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金融

搜索文档
泉果基金调研渝农商行,围绕“五篇大文章”做实金融服务
新浪财经· 2025-07-30 13:41
根据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2025年6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泉果基金对上市公司渝农商行进行了调研。 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泉果基金成立于2022年2月8日。截至目前,其管理资产规模为163.96亿元,管理基 金数6个,旗下基金经理共5位。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基金产品为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 (016709),近一年收益录得31.73%。 对于重点领域风险管控,本行一是持续优化信贷结构,积极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扎实推进地方重点 项目支持力度,不断优化信贷结构,提升优质客户占比。另一方面,本行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进一步 丰富数据维度,加大内、外部数据整合,通过开展产业链金融、场景金融,进一步运用场景、产业链数 据,形成对贷前调查、授信审批和贷后预警的数字化支撑。同时结合自身特色,发挥点多、面广、情况 熟的优势,做实做细网格化管理,以数字化+网格化为基础,推动信贷业务线上线下结合,不断夯实资 产质量。同时,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商业银行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管理办法》等相关要求,充分计提 贷款减值准备,未来还将继续按要求开展减值计提工作,保持合理的风险抵补能力。 泉果基金Q3.2024 年贵行非息收入成为营收增长 ...
交行四川省分行:实施“四大行动”全面升级民营经济金融服务
四川日报· 2025-07-30 06:05
交行四川省分行金融支持民营经济 - 2025年上半年民营贷款余额476亿元,服务客户数超1.6万户 [5] - 通过"战略聚焦、产品创新、机制突破"三向发力,实施四大专项行动 [5] - 四大专项行动包括服务质效提升、信贷增量降本、信用信息聚合、融资渠道拓展 [5] 服务质效提升行动 - 落地四川省首单民营企业股票增持贷款,为海天投资提供股票增持贷款承诺函 [5] - 打造"云端金融会客厅",开展"走万企提信心 优服务"客户对接活动 [5] - 累计走访企业4000余户,创新推出"政采贷""普惠E贷""天府科创贷""科技易贷"等产品 [5] 信贷增量降本行动 - 给予通威太阳能(眉山)有限公司10亿元贷款额度,已投放9.3亿元 [5][6] - 新发放贷款利率降至2.48%,较上年下降19个BP [6] - 扩大可接受抵(质)押物范围,探索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质押贷款 [6] 信用信息聚合行动 - 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推出乡村振兴养殖贷业务,实现全流程线上化 [6] - 围绕川酒、川猪、郫县豆瓣、德阳火锅等产业链打造特色产品 [6] - 通过"链金融+线上化"模式为上下游企业提供订单融资、应收应付账款融资 [6] 融资渠道拓展行动 - 推出交银人才贷、四川科技易贷、科创快贷等产品,最高提供3000万元信用贷款 [6] - 为通威股份子公司落地股权投资,助力草根知本集团实现债券市场首秀 [6] - 成功发行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助力新希望六和完成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债券发行 [6] 重点项目支持 - 支持通威眉山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基地 [2] - 参加四川省"拓市场稳增长"制造业智改数转供需对接活动 [4] - 为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四期)及扩产提升项目提供银团贷款 [6]
提升产业链与金融服务融合度
经济日报· 2025-07-27 06:26
产融合作规模与成效 -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已吸引3100多家金融和投资机构参与,推出800余项金融产品,累计助企融资规模突破1.2万亿元,受益企业平均每家获得近3400万元融资支持 [1] - 产业链金融服务有效解决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核心企业交易数据降低金融机构信息核验成本 [1] -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成熟,中小企业通过质押应收账款缓解流动资金压力 [1] - 科技型中小企业可凭借供应链链主孵化背景及实收资本等信息获得早期贷款支持 [1] 产业链金融服务优化方向 - 需深挖核心企业对上下游企业的增信潜力,通过占用核心企业授信额度为上游企业提供担保,降低金融机构风险 [2] - 应收账款质押模式依赖核心企业确权,部分核心企业因流程繁琐不愿配合,成为融资卡点 [3] - 供应链"脱核"模式无需核心企业担保,金融机构通过订单及贸易背景数据直接为中小企业放贷,提升效率与信贷可得性 [3] - 商业银行可探索将"脱核"模式应用于核心企业下游经销商,提供线上化、批量化金融服务 [3]
解锁高质量发展密码!三大区域这样破解制造业融资难题→
搜狐财经· 2025-07-26 21:24
制造业金融支持现状 - 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核心支柱面临长期资金缺口大、中小企业融资难等结构性困境 [1] - 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地已开展差异化金融创新探索构建多元协同金融生态体系 [3] 长三角产业链金融实践 - 依托26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占全国30%以上)构建"核心企业-金融机构-上下游企业"三位一体产业链金融生态圈 [3] - 开发"整车制造供应链贷""芯片产业订单融资"等特色产品精准服务汽车、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 [4] - 建立跨区域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归集三省一市税务、海关、电力等关键数据提升风险评估精准度 [4] 京津冀政策性金融实践 - 聚焦高端装备制造、半导体、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形成"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技术转化"联动机制 [4] -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设立"先进制造业专项贷款"提供长期低息资金支持"卡脖子"技术攻关 [4] - 创新"政策性银行+商业机构+担保公司"联合融资模式并设立技术创新风险补偿基金(补偿失败研发项目) [5] 珠三角数字金融实践 - 构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支撑的数字金融服务体系推出基于多维度数据的"智造贷"产品 [5] - 在佛山家电、东莞电子等集群建设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打通企业生产数据与金融机构信息壁垒 [6] - 通过智能风控模型实现企业精准画像与动态信用评估显著提高融资效率 [6] 金融赋能优化路径 - 政府部门需细化金融支持优先领域目录提高专项贷款贴息比例扩围税收优惠降低融资成本 [8] - 金融机构应开发知识产权证券化、设备抵押等个性化产品运用金融科技改造业务流程 [9] - 构建政银企协同生态打造产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鼓励产业链上下游建立联合研发机制 [10] - 完善绿色金融标准加大绿色信贷、债券、基金创新力度支持制造业低碳转型 [11]
与企共赢 金融为产业“链式赋能”
财经网· 2025-07-18 22:30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于2025年7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设置6大链条和供应链服务展区,包括先进制造链、清洁能源链、智能汽车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绿色农业链 [1] - 金融在产业链发展中扮演"血液系统"和"神经系统"角色,为产业循环提供资金支持并通过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优化产业运行效率 [1] - 链博会供应商服务展区出现多家金融机构,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等国内银行,以及大华银行、星展银行、瑞穗银行等外资银行,中国人保作为唯一参展保险机构参与 [1] 金融机构产业链服务创新 - 金融机构通过覆盖全流程的产品矩阵、陪伴全周期的服务体系、建设全场景生态系统等方式,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从传统"点对点"融资转向"链式赋能" [1] - 中国银行搭建"票、证、融、贷、债、险、租"供应链金融七大类产品体系,通过中银智链产品疏"堵点"、接"断点" [2] - 交通银行构建"链金融、云跨行、电网通"三大展示板块,提供收款服务、资金管控、付款服务等链条服务,并形成涵盖应收应付融资、预付款融资、订单融资、存货融资四大类数十个产业链金融产品 [2][3] - 交通银行借助开放银行等科技手段打造快易付秒放、银票秒开、银票秒贴、汽车秒放、保函秒开等秒级融资产品体系 [3] 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 宁波银行打造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波波知了,提供20余项服务包括供应链链接、海外拓客、信用修复、ESG与"双碳"等一站式"端对端"服务 [3] - 宁波银行永赢金租推出设备之家,为企业提供"买设备、卖设备、用设备"的全生态圈一站式服务 [3] - 宁波银行为出海企业提供"海外服务"一站式平台,涵盖企业出海投资期、运营期、扩张期和退出期全周期,提供12+6的一站式综合服务 [4] 数据驱动与全球协同 - 金融机构需搭建"产业数据中台+金融产品工厂+风险控制引擎"三位一体架构,实现金融资源与产业要素精准耦合 [5] - 中国银行依托覆盖境外64个国家和地区的网络,在9个国家开展链博会招展推介活动 [6] - 宁波银行展示供应链链接服务方案,通过对公合作网络与供应链大数据库帮助企业建联客户关键人 [6] 风险减量与数据智能 - 中国人保展示万象云风险减量服务平台,搭建"4+N"平台架构体系,提供60余款产品,重点围绕5项核心服务内容,推动行业从"灾后补偿"向"风险减量"转型 [7] - Visa展示全球支付数据解决方案,凭借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网络,为企业提供商业洞察服务与数据智能服务 [7] - Visa通过海量数据帮助企业分析行业趋势与市场格局,提供用户画像与风险视图,优化营销策略 [8] 行业发展趋势 - 金融正从传统资金提供者向产业生态赋能者进化,以更精准、更智能的方式服务产业链全生命周期 [8] - 产业链升级与协同成为经济发展核心驱动力,金融助力建设更具韧性、更有活力的产业生态体系 [8]
三载同行 持续赋能 交通银行精彩亮相链博会
财经网· 2025-07-15 12:02
链博会与交行参与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于7月16日在北京开幕,交通银行第三度以"官方合作伙伴"身份支持链博会 [1] - 公司在W4馆核心展区打造"以链为媒,融通百业"主题展台,展示其在五篇大文章、链金融、跨境金融等核心领域的举措与成果 [1] - 公司聚焦金融服务"六大链条"(先进制造链、清洁能源链、智能汽车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绿色农业链),设置链金融、云跨行、电网通三个展示板块 [1] 交行产业链金融服务策略 - 公司构建"基础产品+线上产品+秒融产品"产品体系,涵盖应收应付融资、预付款融资、订单融资、存货融资四大类数十个产业链金融产品 [2] - 通过科技赋能打造"五秒"秒级融资产品体系(快易付秒放、银票秒开、银票秒贴、汽车秒放、保函秒开) [2] - 加强数字化赋能,对接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平台,整合集团内部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生产要素 [2] - 借力第三方信息服务商平台,延伸产业链金融服务范围 [2] 行业重点布局与服务创新 - 公司深耕电力能源、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通讯设备、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 [2] - 创新提供全产品、全链条、全场景定制化特色金融服务方案,支持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 [2] - 公司致力于将金融服务精准输送至实体经济,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及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能 [3]
小城大业 | 这座“灯饰小镇”不简单
中国新闻网· 2025-07-03 17:45
行业概况 - 广东中山古镇镇是全球灯饰产业核心区,面积不足50平方公里却集聚3万多家灯饰照明经营主体 [1] - 该地区灯饰销量占国内市场份额70%,产品出口130多个国家地区并占据国际同类市场50%份额 [1] - 灯饰行业具有订单"快进快出"特点,对资金时效性要求极高 [3] 金融支持举措 - 中山工行2022年以来累计向照明行业投放小微企业贷款超40亿元 [1] - 针对制造业小微企业推出"制造e贷"专属融资产品,运用科技手段实现线上额度测算与申请 [3] - 某案例中7个工作日内完成500万元信用贷款审批,额度达企业年纳税额5倍 [3] - 2025年5月30日推出灯饰配件专业市场集群化贷款模式,基于商户数据资源实施批量授信 [3][4] 产业影响 - 金融支持有效解决企业扩大生产时面临的原材料采购、设备升级等资金瓶颈 [3] - 集群化贷款模式为全国专业市场金融服务提供标准化模板 [4] - 金融活水疏通产业链血脉,提升整体产业运营效率 [3][4]
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中美全方位竞争下,产业链金融进一步赋能出海企业
凤凰网财经· 2025-06-28 17:07
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核心观点 - 论坛以"为开放的世界"为主题,旨在为中国企业搭建思想碰撞、资源对接、规则对话的高端平台,系统性破解出海难题 [1] - 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探讨国际金融竞争环境和产业链金融赋能 [3] 出海企业竞争环境 - 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变化:对美出口占比从2022年16.2%降至2024年14.7%,对欧盟出口占比从15.6%降至14.3% [4] - 2024年1-3月中国对外非金融类投资达356.8亿美元,同比增长5.4%,覆盖143个国家和地区的4023家企业 [4] - 中美竞争已演变为科技、资源、金融等全方位竞争,出海企业面临的主要竞争来自中美博弈 [4] 美国金融现状分析 - 美国制造业占GDP比重从28.1%降至2024年Q3的9.96%,年贸易逆差超5000亿美元 [5] - 美国国债规模达36万亿美元,年利息超1万亿美元,依托美元霸权放量发行美元购买全球商品 [5] - 美国推出稳定币方案旨在扩张国债市场,推进全球金融市场美元化,加剧中美货币金融竞争 [6] 中国金融强国建设路径 - 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和金融市场架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8] - 推进金融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用数字化技术重构金融服务流程 [8] - 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发展,避免对单一主权货币依赖 [8] - 发展多边支付系统,防止支付工具政治化 [8] - 人民币已成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需拓宽其国际货币功能 [8] 产业链金融赋能出海企业 - 中国出海企业从"单打独斗"转变为获国家政策、技术创新、产业链全方位赋能 [10] - 金融机构服务升级:从简单信贷结算扩展至全产业链金融,包括并购贷款、上市融资、贸易金融等 [11] - 中国银行在64国设540家分支机构,为45个"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全产业链金融服务 [11][12]
李礼辉:三十年前出海企业更多是“单打独斗”,如今则有产业链金融赋能
凤凰网财经· 2025-06-28 13:48
论坛概况 - 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于6月28-29日在深圳举行,主题为"为开放的世界",旨在为中国企业搭建思想碰撞、资源对接、规则对话的高端平台,系统性破解出海难题 [1] - 论坛由凤凰网主办,雪花高端系列品牌-醴首席赞助合作,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理事会联合主办 [1] 中国企业出海环境变化 - 三十年前中国企业出海多为"单打独斗",依赖发达国家供应链 [3] - 近二十年中国出海企业经营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获得国家政策、技术创新、产业链等多方位赋能 [3] 出海企业赋能因素 - 国家政策赋能: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多线合作协议,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减免关税,降低投资风险 [3] - 技术创新赋能:出海企业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把握市场需求,优化产品服务,降低跨国运营成本 [3] - 产业链赋能:依托中国完整产业链供应链,出海企业可获得品种齐全、品质可靠的材料和零部件,以及快捷物流运输服务、高效设计支持和信息服务 [3] 金融机构服务升级 - 金融机构服务从简单信贷结算和保险,升级为提供全面产业链金融服务 [3] - 具体服务包括:助力出海企业优化全球布局实现产业跳级、支持加强产业链协同提升效率、拓展产业链金融服务提升国际竞争力 [3]
臭鳜鱼何以“游出”鲜香产业链
金融时报· 2025-06-19 11:27
臭鳜鱼产业发展概况 - 徽州臭鳜鱼年加工产值突破57亿元,带动就业3万余人,产业近十年快速发展[1] - 臭鳜鱼消费需求快速增长,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产业密码[1] - 黄山市金融部门深度融入产业链,促进产业稳定发展[1] 产业标准化与市场需求 - 苗员外农业公司2024年产值超3亿元,较2016年增长近百倍,主要因臭鳜鱼消费需求迸发[2] - 2015年前后徽菜馆在一二线城市受欢迎,乡村文旅热度提升,传统加工方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2] - 工厂化制作保留传统工艺,实现温控、发酵时间标准化,提升产品品质,融入现代饮食理念进一步激发需求[2] 产业链与资金需求 - 臭鳜鱼消费场景集中在餐厅,工厂化加工可控制成本,企业批量采购活鳜鱼以应对价格波动[3] - 苗员外农业公司搬迁新厂区,自有资金投入基建,但流动资金需求增大[3] - 行业呈现集约化发展态势,龙头企业横向延伸产业链,金融支持成为新课题[3] 金融支持与创新 - 农行黄山分行为珍味坊食品公司提供400万元融资,利率1.9%,支持上游合作与技改[4] - 加工企业需在采购季支付定金并现结,资金流紧张,金融支持靶向这一阶段[4][5] - 金融机构创新抵质押范围,采取供应链金融等方式贯通产业链[5] 金融产品与服务案例 - 农商银行推出臭鳜鱼存货质押模式,徽味鲜食品公司获2990万元商品融资贷款[6] - 徽商银行黄山分行推出"三方保兑仓"间接授信,为产业链小微企业提供1400万元信贷[6] - 工行黄山分行推出"养殖e贷",农发行黄山市分行创新"农产品购销贷",余额6000万元[6] 政策引导与产业前景 - 中国人民银行黄山市分行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13.86亿元,臭鳜鱼产业贷款余额8.5亿元,同比增长39.5%[8] - 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87%,同比下降83个BP[8] - 臭鳜鱼产业纳入"乡村振兴共同发展计划",金融活水助力百亿产业发展[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