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星导航
icon
搜索文档
合众思壮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上升亏损收窄,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1 07:0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6.59亿元 同比增长18.97% [1] - 归母净利润-907.21万元 同比改善84.29%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3.25亿元 同比增长13.19%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175.88万元 同比改善51.95%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41.52% 同比增长0.48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2.22% 同比大幅改善80.3% [1] - 三费占营收比35.41% 同比下降21.11% [1] - 每股收益-0.01元 同比改善84.23% [1]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元 同比改善98.64% [1] - 货币资金4.32亿元 同比减少2.72% [1] - 应收账款2.666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53.60% [1] - 有息负债3.75亿元 同比下降23.92% [1] 现金流变动原因 - 经营现金流改善因收入增加带动现金流入增长 [3] - 投资现金流下降因本期购建资产投入增加 [3] - 筹资现金流改善因上年同期偿还大额借款 [3] - 财务费用下降53.52% 因融资规模缩减 [3] 历史业绩表现 - 近10年ROIC中位数3.67% 投资回报较弱 [3] - 2020年ROIC低至-17.08% 投资回报极差 [3] - 上市以来14份年报中出现5次亏损年份 [3] - 净利率历史表现不佳 去年为-20.72% [3] 财务健康度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比率74.54% 需关注偿债能力 [4] - 应收账款大幅增长53.60% 需关注回款状况 [1][4] - 归母净利润持续为负 盈利质量待改善 [1][4]
20cm速递|关注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国泰(159388)投资机会,算力与卫星产业链受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14:25
行业景气度 - 2025年上半年通信行业高景气延续 算力板块表现最为亮眼[1] - 全球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带动800G高速光模块需求强劲释放[1] - 行业高景气集中于算力及AI驱动的核心环节[1] 细分板块表现 - 光模块/光器件/光芯片龙头普遍实现收入与利润双增长 中际旭创 新易盛等企业净利润同比增幅显著[1] - 通信设备领域数据中心交换机在互联网客户集中采购和海外需求修复带动下高速增长 锐捷网络 星网锐捷等净利润同比大幅提升[1] - 运营商板块保持稳健增长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等主营业务收入小幅增长 数字化转型收入占比持续提升[1] - 物联网板块高算力模组和海外IoT需求助推头部企业利润增长 移远通信 美格智能等净利润同比翻倍[1] - 卫星板块延续稳健增长 北斗导航等新兴业务与海外市场拓展成为长期动能[1] 金融产品信息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国泰(159388)跟踪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970070)单日涨跌幅可达20%[1] - 指数从创业板市场选取涉及机器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细分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1] - 指数具有显著成长性和创新性特征[1]
中海达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5.39% 获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产品定点
证券日报网· 2025-08-20 10:4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93亿元 同比增长15.3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368.85万元 较去年同期亏损大幅减小 [1] 产品与技术进展 - 惯性测量单元产品(IMU)获得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定点 为"千里浩瀚"智能辅助驾驶平台提供位置与姿态感知技术支撑 已实现相关车型量产交付 [1] - 智能辅助驾驶车载高精度业务新定点项目导入量产 有效释放工厂产能 驱动相关业务快速增长 [1] - 持续探索状态空间模型、数据传感器和算法研发 积极拓展新兴应用场景 [1] - 获得国内两家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的IMU产品定点 相关产品已小批量交付 [1] - 惯性测量单元产品(IMU)、高精度定位天线、车载组合型(4G/5G+GNSS)天线和高精度定位算法引擎SDK等产品在车企量产车型上保持规模量产交付 [2] 战略布局与能力建设 - 智能驾驶相关软硬件产品布局日臻完善 完成产品功能安全D等级能力建设 满足高级别智能驾驶量产项目严格要求 [2] - 持续关注智能驾驶及智能网联、人工智能等相关行业需求与发展变化 [2] - 不断探索高精度定位技术在低空领域、工业机器人等行业领域内的融合应用 [2]
合众思壮: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约-907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21:36
公司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6 59亿元 同比增加18 97% [2]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907万元 [2] - 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 0123元 [2] - 2024年同期营业收入约5 54亿元 [2] - 2024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5775万元 [2] - 2024年同期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 078元 [2] 财务表现对比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较2024年同期增长1 05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较2024年同期减少4868万元 [2] - 2025年上半年每股亏损较2024年同期减少0 0657元 [2]
河北将打造100个北斗创新应用场景
人民日报· 2025-08-19 05:19
北斗创新应用场景 - 河北省计划打造100个北斗创新应用场景以展示各领域应用成果并带动产业发展 [1] - 目标是通过应用场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并加快全省北斗产业发展 [1] 北斗+智慧城市 - 推动北斗在城市立体空间管理、地下空间定位导航、数字道路建设等城市治理领域应用 [1] - 融合北斗高精度定位、5G通信、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城市时空感知网络 [1] - 技术融合将为城市智慧运行和深度治理提供支持 [1] 北斗+低空经济 - 推动北斗在低空空域安全监管、空中游览、无人机配送等方面的大规模应用 [1] - 融合低轨卫星通信、高精度遥感等技术实现低空活动的全域感知、智能调度和协同管理 [1] - 应用将助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1]
助推北斗产业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中国证券报· 2025-08-19 04:14
行业发展规划 - 河北省计划通过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加快北斗规模应用 以创新驱动 应用牵引 协同联动和生态培育为核心路径 [1] - 目标到2027年大幅提升北斗在交通运输 农业生产 工业制造等重点行业领域渗透率 构建时空数据全链条能力 [1] - 形成10个以上标志性应用场景 突破10项以上融合应用关键技术 建设5个以上高水平研发平台和测试验证环境 [1] 产业生态建设 - 加强企业梯度培育 孵化专注于导航芯片 模组 终端 软件开发及位置服务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2] - 通过定向招商和场景开放引育骨干企业 培育链主企业 形成龙头引领-链条协同-集群发展生态 [2] - 推动京津冀北斗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实现基础设施互通 标准体系互认 应用场景共享 [1] 资本市场支持 - 发挥上市服务联盟和沪深北证券交易所河北基地作用 助推北斗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1][2] - 具备条件地区需结合当地实际合理布局北斗产业 引导资源高效配置和产业集聚发展 [2] 区域协同发展 - 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势 强化央地合作和区域协同 [1] - 形成3-5个跨区域示范项目 打造全国区域北斗协同应用标杆 [1]
最新发布!刚刚,利好来了!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19:32
发展目标 - 到2027年京津冀北斗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实现基础设施互通 标准体系互认 应用场景共享 形成3—5个跨区域示范项目 打造全国区域北斗协同应用标杆 [1][2] - 北斗在交通运输 农业生产 工业制造 自然资源 智慧城市等重点行业领域渗透率大幅提升 构建北斗时空数据全链条能力 [2] - 形成10个以上标志性应用场景 突破10项以上北斗融合应用关键技术 建设5个以上高水平研发平台和测试验证环境 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北斗应用标准规范体系 [2] 技术攻关 - 推动北斗与5G/5G-A 人工智能 物联网 卫星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 支持研发高精度 低功耗 低成本 小型化北斗芯片及关键元器件 [1][4] - 实施一批北斗技术攻关项目 重点突破全域覆盖高精度定位 短报文集成应用与大规模服务 融合卫星/基站/传感器的室内外无缝定位导航 通导一体低空智能监管等关键技术 [4] - 支持骨干企业联合高校 科研院所建设北斗领域省级科技创新平台 构建成果转化体系 推动北斗科技成果在冀孵化转化 [4] 基础设施 - 建设区域高精度定位网络 建设国家时空大数据中心京津冀枢纽 提供区域北斗时空数据服务 构建京津冀时空数据资源共享机制 [2] - 建设北斗车联网平台 统一商用车数据接口 支持车载一键救援服务 接入"两客一危一重"车辆 重型载货汽车 内河船舶等 [3] - 在灾害频发区域和重点行业部署多制式应急通信终端设备 实现大众应急通信能力覆盖 构建北斗与多技术融合的全省应急通信网络 [3] 应用场景 - 在地下车库 商业中心等区域建设室内外无缝定位体系 提升定位精度和场景适配性 [3] - 研发推广北斗短报文智能腕表 提供定位 导航及紧急呼叫服务 集成短报文功能探索一键救援模式 [3] - 探索北斗智能健康养老设备应用 完善老年人智能监护服务模式 [3] - 结合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和高精度地图 提升车联网高精度定位性能 研发北斗高精度定位产品支撑共享单车停放秩序规范和运营调度优化 [3] - 拓展危化品运输监管 步道智慧化提升 无人物流配送等场景 [3] 产业培育 - 孵化一批专注于北斗导航芯片 模组 终端 软件开发 系统集成及位置服务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推动其加快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 "专精特新"企业和瞪羚企业 [5] - 通过定向招商 场景开放等方式引育骨干企业 培育"链主"企业 形成"龙头引领-链条协同-集群发展"的产业生态 [5] - 发挥上市服务联盟和沪深北证券交易所河北基地作用 助推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5] 区域发展 - 石家庄市聚焦北斗软件开发 系统集成 终端制造等领域 引育重点企业50家 产业规模突破150亿元 推广北斗终端超10万台/套 [6] - 沧州市推进北斗数据资源标准化归集 建设北斗行业可信数据空间 推广北斗终端超16万台/套 打造"北斗+游船AIS系统"等特色场景 [6] - 雄安新区建设国家时空信息服务基础设施"一平台三系统" 引育5家以上优质企业 实现高精度芯片(模组)年产能10万片 [6]
最新发布!刚刚,利好来了!
券商中国· 2025-08-18 19:19
河北省北斗规模应用三年行动方案核心要点 发展目标 - 到2027年京津冀北斗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实现基础设施互通、标准体系互认、应用场景共享,打造3-5个跨区域示范项目[2][4] - 重点行业领域渗透率大幅提升,构建北斗时空数据全链条能力,形成10个以上标志性应用场景[4] - 突破10项以上北斗融合应用关键技术,建设5个以上高水平研发平台和测试验证环境[4] 核心技术攻关 - 推动北斗与5G/5G-A、人工智能、物联网、卫星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2][7] - 研发高精度、低功耗、低成本、小型化北斗芯片及关键元器件[2][7] - 重点突破全域覆盖高精度定位、短报文集成应用等关键技术[7] 基础设施完善 - 建设区域高精度定位网络和国家时空大数据中心京津冀枢纽[4] - 构建京津冀时空数据资源共享机制,打造示范性时空信息服务网络[4] - 建设北斗车联网平台,统一商用车数据接口,支持车载一键救援服务[5] 应用场景拓展 - 在地下车库、商业中心等区域建设室内外无缝定位体系[5] - 研发推广北斗短报文智能腕表,提供定位导航及紧急呼叫服务[5] - 拓展危化品运输监管、无人物流配送、智慧农业等应用场景[5][8] 产业融合发展 - 孵化一批专注于北斗导航芯片、模组、终端等领域的创新型中小企业[8] - 培育"链主"企业,形成"龙头引领-链条协同-集群发展"的产业生态[8] - 石家庄市聚焦北斗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领域,目标产业规模突破150亿元[8] 试点城市建设 - 沧州市打造"北斗+游船AIS系统"等特色场景,推广北斗终端超16万台/套[9] - 雄安新区建设国家时空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实现高精度芯片年产能10万片[9] - 雄安新区打造"北斗+地下空间、数字淀乡"等应用场景[9]
北斗产业驶入快车道,前七月卫星导航相关企业注册涨超50%
企查查· 2025-08-18 13:51
据央视财经报道,北斗产业驶入快车道。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五周年之际,其产业化进程交 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北京市中位协北斗时空技术研究院院长李冬航在节目中透露关键数 据:"2020年统计的数据是4033亿元,到2024年底已经达到5700亿元,预期到今年年底肯定可以超过 6000亿元,产业规模扩大50%。"更令人瞩目的是大众应用的普及度,"社会具有北斗功能的总定位终端 已经达到了22亿的规模"。 (原标题:北斗产业驶入快车道,前七月卫星导航相关企业注册涨超50%)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已注册7083家,其中前7月注册量达6622家,同比增长57.59%。 2、主要分布在华南、华东、华北等地区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8月15日,国内卫星导航相关现存企业达4.08万家,主要分布在华南、华东、华 北等地区。其中位于华南地区、华东地区的相关企业,均占比超23%,分别达23.34%、23.07%。 3、多归属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企查查数据显示,从国标行业来看,国内卫星导航相关现存企业,多归属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 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这两个行业,分别占比38.8%、34.8 ...
河北:实施一批北斗技术攻关项目 增强系统自主可控性和应用可靠性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13:37
河北省北斗规模应用三年行动方案 核心观点 - 河北省计划推动北斗与5G/5G-A、人工智能、物联网、卫星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 [1] - 支持研发高精度、低功耗、低成本、小型化北斗芯片及关键元器件 [1] - 实施北斗技术攻关项目,突破全域覆盖高精度定位、短报文集成应用等关键技术 [1] - 推动形成泛在智能的时空信息要素服务 [1] 技术攻关方向 - 重点突破全域覆盖高精度定位技术 [1] - 突破短报文集成应用与大规模服务技术 [1] - 融合卫星/基站/传感器的室内外无缝定位导航技术 [1] - 通导一体低空智能监管技术 [1] 基础设施发展 - 围绕北斗规模应用基础设施开展技术攻关 [1] - 解决时空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化应用重大难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