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运营
搜索文档
话费竟然变成36个月贷款,营业员:说清楚就没人签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2:27
业务模式与运营机制 - 橙分期业务是一种信用购机活动 用户通过签订分期合同将月付话费转换为为期36个月的贷款 绑定免费赠送的电子产品如手机或智能音箱 [1][8] - 资金流转模式为用户每月缴纳套餐资费 电信以红包或补贴形式返回部分话费至翼支付账户 再由翼支付代用户向商业保理公司还款 例如99元话费中69元交运营商 30元用于偿还贷款 [15] - 三大运营商均采用类似金融模式:中国电信通过全资控股的甜橙融资租赁开展业务 联通与招商永隆银行成立招联消费金融 移动与四川世纪银通等分期公司长期合作 [8] 销售实践与消费者问题 - 营业员普遍采用话术规避金融术语 强调"0元购""免费送"等福利 刻意隐瞒分期贷款实质 且因业绩压力(底薪500-2000元主要靠提成)不作充分解释 [1][14] - 出现多起违规操作案例:包括未经同意的电脑打字签名、伪造手写笔迹、手持告知书偷拍照片等 部分用户收到催收短信才发现欠款影响征信 [4][5][11]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中国电信橙分期业务相关投诉达5850条 百位消费者分享类似受骗经历 涉及群体包括老年人和缺乏金融知识的普通用户 [1][11] 监管挑战与行业治理 - 运营商与金融机构分属不同监管部门 线下销售场景成为难规范、难追责的灰色地带 金融监管部门只能通过约束持牌机构间接施压 [1][19][20] - 专家建议分类治理:对类金融牌照机构(如融资租赁、保理)应主动收缩业务 持牌金融机构(如招联消费金融)需强化场景合规和消费者保护 [20][21] - 2023年5月"退金令"要求央企原则上不得新设金融机构 中国电信同年7月出售旗下网络小贷、融资担保及保险代理公司股权 体现业务收缩趋势 [20]
国金证券给予中国联通买入评级,算网数智引领增长,高分红彰显价值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12:17
业务表现 - 传统联网通信业务增长稳健 [2] - 算网数智业务成为新增长引擎 [2] - 算力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率提高 [2] - 持续看好云和IDC业务放量 [2] 财务状况 - 资本开支下降 [2] - 现金流增长 [2]
话费竟然变成36个月贷款,营业员:说清楚就没人签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2:10
运营商分期贷款业务乱象 - 中国电信"橙分期"业务收到5850条投诉,消费者在不知情下被绑定36个月贷款[1] - 营业员常以"免费送手机/音箱"为诱饵,隐瞒分期贷款实质,利用消费者占便宜心理[1][4][11] - 三大运营商均布局类似金融模式:电信控股甜橙融租,联通与招联消费金融合作,移动与世纪银通合作[5] 业务操作违规细节 - 营业员未按规范执行手持告知书拍照流程,存在伪造签名等骗签行为[4][6][7] - 分期合同条款隐蔽:更换套餐或转网将触发违约金,逾期影响征信[4][12] - 实际资金流向复杂:用户话费部分用于偿还贷款(如99元话费中30元用于还款)[12] 行业运作机制 - 营业员面临双重业绩压力:底薪仅500-2000元,依赖设备销售和用户绑定提成[11] - 运营商推广分期旨在防止套机行为,确保用户长期使用[12] - 金融合作存在监管真空:运营商与金融机构分属不同监管部门[1][15] 行业整改建议 - 应分类治理持牌机构(如招联金融)与类金融机构(如甜橙租赁)[16] - 持牌机构需强化场景合规,严格执行《金融消保法》关于真实意愿的规定[17] - 运营商应主动收缩非主业金融业务,聚焦5G/AI等创新业务[16] 市场影响数据 - 招联消费金融2024年营收达173.18亿元,居行业首位[17] - 中国电信2023年已出售网络小贷等金融子公司股权响应"退金令"[16]
中国联通涨超3% 上半年营收突破2000亿元 中期息同比增长14.5%
智通财经· 2025-08-13 12:00
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突破人民币2000亿元 同比增长1.5% [1] - 税前利润达人民币178亿元 同比增长5.1% [1] - 公司权益持有者应占溢利人民币144.84亿元 同比增长5.01% [1] - 每股盈利人民币0.47元 拟派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2841元 同比增长14.5% [1] 业务结构 - 联网通信收入达人民币1319亿元 [1] - 算网数智收入达人民币454亿元 占比提升至26% [1] - 国际业务收入达人民币68亿元 同比增长11% [1] - 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占比提升至86% 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1] 市场反应 - 股价涨超3% 截至发稿涨3.04%报10.5港元 [1] - 成交额达5.68亿港元 [1]
港股异动 | 中国联通(00762)涨超3% 上半年营收突破2000亿元 中期息同比增长14.5%
智通财经网· 2025-08-13 11:55
股价表现 - 中国联通股价上涨3.04%至10.5港元 成交额达5.68亿港元 [1] 财务业绩 - 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5% [1] - 税前利润达17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1% [1] - 公司权益持有者应占溢利144.8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01% [1] - 每股盈利0.47元人民币 中期股息每股0.2841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4.5% [1] 业务结构 - 联网通信收入达1319亿元人民币 [1] - 算网数智收入达454亿元人民币 占比提升至26% [1] - 国际业务收入达6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1% [1] - 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占比提升至86% 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1]
北京移动回应网络故障致歉,联通用户同日遇类似问题
观察者网· 2025-08-13 11:41
北京移动网络故障事件 - 8月13日早间北京移动少量用户出现无法使用个别APP或小程序的情况,公司通过官方微博致歉并称正在积极排查[1][4] - 故障引发社交媒体广泛讨论,相关话题评论量达2100条,用户反馈"两张都是移动卡"、"天塌了"等极端描述[1][4] - 部分用户反映移动网络问题表现为特定APP无法访问,但微信等应用仍可正常使用[5] - 公司客服回应称已联合多部门排查问题,有用户反馈10:05左右服务逐步恢复[5] 联通DNS故障事件 - 8月12日晚间多地联通用户(以北京为主)反馈网络崩溃,表现为部分网站和APP无法访问[1] - 技术分析显示联通DNS将大量域名错误解析到127.0.0.2地址,涉及抖音、微博等主流平台[1][7] - 故障影响充电桩支付等生活场景,有用户反映"正付钱突然中断"[1] - 行业人士指出主要APP采用HTTP DNS机制降低影响,但普通网民因无法上网难以发声[7] 运营商技术动态 - 中国联通董事长在财报说明会提及正加快AI赋能网络运营,提升用户体验感知[1] - 技术社区分析移动故障可能源于路由问题,与联通DNS故障形成对比[5]
大行评级|里昂:上调中国联通目标价至11港元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格隆汇· 2025-08-13 11:16
业绩表现 - 上半年总服务收入1784亿元 同比增长1.5% [1] - 上半年净利润1455亿元 同比增长5% [1] - 实际收入较预测低0.9% 净利润较预测低3.5% [1] 资本支出 - 2025年资本支出计划降至550亿元 同比减少10% [1] - 十年期资本支出预测下调20% [1] - 资本支出计划保持相对稳定态势 [1] 股息分配 - 中期股息每股0.28元 同比上升14.5% [1] - 派息率达到60% 同比上升5个基点 [1] 投资评级 -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1] - 目标价从9.5港元上调至11港元 [1] - 评级调整反映资本支出预测下调和管理层指引 [1]
北京移动致歉
第一财经· 2025-08-13 11:09
北京移动网络故障事件 - 北京移动少量用户出现无法使用个别APP或小程序的情况 [1] - 故障发生于8月13日早间 [1] - 公司回应称正在积极排查并尽快逐步恢复 [1]
5G-A全覆盖+AI算力调度,“冰丝带”打造人形机器人竞技“毫秒级赛场”
环球网· 2025-08-13 10:57
赛事规模与设施 -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作为核心赛场 面积达1.2万平方米 铺设田径跑道 足球场及工厂仓库 医院药房 酒店等模拟场景[1] - 全球十几个国家队伍参与5V5足球测试赛 机器人需完成奔跑 冲撞等竞技动作[4] 5G-A技术应用 - 中国联通基于5G-A低时延 大上行 高可靠 广连接特性 为赛事提供智能可靠安全的网络服务[2] - 全场馆部署5G-A网络 采用高低频协同与室内数字化系统构成双重保障 预留弹性扩容的机器人专用第二通道[6] - 5G-A网络可应对开赛后万人参观的极端流量冲击 实现机器人低时延控制与远程连接[6] 技术创新与战略布局 - 北京联通2024年完成全市5G到5G-A新基建升级 构建云智生态 格物平台等移动AI业务平台[8] - 通过ICT融合智慧运营网络与元景AI大模型深度融合 为机器人产业带来新机遇[2] - 战略聚焦"算网数模用"融合创新 攻关广域无损 算间调度技术 提升算力智联网通量与性能[8] 行业生态合作 - 中国联通从传统网络保障转向联合生态伙伴共建智能赛事环境 依托全光网络超低时延与AI算力高效调度能力[1] - 计划将5G-A与机器人深度结合孵化创新场景 包括足球等对网络时延与大上行要求极高的应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