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床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创世纪(300083)2025中报业绩点评:3C驱动业绩增长 盈利能力提升明显
新浪财经· 2025-08-20 16:3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24.41亿元,同比增长18.44% [1] - 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47.38%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同比增长76.81% [1] - Q2单季度收入13.94亿元,同比增长15.65% [1] - Q2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36.00% [1] - Q2扣非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45.89% [1] 业务驱动因素 - 3C领域钻攻机实现收入8.96亿元,同比增长34.07% [2] - 消费电子行业复苏与创新周期叠加,AI手机、智能穿戴设备销量增长 [2] - 钛合金中框及折叠屏手机渗透率提升带动钻攻机新增需求 [2] - 通用领域拓展AI硬件、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市场 [2] - 高端五轴机床实现多款产品批量交付 [2] 盈利能力优化 - 2025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25.06%,同比提升2.10个百分点 [3] - Q2单季度毛利率26.60%,同比提升4.64个百分点 [3] - 净利率9.76%,同比提升1.75个百分点 [3] - Q2净利率9.81%,同比提升1.36个百分点 [3] - 销售费用率4.12%,同比下降1.06个百分点 [3] - 研发费用率2.77%,同比上升0.58个百分点 [3] 发展前景与激励计划 - 股权激励计划授予50名激励对象1300万股,授予价格4.41元/股 [4] - 以2024年为基期,2025-2027年营业收入目标增长8%/18%/28% [4]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目标增长50%/70%/110% [4] - 2024-2027年营收复合增速8.58%,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28.06%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18亿元/5.20亿元/6.24亿元 [4] - 对应EPS 0.25元/0.31元/0.37元,PE 38倍/31倍/26倍 [4]
乔锋智能(301603.SZ):数控机床产品可以应用液冷服务器机柜金属零部件和铝制液冷板的加工
格隆汇· 2025-08-20 16:23
公司业务应用 - 公司数控机床产品可应用于液冷服务器机柜金属零部件加工 [1] - 公司数控机床产品可应用于铝制液冷板的加工 [1] 产品技术领域 - 公司产品涉及数控机床技术领域 [1] - 产品应用覆盖服务器散热部件制造环节 [1]
乔锋智能(301603.SZ):在航空航天、铝压铸等重点领域均已开展销售工作
格隆汇· 2025-08-20 16:16
业务进展 - 公司在航空航天、铝压铸等重点领域已开展销售工作 [1] - 相关数控机床及配套自动化线已实现客户交付 [1] - 经过多年培育 在这些领域的投入正逐步产生效益 [1]
乔锋智能(301603.SZ):数控机床可用于光模块、PCB生产设备的金属零部件及夹治具加工
格隆汇· 2025-08-20 16:16
公司业务拓展 - 公司数控机床产品已应用于光模块和PCB生产设备的金属零部件及夹治具加工领域 [1] - 相关业务已产生实际订单并拥有客户应用案例 [1] 产品应用领域 - 数控机床产品覆盖光模块制造产业链的加工环节 [1] - 产品同时服务于PCB生产设备的配套加工需求 [1]
中国银河:给予创世纪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20 13:09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24.41亿元,同比增长18.44% [1] - 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47.38%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同比增长76.81% [1] - 第二季度单季收入13.94亿元,同比增长15.65%,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36.00% [1] 业务驱动因素 - 3C领域钻攻机实现收入8.96亿元,同比增长34.07%,受益于消费电子复苏周期与AI手机、智能穿戴设备、钛合金中框及折叠屏手机渗透率提升 [2] - 通用领域通过拓展AI硬件、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市场实现快速增长,并完成多款高端五轴机床批量交付 [2] 盈利能力优化 - 上半年综合毛利率25.06%,同比提升2.10个百分点,第二季度毛利率达26.60%,同比提升4.64个百分点 [3] - 净利率9.76%,同比提升1.75个百分点,第二季度净利率9.81%,同比提升1.36个百分点 [3] - 期间费用率控制良好,销售费用率4.12%(同比下降1.06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0.18%(同比下降0.73个百分点) [3] 股权激励与增长目标 - 公司向50名激励对象授予1300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4.41元/股 [4] - 激励考核要求以2024年为基期,2025-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目标分别为8%/18%/28%,或归母净利润增长率目标50%/70%/110% [4] - 预计2024-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8.58%和28.06% [4] 机构业绩预测 - 中国银河证券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8亿元、5.20亿元、6.24亿元 [4] - 东北证券预测2025年归属净利润4.58亿元,对应市盈率35.52倍 [5] - 东吴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5.17亿元,2026年6.44亿元 [7] - 广发证券给予目标价7.11元,国泰君安目标价8.37元 [7]
创世纪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大增76.81% 高端化与全球化战略成效凸显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0 12: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4.41亿元,同比增长18.4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47.38%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1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6.81%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91亿元,同比转正 [2] - 期间费用率为12.1%,同比降低0.7个百分点,其中财务费用同比降76.10% [2] 业务亮点 - 钻攻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96亿元,同比增长34.07%,市占率领跑行业 [1] - 海外收入1.61亿元,同比激增89.45%,海外毛利率高达35.36%,同比增10.50个百分点 [1] - 越南基地投产加速本土化布局,全球化战略进入收获期 [1] - 研发投入6763.01万元,同比增长49.93% [2] - 产品销售结构持续优化,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产品综合毛利率稳步上行 [2] 行业机遇 - 受益于AI创新驱动的消费电子换机潮及钛合金中框、折叠屏手机渗透率增加 [1] - 瞄准人形机器人关节、低空飞行器、AI硬件等新兴领域定制开发高端机床 [2] - 下游扩产需求持续释放 [1] 运营效率 - 应收账款周转效率提升 [2] - 持续加大各产品系列整机、核心功能部件、基础共性技术、数控系统应用二次开发等方面资源投入 [2] - 创新成果转化成效显著 [2]
沈阳机床“0.01毫米”壁垒是如何突破的
人民日报· 2025-08-20 10:15
公司技术突破 - 突破五轴联动机床技术 实现复杂空间曲面加工 每秒进行上万次空间轨迹计算 [2] - 2020年"S试件"五轴机床检测方法成为国际标准 公司参与提供2000多次加工实验和上万组数据 [5] - 高精度龙门加工中心定位精度达到0.01毫米精密级水平 龙门系列产品均跨越该精度门槛 [6] - 攻克11米长导轨淬火技术 突破原有2米限制 并实现主轴转速从2000转提升至8000转/分钟 [9][10] - 采用纳米时栅位移测量技术 突破国外光栅技术垄断 具有高精度和强抗干扰特性 [13] 产品应用与市场 - 五轴联动机床通过"S试件"检测 已应用于汽车 模具等行业 [5] - 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摩擦焊专机 副车架五轴加工中心等专业化解决方案 电池托盘加工效率提升4-5倍 [14] - 2023年2月获新能源汽车领域亿元订单 在风电行业提供高精度立车产品 实现"以车代磨" 工件表面接触率达80%以上 [15] - 与曲轴 模具龙头企业建立长期合作 提供"设备+服务"综合解决方案 覆盖零部件到整车制造需求 [15] - 布局人形机器人配套领域 研发专用高效数控机床 [17] 研发体系创新 - 2019年破产重整后构建两级研发组织 推行"揭榜挂帅"机制 攻克1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 [12] - 依托通用技术集团三级研发体系 联合攻关行业共性技术 [12] - 与中央企业组成创新联合体 通过领先客户牵引技术突破 实现从"可用"到"好用"的转变 [20] 财务与战略 - 2023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3500-4500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18] - 通用技术集团将高端数控机床作为第一核心主业 已完成对七家企业的专业化整合 [22] 行业地位与历史 - 公司为我国最大中高端数控机床研发生产基地 由"一五"期间三家机床厂发展而来 [1] - 历史推出新中国第一台六尺皮带车床 第一台数控车床等里程碑产品 [17] - 机床行业存在大而不强问题 高端产品供给不足 需通过产业链融合实现突破 [19][22]
创世纪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同比大增76.81% 高端化与全球化战略成效凸显
证券时报网· 2025-08-20 10:1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4.41亿元,同比增长18.4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47.38%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1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6.81%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91亿元,同比转正 [3] 核心业务与海外布局 - 钻攻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96亿元,同比增长34.07%,市占率领跑行业 [2] - 海外收入1.61亿元,同比激增89.45%,海外毛利率高达35.36%,同比增10.50个百分点 [2] - 越南基地投产加速本土化布局,全球化战略进入收获期 [2] 经营效率与研发投入 - 期间费用率为12.1%,同比降低0.7个百分点,其中财务费用同比降76.10% [3] - 应收账款周转效率提升,合同负债余额5.62亿元,较期初增长38.90% [3] - 研发投入6,763.01万元,同比增49.93% [3] 新兴领域与产品结构 - 瞄准人形机器人关节、低空飞行器、AI硬件等新兴领域定制开发高端机床 [4] - 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产品综合毛利率稳步上行 [4] - 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4]
“0.01毫米”壁垒是如何突破的(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探访“一五”老厂)
人民日报· 2025-08-20 06:46
行业地位与核心突破 - 公司是我国最大的中高端数控机床研发生产基地,由"一五"期间的沈阳第一、第二、第三机床厂发展演变而来 [2] - 五轴联动机床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公司攻克了该技术,实现空间复杂曲面加工,解决了三轴/四轴机床的误差问题 [3][4][6] - 2020年公司参与的"S试件"五轴机床检测方法成为国际标准,这是我国金属切削机床领域首项国际标准,公司为此进行了2000多次实验和上万组数据记录 [7] - 公司高精度龙门加工中心定位精度突破0.01毫米行业门槛,达到国际精密级水平 [8] 技术创新与研发体系 - 公司突破11米长导轨淬火技术和大扭矩主轴转速(从2000转/分钟提升至8000转/分钟),提升机床稳定性和效率 [10][11] - 2019年破产重整后,公司构建两级研发组织,采用"揭榜挂帅"机制,攻克1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如高精度主机设计、高动态运动部件伺服驱动 [13] - 公司与通用技术集团合作研发纳米时栅位移传感器,突破国外光栅技术垄断,具有抗粉尘油污干扰优势 [14] 市场应用与定制化服务 -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开发摩擦焊专机、副车架五轴加工中心等解决方案,电池托盘加工效率较普通设备提升4-5倍 [15] - 2023年公司获新能源汽车领域亿元订单,风电行业高精度立车产品实现"以车代磨",工件表面接触率达80%以上 [16] - 公司采用"定制化研发+场景验证"模式,提供7×24小时现场服务,与曲轴、模具等龙头企业建立长期合作 [16][17] 财务表现与战略布局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净利润3500万至45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19] - 公司正布局人形机器人配套领域,研发专用高效数控机床 [18] - 通用技术集团将高端数控机床作为第一核心主业,目标建设世界一流机床装备集团 [19] 行业经验与产业链协同 - 公司通过融合下游应用场景(如与央企合作)解决"样机可用但不好用"的困境,推动技术迭代 [21] - 行业通过整合资源(如通用技术重组7家企业)和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突破"小散弱"格局,形成创新体系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