能生产系统占18.51%,备件及其他占1.67%,智能立体停车系统占0.70% [1] 主要流通股东动态 - 天弘基金旗下天弘中证机器人ETF(159770)位列公司十大流通股东 [2] - 该基金在三季度增持54.64万股,截至三季度末持有313.39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0.66% [2] - 以11月11日股价涨幅计算,该基金当日浮盈约为372.94万元 [2] 相关基金产品表现 - 天弘中证机器人ETF(159770)成立于2021年10月26日,最新规模为90.78亿元 [2] - 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为27.59%,近一年收益率为26.52%,成立以来收益率为2.58% [2] - 该基金由刘笑明和祁世超共同管理 [3] - 刘笑明累计任职时间7年48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198.94亿元 [3] - 祁世超累计任职时间294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325.3亿元 [3]
东杰智能股价涨5.45%,华夏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786.5万股浮盈赚取935.9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11 14:30
公司股价与交易表现 - 11月11日股价上涨5.45%,报收23.04元/股 [1] - 当日成交金额为3.17亿元,换手率达到3.01% [1] - 公司总市值为109.94亿元 [1] 公司主营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物流输送系统、智能物流仓储系统、智能停车库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以及汽车智能涂装生产线 [1] - 智能物流仓储系统是核心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79.11% [1] - 智能生产系统收入占比为18.51%,备件及其他占比1.67%,智能立体停车系统占比0.70% [1] 主要机构投资者动态 - 华夏基金旗下华夏中证机器人ETF(562500)为十大流通股东之一 [2] - 该基金在三季度增持146.68万股,截至三季度末持有股数为786.5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1.65% [2] - 基于11月11日股价涨幅,该基金当日浮盈约935.93万元 [2] 相关基金产品表现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562500)最新规模为227.98亿元 [2] - 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为27.31%,近一年收益率为25.88% [2] - 基金自2021年12月17日成立以来收益率为-1.09% [2]
东杰智能股价涨5.45%,申万菱信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25.03万股浮盈赚取29.7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11 14:30
公司股价表现 - 11月11日,东杰智能股价上涨5.45%,报收23.04元/股,成交额3.17亿元,换手率3.01%,总市值达109.94亿元 [1] 公司主营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智能物流仓储系统占79.11%,智能生产系统占18.51%,备件及其他占1.67%,智能立体停车系统占0.70% [1]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智能物流输送系统、智能物流仓储系统、智能停车库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以及汽车智能涂装生产线 [1] 基金持仓情况 - 申万菱信基金旗下申万菱信乐成混合A(017063)三季度重仓持有东杰智能25.03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4.08%,为第九大重仓股 [2] - 基于该持仓,该基金在11月11日股价上涨中估算浮盈约29.79万元 [2] - 该基金成立于2023年3月23日,最新规模1.06亿元,今年以来收益率为24.3% [2] 基金经理信息 - 申万菱信乐成混合A的基金经理为付娟和苗琦 [3] - 付娟累计任职时间13年205天,现任管理基金总规模44.67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172.37% [3] - 苗琦累计任职时间3年23天,现任管理基金总规模2.47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32.54% [3]
极智嘉与马士基达成战略合作,加速韩国物流智能化转型
证券时报网· 2025-11-06 23:07
合作概述 - 极智嘉与马士基韩国合同物流公司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利用AI机器人技术推动韩国物流行业创新升级[1] - 双方共同探索并推动机器人物流项目落地,并联合开发先进的机器人与物流信息化创新技术[1] - 强强联合有望显著提升物流运营效率,为韩国物流行业开辟新的增长空间[1] 技术方案与部署 - 极智嘉最新货架到人拣选方案PopPick已在韩国马士基创新中心完成部署[1] - 该创新方案可简化仓库运营流程、提升拣选效率与准确率,并大幅降低运营成本[1] - 马士基创新中心将作为新方案的测试基地,助力双方挖掘自动化在物流领域的潜能,加速前沿技术商业落地[1] 极智嘉的韩国市场优势 - 极智嘉自2022年进入韩国市场以来,已建立起显著的本地化优势,积累了丰富的落地经验与良好的客户口碑[1] - 韩国电商巨头Coupang单仓部署超1000台机器人,实现了更高效的分拣,并减少了65%的工人工作量[1] - 韩国第三方物流供应商CJ物流通过部署128台机器人,日均订单处理3万个,运营效率提升33%,并可提供7x24小时服务[1] 合作协同效应与公司背景 - 合作将进一步释放极智嘉在机器人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与马士基在全球物流领域资源的协同效应,共同开拓韩国智能物流新格局[2] - 马士基集团是一家全球综合运输与物流企业,战略愿景是成为全球一体化物流服务商,提供真正一体化的物流解决方案[2] - 极智嘉作为全球一站式仓储机器人合作伙伴,提供全品类物流机器人产品线和解决方案,赋能企业实现物流智能化升级[2] 极智嘉的全球业务规模 - 极智嘉拥有遍及40多个国家的全球化销售、运营和服务能力[2] - 公司服务于沃尔玛、丰田、西门子、宝马等超850家大客户[2] - 项目覆盖零售、电商、鞋服、医药、3PL、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商业落地规模领先业界[2]
北自科技11月5日获融资买入433.18万元,融资余额1.21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1-06 09:34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1月5日公司股价上涨0.59% 成交额为2878.74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433.18万元 融资偿还262.18万元 实现融资净买入171.00万元 [1] - 截至11月5日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21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的7.86% 低于近一年30%分位水平 [1] 融资融券情况 - 融资余额为1.21亿元 处于相对低位 [1] - 融券方面 11月5日融券偿还和卖出均为0股 融券余量与余额均为0元 融券余额水平超过近一年90%分位 处于高位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全称为北自所(北京)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2年10月23日 于2024年1月30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是以自动化立体仓库为核心的智能物流系统的研发、设计、制造与集成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智能生产物流系统50.78% 智能仓储物流系统47.13% 备件、运维及其他1.20% 智能物流装备0.80% 其他(补充)0.09% [1] 股东结构与持股变化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1.37万户 较上期减少18.19% [2] - 截至9月30日人均流通股为2969股 较上期增加22.24%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三大流通股东 持股82.36万股 较上期增加63.28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02亿元 同比减少3.51% [2]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8亿元 同比减少3.45% [2] 分红情况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1.88亿元 [3]
2026业绩要“起飞”?兰剑智能斩获1.38亿元大单
新浪财经· 2025-11-05 11:57
合同签署概况 - 兰剑智能与九号科技签订日常经营性合同,合同金额为1.38亿元(含税),项目名称为“九号华南基地成品立体库” [1] - 合同履行期限为签订后12.5个月安装调试完毕,预计将对兰剑智能2026年度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1] - 双方不存在关联关系,且最近3个会计年度无交易往来 [1] 兰剑智能公司及业绩 - 公司成立于2001年2月,于2020年12月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主要从事以智能物流机器人为核心的智慧物流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 [3] -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31亿元,同比增长35.68%;归母净利润为9374.97万元,同比增长47.54% [3] - 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93.17万元,同比下降45.82% [3] 九号科技及关联方 - 九号科技成立于2024年5月,注册资本5亿元,主营业务涵盖技术服务、摩托车及零配件批发零售、电动自行车销售等,许可项目为道路机动车辆生产 [3] - 九号科技为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3] - 纳恩博是九号公司(Segway-Ninebot)主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智能短途代步设备运营商 [4] 九号公司业务与业绩 - 九号公司是一家海外注册公司,总部位于北京,产品包含智能电动平衡车、智能电动滑板车、服务机器人等,旗下拥有Ninebot九号和Segway赛格威两大品牌 [5] - 公司于2020年10月在科创板上市,是中国境内上市企业中“VIE+CDR第一股” [7]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6.5亿元,同比增长56.82%;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5.5亿元,同比增长45.86% [7]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3.90亿元,同比增长68.63%;归母净利润17.87亿元,同比增长84.31% [7] - 第三季度电动两轮车销售148.67万台,实现营收44.54亿元,同比增长约72个百分点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