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芯片

搜索文档
138家上市公司连续亏损5年:有的一息尚存,有的越亏越“嚣张”
搜狐财经· 2025-08-06 18:55
上市公司盈利情况分析 - 过去5年(2020—2024年)有138家上市公司连续亏损,其中31家已"披星戴帽" [5] - 连续亏损公司中包括*ST春天、*ST高斯等31家ST股,以及寒武纪、中国国航等30家总市值超百亿的公司 [2] - 行业分布显示医药生物占比最高(23家,16.7%),其次是计算机(14家,10.1%)和电子(12家,8.7%) [2] 昔日"第一股"现状 - 北汽蓝谷(新能源整车第一股)连续5年亏损累计近300亿元,2018年上市后更换6任董事长和7任总经理 [3] - 张家界(山水旅游第一股)连续5年亏损,主要因24亿投资的大庸古城项目拖累业绩,2024年计提减值4.78亿元 [3] - ST中青宝(网游第一股)5年累计亏损超3亿元,2024年实控人因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 [4] - ST起步(童鞋第一股)直播电商转型未达预期,业绩持续亏损 [4] 二级市场表现 - 过去5年21家公司涨幅超100%,其中诺思兰德、舒泰神、信息发展涨幅超200% [6] - 2025年舒泰神因血友病新药STSP-0601获优先审评,股价暴涨,但公司连续5年亏损累计超10亿元 [6] - 百济神州2024年亏损额居A股医药公司首位,8年累计亏损超600亿元,但市值3107亿元超越恒瑞医药成为"医药一哥" [6][7] - 寒武纪2024年涨幅387.55%登顶A股"涨幅王",市值突破2700亿元,但上市后累计亏损超38亿元 [7] 股价跌幅显著的公司 - 过去5年14家公司跌幅超50%,其中*ST仁东、天智航、启迪环境、ST起步、君实生物跌幅超70% [7] - 2025年14家公司跌幅超10%,*ST双成(-52.21%)、*ST花王(-51.89%)、ST中青宝(-37.37%)跌幅居前 [8][9]
A股CFO盘点:寒武纪2024年股价暴涨387%,37岁CFO叶淏尹年薪仅涨8000块
新浪证券· 2025-08-01 17:37
行业薪酬概况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监群体薪酬规模合计42.70亿元 平均年薪81.48万元 [1] 公司业绩表现 - 寒武纪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4.52亿元 营收11.74亿元 同比增长65.56% [1] - 公司2024年股价涨幅达387.55% [2] 高管薪酬情况 - 财务总监叶淏尹2024年薪酬136.22万元 较2023年135.43万元增加0.79万元 薪酬变化率0.58% [1] - 美的集团财务总监钟铮年薪946万元 比亚迪财务总监周亚琳年薪896万元 [1] 高管背景信息 - 叶淏尹出生于1988年 北京大学西方经济学硕士学历 无境外永久居留权 [2] - 2012-2016年任职中国高新投资集团公司投资经理 2016-2019年任职国投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副总裁 [2] - 2019年11月29日起担任寒武纪财务总监 现任公司董事 副总经理 财务负责人及董事会秘书 [1][2]
专家详解美欧贸易协议:无法律约束力 暗藏“恐怖平衡”
第一财经· 2025-07-30 22:14
美欧贸易协议达成后,在欧洲掀起舆论反弹。该协议确定了美国将对欧盟大部分产品征收15%的关税, 同时欧盟承诺斥巨资购买美国的能源和军事装备。 不过,在7月27日该协议达成后,美欧又释放了协议有待继续讨论的讯息。 当地时间29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表示,围绕美欧贸易协议的许多问题仍有待讨论,并表示"还有 很多讨价还价的工作要做"。 同天,欧盟也发布了"欧美贸易协议的解释"文件,最后一行中写道,"2025年7月27日达成的政治协议不 具有法律约束力。除已承诺的立即行动外,欧盟和美国还将根据各自内部相关程序进一步谈判,以全面 落实政治协议"。 这是一份熟悉的配方。此前美国同英国达成的"经济繁荣协议"(EPD)也表明"不具法律约束力"。 英国杜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跨国法教授兼全球政策研究所联合主任杜明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 示,上述信息表明,欧美之间达成的只是一个框架性协议,更多是一个政治协议,具体条款和内容都还 没有确定,若想要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都要拿回国内各走相关司法程序,"没有时间"。 但是,没有法律约束力不代表彻底没有约束力。他解释道,其中的约束力,更像是计算后的"恐怖平 衡"。 美欧协议内容 7月27日 ...
新股消息 | 云天励飞(688343.SH)递表港交所 为行业领先的全场景AI推理芯片提供商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19:19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 长期专注于AI推理芯片的研发设计及商业化[4] - 公司推出面向企业级 消费级 行业级三大应用场景的NPU驱动AI推理芯片相关产品及服务[4] - 公司打造了从AI推理基础设施构建到产品设计 开发及商业化落地的完整闭环[4] 技术平台与产品 - 公司IFIC底座具备算法芯片化能力 通过协同设计指令集 芯片架构及工具链打造优化芯片[5] - 基于IFIC底座开发NPU产品Nova 提供高性能 高性价比推理能力[5] - 产品线包括AI推理芯片DeepEye及DeepEdge 在研产品DeepVerse和DeepXBot[5] - 配套工具包括Hy3 CAN硬件使能工具 IFIE软件平台及IFMind大模型基础[5] 市场地位 - 以2024年中国市场相关收入统计 公司是排名前三的全场景AI推理芯片相关产品及服务提供商[4] - 在NPU驱动的AI推理芯片相关产品及服务提供商中排名中国前二[4] 财务表现 - 2022年度收益5.46亿元 2023年度5.06亿元 2024年度9.17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2.64亿元[6] - 2022年度毛利1.74亿元 2023年度1.19亿元 2024年度1.92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7603万元[6] - 2024年收入9.17亿元中 销售成本7.25亿元占比79.1% 毛利1.92亿元占比20.9%[7] - 2024年除所得税前亏损5.76亿元 较2023年3.84亿元亏损有所收窄[7] 行业发展 - 中国AI推理芯片市场规模从2020年113亿元增长至2024年1626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94.9%[4] - 预计2024年至2029年将以53.4%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2029年达13830亿元市场规模[4]
氪星晚报|优必选完成3.15亿美元配售,创人形机器人领域最大配售融资纪录;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第1000台Megapack储能系统下线
36氪· 2025-07-29 18:36
小米集团排名提升与研发投入 - 小米集团在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297位 较上年提升100位 创2019年上榜以来最大增幅[1] - 小米集团连续7年上榜 过去5年研发投入超1020亿元[1] - 小米集团计划未来5年(2026-2030)在核心技术研发上再投入2000亿元[1] 企业战略合作与技术融合 - 渣打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聚焦人工智能技术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2] - 合作将依托阿里云的人工智能技术推进金融与AI融合[2] 汽车产业整合与全球化布局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挂牌成立 由原兵器装备集团分立 拥有117家分子公司[3] - 公司业务涵盖汽车整车及零部件 汽车销售 金融及物流服务 摩托车[3] - 公司将着力打造智能汽车机器人 飞行汽车 具身智能等新质生产力 探索海陆空立体出行生态[3] - 公司加速全球化发展 开拓东南亚 中东非洲 中南美洲 欧亚 欧洲五大区域市场[3] 储能系统生产与交付 -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第1000台Megapack储能系统下线 将发往欧洲[4] 低空经济公司成立 - 黄石全域低空经济发展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亿元[5]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公共航空运输 通用航空服务 无人驾驶气球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等[5] - 公司由黄石产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5] 高管任命与零售店调整 - 原蚂蚁集团副总裁王晓航出任中国平安CTO兼平安科技总经理[6] - 王晓航曾负责蚂蚁集团数字金融和AI创新 曾任百度首席架构师[6] - 苹果宣布关闭大连百年城Apple Store 系国内首家关停直营店[6] - 苹果称关店原因为购物中心内多家零售商离开 包括Coach Kenzo MCM UGG等品牌[6] 奢侈品品牌出售考虑 - 路威酩轩集团考虑出售旗下时尚品牌马克雅可布 以应对需求下滑[7] - 集团已接洽潜在买家包括锐步所有者Authentic Brands 谈判仍在进行中[7] 稳定币业务研究 - 中油资本表示暂不涉及稳定币相关业务 正对相关领域政策进行研究[8] 投融资活动 - 韩国AI芯片初创公司Rebellions获得三星投资 计划进行最高2亿美元融资[9] - Rebellions最新估值10亿美元 计划融资后IPO[9] - 光亚鸿道获昆仑北工2.8亿元战略投资 将加速鸿道操作系统在石油石化 国产集成电路等领域的生态构建[9] 新产品与技术进展 - 特斯拉AI6芯片预计2027年量产 采用三星2纳米工艺 目前良率40-50%[10] - 优必选完成3.15亿美元配售 创人形机器人领域最大配售融资纪录[10] - 优必选配售募集资金24.1亿港元 超10亿港元用于支付供应商款项[10] - 摩根大通将优必选H股评级上调至增持 目标价135港元[10] 行业观点与评论 - 特斯拉联合创始人马丁·埃伯哈德对取消2.5万美元电动汽车计划表示失望 批评Cybertruck设计[11] - 影石创始人刘靖康宣布进入无人机市场 将推出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12] - 公司称进入无人机市场因客户需求未被满足 业务驱动成长 为五年前决策[12] 经济数据与旅游市场 - 1-6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40.75万亿元 同比下降0.2%[13] - 1-6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2.18万亿元 同比下降3.1%[13] - 1-6月国有企业应交税费3万亿元 同比下降0.8%[13] - 6月末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65.2% 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13] - 泰国1月1日至7月27日外国游客人数1898万人 同比下降6.18%[14] - 中国是泰国最大客源市场 游客264万人[14] - 泰国央行将今年外国游客预测从3750万下调至3500万[14]
寒武纪: 关于开立募集资金理财产品专用结算账户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6 00:25
募集资金现金管理 - 公司董事会及监事会审议通过使用不超过人民币6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用于购买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等保本型产品 [1] - 现金管理期限为2025年4月19日至2026年4月18日,资金用途需确保不影响募投项目实施和募集资金安全 [1] - 公司已在中国建设银行北京中南路支行开立专用结算账户(账号11050263870000000025),专用于理财产品结算 [1] 账户管理规范 - 理财产品专用结算账户严格遵循《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仅用于闲置募集资金理财结算,不得存放非募集资金 [1] - 账户将在理财产品到期且无后续购买计划时注销 [1] 资金管理影响 - 现金管理在保障募投项目正常实施前提下进行,不会影响主营业务开展 [2] - 通过适度现金管理可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增加现金资产收益,为股东创造更高回报 [2]
中国已经换了打法,美国却还在抱残守缺!
搜狐财经· 2025-07-18 17:46
中美战略态势分析 - 守成大国美国在战略上显得保守且落后于时代步伐 中美之间的战略被动状态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延续至今 [1] - 2018年以来美国不断失去重要战略阵地 关税战正演变为其滑铁卢之战 中国在贸易战中已退居幕后未受实质影响 [3] - 美国策略被中国全面洞察 中国逐步掌握主动权并按自身计划出牌 例如英伟达H200芯片入华计划被中国反制 [5] 中国技术管制措施 - 中国将正极材料制备技术纳入出口管制 目标直指美国科技及高端制造业全产业链围剿 [6] - 中国此前稀土管制已令西方手足无措 后续可能扩展至无人机材料、医药材料等技术领域 [6] 中美经济影响对比 - 1999-2007年中国冲击1 0版本导致美国近25%制造业岗位消失 当前2 0版本冲击更为猛烈 [7] - 美国仍在沿用过时对抗策略 而中国已开辟新战场 使美国陷入"跟或不跟"的两难被动局面 [6][7]
寒武纪: 关于变更注册资本、修订《公司章程》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8 00:09
变更注册资本 - 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完成归属,归属数量为2,429,693股,其中1,536,222股来源于公司回购的A股普通股股票,893,471股来源于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的A股普通股股票 [1] - 定向发行的893,471股限制性股票已完成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的股份登记手续 [1] 《公司章程》修订 - 因注册资本及总股本变更,公司对《公司章程》第六条关于注册资本的条款进行修订 [2] - 公司对《公司章程》第十九条关于股份总数的条款进行修订 [2] - 修订后的《公司章程》全文已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 [2] 公司治理 - 第二届董事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该议案在股东大会授权范围内,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1] - 董事会授权公司管理层及其授权人士办理工商变更登记及章程备案等相关事宜 [2]
寒武纪20250512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中国汉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2][4]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经营业绩**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11.74亿元,同比增长65.56%;毛利总额6.66亿元,同比增长35.77%;规模净利润 -4.52亿元,亏损收窄3.96亿元,收窄比例46.69%[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1.11亿元,环比2024年第四季度增长12.36%;规模净利润3.55亿元,环比2024年第四季度增长30.61%[3] 2. **研发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10.7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91.30%,新增314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311项[3][8] - 拥有技术过硬且富有创新活力的研发队伍,截至2024年底研发人员741人,占总人数75.61%,78.95%的研发人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5] - 基础系统软件平台采用端云一体训推一体架构,可支持各类人工智能芯片产品,打破云边端开发壁垒[7] 3. **市场开拓** - 产品在金融、运营商、互联网等多行业应用场景落地,收获行业客户认可[9] - 2024年云丹产品线收入11.66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1倍[10] 4. **财务状况** - 2024年管理费用1.81亿元,同比增加17.56%;销售费用0.7亿元,同比下降14.64%[11]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19.16%,应收账款回款情况良好,回款金额较上年同期增加9.38亿元,应收账款同比减少52.70%[1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公司研发团队年龄结构科学合理,40岁以上资深专家占比6.88%,30 - 40岁中坚力量占比56.41%,30岁以下新生代占比36.71%[5][6] 2. 公司获得胡润研究院2024胡润中国人工智能企业50强荣誉称号并位居榜首[6] 3. 2024年度新增专利申请104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02项;截至2024年底累计已获授权专利1478项,软件著作权64项,集成电路步图设计6项[8] 4. 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投入2.35亿元,同比增加38.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