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
搜索文档
信达军工E周刊第201期:2025Q3行业持续改善,商业航天提速
信达证券· 2025-11-02 15: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国防军工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与上次评级一致 [2]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景气反转+价值重估+事件催化”,认为2025年是“双周期共振,产业大拐点,军工投资大年” [5][48] - 军工板块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整体向好,行业持续改善,预计将呈现逐季改善态势 [5] - 建议继续超配军工行业,重点关注“新质战斗力”和“景气反转、低估值”两条主线 [6][48] 行业动态与重要事件 -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于2025年10月31日成功发射,标志着2025年载人航天发射任务圆满收官,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37次飞行任务 [3][15] - 商业航天领域液体火箭进展迅速:天龙三号火箭完成“一箭36星”分离试验,计划于2025年底前首飞,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有望超过20吨 [4][16][19];“致航一号”液体火箭进入总装冲刺阶段,计划春节前后首飞,总推力可达320吨 [4][21][22] - 特斯拉股东大会进入倒计时,市场关注其对人形机器人赛道长期战略走向的影响;国内人形机器人公司乐聚机器人开启A股IPO流程 [4][11][14] 军工板块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上游军工电子企业业绩亮眼:宏达电子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5%,鸿远电子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37% [5] - 中游及主机厂业绩稳健:航宇科技业绩同比增长26%,中航沈飞业绩同比增长13%,中航西飞业绩同比增长6% [5] 市场行情回顾 - 本周(10月27-10月31)国防军工指数下跌0.22%,跑输上证综指(上涨0.11%)0.33个百分点,在29个行业指数中排名第21 [3][26] - 2025年初至今(1月1日-10月31日)国防军工指数上涨17.72%,跑输上证综指(上涨17.99%)0.27个百分点,排名第15/29 [29][31] - 本周个股方面,新雷能涨幅达29.76%领涨,东华测试上涨16.03%,科思科技上涨13.48% [36] - 年初至今个股方面,北方长龙涨幅达354.27%,长城军工上涨335.88%,应流股份上涨183.19% [37][38] 融资与估值情况 - 截至2025年10月30日,国防军工行业融资余额为795.77亿元,占沪深两市总融资余额的3.2% [39] - 本周国防军工板块估值(PE-TTM)在76-80倍之间震荡,本周五收盘PE-TTM为79.0倍 [42] 投资主线与受益标的 - 投资主线聚焦“新质战斗力”与“景气反转、低估值” [6][48] - 新一代作战体系方向关注中航沈飞、华秦科技、内蒙一机等 [6][49] - 无人装备方向关注航天电子、光电股份、中无人机等 [6][49] - 卫星互联网与商业航天方向关注陕西华达、苏试试验、铂力特等 [6][49] - 导弹与弹药方向关注长盈通、菲利华、国科军工等 [6][49] - 景气反转与低估值方向关注火炬电子、宏达电子、振华科技、中航重机等 [6][49]
国内首次“一箭36星”试验成功,航空航天ETF(159227)8日狂揽2.69亿,规模创历史新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9 13:37
10月29日早盘,军工板块小幅震荡,截至11点12分,全市场"军工纯度"最高的航空航天 ETF(159227) 跌幅0.26%,成交额达1.21亿元,稳居同类第一。持仓股航宇科技、中国卫星、华秦科技、长城军工、 天奥电子、航天电子等涨幅居前。航空航天ETF近期持续获资金关注,近8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入金额超 2.82亿元。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航空航天 ETF(159227)最新规模超 16亿元,创历史新高,为全市场规模最大的航空航天类 ETF。 方正证券表示,根据测算,2028年GW星座将达成"百箭千星"计划,2035年将完成全年近2500颗卫星的 发射,对火箭发射的需求将大幅增加。随着星网及垣信的突破,组网密集期已经到来,火箭发射、卫星 制造及下游应用迎来加速拐点。我国商业航天正式进入复苏期开端,后势强劲,产业加速期已经到来。 航空航天ETF(159227)跟踪国证航天指数,深度布局航空航天产业链,申万一级军工行业占比高达 98.2%,是全市场军工含量最高的指数。区域冲突加剧推动国防开支刚性增长,同时商业航天(如火箭 发射、太空旅行)进入产业化阶段,打开万亿级市场空间。航空航天产业兼顾技术壁垒与盈利确 ...
“一箭36星”分离国内首次试验成功
齐鲁晚报· 2025-10-28 15:31
科技日报 记者10月27日从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获悉,10月24日,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一箭36星"分离试验, 在天兵科技张家港智能制造基地顺利完成。本次试验是国内首次实现36星同步分离,标志着我国商业航 天在多星部署、大运力交付能力上取得重要突破。天龙三号是我国商业航天首款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有望 超过20吨的运载火箭,全箭长72米,起飞重量约600吨,计划于2025年底前首飞。 ...
大幅拉升,A股刷屏
证券时报· 2025-10-28 13:24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站上4000点,为2015年8月以来首次,截至午盘上涨0.21%报4005.44点 [1][3] - 深证成指涨0.52%,创业板指涨1.35% [3] -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升破7.10关口,创2024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 [3] 政策与制度环境 - 证监会发布《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从优化准入管理、便利投资运作、扩大投资范围等方面提出举措 [3] -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将择机推出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进一步拓宽并购重组支持渠道 [3] 可控核聚变概念 - 概念股连续多个交易日上涨,东方钽业4天3板,安泰科技2连板 [1] - 关键核心材料实现国产工业化制备,突破可控核聚变用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用金属基带技术瓶颈 [1][7] - 高纯净吨级哈氏合金(C276)金属基带成功实现工业化制备,材料纯净度指标达到或优于进口材料水平 [7][8] - 产业链上游覆盖有色金属(钨、铜等)、特种钢材、特种气体等原料供应 [9] - 行业已到资本开支扩张阶段,高价值量环节多具备高技术壁垒特征 [9] PCB概念 - 概念股集体走强,艾森股份、美联新材涨超11%,景旺电子、华正新材等涨停 [4] - 生益电子大涨近10%再创历史新高,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6.14亿元到70.34亿元,同比增加108%到121% [4] - 预计归母净利润10.74亿元到11.54亿元,同比增加476%到519% [4] 国产软件概念 - 概念股表现活跃,榕基软件、格尔软件、达华智能涨停,方直科技、金山办公涨超8% [4]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突出新质生产力与科技自立自强 [4] 商业航天概念 - 概念股探底回升,航天发展涨停,航天智装、航天科技等走强 [4] - 天兵科技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完成"一箭36星"分离试验,创下国内应用场景卫星数量最多纪录 [4] 福建板块 - 板块延续强势,平潭发展8天6板,福建水泥2连板 [3] - 海峡创新、厦门港务、厦门空港等近10只个股涨停 [3] 大金融板块 - 临近午盘出现异动,瑞达期货直线涨停,汇金股份、南华期货、同花顺等冲高 [5]
“一箭36星”首次同步分离
苏州日报· 2025-10-28 08:22
近日,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一箭36星"分离试验在天兵科技张家港智能制造基地顺利完成。 此次星箭分离系统的关键突破,将与其他创新技术协同支撑天龙三号在可靠性和成本上达到国际一 流标准,为低轨星座组网任务提供可靠、高效、低成本发射服务,助力我国太空基础设施建设提速。 通过持续的技术突破,天兵科技已形成从核心部件、技术创新到整箭群发能力,再到商业化服务的 完整发展路径,为规模化组网发射提供了坚实基础。目前,天兵科技已构建起覆盖火箭自研、规模制造 到专属发射工位的全链条布局,形成以北京、西安、巩义、苏州、酒泉等为核心的航天智造与发射体 系,初步具备年产30发天龙三号火箭及500台天火系列发动机的制造能力,并计划于2025年底前执行天 龙三号首飞任务,逐步支撑未来每年60次以上的高频发射任务,为我国卫星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 供关键运力保障。 随着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全面提速,低轨星座组网预计带来超3万颗卫星的发射需求,能否提供"高 可靠、高频次、低成本"的发射能力,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 据了解,传统多星分离技术,依赖爆炸螺栓或火工装置配合弹簧实现解锁,存在安全隐患大、成本 高、对卫星冲击大、污染大、射 ...
天兵科技完成“一箭 36 星”分离试验,我国太空基础设施建设再提速
选股宝· 2025-10-27 22:49
据天兵科技官微10月27日消息,10月24日,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一箭36星"分离试验,在天兵科 技张家港智能制造基地顺利完成。本次试验是国内首次实现36星同步分离,创下国内应用场景卫星数量 最多的纪录。此次星箭分离系统的关键突破,将与其他技术协同支撑天龙三号在可靠性和成本上达到国 际一流标准,为低轨星座组网任务提供可靠、高效、低成本发射服务,助力我国太空基础设施建设提 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华泰证券认为,商业航天板块迎来"政策面""业绩面"和"技术面"的三重拐点。政策面,十五五规划首提 建设航天强国目标;业绩面,中国星网今年实现密集组网,垣信此前已重启发射,组网任务迫切,有望 带动上游卫星制造等环节业绩兑现;技术面国内民商火箭公司继续加快IPO步伐,朱雀三号、力箭二 号、天龙三号、谷神星二号等首次发射节点将近。行业密集催化下,可关注卫星互联网及其配套产业链 公司。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公司方面,据证券时报表示, 陕西华达:公司三大类产品均应用于商业航天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助力星网、千帆星座等国家重 点重大航天项目。 中国卫星:公司积极参与包括卫星互联网 ...
晚报 | 10月28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10-27 22:29
物理AI - 英伟达将于美东时间10月27-29日召开GTC 2025大会,主题聚焦“物理AI和机器人”[1] - 物理AI重塑机器人训练底层逻辑,从依赖真实数据转向基于物理规律[1] - 英伟达构建从云端训练到边缘部署的完整生态,推动物理AI进入工业、医疗、家庭等场景[1] 无人驾驶 - 特斯拉于10月27日官宣神经网络系统“世界模型器”,可生成逼真虚拟驾驶场景[2] - 该系统使AI一天内学习相当于人类500年驾驶经验,大幅减少对真实测试依赖[2] - 世界模型器是特斯拉实现自动驾驶与机器人技术跨越的关键工具,擎天柱机器人可共用[2] 深海科技 - 我国“探索三号”母船搭载“奋斗者”号在北极完成43个潜次作业任务,开创密集冰区“船潜协同”新模式[3] - 我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在北极密集海冰区进行连续载人深潜的国家[3] - 深海科技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被首次明确列为“国家战略核心领域”[3] 机器人 - 首形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蚂蚁科技集团全资子公司等为股东[4] - 该公司成立于2024年,专注于高端、超仿生仿人机器人研发[4] - 超仿生仿人机器人通过高精度仿生设计重塑人机交互范式,短期聚焦工业替代与服务升级[4] 商业航天 - 天兵科技完成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一箭36星”分离试验,创国内应用场景卫星数量最多纪录[5] - 此次突破为低轨星座组网任务提供可靠、高效、低成本发射服务[5] - 商业航天迎来政策面、业绩面和技术面三重拐点,中国星网今年实现密集组网[5] 快充 - 移动终端通用快速充电解决方案标准L.1004通过国际电信联盟审议并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6] - 该标准由华为、vivo、OPPO等公司联合攻关,实现跨品牌、跨设备快速充电功能兼容[6] - 标准落地将打破协议壁垒,消费者可使用一个充电器为更多不同品牌设备提供快充体验[6] 宏观与行业政策 - 证监会将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设置更契合新兴领域企业特征的上市标准[7] - 证监会发布中小投资者保护“23条”,倡导上市公司采用“注销式回购”回报投资者[7] - 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审批与开户将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并允许参与更多商品期货期权品种交易[7][8] 前沿科技进展 - 中国“人造太阳”预计2027年竣工,有望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个实现聚变发电的装置[7] - 玻色量子中标招商银行首个量子计算采购项目“天秤AI”,国仪量子获1.31亿元战略融资[8]
天兵科技“一箭36星”分离试验成功
证券时报网· 2025-10-27 11:48
人民财讯10月27日电,据天兵科技消息,10月24日,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一箭36星"分离试验在 天兵科技张家港智能制造基地顺利完成。本次试验是国内首次实现36星同步分离,创下国内应用场景卫 星数量最多的纪录,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在多星部署、大运力交付能力上取得重要突破。 ...
天兵科技启动上市辅导,中国商业航天IPO版图进一步扩容
观察者网· 2025-10-20 18:08
公司IPO进程 - 公司于近日在中国证监会江苏证监局完成IPO辅导备案,正式启动上市进程 [1] - 辅导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 [1] - 在启动上市辅导前,公司于10月9日完成Pre-D轮和D轮合计近25亿元融资 [1] 公司融资与资金用途 - Pre-D轮和D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国裕高华、济钢集团、东方资产、申万投资、中银资产等多家知名机构 [1] - 本轮近25亿元融资将主要用于火箭批产的备产备料、新一代发动机与火箭的研制 [1] 技术研发与试验进展 - 公司于2025年9月15日在山东海阳东方航天港海上平台完成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一级动力系统全系统海上试车 [3] - 此次试车刷新了国内商业航天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纪录 [1] - 公司全球首次实现海上热试车,成功突破防风、防盐雾等关键技术,标志着从“陆地依赖”向“陆海协同”升级 [4] 历史事故与改进措施 - 去年6月30日,公司在巩义综合试验中心开展火箭热试车时发生事故,火箭因箭体与试验台连接处结构失效脱离发射台,最终在距离试车台西南1.5公里处坠毁 [3] - 事故发生后,公司启动航天标准“归零”流程,实施127项技术改进 [3] - 技术改进包括采用新材料将连接结构安全系数提升至行业标准的1.5倍,增加冗余约束装置,并联合第三方机构对63项关键技术进行复核 [3] - 公司在火箭设计中全面引入“冗余+裕度”原则,确保单点失效不会导致任务失败 [4] 安全管理体系升级 - 公司制定“零日”安全管控方案,明确试验过程安全责任分工,设置安全管控区域,并联合消防、医疗、公安等部门开展多次应急演练 [4] - 委托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安评中心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与验收,严格按照军工航天一级安全标准执行 [4]
天兵科技启动上市辅导,商业航天头部企业加速商业化进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9 10:09
10月17日,证监会官网披露,江苏天兵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兵科技")已正式报送上市 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我国商业航天领域率先布局新一代液体火箭发 动机和中大型液体运载火箭的头部企业,天兵科技此举标志着国内商业航天在市场化、规模化发展上迈 出关键一步。 技术突破奠定商业化基础 2025年9月15日,天兵科技在山东海阳东方航天港成功完成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一级动力系统全 系统海上试车,创下国内商业航天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新纪录。这也是我国商业航天首次实施海上热试 车,标志着国产商业火箭已初步具备"一箭多星"批量发射的工程能力,为天龙三号年底前实现首飞及后 续规模化商业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就在启动上市辅导前,天兵科技刚刚完成Pre-D轮和D轮合计近25亿元人民币融资,投资方包括国裕高 华、济钢集团、东方资产、申万投资、中银资产等多家知名机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火箭批产的备产 备料、新一代发动机与火箭的研制。 目前,天兵科技已构建起覆盖从火箭自研、规模制造到专属发射工位的全产业链布局,形成以北京火箭 研发中心、西安动力研发中心、河南火箭发动机智造及动力试验中心、苏州火箭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