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制造
搜索文档
招聘消息透露与英伟达合作,千亿精密制造龙头猛拉涨停,最新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20:54
股价表现 - 8月26日公司股价强势涨停 收盘报14.92元/股 [1] 英伟达合作线索 - 子公司招聘英伟达液冷交付高级工程师 薪资35-50K 工作地点苏州 [3] - 职位要求精通英伟达MGX架构 熟悉英伟达认证体系 [3] - 职责包括主导GB300等下一代液冷机柜(单柜400kW+)全生命周期交付 联合制定液冷接口标准 [3] - 苏州领裕电子科技由领益智造100%控股 [3] - 公司回应称与部分客户签有保密协议 未直接确认与英伟达合作 [5]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为AI终端硬件核心供应商 提供精密功能件、结构件、模组等一站式智能制造服务 [5] - 未来将聚焦主业并向上游延伸 发力机器人、服务器散热等新增长曲线 [5] - 计划拓展海外市场 提升海外盈利能力 [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442.11亿元 同比增长29.56% [5]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7.53亿元 同比下滑14.5% [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14.94亿元 同比增长17.11% [5]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5.65亿元 同比增长23.52% [5]
贝隆精密二季度实现营收9464.36万元 环比增长10.59%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6 17:3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0亿元,其中第二季度营收9464.36万元,环比增长10.5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8.63万元,扣非后净利润600.57万元 [1] - 2025年7月实现销售收入4052.32万元,环比增长23.11% [1] 经营挑战与应对 - 部分主流智能手机机型延期发布导致当期订单收入减少,影响全年业绩分布 [1] - 精密制造行业存在新产品价格较高、老产品策略性降价现象,报告期内老产品占比较高导致营收承压 [1] - 新客户产品量产处于爬坡阶段 [1] - IMMT项目逐步量产、北美知名手机品牌摄像模组载体份额提升、VCM马达新客户量产稳定性提升等因素预计将修复期后盈利能力 [1] 研发与技术实力 - 报告期研发投入1271.44万元,同比增长6.15% [2] - 模具零件加工精度达0.3微米,球面抛光精度达0.5微米,表面粗糙度达Rz0.1(相当于Ra0.012),技术指标行业领先 [2] - 参与"高精密注塑模具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入选宁波市"科创甬江2035"重点研发计划 [2] - 截至报告期末共获得114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34项 [2] - 研发中心被认定为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建有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参与多项国家/行业/团体标准起草 [2] 业务拓展与产品表现 - 产品线从镜头组件、摄像模组组件拓展至智能手机马达组件 [3] - 2025年上半年智能手机马达产品精密结构件实现销售收入3828.50万元,同比增长13.33% [3] - 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领域,并拓展至可穿戴设备、智慧安居、汽车电子等非智能手机领域 [2] - 依托模具设计及制造、自动化、工艺集成等工程研发能力和先进制造技术,为细分行业龙头企业提供高难度高附加值结构件产品 [2]
武汉市焱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26 12:20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武汉市焱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潘丝雨,注册资本50万人民 币,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 : 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轴承、齿轮和传动部件 制造;轴承、齿轮和传动部件销售;轴承钢材产品生产;机械设备销售;冶金专用设备制造;机床功能 部件及附件制造;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智能基础制造装备制造;实验分析仪器制造;环境保护专用 设备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办公设备销售;五金产品零售;文具用品批发;文具用品零售;办公用 品销售;劳动保护用品销售;日用百货销售;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 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 ...
阿里巴巴拟分拆斑马智行赴港IPO,立讯精密、胜宏科技等3家公司冲击“A+H”
搜狐财经· 2025-08-25 22:41
上交所和深交所市场动态 - 报告期内无新股上市 [2] - 无公司通过上市委员会审议会议 [3] - 无公司递交上市申请 [4] - 上交所1家公司终止上市审核 深交所无终止审核案例 [5] 港交所上市活动 - 1家公司成功上市:天岳先进首日股价上涨6.40% 收盘价45港元较发行价42.8港元上涨5.14% 市值达329亿港元 [7][8] - 2家公司进行新股招股:双登股份(储能电池商)和佳鑫国际(哈萨克斯坦钨矿公司) [9][11][12] - 1家公司通过上市聆讯:大行科工(中国最大折叠自行车公司) [13][14] 港股IPO申请概况 - 12家公司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涵盖AI基础设施、精密制造、口腔医疗、智能汽车等多个领域 [15] - 包括多家A股上市公司寻求"A+H"双重上市:星环科技(AI基础设施软件)、立讯精密(精密智造)、胜宏科技(AI计算PCB)等 [16][17][18][26][29][43] 重点企业财务表现 - 星环科技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73亿元、4.91亿元、3.71亿元 连续三年亏损且亏损扩大至3.44亿元 [28] - 立讯精密2022-2024年收入从2140.28亿元增长至2687.95亿元 净利润从104.91亿元增至145.79亿元 [31] - 胜宏科技2024年收入达107.31亿元 净利润11.54亿元 较2023年6.71亿元显著改善 [46] - 英发睿能2024年收入43.59亿元 同比下滑58.4% 从盈利4.10亿元转为亏损8.64亿元 [51] 行业地位与市场排名 - 星环科技在中国AI基础设施软件市场排名第五 是最大纯AI基础设施软件提供商 [27] - 胜宏科技在AI及高性能计算PCB领域市场份额全球第一 [44] - 英发睿能是全球第三大N型TOPCon电池片专业制造商 市场份额14.7% [49] - 群核科技是中国最大空间设计软件提供商 市场份额23.2% [71] 募资用途规划 - 多家企业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产能扩张、技术研发和全球市场拓展 [27][30][33][41][45][50][53][57][60][64][67][71] - 生物医药企业重点投入核心产品临床开发和商业化 [57][60] - 科技企业注重AI技术升级和国际化布局 [27][41][67] 特殊上市历程 - 沪鸽经历多次上市尝试 包括新三板挂牌和三次A股上市辅导终止 本次为第二次递表港交所 [35][36][37][38][39] - 乾元微珂、天辰生物医药、上海宝济药业均为二次递表港交所 [55][58][62]
广东星徽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规范回购股份管理制度,完善公司运作机制
新浪证券· 2025-08-25 22:08
回购适用情形与条件 - 公司回购股份适用于减少注册资本 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 可转债股份转换以及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等情形 [2] - 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回购股份需满足特定条件 包括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 二十个交易日内跌幅累计达20% 低于近一年最高收盘价的50%等 [2] - 回购股份应符合公司股票上市已满六个月(特定情形除外) 具备债务履行能力 回购后股权分布符合上市条件等要求 [2] 回购方式与资金来源 - 公司可通过集中竞价交易 要约方式或证监会批准的其他方式回购股份 [3] - 因特定情形回购时 合计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数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总额的10% 并应在三年内转让或注销 [3] - 回购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 发行优先股和债券募集资金 普通股超募及节余资金等 [3] 回购规模与价格安排 - 公司需合理安排回购数量和资金规模 明确上下限且上限不超过下限一倍 [4] - 回购价格区间上限高于董事会决议前三十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150%时 需说明合理性 [4] - 回购期限依不同情形分别为不超过十二个月或三个月 且在特定期间不得采用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 [4] 实施程序与信息披露 - 享有提案权的提议人可提议回购 公司收到提议后应尽快召开董事会审议并公告 [5] - 董事会需审慎论证回购事项 依不同情形经股东会或董事会决议 回购方案披露后非因正当事由不得变更或终止 [5] - 公司应按规定及时披露回购进展 结果等信息 董事等相关人员买卖公司股票需及时报告 [5] 回购股份处理与监管 - 已回购股份应按规定办理注销或转让事宜 特定情形下回购的股份可在规定时间后采用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出售 [6] - 出售需经董事会审议并披露相关信息 公司及相关各方需做好内幕信息管理 [6] - 在回购股份信息披露前不得泄露 董事会应报送内幕信息知情人名单 [6] 制度发布目的与意义 - 公司发布《回购股份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公司回购股份行为 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 [1] - 制度依据《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 [1] - 制度发布进一步完善公司回购机制 有助于在合规框架内灵活运用回购手段 维护公司价值与股东权益 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6]
立讯精密,拟赴港上市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8-23 17:5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精密智造创新科技公司,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等领域提供垂直一体化开发与智造解决方案 [4] - 产品广泛应用于全球市场,2024年全球平均每两部智能手机、每三部智能可穿戴设备、每五部智能汽车中即有一部使用公司产品 [4] - 业务覆盖全球29个国家及地区,拥有105个生产基地、28个自设研发中心、94个测试实验室及66个地方办事处 [4] 财务表现 - 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2140.28亿元、2023年2319.05亿元、2024年2687.95亿元 [4] - 毛利保持稳定:2022年254.86亿元、2023年257.38亿元、2024年270.7亿元 [4] - 净利润逐年提升:2022年104.91亿元、2023年122.43亿元、2024年145.79亿元 [4]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达617.88亿元,较2024年同期524.07亿元显著增长 [5] 业务构成 - 消费电子业务为核心收入来源:2022年1909.47亿元(占比89.2%)、2023年2046.76亿元(占比88.3%)、2024年2330.96亿元(占比86.7%)[6] - 汽车电子业务快速增长:2022年61.49亿元(占比2.9%)、2023年92.52亿元(占比4.0%)、2024年137.58亿元(占比5.1%)[7] - 通信与数据中心业务稳步扩张:2022年128.34亿元(占比6.0%)、2023年145.38亿元(占比6.3%)、2024年183.60亿元(占比6.8%)[7] 研发投入与客户结构 - 研发投入金额保持高位:2022年84.47亿元、2023年81.89亿元、2024年85.56亿元 [7] - 研发费用率有所下降:2022年3.9%、2023年3.5%、2024年3.2% [7] - 客户集中度较高: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2022年83.1%、2023年82.4%、2024年78.5% [8] - 单一大客户依赖度显著:最大客户收入占比2022年73.3%、2023年75.2%、2024年70.7% [8] 资本运作与战略规划 - 公司计划通过港股IPO募集资金用于产能扩充、生产基地升级、技术研发投入及智能制造能力提升 [3] - 募集资金还将用于投资上下游优质标的、偿还银行借款及补充营运资本 [11]
利安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收净利稳步增长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8-23 11:1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0亿元 同比增长0.0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09.70万元 同比增长1.14%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851.48万元 同比增长7.91% [1]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 合计派发1124.75万元 [1]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注塑产品及精密注塑模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覆盖消费电子、玩具日用品、汽车配件和医疗器械四大领域 [1] - 采用"模塑一体化"生产模式 涵盖工业设计、模具制造到组装的完整链条 [1] 技术研发 - 研发费用占比连续三年超5%(5.09%/5.79%/5.61%) [2] - 模具型腔加工精度达±0.001mm 使用寿命150万模次 [2] - 在高分子材料应用、自动化组装等领域形成专利技术集群 [2] - 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及宁波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2] 客户资源 - 核心客户包括罗技集团(鼠标外壳主力供应商)、海康集团、普瑞均胜 [3] - 医疗领域合作艾康生物 汽车领域对接敏实集团 [3] - 客户筛选需通过长期考察及严格技术参数验证 [3]
浙江夏厦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2 04:28
公司重要事项 - 公司计划投资不超过10亿元建设"智能传动系统核心零部件产业化及装备协同开发建设项目",已以8029万元竞拍取得宁波市镇海区相关地块 [5] - 公司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107名激励对象85.06万股限制性股票,已完成登记上市 [6] - 公司在越南投资建设年产100万套精密传动结构产品项目,计划投资不超过1500万美元,部分设备已安装完成进入试生产阶段 [6] 公司治理变更 - 公司注册资本由6200万元变更为6285.06万元,因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股份登记完成 [8] - 公司修订《公司章程》,由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相关议案需提交临时股东大会审议 [7][8] 股东及股权结构 - 公司报告期内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未发生变更 [4] - 公司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4]
夏厦精密: 关于召开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证券之星· 2025-08-22 01:00
股东大会基本信息 - 浙江夏厦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将于2025年9月11日14:30召开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 现场会议地点为公司二楼会议室 [1] - 网络投票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进行 时间为2025年9月11日09:15至09:25 互联网投票系统时间为09:15至15:00 [1]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9月5日 登记在册的普通股股东均有权出席股东大会 [2] 会议审议事项 - 本次股东大会审议事项包括非累积投票提案 具体议案已经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3][4] - 议案1.00和2.01需要特别决议通过 即获得出席股东大会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 议案2需要逐项表决 [4] - 公司将对中小投资者表决单独计票并披露结果 中小投资者指除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持股5%以上股东以外的其他股东 [4] 会议登记方式 - 自然人股东需出示本人身份证原件和有效持股凭证原件 委托代理人需提供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及授权委托书 [4] - 法人股东需提供加盖公章的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及有效持股凭证原件 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需出具书面授权委托书 [5] - QFII股东凭QFII证书复印件、授权委托书、股东账户卡复印件及受托人身份证办理登记 [5] - 异地股东可通过信函、电子邮件或传真方式登记 登记材料需在截止时间前送达公司 [5] 网络投票操作流程 - 股东可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或互联网投票系统(http://wltp.cninfo.com.cn)参加投票 [5][7] - 互联网投票系统身份认证需取得"深交所数字证书"或"深交所投资者服务密码" [7] - 股东对总议案与具体提案重复投票时 以第一次有效投票为准 具体投票规则详见附件一 [7] 联系方式及备查文件 - 公司联系人:顾文杰 联系电话:0574-86570107 传真:0574-86593777 电子邮箱:xiashajingmi@chinaxiasha.com [5] - 会议详细内容可查阅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相关公告 [4]
2800亿潮商巨头立讯精密港股IPO
搜狐财经· 2025-08-21 15:39
公司上市与募资计划 - 2025年8月18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计划募资超10亿美元(约71.8亿元)[1] - 港股募资投向:40%用于扩产 30%投向研发 20%用于并购整合[7] - 目标2027年汽车电子业务占比突破20%[7] 财务与市场地位 - 2024年营收达2687.95亿元 稳居全球精密制造行业第四 中国大陆第一[1] - 消费电子业务贡献72%营收 汽车电子业务三年增长49.6% 2024年营收138亿元[4] - 通信业务受益AI算力需求 营收同比增长26.29%[4] - 毛利率稳定在10%-12% 远超同行[8] 技术研发实力 - 2024年研发投入85.6亿元 占营收3.2%[5] - 拥有6996项专利[5] - 自主研发智能座舱系统 低空飞行器组件进入量产阶段[5] - 聚焦人形机器人关节电机 AI服务器高速互连等前沿领域[7][11] 业务多元化进展 - 切入奔驰 博世供应链[4] - 为英伟达GB300提供全栈连接方案 800G光模块获北美客户认证[11] - 低空经济轻量化电池模组获头部无人机企业认证[11] - 人形机器人关节电机项目进入试产 目标2026年量产[11] 全球化战略布局 - 通过收购德国莱尼 闻泰科技等海外资产构建"中国研发+全球制造"网络[3][6] - 建设墨西哥 越南智能工厂[7] - 通过"中国研发+墨西哥制造"分散地缘风险[9]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62.3%[9] 客户结构优化 - 深度绑定苹果 华为 特斯拉等巨头[3] - 通过收购闻泰科技切入安卓阵营 2024年华为 小米订单占比提升至15%[9] - 安卓客户占比提升至30%[6] 垂直整合能力 - 消费电子领域从连接器扩展到SiP封装 Mini LED模组[8] - 汽车电子领域打通线束 智能座舱 自动驾驶硬件全链条[8] - 斥资44亿元收购德国莱尼集团补足高端汽车线束技术[6] 产业集群与资本运作 - 依托珠三角精密制造生态实现"48小时打样 72小时交付"[12] - 20年完成5次重大并购从代工厂蜕变为平台型巨头[12] - 市值从2010年深交所上市不足百亿增长至2025年突破2800亿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