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制造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电气: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工业级绿色智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证券日报网· 2025-11-17 22:13
证券日报网讯上海电气(601727)11月17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工业 级绿色智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 方向,聚焦于能源装备、工业装备、集成服务三大业务板块。我们的业务遍及全球,在能源装备领域, 上海电气拥有煤电、核电、风电、气电、太阳能发电、储能、输配电等业务;工业装备领域涵盖电梯、 工业基础件、电机、智能制造装备等;集成服务领域涵盖电站工程与服务、输配电工程与服务、自动化 工程与服务等业务。 ...
博实股份:11月10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0 17:38
公司近期动态 - 公司于2025年11月10日召开第五届第十六次董事会会议,审议了关于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议案 [1] - 截至新闻发稿,公司市值为161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2025年1至6月份,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为智能制造装备占比69.88% [1] - 2025年1至6月份,工业服务业务收入占比27.24% [1] - 2025年1至6月份,环保工艺与装备业务收入占比2.89% [1]
瀚川智能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5.57亿低于行业平均,净利润4346.46万高于中位数
新浪证券· 2025-10-31 19:52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2年11月16日,于2019年7月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全球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的佼佼者,核心产品覆盖汽车电子、医疗健康、新能源电池等行业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 - 专用设备 - 其他专用设备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57亿元,在行业89家公司中排名第50位,低于行业平均数12.1亿元和中位数5.96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4346.46万元,行业排名第41位,低于行业平均数1.11亿元,高于行业中位数3437.12万元 [2] - 行业第一名科达制造营收126.05亿元,净利润18.32亿元,第二名豪迈科技营收80.76亿元,净利润17.89亿元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34.42%,高于去年同期的17.59%,也高于行业平均的28.52% [3]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73.23%,高于去年同期的63.36%,且远高于行业平均的42.80% [3]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蔡昌蔚,其2024年薪酬为252.22万元,较2023年的176.46万元增加75.76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9913户,较上期增加4.72%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77万股,较上期减少4.51%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多只ETF基金,包括华夏中证机器人ETF(增持63.23万股至338.83万股)、天弘中证机器人ETF(新进,持股135.28万股)和诺安多策略混合A(新进,持股99.34万股) [5]
德赛西威:拥有领先工艺,建成智能制造装备实现生产智能化
新浪财经· 2025-10-30 19:20
公司智能制造能力 - 公司拥有国际领先的制造工艺 [1] - 公司自主创新建成一系列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智能制造装备 [1] - 公司生产全栈搭载信息化系统,实现智能制造 [1]
上市公司看封关:“为企业开辟出更为广阔的发展赛道”
中国新闻网· 2025-10-25 12:35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大族集团是激光与智能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业务拓展至半导体设备、新能源光伏与电池设备、机器人、低空经济装备、汽车整车生产线设备、3C消费电子产品生产设备、机床与工业自动化成套设备及核心零部件 [1] - 公司认为其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领域的战略方向与海南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高度契合,产业协同效应带来深远的合作机遇 [3] - 公司已有投资海南的初步发展计划,拟设立区域性研发中心和销售服务中心,借助自贸港政策优势开展国际业务,将激光技术和智能制造装备推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3] 海南自贸港政策影响 - 海南自贸港实施的"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政策体系以及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安排,为企业营造了具有吸引力的发展环境 [3] - 相关政策将极大降低企业开展国际业务的门槛和成本,使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拓展市场变得更高效、更顺畅 [1] - 政策直接降低企业采购成本,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同时释放更多资金用于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 [3] 公司合作计划 - 在产业合作方面,公司计划与海南当地的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携手,共同开展激光技术、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项目 [4] - 在人才培养方面,公司拟与海南的高校合作,推动人才定向培养与实习基地建设 [5] - 在资本运作方面,公司希望借助海南资金出海的政策便利,开展跨境并购,拓展半导体设备产业链布局 [5] 封关运作预期 - 海南自贸港将于12月18日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其"双循环"交汇点的战略价值将充分显现 [5] - 封关运作将便利企业的跨境贸易活动,深化国内外产业协作,更将聚合资源,催化海南本土的产业升级与创新浪潮,为企业开辟出更为广阔的发展赛道 [5]
第一创业晨会纪要-20251022
第一创业· 2025-10-22 14:40
核心观点 - 模拟芯片行业呈现两位数复苏趋势,有利于国内模拟芯片行业景气度[2] - 国内电网投资有望加大力度,叠加AI基础设施投资带来的巨大电力需求,看好电力设备行业景气度提升[3] - 下游锂电投资节奏阶段性回暖,项目验收、收入确认、回款改善的链条正在兑现[6] - 量贩零食业务经营效率提升和门店网络快速扩展驱动业绩高增长[8] 产业综合组 - 德州仪器第三季度营业收入47.4亿美元,同比增长14%,超出市场预期的46.5亿美元[2] - 德州仪器第三季度资本支出12亿美元,低于市场预估的12.8亿美元[2] - 德州仪器第三季度每股收益1.48美元,低于市场预估的1.49美元[2] - 德州仪器预计第四季度营收为42.2亿至45.8亿美元,市场预估为45亿美元,公司业绩指引相对偏弱[2] - 中国西电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70亿元,同比增长11.5%;归母净利润9.4亿元,同比增长19.3%;毛利率22.1%,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3] - 平高电气前三季度营业收入84.4亿元,同比增长7.0%;归母净利润9.82亿元,同比增长14.6%[3] - 9月份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负增长,为稳经济增长后续国内电网投资大概率会加大力度[3] 先进制造组 - 利元亨第三季度营业收入8.95亿元,同比增长90.63%;归母净利润1408.27万元,实现扭亏为盈[6] - 业绩改善源于营业收入增长、成本控制措施见效、毛利率提升、项目周期缩短[6] - 行业底层逻辑由下游扩产周期与技术迭代驱动[6] - 公司持续投入固态电池相关关键工艺装备,整线设备已交付,客户正进行现场调试[6] - 公司正推进等静压设备联合研发,样机预计于农历年前后推出[6] - Q3毛利承压与交付结构相关,公司判断Q4随着低毛利项目减少及消费锂电项目进入验收兑现期,毛利率将回升[6] 消费组 - 万辰集团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65.62亿元,同比增长77.37%;扣非归母净利润8.06亿元,同比增长955.27%[8] - 万辰集团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39.80亿元,同比增长44.15%;扣非归母净利润3.6亿元,同比增长347.3%[8] - 公司量贩零食业务前三季度累计营收361.58亿元,净利润15.95亿元,加回股份支付费用后净利润16.93亿元[8] - 第三季度量贩零食业务营收138.13亿元,同比增长44.6%,净利润6.95亿元,净利率5.0%,加回股份支付费用后净利润7.36亿元[8] - 食用菌业务第三季度营收1.7亿元,同比增长15.9%[8] - 圣农发展前三季度总营业收入147.06亿元,同比增长6.86%;归母净利润11.59亿元,同比激增202.82%[9] - 圣农发展第三季度营业收入58.49亿元,同比增长18.77%;归母净利润2.49亿元,同比下降11.4%[9] - 圣农发展C端零售渠道同比增长超30%,出口渠道同比增长超40%,餐饮渠道各板块实现较快增长[9] - 圣农发展完成对太阳谷的控股合并,太阳谷已为上市公司新增利润4981.51万元[9] - 圣农发展前三季度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0.83%,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3.32%,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6.02%[9]
苏州相城黄桥街道这些项目又有新进展!
扬子晚报网· 2025-10-21 11:18
项目建设总体进展 - 相城区黄桥街道多个在建项目取得积极进展 冲刺四季度高质量发展 [1] 苏州智造产业园项目 - 项目占地面积约82.16亩 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 重点引进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项目 打造集研发实验 智能制造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产业园区 [3] - 项目一期已处于交付状态 招引项目正在入驻前期准备中 二期外立面增石漆施工完成 幕墙及室外景观施工中 [4] 中欧智造产业园项目 - 项目占地面积约117亩 计划建筑面积19.9万平方米 重点产业方向为高端智造 电子信息 新材料 吸引集聚中欧产业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及国际化创新产业资源 [5] - 项目一期已竣工 二期幕墙施工完成80% 外墙涂料施工完成95% 室外市政施工完成15% 总工程量已完成87.7% [6] IMS高端制造服务产业园项目 - 项目占地面积约73.5亩 建筑面积约13.2万平方米 重点引进 展示和推广国际智能制造设备和零备件 特色为互联网 大数据 区块链 人工智能 虚拟现实等专业化信息服务 配套建设保税物流中心B型 [7] - 项目目前已完工 正处于消防验收阶段 [8] 黄桥街道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项目 - 项目占地面积约15.2亩 总建筑面积约3.75万平方米 集养老机构 护理院 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于一体 提供医康养护融合养老服务 [9] - 项目主体施工已完成 内装施工及景观市政施工处于收尾阶段 正在进行验收准备 [10]
以重点行业带动产业体系向“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8 07:42
方案核心观点 - 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在“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启动实施 聚焦钢铁 有色 石化 化工 建材 机械 汽车 电力装备 轻工业 电子信息制造业十大领域 [1] - 十大行业合计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约70% 是稳定工业经济的压舱石 其发展态势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大盘 [1] - 方案旨在应对国际地缘政治不确定性 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国内部分行业“内卷式”竞争等挑战 兼顾短期增长稳定与长期结构优化 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1] 政策框架与供需协同 - 方案构建系统性政策框架 坚持供需双侧协同发力 [2] - 供给侧政策包括淘汰落后产能 优化产业结构 加强技术创新改造与质量品牌标准建设 全面推进产业数字化 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 [2] - 需求侧政策在扩大传统消费的同时 聚焦拓展新场景 新业态以激活市场潜力 例如促进传统消费升级 加快新业态新模式推广应用 [2] - 针对不同行业提供定制化举措 如电子信息制造业推动手机 个人计算机 服务器等整机和零部件迭代升级 电力装备行业聚焦新能源 智能电网装备等重点领域 [2] - 需求侧具体举措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促进人工智能终端创新以提振消费 汽车行业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和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电力装备行业对接新能源基地 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等重大工程需求 [2]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方案将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摆在突出位置 体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导向 [3] - 针对行业特性规划差异化创新路径 机械行业重点推进智能制造装备与机器人研发 轻工业着力开发绿色 智能 健康新产品 钢铁 有色等领域聚焦突破高端材料关键技术瓶颈 [3] - 十大行业构建了从上游基础材料到中游关键环节再到下游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生态体系 为新技术 新模式的孵化 验证和规模化应用提供场景支撑 [3] - 完整的产业链格局有利于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 促进上下游协同创新 推动产业整体向价值链高端跃升 [3] 产业链协同与系统效应 - 方案注重系统效应和产业链协同 十大行业普遍产业链长 关联度高 能产生“一链带百链”的辐射效果 [4] - 产业链深度协同的具体表现为 电子信息制造业健康发展可推动光伏 锂电池等相关行业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 电力装备行业技术突破能驱动新能源发电 智能电网 工业互联等多领域协同升级 [4] - 产业链协同不仅为稳定工业经济提供支撑 更能促进技术创新在产业链各环节的顺畅流动与高效转化 激发整个产业体系的创新活力 [4] - 方案全面落地实施将推动十大重点行业迎来新一轮战略发展机遇 通过统筹稳增长与调结构 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的协同 助力中国工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4]
21评论丨以重点行业带动产业体系向“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8 07:02
方案背景与战略意义 - 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在“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启动实施,聚焦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机械、汽车、电力装备、轻工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等十大领域 [1] - 十大行业合计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约70%,是稳定工业经济的压舱石,其发展态势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大盘 [1] - 方案旨在应对国际地缘政治不确定性、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国内部分行业“内卷式”竞争等挑战,兼顾短期增长稳定与长期结构优化 [1] 政策框架:供需双侧协同发力 - 供给侧政策着力于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并全面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3] - 需求侧政策在扩大传统消费的同时,聚焦拓展新场景、新业态以激活市场潜力 [3] - 电子信息制造业通过推动人工智能终端创新来提振电子产品消费 [3] - 汽车行业通过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和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场景 [3] - 电力装备行业精准对接新能源基地、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等重大工程建设需求,以项目拉动装备制造升级 [3] 技术创新与质量提升 - 方案将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置于突出位置,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导向 [4] - 机械行业重点推进智能制造装备与机器人等高端产品研发 [4] - 轻工业着力开发绿色、智能、健康的新产品 [4] - 钢铁、有色等基础材料领域聚焦突破高端材料的关键技术瓶颈 [4] - 十大行业构建了从上游基础材料到中游关键环节再到下游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生态,为新技术孵化、验证和规模化应用提供场景支撑 [4] 产业链协同与系统效应 - 十大行业普遍产业链长、关联度高,能够产生“一链带百链”的辐射效果 [5] - 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健康发展可推动光伏、锂电池等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 [5] - 电力装备行业的技术突破能驱动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工业互联等多领域协同升级 [5] - 产业链深度协同促进技术创新在产业链各环节的顺畅流动与高效转化,激发整个产业体系的创新活力 [6]
博实股份:公司未来的主要业务发展方向
证券日报· 2025-10-10 16:16
公司战略与机遇 - 公司认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培育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开辟新赛道、塑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战略选择 [2] - 5G、工业互联网、新材料、大数据、云计算、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公司产品从自动化迈向数字化、智能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2] - 公司把握时代机遇,融合先进制造与信息技术,赋能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 业务发展与产品演进 - 公司产品已从智能制造装备延展至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 [2] - 公司在产品创新能力、研发体系建设、市场营销工作等方面屡创佳绩 [2] - 公司未来将加速推进智能制造装备研发与工业服务业务拓展 [2] 技术创新与未来规划 - 公司未来将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创新驱动技术领先,以自主可控确保核心技术安全 [2] - 公司将推动高危、繁重环境人工作业的智能化替代,实现少人、无人、安全、高效、绿色生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