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
搜索文档
走近“看不见”的重离子世界(弘扬科学家精神·对话)
人民日报· 2025-08-04 06:10
科技强国与重离子研究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兴国战略,科技工作者需面向"四个面向"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 - 重离子加速器作为极微观研究的核心工具,在核物理、航天、农业、医疗等领域有突破性应用 [3][4][5] -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是我国规模最大、国际领先的大型装置,运行时长超7500小时/年,离子速度达光速0.8倍 [7] 重离子加速器技术原理 - 重离子定义为质量数大于4的原子核失去电子形成的带电粒子,带电特性使其具备科研与应用潜力 [4] - 加速器通过提升能量(离子速度)、数量(束流强度)和品质(轨道控制)实现极微观观测 [5][6] - 兰州装置可每秒加速上万亿个高品质离子,并通过优化控制减少离子"跑偏"现象 [6][7] 产业化应用成果 - 农业领域:重离子束辐照诱变育种培育出东北大米等水稻新品种,近5年推广至东北三省和湖南 [8] - 材料科学:提升不锈钢、微孔膜、电缆等材料性能,部分技术成为行业标准 [8] - 医疗领域:自主研制的重离子治癌系统已在10个城市装配,累计治疗2000多名患者 [9] 技术创新路径 - 离子源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新型超导ECR离子源装置产生多项世界纪录,形成独特技术体系 [11] - 科研需坚持长期主义,包括基础研究(数十年转化周期)、技术创新(从0到1研发)和稳定投入(资金/政策支持) [12] 科研团队建设 - 近代物理所现有1000多名成员,培养700多名硕博研究生,建立青年人才出国交流、项目参与等成长机制 [13] - 青年科研人员需注重团队协作,通过目标分解与协同实现技术攻关,优化研究方法 [14]
从深海到星空 本周我国多领域突破“上新” 开启未来新图景
环球网资讯· 2025-08-03 18:37
人形机器人赛训基地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赛训基地"熊猫眼"正式亮灯启用,馆内首场人形机器人5V5足球赛前训练同步开启[1] - "熊猫眼"赛训基地高12米,穹顶直径32米,场内比赛区域为24米×16米[3] -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联合主办的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4日在北京开幕[4] 无人机物流 - 大湾区首条超长无人机物流航线开通,无人机装载海鲜从珠海唐家港起飞,历时55分钟跨越82.9公里后精准降落广州穗港码头[4][6] - 未来该航线将投入载重50公斤和200公斤的大载重物流无人机,提供安全、高效、智能的低空物流解决方案[6] 深海科考 - 科研团队利用"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北太平洋千岛—堪察加海沟和阿留申海沟发现惊人海底生态系统[7] - 首次在深达9533米的极端深度以及跨越2500公里的广阔海沟底部直接观测到世界上分布最深、规模最大的化能合成生命群落[9] - 这些生命不依赖阳光获取能量,而是利用地质流体中的化学反应获取新陈代谢所必需的能量[11] 天文发现 - 首次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附近,为揭开双黑洞形成之谜提供全新线索[12] - 这是国际上首次在双黑洞并合事件中发现第三致密天体存在的明确迹象[14] 古生物研究 - 首次在广西确认兽脚类恐龙足迹的存在,填补广西侏罗纪恐龙足迹化石空白[14][16] - 为揭示华南地区中生代恐龙动物群多样性与地理分布提供关键证据[16] 能源开发 - 四川盆地首个页岩层系油田诞生,复兴油田首期石油2010.06万吨、天然气123.52亿立方米探明地质储量通过评审[16][18] - 实现我国西南地区页岩油"从无到有"的突破,开辟四川盆地页岩油气勘探新领域和增储新阵地[18] 国防装备 - 人民海军第4艘075型两栖攻击舰湖北舰亮相,最大排水量超过4万吨[19][21] - 从海南舰、广西舰、安徽舰到湖北舰,人民海军两栖作战力量不断加强[21]
科协年会助力青年人才挑大梁
科技日报· 2025-08-03 11:43
年会概况 - 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于7月1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示踪科技前沿 助力创新发展",涵盖主论坛、专题论坛等6个版块百余项活动 [1] - 年会吸引7000余人次科技工作者参与,包括110余人次院士,其中40岁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占比57% [1] - 年会共开展990余个高水平学术报告 [1] 青年科技工作者参与 - 青年科技工作者深度参与并主导前沿讨论是本届年会亮点 [2] - 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张慧在"具身智能机器人"论坛中受到启发,将具身学习思想融入自身研究 [3] - 青年学者在会上直接向院士、专家提问,自由讨论氛围打破思维定式 [4] 学术交流机制 - 年会优化研讨机制,增加交流时长,聚焦非共识议题 [4] -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副研究员肖国梁参与核聚变论坛,跨领域讨论打破学识与年龄层级限制 [4]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秘书长申彦红表示年会鼓励科研不确定性和非共识观点,营造包容开放的学术环境 [4]
中国科学家实现人类与肠道工程菌远程“对话”
快讯· 2025-07-30 16:09
技术突破 - 科研团队成功构建可吞服光电子胶囊-工程菌双向交流系统 [1] - 建立人类与肠道工程菌之间的光学语言 [1] - 为肠道健康监测与疾病治疗开辟新路径 [1]
中广核取得反应堆建模数据获取相关专利
搜狐财经· 2025-07-30 08:45
专利授权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联合取得"反应堆建模数据获取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4444296B,申请日期为2022年1月 [1]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2006年,位于深圳市,主要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注册资本41.3555亿人民币 [1] - 对外投资3家企业,参与招投标4083次,拥有商标146条、专利2968条、行政许可263个 [1]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1994年,位于深圳市,主要从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注册资本148.7337亿人民币 [1] - 对外投资32家企业,参与招投标1611次,拥有商标662条、专利5000条、行政许可56个 [1]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2014年,位于深圳市,主要从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注册资本504.986111亿人民币 [2] - 对外投资31家企业,参与招投标371次,拥有专利5000条、行政许可14个 [2]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1997年,位于深圳市,主要从事专业技术服务业,注册资本38.86亿人民币 [2] - 对外投资7家企业,参与招投标5000次,拥有商标12条、专利3713条、行政许可42个 [2]
生命科学领域新增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5790万仪器需求曝光
仪器信息网· 2025-07-29 11:22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重点实验室建设投资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将投资2185万元建设表观遗传调控与干预全国重点实验室、1836万元建设生物大分子全国重点实验室、1770万元建设认知科学与心理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 [1][2] - 三所重点实验室总投资达8301万元 [2] 表观遗传调控与干预全国重点实验室 - 该实验室于2023年1月18日经中国科学院批准建设 [3] - 实验室使命包括解决表观遗传学国际前沿科学问题、解析重大疾病和老龄化器官衰退机制、满足国家重大需求 [3] - 主要研究方向:染色质结构特征与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系统发育和稳态的表观遗传机制、衰老与疾病发生的染色质调控与干预 [4][6] 生物大分子全国重点实验室 - 前身为1989年建立的"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6次评估均为优秀 [7] - 重点布局自主原创高端装备和变革技术突破,解决"卡脖子"难题 [7] - 研究内容包括生物超分子组装规律和功能调控原理、生物大分子模拟与设计、新型疫苗和大分子药物开发 [7] 认知科学与心理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 - 由原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而来,2025年1月经科技部批准建设 [9] - 聚焦从感知觉到意识涌现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心理健康本源 [9] - 主要研究方向:意识涌现机制解析、意识涌现异态评估、心理健康精准调适 [12] 仪器设备采购计划 - 近期发布6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8301万元 [10] - 主要采购项目包括: - 冷冻电镜原位结构研究关键技术平台(一期),预算1090万元,2025年6月采购 [11] - 蛋白质功能研究关键技术平台(一期),预算820万元,2025年6月采购 [13] - 300KV低温透射电子显微镜升级改造项目,预算600万元,2025年6月采购 [13] - 表观遗传调控与干预全国重点实验室采购项目,预算2185万元,2025年8月采购 [13] - 生物大分子全国重点实验室采购项目,预算1836万元,2025年8月采购 [13] - 认知科学与心理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采购项目,预算1770万元,2025年8月采购 [13]
浙江:用好QFLP试点政策 引导境外创业投资机构合规开展跨境投资
快讯· 2025-07-29 09:59
跨境投融资便利化 - 浙江省计划用好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政策,引导境外创业投资机构合规开展跨境投资 [1] - 目标到2027年,QFLP和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基金规模突破400亿元 [1] - 支持开展"科汇通"试点,允许境外科研资金直接汇入外资非企业科研机构 [1] 科技型企业融资支持 - 推进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支持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借用外债 [1] - 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在不超过等值10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 [1]
新研究改写出汗机制传统认知
科技日报· 2025-07-29 09:00
出汗机制新发现 - 传统认知认为汗液以半球状水珠形式排出,新研究显示汗液以膜状从毛孔中缓缓上涌并在皮肤表面汇聚成片 [1] - 实验通过调节6名健康志愿者体温诱发出汗反应,重点观察前额部位出汗现象 [1] - 汗液先渗透皮肤最外层角质层,完全浸湿后才在皮肤表面积聚形成连续汗液薄膜 [1] - 降温时汗膜迅速蒸发并留下薄薄盐层 [1] 二次加热效应 - 第二次加热过程中汗液出现比首次更迅速 [2] - 首次出汗后形成的盐层加快汗液渗透角质层速度 [2] - 第二轮汗液直接以液膜形式覆盖皮肤,绕过"滴落成珠"阶段 [2] 应用前景 - 新发现有助于开发更高效排汗材料和功能性服装 [2] - 为皮肤护理产品研发提供新思路 [2] - 对极端高温环境中的体温调节和皮肤健康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2]
香港创科署:将精简并整合“创新及科技基金”下的资助计划
智通财经网· 2025-07-28 19:16
香港创新科技署资助计划整合 - 香港创新科技署宣布将精简并整合"创新及科技基金"下的资助计划 以更聚焦推进新型工业化及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 [1] - 自2022年七月上任以来 香港创科署已推出"产学研1+计划"和"新型工业加速计划" 并成立"香港微电子研发院" [1] - 即将推出"创科产业引导基金"、"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计划"及"制造及生产线'升'级支援先导计划" [1] 新型工业化支援计划 - 整合三项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资助计划为"新型工业化支援计划" 包括"新型工业化资助计划"、"新型工业化及科技培训计划"及"制造及生产线'升'级支援先导计划" [1] - 新计划下三项资助计划的目的及基本运作模式将维持不变 [1] 研发相关资助计划整合 - 整合"投资研发现金回赠计划"及"创新及科技支援计划" 两项计划均旨在资助香港本地研发中心、大学及其他公营科研机构与公司合作进行应用研发项目 [1] - 整合后公营科研机构可继续透过"创新及科技支援计划"与公司合作进行应用研发项目 [1] 专利申请资助计划调整 - "专利申请资助计划"将与现有研发相关资助计划融合 包括"创新及科技支援计划"、"内地与香港科技合作资助计划"及"企业支援计划" [2] - 现有研发相关资助计划已为大学、科研机构及企业的研发项目提供专利注册费资助 [2] 实施时间及计划数量 - 资源整合、资助上限和比例的调整安排将于2025年八月一日零时零分起生效 [2] - 整合后基金下的资助计划数目将变为10项 [2]
美国多家联邦和科研机构向政府提出抗议
新华网· 2025-07-27 19:41
科研经费削减 - 特朗普政府拟将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预算削减约40%,国家科学基金会预算削减逾50%,航天局科学预算也面临大幅削减 [2] - 多个太空探测项目被取消,白宫计划终止大部分气候与生态环境相关研究的联邦资助 [2] - 多家联邦科研机构面临被重组或"拆解" [2] 科研机构抗议 - 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学院,国家卫生研究院,环境保护署,国家航空航天局,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机构人员批评政府对科研机构正常运作和科研人员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1] - 约1900名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学院人员联名公开信称政府削减研究资金、解雇数千名科学家、取消公众获取科学数据权限等举动重创美国科学事业 [1] - 华盛顿、亚特兰大等地爆发抗议活动,反对特朗普政府相关政策 [1] 学术界打压 - 特朗普政府打击哈佛大学等高校,采取冻结拨款、威胁取消免税地位、限制录取国际学生等手段施压 [2] - 美国环保署数百名员工签署《异议声明》公开信3天后,约140名署名者被停职 [2] - 因担心打击报复,多数公开信签署人选择匿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