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obotics
icon
搜索文档
实现高拟人化突破!这家正宗人形机器人概念股,入选AI明星企业
证券时报· 2025-09-06 22:20
为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从概念走向应用,川机器人近期频频发力战略合作,通过整合资源、锁定场景, 构建多元化合作版图。 2025年川机器人持续加码产品矩阵,先后推出了人形机器人T1 Ultra、复合机器人CW1与CW2、超轻量 机械臂TCB系列,还在8月发布了面向消费端的TO C级机器人「小天」,实现多赛道产品突破,覆蓋不 同的应用场景,实现全栈式的产品发展路径。 同时,与中兴通讯合作开发的家庭陪护机器人项目也取得阶段性成果,已实现语音指令控制,可完成取 水、拿取纸巾与水果等基础服务,未来将进一步拓展家庭服务功能。 业绩方面,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382.99万元,同比增长11.59%,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008.41万元,主要 原因是公司加大人形机器人领域研发投入:上半年研发费用达951.71万元,同比大涨64%。高研发投入 直接推动业务放量,报告期内公司智能制造系统业务收入同比激增1455.27%,不仅完成与西南科技大 学合作的智能机器人演示生产线项目,还实现了人形机器人、协作机器人、一体化关节等新产品的销售 收入,标志着公司产品线从「技术研发」向「市场落地」快速迈进。 频频发力战略合作 近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厅正式 ...
《Science Robotics》重磅:仅需2小时,机器人柔性装配技能直逼人类顶尖水平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06 19:43
机器人操控一直是 机器人技术 领域的核心挑战。从工厂中的机械臂到家庭服务机器人,如何让机器人灵活、 精细且智能地完成各种操作任务,是研究者们数十年来努力的方向。传统的操控方法往往需要工程师精心设计 控制规则,或者让机器人反复观看人类演示进行模仿学习。但这些方法通常缺乏适应性,遇到新场景容易失 败,且难以达到人类水平的熟练度和速度。 近年来, 强化学习( RL )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让机器人通过自主尝试和错误来学习技能,根据结果调整策 略。 然而,在现实世界中训练机器人成本高昂、效率低下,且存在安全风险,因此,尽管 RL 在模拟环境中 表现优异,将其直接应用于真实机器人始终困难重重。 针对以上 难题 , 来自美国伯克利大学的刘建兰研究 团队提出了基 于 视觉的人机协同强化学习系统( HIL- SERL ) ,正在改变这一局面。该系统仅需 1 至 2.5 小时的真实世界训练,就使机器人精通了一系列复杂 操作任务,成功率近乎完美,执行速度甚至超越人类水平。 该成果以 " Precise and dexterous robotic manipulation via human-in-the-loop reinforce ...
小米布局机器人核心部件,投资关节技术企业「国华智能」|硬氪首发
36氪· 2025-09-06 13:23
公司融资与资金用途 - 近期完成数千万人民币融资 投资方包括小米产业投资和金杨股份[1] - 资金主要用于人形机器人核心关节模组的技术迭代与扩产[1] 公司发展历程与产能建设 - 2014年成立于北京 从事谐波减速器研发制造 2021年落地青岛实现产业化[1] - 目前拥有90余人团队 年产5万台套精密传动部件能力[8] - 在青岛建设国内首条关节模组自动化产线 配备三坐标 精密齿轮检测仪 5吨级振动台等设备[7] 技术研发与产品能力 - 实现谐波减速器 行星滚柱丝杠 旋转关节和直线关节等核心部件全栈自研[1] - 开发四大系列百余种谐波减速器标准型号 应用于工业机器人 协作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和航天领域[3] - 行星滚柱丝杠精度达C3等级 优于国内普遍的C5 C7精度 通过预载技术在多项性能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 - 具备从材料热处理 齿形设计 精密加工到整机测试的全链条能力[6] 标准化与行业地位 - 作为主要单位参与制定4项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家标准和8项团体标准[3] - 率先实现高性能关节模组的量产 是国内屈指可数能正向开发整套关节模组的企业[1][7] 客户合作与市场应用 - 深度参与小米人形机器人项目 为其上半身关节模组等核心部件提供全流程支持[4] - 产品覆盖人形机器人 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及工业制造装备等多个领域[6] - 在航天领域为低轨卫星提供SADA系统 用于太阳帆板展开与天线指向控制[6] - 谐波减速器和高精度行星滚柱丝杠已进入多家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厂商的批量项目[6] 行业价值与竞争策略 - 关节模组占人形机器人BOM成本的60%左右 决定整机运动性能 可靠性和寿命[7] - 竞争逻辑将越来越接近汽车产业 质量稳定 交付可预期和成本控制成为关键[7] - 优势在于全栈自研能力与快速响应速度 能够最快响应客户改型需求[6]
中国具身智能开启黄金发展期,京津冀成重要策源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06 11:43
王田苗进一步表示,以2025年为起点,中国具身智能产业将可能逐渐摆脱追求通用模型的"混沌状态", 转向以垂直场景的"智能定界"为牵引的落地再突破。在无人配送、无人环卫、陪护交流、智能体助理、 商超药店、医院应用以及制造物流与焊接打磨等一系列细分领域,具身智能将有望率先实现落地。 当日,智友·雅瑞 科创平台联合多家产业链主企业共同发起成立"具身智能-产业协同创新中心"。首批创 始企业成员汇聚了包括京东方、联想、施耐德等在内的来自高端制造、消费电子、智能家居与低空经济 等多个前沿领域的产业领军企业。该中心旨在联合产业链领军企业,发挥各自在核心技术研发、高端生 产制造、全球市场渠道与产业资本运作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共同推进具身智能技术在多元场景下的深度 融合与规模化落地,构建"技术—产业—商业"闭环生态,打造覆盖创新孵化、应用验证与规模化商业爆 发的全周期体系。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9月5日,2025科技创变者大会在京举行。《2025中国具身智能产业星图》发布,报告提出,"北京重创 新、长三角强生态、珠三角促出海",中国具身智能正开启以"AI+高端制造"为核心的20至30年的黄金发 展期。 具身智能,与人们传统意义 ...
当机器人成为“店小二”
经济日报· 2025-09-06 09:19
机器人智慧零售应用 - 人形机器人智慧零售解决方案最小仅需9平方米空间 可全天候自主运营并售卖饮品 小食 文创 药品等高频消费品类 [1] - 机器人零售采用一次性投入24小时运转模式 同一机械臂同时完成补货 做咖啡 递饮料等多项任务 综合开销低于传统人力方案 [1] - 太空舱机器人日均服务达2000人次 带动周边客流量提升30% 新奇体验转化为新生产要素吸引消费者 [1] 多元化服务场景拓展 - 智慧零售可结合区域特色定制商品服务 覆盖交通枢纽 老旧小区 景区街角和夜间场景等传统便利店难以触达区域 [2] - 通过更低成本更快部署方式提升公共服务密度与消费便利性 在非核心区域实现高效服务 [2] 产业生态体系构建 - 全球首家人形智能机器人4S店在北京亦庄启动 提供场景展示与沉浸式体验空间 使用户直观感受产品性能 [2] - 产业链形成研发-制造-场景-金融-服务一体化闭环 构建覆盖机器人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 [2] - 采用集中采购加标准化维修模式 以及与金融机构合作的租赁加托管模式 降低中小企业及家庭用户使用门槛 [2] 技术商业化转型 - 人形机器人通过标准化 数据化 服务化方式 从高成本低频次难维护的技术奢侈品转变为低成本高频次易维护的日常耐用品 [3] - 机器人应用场景从实验室延伸至零售 餐饮 竞技比赛等多领域 为日常生活场景渗透奠定基础 [3]
力争三年内 培育30个标杆项目
每日商报· 2025-09-06 06:19
政策支持与产业规划 - 发布《AI+智造创新十条》政策 从平台搭建、产业集群、人才培育、场景开放等十个维度构建全方位支持体系 [1] - 整合浙江算力中心、之江实验室等五大高能级科创平台 打造从基础算力到产业落地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1] - 实施"双百计划"促进AI人才与制造业骨干双向交流 每年打造5项标志性AI应用场景 [1] - 仓前街道力争三年内培育30个AI+智造标杆项目 打造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示范区 [2] 技术产品与场景应用 - 钢琴演奏机器人、智能巡检机器人、四足机器狗等20余项创新产品在AI+智造发展大会亮相 [1] - 灵伴科技智慧警务项目与上拓环境水处理智能化项目将率先在仓前落地实施 [1] - 产品未来将进入仓前街道的企业、政务系统和百姓生活场景 [1] 企业合作与产业生态 - 仓前街道与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培育人工智能领域专精特新企业集群 [1] - 申昊科技、德创电子等5家头部企业被聘为AI解决方案供应商 为行业提供技术赋能示范案例 [1] - 由财通资本、银杏谷资本等多家金融机构组成AI+智造金融服务团 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 [2] 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 金融服务团提供研发贷、成果转化险到产业基金对接的全周期金融服务 [2] - 重点支持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2] - 采用"基金+信贷+保险"三位一体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为AI企业注入强劲动力 [2]
Shareholders that lost money on iRobot Corporation (IRBT) should contact Levi & Korsinsky about pending Class Action - IRBT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9-06 04:54
NEW YORK, Sept. 05, 2025 (GLOBE NEWSWIRE) -- Levi & Korsinsky, LLP notifies investors in iRobot Corporation ("iRobot Corporation" or the "Company") (NASDAQ: IRBT) of a class action securities lawsuit. CLASS DEFINITION: The lawsuit seeks to recover losses on behalf of iRobot Corporation investors who were adversely affected by alleged securities fraud between January 29, 2024 and March 11, 2025. Follow the link below to get more information and be contacted by a member of our team: https://zlk.com/pslra-1/ir ...
许多自驾和传统机器人公司,已经开始成立具身实验室了......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9-06 00:03
许多自驾和传统机器人公司,已经开始成立具身实验室了...... 今天在和朋友喝下午茶,聊到了很多公司开始筹建具身团队和业务线。其中不乏有自动驾驶公司、 主机厂、新势力、传统机器人公司、传统臂商。 貌似又到了那个谁不入场就会被时代抛弃的时候,先不妨看看这几类公司的出发点吧。对于自驾公 司和主机厂,他们想做的更多是解决工厂智能部分,造车需要大量的工人,包括制造、搬运、特殊 场景的需求。如果机器人能够在固定场景下完成相对智能,那么能省下不少成本。 对于传统机器人公司来说,比如扫地机器人公司,他们更希望升级已有产品,具备更加智能的服 务。比如扫地机上添加机械臂,用户可以下达指令完成清扫之外的工作以及通过大模型实现更好的 交互功能。传统臂商,也想进一步参与臂的智能化升级,适配更加泛化和多样的场景。 当然,也不排除很多公司通过投资新兴产业来赚取更多的利润。但这个趋势会导致,很多公司的资 源倾斜到具身领域。无论是数据生产模块还是算法、本体层面。很多公司的具身岗位存在缺口,一 些没有经验的leader不得不扛起大旗!持续的面试仍然招不到合适的,因为真的懂的人很少。 归根到底是没有系统的培养体系,导致这方面的人才出现了数量和质 ...
5 major takeaways from Tesla's $1 trillion pay package proposal for Elon Musk
Business Insider· 2025-09-05 23:27
Tesla has unveiled a new pay package for Elon Musk that could turn the world's richest man into the first trillionaire.The EV giant announced on Friday that it would submit the enormous new compensation plan, which requires the Tesla CEO to boost the company's valuation to $8.5 trillion, for shareholder approval in November. The proposed pay package is unprecedented in both its size and the scale at which Tesla will have to grow for Musk to achieve it.Here are five takeaways from what could end up being ...
IRBT DEADLINE TODAY: ROSEN, LEADING TRIAL ATTORNEYS, Encourages iRobot Corporation Investors with Losses in Excess of $100K to Secure Counsel Before Important September 5 Deadline in Securities Class Action - IRBT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9-05 22:20
诉讼背景 - 罗森律师事务所提醒在2024年1月29日至2025年3月11日期间购买iRobot公司(NASDAQ: IRBT)证券的投资者 关于2025年9月5日的重要首席原告截止日期 [1] - 投资者可能有权通过应急费用安排获得补偿 无需支付任何自付费用或成本 [1] 诉讼详情 - 指控iRobot公司在整个类别期间作出虚假和误导性陈述 未能披露重组计划在亚马逊收购终止后维持稳定性的实际效果被夸大 [4] - 公司作为独立实体盈利运营的可能性较低 对其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疑问 [4] - 真实细节披露后投资者遭受损失 [4] 律所资质 - 罗森律师事务所在证券集体诉讼领域具有领先地位 2017年ISS证券集体诉讼服务结算数量排名第一 [3] - 自2013年以来每年排名前四 累计为投资者挽回数亿美元损失 2019年单独为投资者获得4.38亿美元赔偿 [3] - 创始合伙人Laurence Rosen于2020年被law360评为原告律师界泰斗 多名律师获得Lawdragon和Super Lawyers认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