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

搜索文档
汇纳科技亏2386万张宏俊将套现5.16亿 江泽星携3D打印产业资源拟11.89亿入主
长江商报· 2025-05-13 07:31
控制权变更 - 汇纳科技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张宏俊拟向江泽星控制的两家机构(金石一号、宝金石一号)转让1201.14万股和600.57万股股份 交易价格为每股24.98元 总价款4.5亿元 [1][2][3] - 江泽星同时以现金7.39亿元包揽汇纳科技定增 发行价20.52元/股 上限3600万股 交易完成后合计持股34.6% 总耗资11.89亿元 [1][3] - 张宏俊年内通过二级市场减持246.79万股(占总股本2.05%)套现6580.54万元 叠加本次交易合计套现约5.16亿元 [1][3][4] 财务与经营状况 - 汇纳科技2024年营收3.63亿元(同比降3.43%) 净利润亏损2386.15万元(同比减亏29.88%) 扣非亏损3497.21万元(同比减亏9.98%) 连续三年累计净利润亏损9556.04万元 [1][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236.26万元(同比增4.19%) 净利润亏损263.8万元(同比减亏87.4%) 亏损幅度持续收窄 [7] - 公司2024年计提减值损失约2870万元 业务定位为AI+大数据赋能线下实体商业和公共服务 已形成商业服务与公共服务两大板块 [6][7] 战略整合与收购动机 - 新实控人江泽星为金石三维董事长 该公司是国内领先的3D打印解决方案提供商 拥有30多家子公司和超20万平方米生产基地 [8] - 收购旨在整合"3D打印+AI+算力"技术 构建融合产业生态 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张宏俊称引入产业资源股东是为优化盈利能力和长远发展 [1][4][8] - 金石三维表示此次收购标志着与汇纳科技在"高端制造+人工智能"融合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 [8]
汇纳科技实控人拟变更 未来加速构建“3D打印+AI+算力”新生态
证券日报网· 2025-05-12 21:18
公司动态 - 汇纳科技复牌后开盘大涨18.14%至31.97元/股,收盘涨幅12.12%报30.34元/股 [1] - 公司实控人将变更为金石三维董事长江泽星,通过股份转让和定向增发合计控制公司34.60%股份 [1] - 张宏俊转让1801.71万股(占15%)给江泽星旗下企业,同时江泽星拟全额认购公司2025年度定向增发股份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由张宏俊变更为江泽星 [1] 业务协同 - 汇纳科技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应用方案提供商,在AI算法、数据管理、大数据建模等方面具有竞争力 [2] - 金石三维是全品类增材制造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3D打印设备+服务+材料+软件一体化方案 [2] - 双方计划整合AI算法、算力资源与工业级增材制造技术,实现3D打印路径优化、工艺改良等AI应用 [2] - 合作将构建云端产业协同平台,实现设备远程监控、产能动态调配等AI工业管理系统 [2] - 深度融合双方技术能力将构建"3D打印+AI+算力"的全新生态格局 [2] 行业前景 - 3D打印行业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技术进步带来成本降低与效率提升 [3] - 市场对3D打印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旺盛 [3] - 行业正从单一产品销售转向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创造更多元化收入来源 [3]
2024年6省会人口增长“10万+”,这个西部城市跃升“第一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2 21:09
省会城市人口增长现状 - 2024年27个省会城市中有24个发布人口数据 其中23个有增量数据 22个城市人口实现上涨 [1] - 6个省会城市人口增量超过10万人 贵阳以19.96万增量排名第一 广州15.1万 合肥14.9万 长沙10.4万 南昌10.22万 杭州10.2万紧随其后 [1][3] - 4个省会城市人口增量不足1.5万人 [1] - 2024年末全国人口140828万人 比上年减少139万人 但省会城市人口普遍增长 [5] 省会城市人口增长原因 - 省会城市是产业、科技、资金聚集地 提供高附加值岗位吸引就业人口 [1] - 优质教育医疗文化资源集中 高校资源丰富 [1] - 人口结构相对年轻 生活成本适中吸引高校毕业生 [1] - 产业发展是基础 如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4.3% 充电桩增长26.3% 太阳能电池增长61.4% [7][8] - 人才政策持续迭代 如武汉"百万大学生留汉"工程 年均新增就业30余万人 [9] - 人口年龄结构优势 如南昌16-59岁人口占比68.2% 高于全国60.9%水平 [9] 贵阳人口增长案例分析 - 2024年贵阳人口增量19.96万 居省会城市首位 2004-2024年人口从350.85万增至660.25万 [3][12] - 工业发展态势良好 2024年GDP5777.41亿元 增长6% 工业增加值增长9.1% [12] - 打造"中国数谷" 算力规模达53EFLOPS 较2023年翻番 智算占比超95% [13] - 生态环境优势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9.5% 全国排名第四 [14] - 自然增长率保持高位 2019-2023年维持在4.5‰-8.29‰ [14] 未来省会人口发展趋势 - 人口流动格局变化 跨省流动减少 省内流动增加 [10] - 东部与中西部省会增长更均衡 2024年增量前7名中东部2城 中部3城 西部2城 [12] - 部分省会面临挑战 22个增长城市中11个增量不足5万 兰州自然增长率为-1.01‰ [15] - 未来省会人口"普涨"局面可能改变 自然负增长城市或出现总量下降 [16]
爱司凯(300521) - 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活动记录表
2025-05-12 20:08
爱司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01 | | □特定对象调研 | | | --- | --- | --- | | 投资者关系活动 |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 | | |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 | | | □现场参观 | | | | □其他 (请文字说明其他活动内容) | | | 参与单位名称及 | 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http://ir.p5w.net)平 | | | 人员姓名 | 台参与公司 2024 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 | | | 时间 | 2025 年 5 月 12 日 星期一 下午 15:00-16:00 | | | 地点 | 全景网(http://ir.p5w.net) | | | 上市公司接待人 | 董事长 李明之先生 | | | 员姓名 | 董事会秘书 陆叶女士 | | | | 独立董事 王智波先生 | | | | 交流方式召开,问答环节主要内容如下: | | | | 的关键时期。公司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 | | | 体业务规划如下所示:(1)实现 3D 砂模打印技术在更多工业 | | | | 领域的应用,在 3D ...
突发利好,A50指数直线飙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5-12 19:13
智能制造与3D打印技术 - 3D打印技术成为推动我国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1] - 3D打印应用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医疗等领域全面开花,从"可选项"转变为"必选项" [7] - 全球3D打印市场空间预计2030年达到883亿美元,中国2029年设备市场规模超1200亿元,复合增速19.5% [7] 3D打印技术突破 -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开发出"成像引导深层组织体内超声打印"(DISP)技术,实现无创体内医疗植入物制造 [5] - 该技术结合聚焦超声与"超声墨水",为精准医疗提供更安全、精准的解决方案 [5] 3D打印相关公司动态 - 精工科技研发机器人复材3D打印设备 [7] - 爱迪特推出多款义齿3D打印材料及设备,高固含量打印材料获FDA和NMPA认证 [7] - 光韵达服务于航空制造领域,技术储备可扩展至其他工业制造 [8] - 鸿日达完成3D打印设备开发,进入批量制造阶段 [9] 3D打印概念股表现 - 今年以来3D打印概念股平均上涨17.18%,4股涨幅超50%(中洲特材、华曙高科、铂力特、银禧科技) [10] - 5月以来16只概念股日均成交额环比增10%以上,5股增幅翻倍(锐科激光、光韵达、精工科技、悦安新材、中航重机) [11] - 8股滚动市盈率低于40倍(亚太科技、立中集团等),7股市净率低于2倍(亚太科技、立中集团等) [11] 港股与A股市场表现 - 富时中国A50期货15分钟内涨幅达2%,恒生科技指数涨幅从2.5%拉升至5% [2] - 比亚迪电子、舜宇光学科技、联想集团等港股科技龙头涨超13% [2] - A股超4100股上涨,军工类题材(军贸、军工信息化等)涨幅领先,成飞集成连续4涨停 [2] 中美经贸进展 - 中美同意建立经贸磋商机制,定期开展磋商 [3] - 双方取消91%加征关税,暂停24%"对等关税" [3] 外资机构观点 - 摩根士丹利报告显示美国对冲基金重新买入中国股票 [4] - 高盛上调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12个月目标至78点和4400点,潜在回报率分别为7%和15% [4]
「星世线STARAY」2025“三品”创意与3D打印产教融合赛:以科技赋能设计,让创意照进现实
金投网· 2025-05-12 11:03
行业趋势 - 3D打印技术正在重塑设计与制造的边界,数字化浪潮推动产业变革[1] - 高速光固化3D打印技术成为行业创新焦点,尤其在个性化定制和复杂结构制造领域[4]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作为高速光固化3D打印技术领军者,聚焦产教融合与商业化落地[1] - 通过冠名"三品"赛事推动"科技赋能文化,设计驱动消费"理念,挖掘创新设计人才[1] - 构建"大赛样品—教学作品—商业产品"循环转化模式,打通创意到落地的全链路[2] 技术应用与商业化成果 - 3D打印技术应用于消费品(鞋履、智能穿戴、家居)和文创领域,强调轻量化、拓扑优化等优势[3][4] - 公司实现3D打印一体鞋商品化,销量突破10万双,产品线包括「Cells3D」与「UU 3D」系列[5] - 产品获德国iF奖与红点奖,并被深圳帆船翻板运动协会指定为比赛训练用鞋[5] - 产品进入美国、日本市场,并作为中国"智造"案例被央视《焦点访谈》报道[5] 赛事与人才孵化 - 赛事要求作品具备功能创新、技术赋能、业务协同和材料突破(如弹性树脂应用)[4] - 提供企业导师指导、产学研资源对接及环保理念支持,推动创意商业化[5][6] - 目标是将优秀作品转化为销量过万的产品或国际级设计作品[7] 市场拓展与社会影响 - 公司定位为创意孵化加速器,提供全流程资源支持设计市场化[6] - 强调3D打印技术对绿色制造和个性化消费的推动作用[9][10] 时间节点 - 赛事报名期为2025年4月7日至6月30日,比赛周期为5月至7月[8][9]
上市公司一季报展现经济勇毅前行
证券日报· 2025-05-12 00:22
■王丽新 一季度是全年经济的开端,直接关系到全年经济目标的实现,上市公司一季报更是为上半年乃至全年的 业绩表现提供重要参考。5月8日,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消息,2025年一季报数据显示,全市场上市公司 实现净利润1.49万亿元,同比增长3.55%,环比增长89.71%。一季度,4084家公司实现盈利。 梳理上市公司一季报业绩增长动因可以看到,市场需求旺盛、产品出货量增长、业务规模扩大等被频频 提及。在笔者看来,上市公司这份稳健的一季度业绩答卷,向外界传递出细分领域的长期向好态势,更 展现出中国经济"勇毅前行""向新而进"的多重积极信号。 首先,消费市场持续"焕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消费板块营收增速及归母净利润增 速分别为4.7%和14.7%,均显著高于全部非金融上市公司的营收和利润增速。其中,家用电器、消费电 子产品板块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22.8%、107.5%。同期,拥有新型消费类业务的上市公司营收和净利润 增长较为明显。 这背后得益于两大动力为经济发展注入关键增量,一是我国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促使电动自行车、 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新扩围产品销量明显上涨。二是"文商旅"融合发展,凸显消费 ...
7月杭州见!2025(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 | 第一轮通知
DT新材料· 2025-05-09 22:42
论坛背景与定位 - 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凭借设计自由度、材料利用率及定制化能力,成为驱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领域发展的重要技术,并在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展现应用前景 [1] - "人工智能+"赋能下,3D打印技术为产业智能化升级带来新机遇,但仍面临多品种、大批量、低成本、高精度等亟待攻克的难题 [1] - 论坛聚焦航空航天、汽车、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生物医疗等高端应用场景,围绕一体化、轻量化、高性能及定制化需求展开讨论 [2] 论坛组织与安排 - 主办单位为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分会,协办单位包括江苏集萃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所等3家机构,承办单位含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3家单位 [4] - 论坛时间定于2025年7月,地点为浙江杭州,大会主席由四川大学、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等机构的3位教授担任 [2][4] - 议程设置:第一天为签到注册,第二天主论坛讨论增材制造机遇与挑战,第三天分主题探讨工业/生物医疗/陶瓷领域应用,配套交流晚宴、科技成果展示等活动 [5][7][9] 核心议题与技术方向 主论坛与工业应用 - 国际局势与政策导向下的增材制造发展趋势研判,人工智能与3D打印融合的现状与未来 [8] - 高性能聚合物材料体系与智能改性技术,多材料跨尺度协同制造工艺优化 [8] - 连续纤维3D打印在航空航天/无人机应用,汽车轻量化与一体化集成制造技术 [8] 生物医疗与陶瓷领域 - 生物墨水研发与复杂器官打印,个性化医疗植入物在齿科/骨科的应用拓展 [11] - 氧化物/氮化物陶瓷增材制造应用,碳化硅陶瓷在高温环境的技术创新 [11] - 聚合物基4D打印在软机器人领域应用,体积打印/微纳打印等新型方法研究 [11] 参会与投稿信息 - 正式代表注册费3000元(早鸟价2500元),学生代表1800元(早鸟价1500元),费用含资料及餐费 [9] - 支持银行转账/支付宝缴费,需备注姓名+单位+3D打印信息,发票在会后10个工作日内寄出 [11][12] - 开放海报投稿,建议尺寸85cm×115cm,主题涵盖材料研发、工艺优化等技术创新方向 [9][11]
广深篇:科技龙珠雷达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5-06 22: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广深“科技龙珠”作为新技术领域前沿且具影响力的“科技新贵”,打破国际科技巨头在某些核心领域的垄断,有望引领中国科技资产重估 [3][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建议 - 杭州“七龙珠”引发科技关注热潮,广深作为新兴科技产业创业企业孵化地,“科技龙珠”企业有潜力引领中国科技资产重估 [3][6] 政策+资金助推,广深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 2024 年深圳、广州分别有 34、24 家独角兽企业,位居全球城市榜单第六、并列第九位 [7] - 2023 年广州产投集团成立 1500 亿元产投母基金和 500 亿元创投母基金,已签约超 450 亿元;广州市政府主导的天使母基金总规模超 100 亿元 [7] - 2025 年 3 月 3 日深圳连发四份“行动计划”,到 2026 年 AI 终端产业规模达 8000 亿元以上、力争 1 万亿元,集聚不少于 10 家现象级终端企业;到 2027 年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相关企业超 1200 家,关联产业规模达 1000 亿元以上 [7] 科技龙珠闪耀广深 大疆创新:消费级无人机全球领导者,助中国低空产业腾飞 - 大疆成立于 2006 年,业务遍及 100 多个国家与地区,2023 年估值 1250 亿元在中国企业中排第九 [12] - 大疆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近八成,北美市场占有率达 85%,亚马逊平台上其产品长期居销量 TOP10 [12][13] - 核心技术优势在飞控和图传技术,全球无人机相关专利申请量超 1.5 万件 [13] - 推出 Mavic、Air 等多系列消费级无人机产品,还有专业级影像设备 [16] - 实现无人机从“玩具”到“生产力工具”转变,应用于农业、公共安全等多领域,截至 2024 年 10 月农业无人机全球累计销量超 40 万台,作业面积超 90 亿亩次 [17][19] - 旗下卓驭科技提供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合作车企众多,升级激目系统,成本降低 30% - 40% [20] - 2025 年 3 月发布 GenDrive 解决方案,相关功能年内量产搭载;成行平台可拓展车载无人机系统 [22][23] 自变量:专研通用具身智能大模型,水平位居国际前列 - 自变量聚焦“通用具身大模型”研发,是国内最早实现端到端统一具身大模型的公司 [27] - 2024 年 10 月自研全球最大参数规模的具身智能通用操作大模型 WALL - A 模型 [27] - 已完成 Pre A ++轮数亿元融资,投资方活跃于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28] - 致力于实现通用机器人,走“大小脑统一”的端到端具身智能大模型路线 [31] - WALL - A 模型操作 Demo 动作达世界一流水平,部分能力强于国外对手,复杂任务成功率超 90% [32] 逐际动力:以运动智能为基,打造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 - 逐际动力聚焦打造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及创新产品,掌握足式机器人运动智能核心技术 [34] - 2023 年 9 月发布四轮足机器人 W1,12 月发布首款人形机器人 CL - 1;2024 年 8 月升级发布 CL - 2,10 月发布多形态双足机器人 TORN 1 并实现商业化闭环 [35][38] - 2025 年 2 月发布具身操作算法 LimX VGM,国内首次将人类操作数据应用于机器人操作 [39] - 截止 2025 年 3 月完成 5 亿元 A 轮系列融资,获头部机构战略支持 [42] 元象:国产开源大模型先驱,打造 AI + 3D 一站式应用平台 - 元象 2021 年成立,是国内领先的 AI 与 3D 技术服务公司,已完成 A + 轮融资超 2 亿美元 [43] - 自研 XVERSE - 65B/13B/7B 等系列高性能大模型,采用开源策略降低成本 [43] - 2024 年 4 月发布多模态大模型 XVERSE - V,性能领先;9 月发布 XVERSE - MoE - A36B 模型,助力商业化,Saylo APP 火遍港台 [47][51][52] - 提供一站式 3D 内容制作与消费平台,打造多个 IP 的 VR 产品,在全国 22 处景区和博物馆落地 [55][58] 思谋科技:工业大模型领航,助推工业智能化转型 - 思谋科技 2019 年成立,构建了智能制造软硬件产品生态,服务全球近 300 家大型客户 [60][70] - 2023 年 6 月发布工业大模型开发与应用底座 SMore LrMo,支持云边端设备联动等,适配多种芯片和框架 [62][63] - 2023 年 11 月发布全球首个工业多模态大模型 IndustryGPT V1.0,2024 年 6 月升级到 2.0 版本 [65][66] 超参数科技:AI + 游戏技术驱动,Game Agent 商业化先锋 - 超参数科技 2019 年成立,是全球首个在 Game Agent 领域大规模商业化的公司,客户众多 [71][72] - 产品和服务覆盖 65 个国家和地区,年累积服务用户数 31.5 亿,年累积服务时长 384.2 亿小时 [74] - 2023 年 3 月推出 GAEA 系统,实现完全由 AI 驱动的 NPC 生态 [75] - 提供多元拟人化 AI BOT,截至 2024 年 8 月峰值在线数超 150w [82] 元戎启行:从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通往 RoadAGI - 元戎启行 2019 年创立,2024 年业务量产,截至 2025 年 3 月智能驾驶汽车销量近 40000 台,里程超 4500 万里程 [83] - 发布 DeepRoute - Tite、Driver 3.0 等多个智能驾驶平台和解决方案,推出 D - PRO 和 D - AIR 两款智驾产品 [84][85] - 研发 VLA 模型助推汽车向具身智能进化,探索用量产车实现 Robotaxi 规模化运营 [93] - 2025 年 3 月发布道路通用人工智能平台 AI Spark,赋能移动智能体跨室内外行驶 [94] 黑格科技:3D 打印全流程应用,数字化赋能智能制造 - 黑格科技 2015 年成立,整合 3D 打印完整流程,业务覆盖全球 30 多个国家与地区 [99] - 拥有全面硬件设备产品矩阵,UltraCraft A3D 可实现 7x24 小时不间断生产,UltraCraft Reflex RS 打印精准稳定 [100][102][105] - 提供齿科、工程等材料,拥有 HeyGears Cloud 和 HeyGears Blueprint 软件与平台 [109] - 面向数字化齿科、个性化康复辅具等领域提供整套应用方案 [112]
唐兴资本:睿见果敢,洞察投资项目潜藏的巨大价值
搜狐财经· 2025-05-02 10:58
2025年科创投资浪潮 - DeepSeek大模型以媲美ChatGPT的性能、开源模式和低成本优势震动全球科技圈,掀起商业和资本市场波澜 [3] - 科创类产品蓬勃发展,投资机遇层出不穷,点燃全国资本热情 [3] - 唐兴资本专注于科技创新领域投资,深耕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医疗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科技领域 [3] 优秀创业者特质 - 创新精神:持续研发新算法和应用模式,敢于挑战传统并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 [6] - 跨界整合能力:将不同领域知识、技术和资源有效整合,创造全新业务模式 [6] - 战略眼光与专注度:准确把握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前布局,同时在核心业务上保持高度专注 [6] 投资风格与案例 - 投资风格为"睿见果敢",强调敏锐洞察和果断决策能力 [7] - 2016-2017年大胆投资3D打印企业铂力特,当时行业前景尚不明朗但战略意义重大 [7] - 铂力特成功上市并成为行业头部企业,为投资机构带来十倍回报 [9] 牛市对一级市场影响 - 牛市改善一级市场融资环境,降低企业融资难度并增加融资金额 [12] - 激发创业热情,催生更多创新项目,丰富一级市场投资标的 [12] - 加速企业成长,为未来上市或并购创造有利条件 [12] 一二级市场联动 - 二级市场高估值提升一级市场投资者退出回报预期,推动一级市场估值上扬 [13] - 资金在二级市场高位时流向一级市场寻找高回报机会,形成双向流动 [13] - 二级市场热点信息迅速传递至一级市场,影响投资方向和创业重点 [14] - 优质企业上市提升二级市场质量,形成上市与退出的良性循环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