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豆种植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没买美国大豆,特朗普以退为进,取消对华报复,最大赢家浮现
搜狐财经· 2025-08-20 19:36
中美大豆贸易格局变化 - 7-8月中国对美大豆采购订单降至新低 巴西对华出口量同比增加28%创历史新高[1] - 前七个月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总量达7150万吨超去年全年 美国对华出口仅995万吨同比大幅缩水[4] - 中国大豆供应形成"南美主导+本土提升+俄蒙补充"新格局 极大提升抗风险能力[12] 美国大豆产业影响 - 美国大豆种植面积降至3242万英亩 较2024/2025年度减少超过7%[2] - 美国大豆协会预计本年度对华出口损失或超百亿美元 农户种植意愿下降[2][6] - 农业机械、物流、化肥等上下游产业链全线承压 种植面积创近五年新低[6] 中国进口战略调整 - 进口多元化成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核心 油料作物本土产能持续提升[4] - 中国贸易企业在采购高峰期大单转向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2] - 与拉美、非洲、东南亚经贸联系更加紧密 供应链柔性与稳定性提升[14] 南美市场受益情况 - 巴西大豆出口总量有望刷新历史纪录 中国订单拉动农业产业链升级[12] - 南美产区价格优势明显 运输更灵活、通道更稳定[6] - 巴西港口加速扩能满足激增需求 相关机械、物流和服务业同步增长[12] 全球贸易环境变化 - 美方4月宣布对所有主要贸易伙伴加征"对等关税" 税率提升数倍[4] - 美国暂停对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的二级关税 被视为利益再平衡[8] - 全球供应链重构已成定局 新兴市场农产品出口占比不断增加[16] 经济数据表现 - 美联储预测全年美国CPI涨幅或保持在4.8%以上 远高于目标区间[8] - 2020-2023年中国是美国大豆最大买家 贡献近三成出口收入[4] - 2025年中美贸易总额增速放缓 但中国进口结构持续优化[14]
中国转向巴西大豆,美国豆农致信特朗普:尽快对华达成协议
搜狐财经· 2025-08-20 10:52
行业核心观点 - 美国大豆行业面临严重压力,核心问题是中国作为最大买家正转向巴西等国采购,导致美国大豆销售前景暗淡,种植户承受巨大财务压力 [1][3] - 中美贸易关系紧张及谈判未果是导致中国采购转移的主要原因,美国豆农敦促政府尽快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以挽回损失 [1][3] 市场格局变化 - 巴西已迅速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 [3] - 今年7月,中国进口的美国大豆量仅为巴西大豆的15%左右 [3] - 在2023-2024销售年度,中国曾购买了美国大豆出口量的54%,价值132亿美元,但当前采购格局发生剧变 [3] 行业经济影响 - 美国大豆种植成本不断升高,同时大豆价格持续下跌,行业承受严重经济损失风险 [1] - 中国采购转向给美国带来的具体损失预计达“数十亿美元” [3] - 中国进口商在4月的一周内就从巴西采购了至少240万吨大豆,这批大豆在5至7月间出货,直接冲击美国市场份额 [3] 行业近期动态 - 美国豆农通过公开信形式敦促总统特朗普尽快与中国达成大豆采购协议 [1][3] - 特朗普曾于8月11日发文敦促中国将对美国大豆的采购量翻两番,此举曾导致美国大豆价格出现短期上涨 [3] - 美国豆农对“中国采购量翻两番”的承诺能否实现表示怀疑,并强调秋天越晚达成协议,所受影响将越严重 [3]
美国大豆协会致信特朗普:贸易战令农户濒临财务崩溃
搜狐财经· 2025-08-20 04:38
美国大豆行业现状 - 美国大豆种植者面临"贸易和财务悬崖"困境,难以承受长期贸易战的影响 [1] -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警告称种植户正承受极大经济压力,包括价格持续下跌和农资设备费用大幅增加 [1]
中方终于翻脸,美国被踢出局,1200吨杂粮将入华,美农民财路被断
搜狐财经· 2025-08-20 00:52
贸易政策影响 - 特朗普于2025年4月将中国输美商品关税从34%提高至84%,总税率达104% [3] - 中国于2025年3月对美国大豆加征10%关税,直接削弱美豆价格优势 [3] - 特朗普在8月威胁将对中国关税提高至三位数,要求中国"购买四倍大豆" [7] 中国市场转向 - 中国买家与巴西签署1200万吨大豆订单,占接下来两个月需求的一半 [3] - 中国对美大豆订单在2025年8月归零,此前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占总出口量40%以上 [9] - 舟山港2025年4月接收的巴西大豆运输船同比增长48%,美国船只完全消失 [13] 价格与成本变化 -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价格跌至每蒲式耳8.22美元,较成本价低15% [9] - 巴西大豆C&F价格比美国低31美元/吨,运输周期从20天缩短至14天 [15] - 补贴政策宣布后,大豆期货价格立即下跌1.5% [5] 供应链重构 - 中国与巴西开通本币结算,35%的大豆贸易采用人民币支付,规避美元汇率风险 [7] - 中国在巴西投资港口、铁路及农业科技小院,完善从田间到船舱的全产业链条 [13] - 中国东北盐碱地耐盐碱大豆亩产突破300公斤,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13] 农业经济冲击 - 美国2025年4月有88家农场申请破产,较去年同期激增76% [11] - 610亿美元农业补贴大部分流向大型农场和城市投资者,小农户每亩仅获数美元 [5] - 部分大型农场通过66个家庭成员冒充"农业从业者"获取补贴资金 [5] 行业竞争格局 - 巴西桑托斯港40艘货船满载大豆发往中国,完全取代美国供应 [7] - 美国豆农面临气候灾害、成本飙升及出口市场流失的多重压力 [1] - 中国采购决策完全基于"市场和政策需要",不受政治威胁影响 [7]
1200万吨大豆订单被抢!美国农民财路被断,特朗普却只发推装样子
搜狐财经· 2025-08-20 00:06
中美大豆贸易格局变化 - 中国将1200万吨大豆订单转向巴西和阿根廷 相当于未来两个月需求量的一半 美国未获得任何份额[1] - 美国大豆出口签约量仅300万吨 创近20年新低 同期巴西对华出口量持续增长[5] - 中国实施进口多元化战略 与巴西签署长期协议 因价格更低且运输更便利[3] 美国农业经济影响 - 美国大豆价格出现暴跌 农场面临库存积压问题[1] - 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 化肥/种子/机械价格全面上涨[5] - 部分农场主考虑改种其他作物 但难以覆盖种植成本[5] 贸易政策反制效应 - 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后 遭遇农产品反制措施 大豆被移出中国采购清单[3] - 北美市场出现不确定性 加拿大和墨西哥对美国农产品提出市场准入质疑[7] - 贸易保护政策导致美国农业失去重要出口市场[3][7] 政治因素影响 - 农业补贴政策未能有效缓解农场经营压力[7] - 中西部农场主作为关键选民群体 其经济利益未得到政策保护[5] - 贸易政策转向导致美国农产品全球竞争力下降[3][7]
特朗普压力山大,美国大豆协会公开喊话:没有谁可以取代中国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8-19 22:12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大豆产业因失去中国市场而面临严峻困境 其根本挑战在于如何重新获得中国市场 美国大豆协会正就此向政府施压 [1][6][8][10] 美国大豆产业面临的威胁 气候变化与病虫害 - 气候变化加剧导致病虫害严重威胁大豆产量和质量 预计将造成今年减产 [3] - 大豆协会需平衡农民利益和产量问题以应对此威胁 [3] 生产成本激增 - 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导致生产成本日益增加 化肥、种子和机械维护等成本不断攀升 [4] - 通货膨胀加剧了成本压力 使种植户无力承担上涨的成本 [4] - 大豆协会忧虑如何在成本激增下通过合理价格卖出大豆 [4] 中国市场的丧失 - 失去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单一进口市场是当前最大危机 [6] - 自对华关税战以来 中国转向巴西大豆 因巴西大豆在数量和质量上差距不大且价格更具竞争力 [6] - 对华敌对政策使美国大豆失去了重要的稳定客户 [6] 政治博弈与行业压力 - 大豆协会采取强硬立场向总统施压 要求改善对华关系 否则在选票上给予反击 [10] - 贸易被政治化及武器化 使大豆农民成为大国博弈中的牺牲品 [10][12] - 美国试图脱离全球化并建立由其主导的体系 但在中国已深度参与全球化的背景下此策略难以奏效 [12] - 中国在对抗中展现出强大的反击能力和贸易多元化战略 [14]
美国大豆市场遭重创,特朗普喊话无效,中国迟迟不下订单,豆农撑不住了!
搜狐财经· 2025-08-19 14:12
贸易战影响 - 美国对中国大豆出口量从2018年起大幅下降 2024年中国进口美国大豆仅2213万吨 占总进口量1.05亿吨的21% [1] - 墨西哥等其他市场采购量不足600万吨 远低于中国市场规模 [1] - 美国大豆协会负责人承认中国市场不可替代 关税政策导致出口竞争力持续下降 [3] 气候与生产成本压力 - 极端天气导致印第安纳州和俄亥俄州暴雨成灾 大量幼苗死亡 农民防治成本增加 [3] - 德克萨斯州作物成熟期延长 生长质量下降 农民失去对气候的控制能力 [3] - 种子 化肥和土地成本持续攀升 而大宗农产品价格走低 形成双重挤压 [5] 产业链恶性循环 - 小型农场因成本压力减少投入 威胁未来产量和质量 [5] - 牛群规模缩减和乙醇产量下降进一步拖累农产品价格 [5] - 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份额扩大 中巴农业合作深化威胁美国市场地位 [5] 政策应对缺失 - 特朗普政府仅通过社交媒体喊话中国采购 缺乏实质性补救措施 [5] - 现有补贴制度不合理 无法解决贸易政策和气候变化的系统性影响 [5][6] - 美国农业需要国际合作和务实政策而非政治承诺 [6] 行业前景 - 气候变化影响具有长期性 贸易政策缺失加剧生存危机 [5][6] - 美国农业经济命脉面临挑战 需寻找新出路而非依赖原有市场 [6]
中国拒绝购买美国大豆,特朗普取消制裁服软,欧洲3国未获邀请
搜狐财经· 2025-08-18 12:50
大豆贸易格局剧变 - 前总统特朗普呼吁中国将美国大豆年度采购量提升至8800万吨,为原有2200万吨的四倍,几乎相当于美国大豆全年出口量的两倍[1] - 2025年上半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量仅为300万吨,同比暴跌88%,跌至20年来冰点[1] - 中国港口积压800万吨美国大豆无人问津,美国未售出大豆库存高达4200万吨,足够中国消费一整年[1] - 巴西对华大豆出口飙升至3186万吨,独占中国市场七成份额;阿根廷对华豆粕出口量猛增40%[1] - 中国投资120亿美元在巴西建设港口和铁路,将大豆运输时间从45天缩短至33天[2] - 因需缴纳23%关税,美国大豆价格比南美大豆高出10%至15%[2] - 美国豆农陷入绝望,中西部农业州出现破产潮,中国曾是美国大豆最大买家,占其出口量60%的订单几近归零[1] 芯片与科技产业动态 - 特朗普批准英伟达向中国出售"阉割版"H20芯片,但前提是从销售额中抽取15%提成[6] - 中国网信办约谈英伟达,指出其芯片存在"后门"风险,能够远程定位用户甚至强制关机[6] - 美国为寻找新买家,欧盟签署价值560亿美元的协议,承担美国滞销的液化天然气和大豆[6] 欧美贸易关系与地缘政治 - 美国对欧盟钢铁和铝加征25%关税,对汽车加征25%关税,导致德国汽车企业出口额暴跌36%[6] - 欧盟为换取关税豁免,签署560亿美元采购协议接手美国滞销产品[6] - 美国强迫日本购买部分滞销大豆,并最终通过军售订单换取日本让步[2] - 特朗普希望邀请德、法、英领导人参加俄乌会谈,但仅让泽连斯基"顺便"转达邀请,未发出正式邀请函[6] 其他贸易冲突 - 美国对印度征收50%惩罚性关税,原因是印度购买了俄罗斯石油[4] - 美国财政部长放话称,若美俄谈不拢,欧盟也会受到牵连[4] - 在与普京会面后,特朗普暂缓对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征收关税[4]
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在兴安盟召开
内蒙古日报· 2025-08-18 09:21
行业动态 - 第31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在兴安职业技术大学召开,主题为"生物育种赋能中国大豆高质量发展",吸引了600余名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管理部门、科技推广机构及企业的代表参与[1] - 研讨会安排主旨报告11场,分论坛报告77场,展示论文摘要25篇,涵盖遗传育种与资源、基因组与分子生物学等多个主题[1] - 与会专家围绕大豆在遗传育种、栽培耕作、营养品质、光周期反应、抗病性、抗虫性、耐逆性、营养高效利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展开深度交流[1] 区域发展 - 兴安盟作为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大豆生产基地之一,依托生物育种产业化试点经验优势,建成了全国首个省级领域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中心[1] - 兴安盟打造了全国最大的生物育种大豆种植基地和全国最大生物育种大豆标准化制种基地,并获批国家现代农业大豆产业园[1] - 2024年兴安盟推广生物育种大豆30.53万亩,科右前旗成功申报"自治区级大豆制种大县"[1] 实地考察 -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将前往科右前旗归流河镇光荣嘎查的万亩生物育种大豆单产提升示范区进行田间观摩[1]
美国豆农扛不住了!“没有市场能与中国相提并论”
新浪财经· 2025-08-17 20:39
美国大豆行业面临的挑战 - 美国豆农正面临气候灾害、成本飙升和国际需求低迷的"完美风暴" [1] - 中国市场的缺位给美国豆农带来巨大压力 美国大豆协会称"没有一个市场能与中国对大豆的需求相提并论" [1] 美国大豆出口市场格局 - 中国是美国大豆主要买家 2024年进口美国大豆2213万吨 [1] - 墨西哥作为美国大豆第二大市场 采购量不足600万吨 远低于中国 [1] 中美大豆贸易数据 - 2024年中国共进口1.05亿吨大豆 其中21%来自美国 [1] - 美国大豆在农产品出口中占据核心地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