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及财富管理
搜索文档
李家超:支持内地科技公司在港集资 鼓励海外企业来港作第二上市
智通财经· 2025-11-03 11:21
股票市场发展 - 支持内地科技公司在香港集资并鼓励海外企业来港作第二上市 [1] - 欢迎中国概念股票公司从海外回流并以香港作为首选目的地 [1] 金融科技行业现状与前景 - 香港目前有超过1200家金融科技公司较去年增长10% [1] - 预计到2032年香港金融科技行业总收入将超过6000亿美元年增长率超过28% [1] - 计划放宽限制以鼓励更多投资者进入金融科技领域 [1] - 金管局Ensemble项目沙盒正探索代币化应用 [1] 金融市场深化与拓展 - 深化股票市场并拓展世界级的债券及货币市场 [1] - 完善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并与海外市场如瑞士和阿联酋建立联系 [1] - 推进保险资产及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 [1] 人民币业务发展 - 香港是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枢纽并继续支持人民币在香港经济中的应用 [1] - 香港金管局将透过与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互换安排为企业提供更长期的人民币融资用于贸易营运和资本支出 [1]
《家族办公室指南》今发布 许正宇:目标再吸引220个家办来港
智通财经网· 2025-10-09 14:06
文章核心观点 - 香港发布《家族办公室指南》旨在为有意在当地设立或扩展业务的家族办公室提供全面指引,以巩固其全球资产及财富管理中心地位 [1][2] - 香港投资推广署已提前实现吸引家族办公室的目标,并设定了2026至2028年间吸引220个新家族办公室的新目标 [1] - 香港凭借其国际专业人才、对中国内地市场的深入了解以及连接东西方的战略枢纽地位,被视为家族办公室的理想落户之选 [1][2] 家族办公室业务发展现状 - 香港投资推广署已协助超过200个家族办公室在香港设立或扩展业务,提前实现了2022年《施政报告》中的目标 [1] - “香港家办汇”数字知识中心已录得超过4,000次浏览,反映香港在全球财富管理领域的强大吸引力 [2] - 香港财富传承学院成立两周年,已举办超过20场能力建设活动,吸引逾3,100名家族资产拥有人及新生代领袖参与 [2] 《家族办公室指南》内容重点 - 指南从监管、金融市场及营运环境方面提供实用建议,涵盖策略制定、监管环境导航、投资管理、营运效率、传承及慈善事业等重点范畴 [1][2] - 指南包括本地及全球领先家族办公室的宝贵经验,为家族办公室提供清晰的业务拓展路线图 [1][2] 香港的竞争优势 - 香港汇聚国际专业人才,对中国内地市场有深入了解,是连接东西方的战略枢纽 [1] - 香港一直是全球家族办公室及资产持有人的首选之地 [1] - “香港家办汇”已成为推动香港家族办公室生态圈发展的强大引擎 [2]
香港财政司司长:香港股市、债市、资产及财富管理“三市齐旺”
中国新闻网· 2025-09-30 11:43
股市表现 - 香港恒生指数今年以来上升超过30%,继去年上升18%后继续走强[1][3] - 恒生科技指数今年以来上升超过40%,生物科技指数上升超过1倍[3] - 今年首8个月港股平均每日成交额约2500亿港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倍[3] - 港股总市值超过48万亿港元,表现显著优于全球不少其他主要市场[3] 债市发展 - 人民币"点心债"和绿色债券等稳健增长[3] - 以绿债为例,今年上半年香港发行额预计超过340亿美元,按年上升15%[3] 资产及财富管理业 - 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去年录得可观增幅,净资金流入达7050亿港元,按年上升超过八成[3] 首次上市集资(IPO) - 至今首次上市集资(IPO)总额超过1500亿港元,按年上升接近6倍[3]
普华永道:香港应扩大以保密提交上市申请的范围,推进及完善跨境投资机制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15:45
香港资本市场发展建议 - 普华永道建议香港政府善用超级联系人地位,通过策略性伙伴关系、技术创新和金融市场发展增强全球竞争力与金融韧性 [1] - 建议扩大场外交易市场,为创新及初创企业提供前期融资平台,助力其通过《香港上市规则》第18A章或第18C章上市 [2] - 提议扩大保密提交上市申请范围,纳入双重主要上市申请人、大市值及高增长公司,保护企业敏感信息 [2] - 建议实施"新股通",促进内地与香港投资者跨境认购IPO,首阶段以大湾区企业为试点 [2] - 提出完善海外发行人股东保障标准指引,优化人民币金融产品种类并辅以税收优惠,吸引资金流入 [2] - 长期目标为分阶段取消股票交易印花税,使交易成本与其他主要市场看齐 [2] 资产及财富管理行业 - 截至2024年底香港资产管理规模达4.5万亿美元,建议扩大理财通产品范围及额度,从大湾区扩展至全国 [3] - 提议将香港开放式基金公司纳入合资格基金,放宽南向ETF合资格标准 [3] - 建议制定零售投资者参与另类资产的路线图,平衡投资机会与流动性管理及权益保障 [3] - 支持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建议推动区块链原生资产注册制,建立土地、知识产权等数字资产发行转让机制 [3] 二级债务交易市场 - 香港具备发展稳健二级债务市场的优势,建议改善清算结算系统以提升流动性并降低借贷成本 [4] - 提议打造支持私募基金和金融机构资产证券化的法律、税务及监管环境 [4]
香港GDP连升十季 凸显经济韧性强劲
新华网· 2025-08-01 17:26
经济增长表现 - 香港第二季度本地生产总值同比实质上升3.1% 这是连续第十个季度增长[1] - 2024年首季增长3.1% 继2023年增长2.5%后持续恢复[1] - GDP持续10个季度上升 展现出香港经济的强劲韧性[1] 金融市场表现 - 港股总市值达42.7万亿港元 同比增33%[1] - 截至7月中香港52次IPO集资1240亿港元 按年上升590% 暂列全球第一[1] - 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总值约35.1万亿港元[2] - 注册基金数目达976个 按年录得超过440亿美元资金净流入 增长285%[2] 贸易与投资 - 2025年上半年商品整体出口货值同比上升12.5% 显示外贸需求持续复苏[2] - 2024年有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驻港公司达9960间 按年增加约10%[2] - 出口增长显示香港与内地及国际市场紧密联系持续深化[2] 消费市场表现 - 今年5月香港零售销售量录得14个月以来首次按年增长 显示消费市场初步回稳[2] - 私人消费和市场气氛得到特区政府推动盛事活动及高增值旅游的支持[2] 发展前景与竞争力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面临挑战但存在发展机遇[3] - 经济增长有利于国际社会对香港保持信心[3] - 持续增长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提升市民收入 刺激本地消费形成良性循环[3] - 为经济结构优化和加快转型提供支撑 特别是在绿色金融、创科产业、高端服务业等领域[3] - 香港核心竞争力稳固 新的优势正在形成[3]
香港发布营商环境报告:核心竞争力稳固 新优势正在形成
央视新闻· 2025-07-30 20:33
香港营商环境报告核心观点 - 香港核心竞争力稳固 新的优势正在形成 [1] - 香港经济稳步向好 第一季度增长3.1% 第二季度预计保持增长势头 [1] - 香港国安法实施后重建安全稳定环境 成为全球投资安全港 [1] - 全球资金重新配置 香港能协助各国分散风险 吸引资金、企业、人才 [1] - 特区政府采取政策措施 创造更好投资和营商环境 [1] 经济表现与数据 - 2024年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驻港公司达9960间 同比增长约10% [1] - 截至去年年底 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总值约35.1万亿港元 [1] - 截至今年3月底 注册基金数目达976个 资金净流入440亿美元 同比增长285% [1] 政府战略与未来发展 - 特区政府以底线思维管理风险 提速推动经济稳中求进 [2] - 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保持高度国际化 强化区域和环球协作 [2] - 发挥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角色 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2] - 报告主题为"一国两制独特优势" 阐明香港未来发展前景更广阔 [2]
香港发布营商环境报告:核心竞争力稳固 新优势正形成
搜狐财经· 2025-07-30 20:04
香港经济表现 - 第一季度经济增长3.1% 第二季度预计保持增长势头 [1] - 2024年有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驻港公司达9960间 按年增加约10% [1] - 注册基金数目达976个 按年录得超过440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入 增长285% [1] 香港金融业数据 - 截至去年年底香港的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总值约35.1万亿港元 [1] - 香港国安法实施后重建安全稳定环境 成为全球投资安全港 [1] 香港发展战略 - 发挥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角色 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2] - 全球资金重新配置过程中 香港能协助各国分散风险并吸引资金企业人才 [1] - 特区政府主动识变应变求变 采取政策措施支援企业应对挑战 [1] 香港营商环境定位 - 报告以"一国两制 独特优势"为主题 阐明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各项优势 [2] - 香港核心竞争力稳固 新的优势正在形成 [1] - 香港保持高度国际化 强化区域和环球协作 [2]
陈茂波:本地消费已稳住 料下半年香港经济维持增长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17:00
香港经济整体表现 - 香港第一季经济增长3.1% [1] - 下半年经济预计维持增长势头 [1] - 5月零售总销货价值转跌为升 6月数字预计稳住势头 [1] 消费与旅游市场 - 本地消费已稳住 私人消费有望止跌回升 [1] - 7月访港旅客同比上升12% [1] - 国际客增长显著对市场有帮助 [1] 企业信心与投资环境 - 2024年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驻港公司达9960间 同比增加约10% [1] - 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成立至今共引进84间重点企业来港 [2] - 重点企业多为市值或估值过百亿元的创新科技企业 [2] 资产管理与基金表现 - 截至去年年底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总值约35.1万亿港元 [1] - 截至今年3月底注册基金数目达976个 [1] - 基金同比录得超过440亿美元资金净流入 增长285% [1] 产业结构转型 - 香港经济正处于转型阶段 新兴行业表现较好 [1] - 传统行业转型遇到压力和挑战 [1] - 政府提供不同协助让行业更快适应转变 [1] 出口与产业链布局 - 内地出口企业重新布局海外产业链缓减关税战影响 [1] - 地缘政治及关税战存在不确定性 [1] 初创企业发展 - 去年香港初创企业约4700间 较2023年增加10%创历史新高 [2] - 引进的重点企业拥有行内前沿技术 [2]
香港财库局:约150间家族办公室表示正准备或已决定在港设立或扩展业务
智通财经· 2025-07-30 15:32
家族办公室业务发展 - 香港政府积极推动家族办公室业务发展 2025年首五个月协助50间家族办公室在港设立或扩展业务 较去年同期上升19% [1] - 约150间家族办公室表示正准备或已决定在港设立或扩展业务 [1] - 2025年三月一日起实施优化措施 容许申请人透过具资格单一家族办公室管理的合资格私人公司进行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投资 [1] 人才培育措施 - 自2016年推行提升资产财富管理业人才培训先导计划 迄今超过4800宗合资格专业培训课程学费资助申请获批 [2] - 为超过1100名大专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2] - 2018年及2021年将资产及财富管理专才及合规专才纳入人才清单 2023年成立财富传承学院提供培训平台 [2] 税务优惠政策 - 2023年五月十九日起生效《税务(修订)条例》 符合2.4亿港元最低资产门槛的单一家族办公室可获利得税豁免 [3] - 税务宽减制度仍属起步阶段 2022/23及2023/24课税年度申请税务宽减的家控工具为数较少 [3] - 2025至26财政年度计划优化税制 增加碳排放衍生工具 保险相连证券 私募债权投资和数码资产等合资格交易种类 [4] 制度适用范围 - 现时优惠税制不包括联合家族办公室管理的家控工具 因难以确定是否符合最低资产门槛和实质活动要求 [4] - 符合基金定义的家控工具由香港证监会持牌机构管理时 可通过统一基金免税制度获得税务宽免 [5] - 政府正就优化措施与金融监管机构商讨 目标2026年提交立法会审议 措施可于2025/26课税年度生效 [4]
外资看好香港!香港管理资产去年净资金流入超7000亿
搜狐财经· 2025-07-17 19:57
香港国际金融枢纽地位 - 香港依托内地经济腹地,凭借成熟金融体系、法律框架和开放营商环境,持续吸引全球资本 [2] - 香港证监会数据显示,香港作为全球资金"安全港"的吸引力正不断增强 [2] 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增长 - 2024年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管理资产总值达35.14万亿港元,同比增长13% [3] - 净资金流入同比激增81%至7050亿港元,其中资产管理及基金顾问业务净流入飙升571%至3210亿港元 [3] - 私人银行及私人财富管理业务管理资产同比增长15%至10.4万亿港元 [3] 外资加速布局香港市场 - 非中国内地及香港投资者占管理资产总值54%以上,亚太区、北美和欧洲投资者占比均达双位数 [5] - 香港注册成立的证监会认可基金净资金流入同比增长88%至1630亿港元,2025年前5月进一步增至2370亿港元 [5] - 香港注册基金的管理资产2024年底增长22%,2025年5月底再增21% [5] 离岸人民币中心优势 - 香港拥有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存款资金池,占比超50%,2025年4月总额达1.03万亿元人民币 [7] - 处理全球约80%的人民币支付,巩固首要离岸人民币结算枢纽地位 [7] 行业结构与政策支持 - 2024年开放式基金型公司注册数量同比大增93%,反映资产管理公司积极利用香港公司型基金结构 [7] - 第9类受规管活动持牌机构数量增加4%至2212家 [7] - 香港推出绿色金融、虚拟资产政策及优化衍生工具规则,吸引新兴财富管理需求 [8] 全球竞争力与未来展望 - 波士顿咨询将香港与瑞士并列2024年全球两大跨境财富管理中心,香港跨境财富总值达2310亿美元,同比增长9.6% [10] - 预测2027年香港资产管理规模将达3.1万亿美元,超越瑞士(2.8万亿美元) [10] - 香港财政司司长表示外资看好香港及内地市场,地缘政治强化多港元化投资需求 [10] - 香港计划吸引中东主权基金合作,优化投资者入境计划,目标2028年成为全球最大跨境财富管理中心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