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天运载
icon
搜索文档
成都重产基金投资企业星际荣耀火箭生产总部基地开工
搜狐财经· 2025-11-05 18:39
据悉,这一基地将成为西南商业航天产业链的"强磁体",可带动上下游材料、测控、物流等配套企业集聚,将助力形成"运载火箭总装总测+发动机生产、试 验+大部段生产、试验以及零部组件生产" 的产业生态闭环,为四川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5年行动计划贡献力量。 项目建设内容包含液体运载火箭总装总测及部组件加工能力,建设6条数字化产线,包括4条智能总装产线和2条数字化测试产线,项目达产后具备年产20发 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的总装、试验和生产配套能力,为大型星座组网、低轨货运、太空旅游等空天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下一步,成都重产基金将继续聚焦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围绕四川六大优势产业及成都"9+9+10"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优质企业成长,完善成都投资生态 体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来源:成都先进投资公司) 11月5日上午,成都先进投资公司旗下重产基金投资企业星际荣耀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生产总部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在成都市双流区举行,这一项目将填 补成都运载火箭总装制造领域空白。 星际荣耀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生产总部基地项目开工仪式(星际荣耀供图) 星际荣耀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生产总部基地项目位于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双流园 ...
星河动力智神星一号即将开展首飞发射
中国经济网· 2025-11-04 22:34
记者从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000901)股份有限公司获悉,11月4日,星河动力在山东海阳东方航天 港一号半固定式火箭子级试车平台,成功完成智神星一号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一子级动力系统试 车。此次试验是继近期该型号二子级动力系统试车圆满成功之后的又一关键进展,标志着智神星一号大 型地面试验全部完成,即将开展首飞发射。 智神星一号是国内首批即将开展轨道级发射的可重复使用构型液体运载火箭,设计重复使用次数不少于 25次,主要面向大型星座组网和大型卫星发射市场,起飞质量约283吨,低轨最大运载能力7吨,可满足 子级垂直回收和重复使用的要求。 围绕智神星一号一子级的回收复用,星河动力开展了多项核心技术攻关:国内首创的七机并联方案,发 动机具备深度变推和多次起动能力,实现一子级的垂直精准着陆;通过逆向喷流风洞试验,为回收制导 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关键数据;箭上大量应用3D打印等先进制造工艺,为火箭的批量生产与可复用 性奠定了坚实基础。2026年,智神星一号计划随发射任务开始轨道级回收试验验证。 据悉,智神星一号首飞任务计划在酒泉"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星河动力自建工位开展。星河动力酒 泉自建发射工位建设内容包括发射 ...
星河动力智神星一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一子级动力系统海上试车圆满成功
环球网资讯· 2025-11-04 16:03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本次一子级动力系统试车验证了智神星一号火箭一子级在加注、停放等阶段的方案合理性及系统协调 性;考核了增压输送系统与发动机系统的工作匹配性、电气系统时序控制的正确性;验证了七机点火、 关机流程设计的正确性以及动力系统故障诊断功能;考核了七机点火过程中联合摆动功能;获取了试车 环境参数,积累了测试发射流程相关的经验数据。 围绕智神星一号一子级的回收复用,星河动力开展了多项核心技术攻关:国内首创的七机并联方案,发 动机具备深度变推和多次起动能力,实现一子级的垂直精准着陆;通过逆向喷流风洞试验,为回收制导 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关键数据;箭上大量应用3D打印等先进制造工艺,为火箭的批量生产与可复用 性奠定了坚实基础。2026年,智神星一号计划随发射任务开始轨道级回收试验验证。 智神星一号是国内首批即将开展轨道级发射的可重复使用构型液体运载火箭,设计重复使用次数不少于 25次,主要面向大型星座组网和大型卫星发射市场,一子级采用七台自研CQ-50液氧/煤油发动机并联的 方案,可选配爱神星上面级,起飞质量约283t,低轨最大运载能力7t,可满足子级垂直回收和重复使用 的要求。 2025年11月4日,星 ...
“一箭36星”分离国内首次试验成功
齐鲁晚报· 2025-10-28 15:31
科技日报 记者10月27日从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获悉,10月24日,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一箭36星"分离试验, 在天兵科技张家港智能制造基地顺利完成。本次试验是国内首次实现36星同步分离,标志着我国商业航 天在多星部署、大运力交付能力上取得重要突破。天龙三号是我国商业航天首款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有望 超过20吨的运载火箭,全箭长72米,起飞重量约600吨,计划于2025年底前首飞。 ...
马斯克盛赞朱雀三号:能够击败SpaceX猎鹰9号
量子位· 2025-10-25 16:30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民营航天公司在可回收火箭领域取得加速突破,朱雀三号即将首飞[6] - SpaceX创始人马斯克评价朱雀三号有超越其功勋火箭猎鹰9号的潜力[2] - 马斯克预测中国航天在可回收火箭领域若一切顺利,5年内能追上SpaceX[3] 朱雀三号技术特点 - 朱雀三号采用不锈钢箭体搭配液氧甲烷发动机的配方[6][11] - 火箭直径4.5米,全长66.1米,起飞质量约570吨,起飞推力超过750吨[11] - 一子级配备9台天鹊-12A液氧甲烷发动机[11] - 液氧甲烷方案具有燃烧彻底、不易积碳、适合多次点火和回收使用的优势[12] - 火箭设计为可重复使用,能在发射后自主高精度返回回收场实现软着陆[12] 朱雀三号项目进展 - 朱雀三号已完成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进入首飞倒计时[7][8] - 计划于11月进行入轨发射并尝试一子级回收试验[8] - 若首飞及回收试验顺利,该火箭将成为中国首款真正意义上的可回收运载火箭[9] 成本与市场竞争力 - 猎鹰9号作为SpaceX经典可回收火箭,自2010年首飞至今累计发射超过500次[5] - 朱雀三号目标是将发射成本降至每公斤20000元以内,与猎鹰9号约3000美元/公斤的成本基本相当[13]
朱雀三号完成静态点火测试 进入首飞关键准备阶段
新华社· 2025-10-21 17:14
公司进展 - 蓝箭航天朱雀三号遥一运载火箭于10月18日至20日完成首飞任务第一阶段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 [2] - 试验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进行 [2] - 此次试验为火箭今年正式入轨发射和一级回收任务做准备 [2] 行业动态 - 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作为试验场地支持商业航天活动 [2]
“朱雀”腾飞、算法新突破……科技“硬核”实力支撑经济发展底气
央视网· 2025-10-21 10:01
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 - 火箭顺利完成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进入首飞关键准备阶段,试验覆盖整箭水平转运、推进剂加注、发动机点火等全流程操作[2][3] - 首飞试验第二阶段以入轨发射为主要目标,同步开展一子级回收试验以验证相关技术能力[4] - 火箭为面向大型星座组网任务研制的大运力、低成本、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长66.1米,起飞质量约570吨,起飞推力超过750吨,采用不锈钢箭体主结构材料[6] 机器人算法突破 - 科研团队提出全球首个“力位混合控制算法的统一理论”,该算法无需力传感器即可让机器人同时学习位置与力的控制,相关任务成功率较只使用位置控制策略提高约39.5%[7] - 搭载新算法的机器人可在无力传感器条件下实现位置跟踪、施力、力跟踪及柔顺交互等多种操作行为,提升了任务成功率和人机协同安全性[10][12] - 相关论文荣获国际机器人学习大会杰出论文奖,为首次由全中国籍学者团队摘得[7]
朱雀三号进入首飞准备阶段 可用于大型星座组网
央视新闻· 2025-10-21 08:58
项目进展 - 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已完成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进入首飞关键准备阶段 [1] - 试验覆盖整箭水平转运、起竖、推进剂加注、发动机点火及牵制、推进剂泄出等全流程操作,相当于首飞前的一次“彩排” [1] - 项目第二阶段将以入轨发射为主要任务目标,同步开展一子级回收试验以验证相关技术能力 [1] 产品规格与能力 - 火箭一二级箭体直径4.5米,整流罩直径5.2米,全箭长66.1米,起飞质量约570吨,起飞推力超过750吨 [2] - 火箭采用不锈钢作为箭体主结构材料,可在执行轨道发射任务后自主高精度返回,在回收场实现软着陆并重复使用 [2] - 产品定位为大运力、低成本、可重复使用的大型液体运载火箭,面向大型星座组网任务 [2] 后续计划 - 公司正按计划实施星罩组合体垂直吊装对接演练,随后将返回技术区为正式入轨发射及一级回收做准备 [1] - 后续将基于试验数据开展全面复盘与状态恢复,细化流程和预案,稳步推进第二阶段工作 [1]
朱雀三号可复用火箭首飞任务一阶段工作完成
科技日报· 2025-10-21 07:25
火箭试验进展 - 朱雀三号遥一运载火箭于10月18日至20日顺利完成首飞任务第一阶段工作 包括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 [1] - 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垂直状态操作演练 随后返回技术区为正式入轨发射及一子级回收做准备 [1] - 此次试验覆盖整箭水平转运及起竖 推进剂全过冷加注 一体化测发 九机点火及牵制 推进剂泄出等全流程操作 [1] - 试验全面检验了测发流程的合理性和火箭系统与发射场系统的匹配性 [1] - 本阶段试验是继今年6月一子级动力系统试车后发射前的最后一项大型地面试验 [1] 火箭技术规格 - 朱雀三号运载火箭于2023年8月正式立项 是一款面向大型星座组网任务的大运力 低成本 可重复使用的大型液体运载火箭 [2] - 火箭一二级箭体直径4.5米 整流罩直径5.2米 全箭长66.1米 起飞质量约570吨 起飞推力超过750吨 [2] - 火箭采用不锈钢作为箭体主结构材料 一子级配备九台天鹊-12A液氧甲烷发动机 [2] - 火箭安装子级回收所需RCS 栅格舵和着陆支腿 可在执行轨道发射任务后自主高精度返回 在回收场实现软着陆并重复使用 [2] 后续计划 - 公司将基于试验数据开展复核 进一步细化流程与预案 在确保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稳步推进第二阶段工作 [1] - 第二阶段任务以入轨发射为主要目标 同步尝试一子级回收 [1]
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发射成本降至每公斤载荷1万美元以内
证券时报网· 2025-10-19 16:38
发射任务与记录 - 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于2025年10月19日成功执行一箭3星发射任务,将巴基斯坦遥感卫星02星、中科卫星03星和04星送入预定轨道 [1] - 此次任务是力箭一号的第九次飞行,累计已将73颗卫星精准送入轨道,入轨载荷总质量超过9吨 [1] - 公司是国内唯一实现外星搭载发射的民商火箭,并已连续完成国际订单履约 [1] 火箭技术与性能 - 通过九次发射积累的数据,火箭技术状态已固化,运载能力、经济性、使用灵活性和可靠性达到最优指标 [1] - 本次任务针对卫星尺寸和重量设计了串联布局,并采用新导向分离方案以提高分离安全性,同时通过增加阻力面积减少分离体轨道寿命,避免产生长期太空垃圾 [1] - 发射成本已降至每公斤载荷1万美元以内,订单响应周期缩短至6个月内,发射场测试发射周期约为7至10天,这三项指标在国际和国内市场均具竞争力 [2] 卫星技术与应用 - 成功发射的中科卫星03星和04星是两颗X波段SAR遥感卫星,运行于505公里高的太阳同步轨道 [2] - 卫星主载荷为国内首颗卡塞格伦双反射面天线体制的SAR载荷,结构紧凑,具备干涉SAR测量及星上AI处理能力,成像分辨率优于0.5米 [2] - 在整星重量小于270公斤量级下,卫星能实现单圈最大SAR成像时间5分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入轨后将纳入AIRSAT星座,为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应急防灾等多个领域提供数据支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