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食用菌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冬闲已是过去式 冬忙才是现在时
经济日报· 2025-11-25 06:04
今年秋冬种生产形势复杂,既有技术支撑有力、社会化服务完善、用种安全保障等有利条件,又有稳定 种植收益、应对复杂气候等方面的困难。全力抓好冬季农业生产,既要唱好传统的农业四季歌,又要谱 好冬季农业开发新曲。 眼下,农业农村部正实施奋战60天抗秋汛抢麦播促壮苗行动。此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统筹做 好种子、化肥等农资保供稳价。 在上述背景下,全力抓好冬季农业生产,既要唱好传统的农业四季歌,又要谱好冬季农业开发新曲。随 着各地陆续入冬,北方尤其是东北地区,露天农事活动大幅减少。传统观点认为,冬季是农闲时节,但 如今"冬闲不闲",冬季农业亦大有可为:秋冬种是粮油生产的重要一季;小麦、油菜、果树、茶园冬季 管理都必不可少;设施农业、畜牧业、渔业、食用菌产业等依然红火;冬季也是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 建设的时机。可以说,冬季农业生产,既事关粮食安全,又关系农民收入,不可松懈。 秋冬种直接关系粮油生产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秋冬季粮油播种面积占全年四分之一,其中主要 口粮冬小麦、主要油料冬油菜的播种面积和产量都占到全年小麦油菜的90%以上。要夺取明年农业丰 收,就必须从今年秋冬季开始抓好。 今年秋冬种生产形势复杂,既有 ...
探寻乡村振兴片区化发展的山东密码
经济观察网· 2025-11-23 00:12
2025年11月17日至22日,山东开展了"片区带出乡村振兴好家园"行进式主题采访活动。记者随西线采访 团走进枣庄、济宁、菏泽、聊城、泰安、济南六地,在田间地头、产业园区与乡村街巷间,探寻片区化 发展的山东密码。 冬日寒意渐浓,行驶在枣庄市薛城区沙沟镇张庄村的乡间道路上,两侧石榴树枝桠间仍挂着不少饱满的 果实。 张庄村党支部书记张世冲表示,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石榴,石榴种植规模占全区九成以上。为推动 产业规范发展,薛城区创新成立镇级共富公司,推出"低费管护、收益归农"的运营模式,村民仅需按每 棵树每年3元的标准缴纳管护费,石榴销售收益便全部归村民所有。这一模式每年能带动户均增收2.3万 元,同时为村集体增收9万元。 "沙沟镇的石榴种植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但早期多为传统粗放式经营,不仅品种杂乱、技术落后,石榴 生长也较为依赖自然条件。"枣庄市农业农村局帮扶与区域协作科科长王慧表示,2019年起,沙沟镇依 托"冠世园榴光溢彩"乡村振兴片区建设,创新采用"连片种植+庭院经济"模式扩大种植规模,同时着力 延伸石榴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业。目前,当地已培育了7家石榴深加工企业,开发出石榴饮 品、石榴化妆品等33个 ...
【商洛】香菇菌棒首次以“批次检验(检疫)”模式出口
陕西日报· 2025-11-10 07:35
海关监管改革 - 西安海关在商洛试点出口农食产品“批次检验(检疫)”改革 [1] - 改革核心是将“检验(检疫)批”与“报关批”分离,对同一“批次查检单元”首批出口货物实施现场检验检疫,后续货物以审核单证方式验证 [1] - 该模式面向海关信用好、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的企业,旨在保通保畅 [1] 公司运营影响 - 洛南岭南生物科技扶贫开发有限公司成为首批改革试点受益企业,其2万余棒、45吨香菇菌棒顺利出口韩国 [1] - 改革前企业需在春秋季集中出货时联系海关现场查验,改革后免去该步骤,大大缩短检验周期 [1] - 新模式能更好满足企业“少量多次”的报检需求,首批查验合格后后续货物免于现场检查、快验快放,解决了因环节衔接不紧密可能导致订单难以交付的问题 [2] 行业与区域经济 - “批次检验(检疫)”改革旨在加速推进食用菌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持续夯实外向型经济发展根基 [2] - 今年1月至9月,商洛海关监管出口食用菌及其制品近4000万元 [2] - 商洛海关计划精准对接辖区外贸企业,推动海关改革红利加速释放,助推更多特色农食产品出口 [2]
吉林延边松茸产业逐步成长壮大
中国经济网· 2025-11-04 15:52
行业核心数据与表现 - 前9个月经延吉海关监管出口松茸256吨,货值5660万元 [1] - 尽管产量下降,但一等品松茸国内收购价涨至每公斤近1500元,同比上涨约10%,呈现量减价增态势 [2] - 松茸采摘季当地村民日收益可观,年收益可达两三万元 [3] 产区生态与资源管理 - 和龙市作为核心产区,依托海兰江源生态保护区独特的自然条件,组建专业巡护队伍实行网格化管理,严厉打击盗采滥伐 [1] - 通过森林抚育、退化林地修复等生态工程,保护区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筑牢生态根基 [1] 产业链与服务体系 - 构建从山林到口岸的全链条溯源管理体系,实现各环节可查可控 [2] - 延吉海关开通绿色通道,通关时间最短压缩至2小时,提供7×24小时预约服务,确保松茸采摘后48小时内抵达海外高端市场 [2] - 已形成集野生采集、精深加工、冷链物流、跨境贸易于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延吉市形成专门的“松茸街”集聚上百家松茸店 [3] 产品开发与附加值提升 - 企业通过开发松茸酱、冻干片等深加工产品,有效延长产品保质期,突破鲜品销售的季节性限制 [3] - 产业链延伸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带动包装、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为当地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3]
新疆喀什:一家食用菌企业的合规成长路
搜狐财经· 2025-10-27 19:14
公司核心发展模式 - 公司将合规经营理念贯穿发展每一步 成为南疆地区食用菌产业标杆企业 [1] - 创业初期通过聘请专业人员建立账务管理机制 为享受税费优惠政策打下坚实基础 [2] - 公司自2022年起纳税缴费信用级别连续3年被评为A级 良好的信用成为企业发展的金字招牌 [4]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2年以来公司累计享受减免税费220余万元 节省资金投入技术攻关 [3] - 公司实现黑木耳、香菇、黄金菇等14种食用菌量产 年产食用菌干品300吨 [3] - 公司年产值达2000余万元 产品畅销全疆 [3] 公司产业链与资产规模 - 公司构建集菌种研发、种植、教学推广、技术服务、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4] - 公司拥有26座标准化生产大棚和15000平方米标准化生产车间 [4] - 公司还获批自治区研学基地和国家级3A级旅游景区 实现从小特产到大产业的升级 [4] 外部支持与行业环境 - 当地税务部门提供量身定制的涉税业务辅导课程 帮助企业提高处理涉税业务能力 [3] - 税务部门深入企业解读纳税缴费信用级别知识 引导企业依法纳税、诚信经营 [4] - 公司利用喀什地区丰富的白杨树木屑和农作物秸秆制作菌包 解决废弃物处理难题 [2]
张乐飞:乡村振兴成立农业产业基金的战略价值与实施路径
搜狐财经· 2025-10-24 09:01
农业产业基金的战略价值重构 - 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机制破解农业项目融资困境,例如贵州省农业农村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3.17亿元支持贵旺生物公司,推动食用菌产业年产值增长5倍 [2] - 着力构建产业生态体系,如浙江省乡村振兴投资基金形成覆盖生物育种、智能农机等12个细分领域的投资矩阵,其投资的企业在基因编辑育种领域使玉米单产提升15%,抗虫害能力增强30% [3] - 创新“土地经营权入股”等利益联结模式打通城乡要素流动,例如中央企业乡村产业投资基金在赣南革命老区投入23亿元,使当地农民人均收入从2018年的1.2万元增至2024年的2.8万元 [4] 农业产业基金的实施路径创新 - 构建“国家级引导基金+省级区域基金+县级项目基金”三级架构,国家级基金聚焦种业振兴等战略领域,省级基金如贵州省农业农村基金形成5万亩制种基地带动9500吨种子生产,县级基金专注项目落地 [5] - 引入ESG三维评价体系进行动态风险管理,例如国投创益设置133项ESG指标并要求社会效益得分超60分方可投资,其投资项目带动2万农户就业,同时建立基金损失在10%以内的尽职免责容错机制 [6] - 设计股权转让、企业上市等复合退出路径确保资本循环,例如浙江省产业基金通过“投贷联动”帮助3家被投企业成功上市,基金投资回报率达23%,对长周期项目采用分期退出策略 [7] 制度保障与政策协同 - 加快制定法律法规完善基金设立、运作、监管的全流程规范,并建立项目分类立项决策机制实行差异化考核 [8] - 强化政策激励如落实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政策,并对投资农业产业基金的社会资本给予税收减免等优惠,例如安徽省对投资种业的企业按投资额的30%给予税收抵扣 [9] - 培育复合型人才体系,例如浙江省通过“乡村振兴领军人计划”三年内培养500名既懂金融又通农事的基金管理人才,并聘请农业科学家团队担任投资顾问 [10]
甘肃渭源:东西协作助力菌业振兴 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加速形成
央广网· 2025-10-09 11:36
产业合作与技术引进 - 渭源县与山东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于2024年5月签订框架协议,以技术共建、产业共育、人才共育为目标开展合作 [1] - 鑫瑞坊公司借助鲁甘协作政策,成功申报覆盖菌种培育到产品深加工的全产业链项目,并筹备2026年省级科技协作专项 [1] - 公司与青岛农业大学合作,成功引进粉木耳和元蘑新品种,粉木耳具有肉质厚、口感脆、产量高的特点,并已在五竹镇基地规模化种植 [1] 全产业链建设与产能 - 公司协同创新基地于今年8月揭牌,形成菌种培育到产品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 [2] - 公司与青岛农业大学合作,利用非热加工技术研发出木耳脆片、木耳酱等十余种深加工产品,提升附加值 [2] - 渭源县已建成5个食用菌产业基地,包括2个木耳种植基地、1个食药用菌生产基地和2个光伏食用菌产业园 [2] - 全县共有种植大棚423座,预计总产量2690吨,总产值5483.6万元 [2] - 现有菌棒生产厂年生产能力1500万棒,龙头企业3家,专业合作社5家,保鲜储藏库库容4.12万吨 [2] 品牌认证与发展规划 - 行业拥有有效注册商标3个,获得食用菌绿色食品认证10个、有机食品认证27个,2022年“智昇农特”入选“甘味”农产品品牌 [2] - 计划到2030年实现食用菌种植规模400亩以上,袋栽与地栽总规模1000万棒,总产量1500吨,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1亿元 [3] - 下一步将创新合作方式,拓宽合作领域,深化东西部科技协作关系 [3]
藏粮于技,大江南北奏响丰收“科技曲”
科技日报· 2025-09-28 17:47
农业科技应用与成效 - 科技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农业生产各环节,描绘出乡村振兴图景 [1] - 通过机械旋耕、覆沙压盐、增施生物有机肥等工程、农艺、化学、生物措施对盐碱地进行系统治理 [2] - 采用"以地适种"与"以种适地"相结合思路成功破解盐碱制约,使盐碱地成为提质增收的"新希望田" [2] 盐碱地治理模式与案例 - 甘肃省民勤县对南湖镇5500亩盐碱地系统治理,形成"改良—生产—增值"的可持续发展链条 [2] - 吉林省大安市形成"五位一体"盐碱地水田治理"大安模式",探索苏打盐碱地治理技术路径 [3] - 大安市采用有机硅新材料加有机肥方式改良土壤,水稻每亩收成有望突破500公斤,达到良田标准 [3] - 尝试"一田多效、一水多用"模式,在盐碱稻田中养殖稻田蟹、小龙虾,让盐碱地化身"聚宝盆" [3] 良种推广与产业链发展 - 宁夏永宁县引进水稻新品种"宁系47号",该品种自带清香,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成果 [5] - 计划联合企业加工高端优质大米产品,打造"宁系47号"品种一体化产业链 [6] 智能农机装备与应用 - 演示3D种植平台、AI株间除草机器人、小麦无人收获机、苹果采摘机器人等新装备 [6] - 3D种植平台可实现蔬菜生产旋耕、压平、起垄、播种、植保、收获等多项作业 [6] - AI株间除草机器人搭载AI视觉识别系统,能精准区分蔬菜与杂草,单日作业面积达50至80亩 [6] 农业生物技术与标准化生产 - 安徽省明光市使用中科复合酶技术,水稻抗病抗逆性较强,化肥用量明显减少 [6] - 青海省门源县食用菌栽培技术已成熟,专家引导企业梳理从菌棒制作到出菇的生产细节以做好标准化 [7] - 食用菌种植大户计划扩大规模,平菇种植达150万棒、香菇50万棒,并已签订销售订单 [7]
由“四感”品菌香(金台随笔)
人民日报· 2025-09-25 07:22
文章核心观点 - 云南野生菌产业通过融合农文旅、创新商业模式和注重生态保护,实现了乡村全面振兴、产业转型升级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4] 产业模式创新 - 行业推出“菌山认养”模式,消费者可通过APP远程认领菌窝并查看生长动态,带动体验式消费 [3] - 行业开发“菌菇盲盒”文创产品,以冰箱贴等形式结合科普知识,创新玩法 [3] - 行业通过直播带货和可追溯二维码,使野生菌在48小时内从采摘直达北上广深餐桌,提升供应链效率 [3] 消费体验升级 - 行业将“上山采菌”打造为特色体验,包括由山民带领破译松茸生长“自然暗号”和讲解鸡枞菌生态奥秘 [2] - 行业结合线上直播观察菌褶与线下菌子宴,贯通农文旅,连接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 [2] - 山脚下农家乐以现采菌子熬制鲜汤,“菌向导”指导辨识和烹饪,以氛围感将网络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 [2] 生态可持续性 - 地方政府推行封山育菌和科学保育,菌农自发组建巡山队防止过度采摘,确保资源可持续 [4] - “采大留小”被写入村规民约,成为采菌共识,体现对生态的敬畏和产业长远发展的分寸感 [4]
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主题日活动之第六届中国食用菌产业博览会 在湖北宜昌开幕
中国食品网· 2025-09-23 23:06
行业活动概况 - 第六届中国食用菌产业博览会于9月23日在湖北宜昌开幕,主题为“庆丰收·促供销·谋发展”,旨在搭建产业交流、产销对接和创新展示平台 [1][3] - 活动包括主题报告会、专题报告会、协会分支机构换届大会,议题涵盖数字化赋能产业提质增效、省市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形势分析 [3][7] - 全国28个省市区约600余名行业专家、科研院所代表、企业负责人及协会会员参会 [9] 产销对接成果 - 展会特邀70家食用菌企业参展,其中15家供销社企业组成供销集市 [5] - 全国供销总社及多省市县供销社70余名代表参与“联采联购”产销签约,促成产销合作金额约3.8亿元 [5] - 活动为宜昌市点军区引入“珍稀菇文化村”合作项目 [5] 宜昌市产业基础 - 宜昌市食用菌产业年均袋料栽培达9300万袋,覆土栽培面积达7200亩,总产量达8.7万吨 [9] - 已构建“菌种研发—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品牌营销”全产业链体系,“远安香菇”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9] - 湖北森源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加速成长 [9] 供销系统支撑作用 - 宜昌市供销系统拥有87家乡镇基层社和729家村级网点,其中17家基层社获评全国标杆社 [9] - 供销系统农资市场占有率保持在15%以上,累计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27万亩 [9] - 在中国供销集团支持下,五峰、宜都商贸物流园等重大项目建成投运,保障农产品流通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