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制造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智能制造装备亮眼表现因何来(延伸阅读)
人民日报· 2025-08-08 06:18
装备制造业整体表现 - 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4个百分点 [1] -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今年有望超过5万亿元 [1] 工业机器人领域 - 上半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5.6% [1] - 我国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近3年全球新增装机量占比超50% [1] - 上半年工业机器人出口额同比增长61.5%,拥有全球约2/3的机器人相关有效专利(超19万项) [2] - 预计今年市场规模突破900亿元,保有量占全球43%以上 [2] - 行业全产业链体系完善,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进步 [1] 传感器领域 - 上半年传感器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工业自动化领域占比超35% [2] - 工业传感器中温度、压力、流量传感器为增长主力 [2] - 机器人视觉传感器市场规模达47.56亿元,人形机器人成为新增长动力 [2] - 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带动电流、转角等传感器需求 [2] 政策与市场前景 - 根据"十四五"规划,今年底70%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将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3] - 计划建成5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3]
新益昌:8月7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19:54
公司治理与股权激励 - 公司于2025年8月7日召开第三届第三次董事会会议 审议向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议案 [2] 业务结构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中智能制造装备占比97.17% 配件及维修费占比2.68% 其他业务占比0.15% [2] 基本信息 - 公司证券代码SH 688383 8月7日收盘价67.56元 [2]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海旺社区兴业路瑞湾大厦15楼 [2]
利和兴: 2025年度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07 19:10
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67.5百万元 全部用于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 - 其中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117.5百万元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拟使用50百万元 [1][7] - 若实际募集资金不足 公司将通过自筹资金解决缺口 [1] 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项目概况 - 项目总投资132.506百万元 建设周期24个月 [2] - 实施主体为利和兴江门 已取得土地使用权(粤(2021)江门市不动产权第1019624号) [2] - 项目内部收益率15.08%(税后) 投资回收期7.85年(含建设期) [7] 半导体行业市场前景 - 2025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预计达1255亿美元 同比增长7% [2] - 中国大陆2023年半导体设备支出达496亿美元 同比增长35% 全球居首 [2] - 至2026年中国大陆将继续保持设备支出领先地位 [3] 国产替代战略机遇 - 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为本土供应商带来重大机遇 [3] -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 加强重点装备研发 [5] - 在海外技术封锁背景下 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5] 公司技术实力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拥有发明专利44项 实用新型专利143项 软件著作权275项 [6][7] - 被评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7] - 在精密加工、自动控制等领域具备丰富技术积累 [6] 客户资源优势 - 客户包括华为、新凯来、荣耀、中兴通讯、比亚迪、深科技等知名企业 [5] - 在移动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多领域提供智能制造设备 [5] - 凭借稳定产品质量和快速响应能力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6] 业务拓展战略 - 原以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为基础 现拓展至新能源汽车、数字能源、半导体等领域 [4] - 通过本项目将产品在半导体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 完善产品矩阵 [4] - 突破下游终端产品需求波动和大客户被管制等单一领域依赖限制 [4] 项目合规性 - 已于2025年8月4日取得广东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项目代码:2508-440704-04-05-408698) [7] - 相关环评批复手续正在办理中 [7] -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公司战略规划 [8] 财务影响 - 募集资金到位后将增加总资产规模 提升资金使用灵活性 [9] - 建设期内可能导致每股收益暂时下降 长期将提升盈利能力和综合实力 [9]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将优化财务结构 提高抗风险能力 [8]
凯尔达2025年中报:营收微降,净利润大幅下滑,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证券之星· 2025-08-06 06:13
营收与利润 - 公司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为3.16亿元,同比下降1.81% [2] - 归母净利润为236.5万元,同比下降89.94% [2] - 扣非净利润为-273.42万元,同比下降114.6% [2] - 第二季度单季营业总收入为1.52亿元,同比下降6.31% [2]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61.55万元,同比下降123.27% [2] - 第二季度扣非净利润为-600.21万元,同比下降169.91% [2] 盈利能力 - 公司毛利率为17.51%,同比下降11.36% [3] - 净利率为0.56%,同比下降92.36% [3] 费用控制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为3026.34万元,占营收比为9.59%,同比增加44.37% [4] - 管理费用增加主要由于管理人员薪酬和股份支付费用增加 [4]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1.62%,达到2110.98万元 [4]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0.1元,同比下降34.41% [5] - 货币资金为2.04亿元,同比增长27.63% [5] - 应收账款为1.28亿元,同比下降10.80% [5] - 应收账款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为408.76% [5] 主营业务构成 - 工业机器人收入为2.17亿元,占总收入的68.85%,毛利率为16.56% [6] - 工业焊接设备收入为7508.92万元,占总收入的23.78%,毛利率为22.62% [6] - 国内销售收入为2.83亿元,占总收入的89.75%,毛利率为16.09% [6] - 国外销售收入为3235.7万元,占总收入的10.25%,毛利率为29.91% [6] 发展回顾与展望 - 公司属于智能制造装备行业,主要提供工业机器人及焊接设备相关产品 [7]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协作机器人及焊接技术研究,并在传感器领域取得进展 [7] - 公司积极布局国内外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 [7] - 未来将继续优化治理结构,规范内控体系 [7] 财务健康状况 - 公司去年的ROIC为2.4% [8] - 净利率为5.61% [8] -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为3.92% [8]
东杰智能:公司生产经营未发生重大变化,市场环境或行业政策未发生重大调整
新浪财经· 2025-08-05 19:52
公司业务状况 - 公司主营业务仍为智能生产系统、智能物流仓储系统和智能立体停车系统 [1] - 公司可提供规划咨询、软件系统研发、智能装备设计制造、系统集成、安装实施及售后维保等全方位服务 [1] - 公司生产经营未发生重大变化 [1] 市场环境与成本 - 市场环境或行业政策未发生重大调整 [1] - 生产成本和销售等情况未出现重大变化 [1]
博实股份:公司智能装备具有高速、高精度、运行高可靠性的技术优势
证券日报· 2025-08-04 16:41
公司技术优势与产品定位 - 智能制造装备产品线具有高速、高精度、运行高可靠性的技术优势,主要面向高端智能装备市场需求,适用于高效、安全生产要求较高的客户场景,是替代进口的高端装备 [2] - 在国内产品应用领域,产品和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产品应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 - 技术领先优势是公司重要的核心竞争优势,公司将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到工业自动化领域 [2] 营收增长驱动因素 - 智能制造装备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制造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对智能制造装备的旺盛需求 [2] - 公司通过积极实施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实现产品多品类扩张 [2] 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 - 公司将机器视觉识别、深度学习、机器人控制算法等技术应用到多品类创新产品中,与制造业客户生产场景相融合 [2] - 实现固体物料后处理、矿热炉冶炼作业智能车间等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实现工厂数字化、智能化 [2]
博实股份:公司存货(特别是发出商品)与未来收入呈正相关性
证券日报· 2025-08-04 16:41
公司存货结构 - 存货分为原材料 在产品 低值易耗品 库存商品 发出商品等[2] 生产销售模式 - 智能制造装备产品采用以销定产模式[2] - 存货量代表未来可交付产品[2] 存货与收入关系 - 存货特别是发出商品与未来收入呈正相关性[2]
博实股份:工业服务团队主要面向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客户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04 16:40
公司业务模式 - 工业服务团队面向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客户 提供生产运维管理服务 包括客户生产装置设备的日常操作维修维护成品入出库转运装车等一体化服务 [1] - 专业化服务有助于客户集中资源聚焦核心竞争力 实现降本增效和高质量发展 [1] 工业服务增长动力 - 服务需求存在存量设备自然增长带来的稳健增长 [1] - 通过深度挖掘客户需求 在新增生产运维类项目中持续突破 [1] - 工业服务需求双向增长 发展势头相向而行 未来服务规模和能力有望实现阶梯式提升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度工业服务营收达7.68亿元 占公司整体营收比重26.84% [1] - 工业服务毛利率为29.62% 构成公司收入和利润的重要来源 [1]
均普智能:8月1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12:50
公司治理 - 公司于2025年8月1日召开第二届第三十五次董事会会议 审议豁免会议通知时限议案等文件 [1] 业务构成 - 2024年营业收入构成:汽车通用零部件智能制造装备占比31.79% 新能源汽车专用零部件智能制造装备占比28.41% 传统动力汽车专用零部件智能制造装备占比18.77% [1] - 智能设备应用及售后服务占比9.06% 消费品智能制造装备占比5.23% 工业机电产品智能制造装备占比5.11% [1] 行业动态 - 德资巨头中国区高管警示智能驾驶领域陷入残酷价格战 强调智驾功能绝不能免费 否则将给全行业带来灾难 [1]
博实股份(002698) - 2025年8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04 09:04
业务表现与增长 - 智能制造装备业务营收增长显著,技术优势包括高速、高精度、高可靠性,部分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 - 2024年工业服务营收达7.68亿元,占公司整体营收26.84%,毛利率29.62% [1] - 2024年完成两项电石智能工厂项目,营收增量达3.2亿元 [3] 技术与竞争优势 - 智能制造装备采用订制化与标准化结合模式,实现规模应用效益 [2] - 核心竞争优势在于技术领先,产品长期保持较高毛利率 [4] -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产品成功替代进口设备 [4] 市场与政策环境 - 国家产业政策为高端智能制造装备领域提供支持,包括技术创新和场景拓展 [2] - 海外市场利润水平较高,但面临标准对接、工艺对接等复杂挑战 [3] - 宏观经济短期波动影响有限,但长期需求不振可能影响客户投资意愿 [2] 未来发展方向 - 聚焦智能制造装备研发和工业服务拓展,推动少人化、无人化生产 [3] - 拓展高温特种作业机器人技术至硅铁、硅锰等领域 [3] - 通过“智能装备+工业服务”双引擎驱动模式支撑业绩增长 [4] 财务与运营 - 存货(特别是发出商品)与未来收入呈正相关性 [4][5] - 工业服务需求双向增长,未来服务规模和能力有望阶梯式提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