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搜索文档
Z Event|本周日ZP团队现场对话明星AI硬件公司,嘉宾完整名单揭晓,我们未来与AI共生
Z Potentials· 2025-11-22 11:21
活动概述 - 活动名称为虎嗅FM创新节,主题涉及商业、技术和人的价值重构 [4] - 活动于11月22日至11月23日在北京798艺术区751园区的79罐、第一车间和黑魔方场地举行 [4] - 预计现场观众规模超过5000人,并有超过200位KOL和虎嗅作者参与 [4] 核心议题 - 圆桌对话议题为“记录的意义:AI从捕捉瞬间到重塑体验”,探讨AI技术在记录和体验方面的应用与发展 [1] - 活动强调商业祛魅和技术破界,关注个体通过拒绝旧我以实现自我重构的价值 [4] 参与方与形式 - 合作单位包括Z Potentials、Z Lives和IRN TO AI等机构 [1] - 活动环节包括“ZP Hour”圆桌对话,主持人和嘉宾来自Z Potentials主理人、心流资本合伙人及前Kimi产品经理等背景 [1] - 提供限量免费赠票,可通过虎嗅FM创新节小程序使用兑换码“ZP1123”进行兑换 [3]
抢先报名!MEET2026最新嘉宾阵容官宣,一起热聊AI
量子位· 2025-11-22 11:07
大会核心信息 - 大会主题为“共生无界,智启未来”,聚焦AI技术穿透产业、学科与场景边界,成为社会演进核心动能 [3] - 将于2025年12月10日在北京金茂万丽酒店举行,预计吸引上千名科技从业者参与,百万观众线上围观 [2][105][107] - 关注前沿技术与产业落地进展,涵盖强化学习、多模态、芯片算力、AI+行业、AI出海等热议话题 [4][5] 大会核心议程与发布 - 议程结合学术前沿与商业落地的最新碰撞,展示来自Infra、模型、产品产业的领先技术成果 [5] - 将权威发布人工智能年度榜单,从公司、产品、人物三大维度评选五类奖项 [6][103] - 将发布年度AI十大趋势报告,结合技术成熟度与落地现状,提名并分析十大AI趋势及代表案例 [104] 参会嘉宾阵容(学术界与产业界领袖) - 张亚勤: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数字视频和AI领域世界级科学家,曾任百度总裁、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 [12][13] - 孙茂松: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主持国家973项目等20余项科研项目 [17] - 王仲远: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曾任职于快手、美团、Facebook,发表论文100余篇,获ICDE 2015最佳论文奖 [21][22][23] - 何晓冬:IEEE Fellow、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发表论文200余篇被引用6万余次,带领团队打造JoyAI大模型并应用于零售、物流等行业 [30] - 韩旭:文远知行创始人兼CEO,带领公司在全球11国超30城开展自动驾驶业务,2024年登陆纳斯达克,2025年登陆港交所 [35][36] - Daniel Povey:小米集团首席语音科学家、IEEE Fellow,著名开源语音识别工具Kaldi的提出者,谷歌学术引用近52000次 [40] 参会嘉宾阵容(企业技术与业务负责人) - 王颖:百度集团副总裁,负责文库事业部、网盘事业部,2021年加入后全面领导百度互娱和垂类业务创新 [26] - 杨帆: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大装置事业群总裁,主导AI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身份验证、安防等业务规模化落地 [53][54] - 万卫星:高通公司AI产品技术中国区负责人,负责终端侧AI引擎软硬件规划及生态系统建设 [58][59] - 陈晓建: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产品部总经理,负责云服务落地及产品管理,拥有超过20年企业级业务经验 [63][64] - 喻友平:中关村科金总裁,前百度智能云副总裁,提出“平台+应用+服务”大模型落地三级引擎战略 [75][76] - 赵俊博:浙江大学研究员、蚂蚁集团资深技术专家,首创数据库大模型TableGPT,参与PyTorch早期研发 [72] 参会嘉宾阵容(创业公司及前沿技术探索者) - 尤洋:潞晨科技创始人、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青年教授,曾获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榜,任职于谷歌、英伟达等公司 [48] - 刘凡平:RockAI CEO,主导实现国内首个非Transformer架构大模型,首倡“群体智能”理念推动AGI发展 [80][81] - 王潜:自变量机器人创始人兼CEO,其硕士工作成为Transformer注意力机制最早基础之一,致力于端到端大模型驱动通用机器人 [90][91] - 乔梁:太初元碁联合创始人兼COO,曾任国家超算无锡中心AI研发中心副主任,主导国产异构众核平台超大规模并行深度学习框架研发 [86][87]
低成本叫板GPT-5.1!马斯克杀入智能体
搜狐财经· 2025-11-22 10:41
编辑 | 心缘 智东西11月20日报道,今日,马斯克的xAI公司推出xAI API的两大更新:快速、低成本、以智能体为中心的新模型Grok 4.1 Fast和智能体工具xAI Agent Tools API。 Grok 4.1 Fast是其迄今为止性能最佳的工具调用模型,拥有支持200万token上下文的窗口,它能够准确快速地进行推理并完成智能体任务,尤其擅长处理客 户支持和财务等复杂的实际应用场景。 ▲基于Grok 4.1 Fast搭建支持用户改预定的应用(图源:xAI) 该模型在人工智能分析智能指数(AII)中跃升4位,达到第六位,仅次于第五位的Grok 4。其中,其在智能体调用测评²-Bench Telecom排行榜上以93.3%的 得分位居榜首,以更低成本超越了GPT-5.1(high)、Gemini 3 Pro等模型的性能表现,比Grok 4 Fast提高了27分。xAI还提到,Grok 4.1 Fast在事实性方面更 准确,幻觉率比Grok 4 Fast降低了一半。 ▲AII指数情况(图源:Artificial Analysis) 智东西 作者 | 李水青 Agent Tools API使智能体能 ...
腾讯研究院AI每周关键词Top50
腾讯研究院· 2025-11-22 10:33
算力与基础设施 - 超节点操作系统发布,主体为openEuler [3] - Arm与NVIDIA就NVLink技术达成合作 [3] - 中科天算推进太空超算项目 [4] 大模型进展 - xAI发布Grok 4.1模型 [3] - 谷歌推出Gemini 3及Gemini 3 Pro Image模型 [3] - OpenAI进行GPT-5.1版本更新 [3] - MiroMind发布MiroThinker v1.0模型 [3] - 智谱AI推出GLM Coding Plan [3] AI应用与产品 - DeepMind发布通用AI智能体SIMA 2及天气预报模型WeatherNext 2 [3][4] - 盛大发布EverMemOS操作系统 [3] - Sandbar推出Stream智能戒指 [3] - NotebookLM增加Deep Research和图像识别功能 [3] - 北京大学开发AI-Newton应用 [3] - Meta推进AI组织转型并发布SAM 3D模型 [3][4] - 阿里推出千问APP [3] - 小米发布智能家居产品Miloco [3] - 未来医生推出MedGPT [3] - 谷歌更新AI科学家功能 [3] - MiniMax推出9.9元编程套餐 [4] - PixVerse发布V5 Fast模型 [4] - 蚂蚁集团推出灵光应用 [4] - Gambo AI开发氛围游戏 [4] - 谷歌推出Antigravity AI IDE [4] - Manus发布Browser Operator [4] - 微软推出Work IQ应用 [4] - 斑马口语推出AI外教功能 [4] - QQ浏览器进行AI+小窗更新 [4] - Second Me推出AI数字分身服务 [4] - Lumia发布智能耳环产品 [4] 行业观点与趋势 - OpenAI探讨AI可解释性问题 [4] - xAI对Grok未来进行展望 [4] - 学者李飞飞谈论世界模型 [4] - CB Insights总结六大AI趋势 [4] - 学者吴恩达讨论AI真实瓶颈 [4] - 英伟达CEO黄仁勋回应AI泡沫论 [4] 资本与商业动态 - 贝佐斯投资物理AI创业领域 [4] - 微软与英伟达投资Anthropic公司 [4] 行业事件 - Cloudflare发生全球宕机事件 [4] - 学者Yann LeCun从Meta离职创业 [4]
蚂蚁灵光App:上线4天下载量突破100万
新浪财经· 2025-11-22 10:16
新浪科技讯 11月22日上午消息,今日,蚂蚁灵光上线4天下载量突破100万,冲上App Store中国区免费 榜第六。灵光成首个百万下载速度超过ChatGPT、Sora2、DeepSeek等全球主流AI应用的AI应用。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灵光App是蚂蚁集团发布的全模态通用AI助手,首批上线三大功能:"灵光对话"、"灵光闪应用"、"灵光 开眼"。 据了解,灵光开创性地在移动端实现"自然语言30秒生成小应用",并且可编辑可交互可分享, 也是业内首个全代码生成多模态内容的AI助手,支持3D、音视频、图表、动画、地图等全模态信息输 出。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
Investors Are Acting Like the "OpenAI Bubble" Is Popping As SoftBank and Oracle Stock Continue Slide
Yahoo Finance· 2025-11-22 09:18
Traders might swear there's an "AI bubble", but after strong earnings results from AI giant Nvidia and the well-received launch of Alphabet's new Gemini 3 Pro AI model, it looks like the market is only penalizing one corner of the burgeoning tech industry: the friends of ChatGPT creator OpenAI. AI first mover OpenAI has seen its valuation soar to over $500 billion, buoyed by rapid growth and fundraising from tech giants like Microsoft, chipmaker Nvidia, hyperscaler Oracle, and Japanese investment giant So ...
腾讯元宝迎来重大更新:可一句话生视频;OpenAI向全球用户推出ChatGPT群聊功能丨AIGC日报
创业邦· 2025-11-22 09:09
OpenAI产品功能更新 - ChatGPT群聊功能正式面向全球所有登录用户开放 涵盖Free、Go、Plus与Pro订阅计划用户[2] 人形机器人技术进展 - 智元远征A2人形机器人完成从苏州金鸡湖到上海外滩的百公里跨省行走 全程行走距离为106.286公里并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2] 腾讯AI视频生成能力 - 腾讯元宝推出“一句话生视频”功能 用户可通过文字描述或上传静态照片快速生成视频[3] - 该功能基于腾讯混元开源的HunyuanVideo 1.5模型 模型参数量为8.3B 可在14G显存的消费级显卡上运行[3] 制造业AI机器人合作 - 鸿海与Intrinsic在美国成立合资公司 旨在整合Intrinsic的AI平台与鸿海制造平台以建设AI机器人工厂[3] - 合作初期将覆盖组装、检测、机器维护管理及物流等应用场景 目标为提升生产设施及生态系统效率[3]
“千问恐慌”背后:全球AI价值正在重估
环球时报· 2025-11-22 06:45
中国AI大模型产业格局与竞争态势 - 中国AI市场从“百模大战”迈入差异化竞争新阶段,DeepSeek、豆包、Kimi、千问、文心等模型成为国内外媒体常客[1] - 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千问”项目进入AI to C市场,计划将地图、外卖、办公、学习、购物、健康等各类生活场景接入千问APP[3] - 科技巨头和初创企业都在追求打造“国民级”AI应用,爆发窗口期预计在2026年下半年至2027年中期开启[10] 技术能力与性能表现 - 百度发布原生全模态文心大模型5.0,支持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的输入与输出[3] - 豆包大模型日均Tokens调用量已突破30万亿,相比今年5月底增长超80%[3] - 中美顶级AI大模型性能差距大幅缩至0.3%,接近抹平[15] - 中国大模型用美国同行10%的算力成本实现其90%甚至95%的性能[16] - 谷歌Gemini 3 Pro模型超越GPT-5.1登顶智力指数榜单,月之暗面Kimi K2 Thinking模型排名第三[18] 商业化应用与市场拓展 - 千问APP展现出强大办事能力,几秒钟即可完成研究报告并制作成精美PPT[3] - MiniMax的AI视频生成平台“海螺AI”受全球超200个国家和地区用户欢迎,已帮助创作超3.7亿个视频[7] - 技术焦点集中在“系统2”思维能力的构建,让AI具备逻辑推理、自我反思和纠错能力[17] - 许多AI应用首月用户流失率高达80%-90%,产品需要从“好玩”进化为“有用”[10] 国际化进展与全球影响 - 中国AI模型凭借创新力和成本优势加速“出海”,全球开发者转向中国开源系统[11][13] - 千问累计下载量达3.85亿次,超越Meta的Llama系列(3.46亿次)[13] - 近期发布的新语言模型中超过40%基于千问架构[13] - 风险投资家查马斯·帕里哈皮蒂亚透露合作企业已转而使用月之暗面的Kimi K2模型[12] - 爱彼迎客服助手依赖十余种AI模型,阿里巴巴千问系列占据主导地位[12] 产业发展趋势与战略差异 - 中国企业战略侧重点在于“铺地”,争夺场景渗透率和推理成本[17] - 美国企业战略侧重点在于“封顶”,堆叠算力集群验证缩放定律[17] - 美国主流企业采取闭源策略,中国主流企业多采取开源策略[16] - 中国优势在于丰富的工业与消费场景数据及工程落地能力[17] - 美国优势在于先进GPU集群和顶尖算法科学家[17] 未来发展方向 - 真正的爆发点要等待端侧AI硬件渗透率突破30%[10] - 未来18个月是各类垂直应用残酷的淘汰赛[10] - 中国AI“走出去”需要通过差异化的地缘政治经济策略实现[18] - 潜在黄金场景在于东盟、中东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18] - 输出路径应从“单一产品”转向“主权AI”解决方案[18]
Nvidia Crushes Earnings as AI Demand Stays Red-Hot
Investor Place· 2025-11-22 06:00
英伟达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营收达到570亿美元,同比增长62%,环比增长22% [7] - 第四季度营收指引约为65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65% [7] - 数据中心收入为512亿美元,同比增长66%,环比增长100亿美元 [7] -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毛利率高达73%-75% [7] - 公司年化收入运行率超过2000亿美元,且增长率仍超过60% [8] - 这是公司增长在连续六个季度放缓后首次重新加速 [5][8] AI行业趋势与需求 - 云服务提供商的GPU容量已售罄,包括Blackwell、Hopper和Ampere在内的安装基础被完全利用 [10] - 超大规模资本支出正在激增,公司预计到2026年底Blackwell和Rubin产品线的收入可见度约为5000亿美元 [11] - 外部估计到2030年AI基础设施支出将达到3至4万亿美元 [11] - AI需求并未消退,而是处于消化阶段并为下一轮增长做准备 [8] - 行业正处于三个重叠转型的早期阶段:从CPU到加速计算、从静态软件到生成式AI、从屏幕应用转向代理型和物理AI [16][25] 对“AI泡沫”论调的回应 - 英伟达的业绩表现直接反驳了“AI泡沫”的叙事,显示出增长重新加速而非放缓 [6][40] - 美国银行近期调查显示约45%的基金经理将“AI泡沫”视为首要尾部风险,而英伟达的业绩数据对此进行了回应 [13] - 公司管理层认为看到的是真实、广泛的需求,而非泡沫,需求遍布云、企业和新兴AI应用领域 [13] 潜在受益公司分析 - **英伟达**:被视为AI繁荣的核心基础设施收费点 [18][19] - **AMD**:作为快速增长的挑战者,随着超大规模厂商采用多供应商策略,有望捕获增量AI加速器需求 [20][21];其MI300/MI350路线图目标是在AI推理上实现高达35倍的提升,并预计到2030年数据中心芯片收入达到1000亿美元 [26] - **CoreWeave**:一家专业AI云公司,建立在英伟达GPU之上,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34%,与微软、OpenAI和Meta签订了数十亿美元的交易 [22][27] - **Nebius**:从Yandex分拆而来专注于AI云基础设施,与微软签署了194亿美元的AI基础设施协议,报告收入增长355%,并与Meta签订了30亿美元的AI合同 [24][35] - **Oklo**:一家由Sam Altman支持的微型反应堆公司,专注于为AI数据中心提供核能,与Switch签署了供应高达12吉瓦电力的框架协议 [29][36] - **MP Materials**:美国唯一完全整合的稀土矿商和磁铁制造商,是机器人、数据中心和AI硬件中钕磁铁的关键供应商 [30][37] - **Celestica**:AI硬件制造商,第三季度营收增长约28%,超大规模厂商占其连接与云解决方案部门收入的77% [31][38] - **Seagate**:AI存储领域的受益者,正在发货30TB以上的硬盘以满足AI数据中心存储需求,AI数据中心正在造成全球HDD短缺 [32][39] 行业宏观信号 - 英伟达作为AI核心基础设施的加速增长发出了一个明确的宏观信号:AI繁荣并未结束,而是在复合增长 [16] - 当前观察到的是业绩超预期和指引上调、增长重新加速以及长期资本支出计划扩大,这与泡沫即将破裂的特征相反 [12][40] - 行业的中心正在转移,政策、权力和定位将决定哪些公司获得补贴、哪些受到限制,与政府建立紧密联系变得至关重要 [42][43]
Bitcoin Miners Land Big Tech Deals in AI Infrastructure Push
Etftrends· 2025-11-22 03:31
Bitcoin miners are landing contracts with some of the world's largest technology companies. This happens as they pivot from cryptocurrency mining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frastructure, according to recent research from CoinShares. Other WGMI holdings are making similar moves. TeraWulf Inc. (WULF), which represents 6.7% of the fund, announced an expansion in partnership with Fluidstack to add 168 MW of critical IT load for 25 years representing $9.5 billion in value, according to a separate CoinShares 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