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

搜索文档
三亚育才生态区:绿色发展启新程
海南日报· 2025-05-07 09:23
绿色发展 - 育才生态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乡村全面振兴示范地 [1] - 水环境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项目覆盖东南片区河道水系,预计年内完工,将大幅改善水质和生态承载能力 [2][4] - 围绕雨林IP打造"雨林名品"品牌,挖掘"雨林经济"特色资源潜力 [4] 热带果蔬产业 - 育才生态区拥有国内最大榴莲规模化种植基地,面积一万余亩,预计7月底近4000亩上市 [5] - 国产榴莲错峰挂果试验成功,首座榴莲加工厂即将投产,榴莲国际交流中心计划6月开工 [5] - 那受村集体经济收入2024年突破200万元,是2021年的10倍,计划扩大紫色释迦、樱桃小番茄等特色农产品种植 [6] 乡村振兴 - 明善村打造"思源亭"党建品牌,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2024年村集体收入达120万元 [8] - "月约越野跑"赛事活动融合户外运动、助农市集、非遗展示和乡村旅游,成为三亚特色赛事 [9] - 乡村振兴吸引企业落户,富华国际集团计划加大旅游、康养产业投入 [9]
新沂邵店:以文塑旅 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新华日报· 2025-05-07 08:07
产业发展战略 - 公司立足"以农为本、文旅赋能"发展定位,通过深度挖掘农业文化与传统文化内涵,创新打造"虞姬文化"和"板栗之乡"两张特色名片,走"文化+农业+旅游"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1] - 创新推出"文化+产业+旅游"一体化振兴模式,将乡村文化IP与蔬果产业有机结合,提升产品附加值并吸引游客体验乡村生活 [2] 旅游规划与建设 - 充分发挥协商民主机制优势,组织多方参与谋划全域旅游蓝图,打造沂北村文化广场、沭河公园、沭河古栗文化风情园等农文旅融合的特色打卡点 [1] - 深耕虞姬文化底蕴,在虞姬沟两岸布局亲水平台、虞家码头、躬耕园等20余处文旅打卡点,打造"文旅+"沉浸式传承新范式 [2] 板栗产业特色 - 作为"中国平原板栗第一镇",拥有万亩板栗种植基地,其中百年以上古栗树超万株,开发"栗香农旅"特色品牌 [1] - 规划建设板栗主题公园、古栗树科普长廊等打卡点,举办板栗文化节及采摘体验活动,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1] - 积极与电商平台合作开展线上销售,同时通过板栗旅游文化节吸引游客,为农民带来丰厚经济收入 [1] 文化IP开发 - 将乡村文化IP与古栗园有机结合,依托板栗文化底蕴开发特色品牌 [1] - 以虞姬文化为主题开发文创产品如冰箱贴、古风饰品等,深受游客喜爱 [2] 产业融合成效 - 农文旅融合推动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2] - 未来将持续深化特色名片品牌效应,以协商民主凝聚合力,推动产业向更高质量、可持续方向迈进 [2]
磨破鞋底,为乡村旅游激发新活力
长沙晚报· 2025-05-06 18:45
乡村振兴项目进展 - 枫林湖村通过近两年开发成为远近闻名的亲水休闲胜地 驻村第一书记文志国在年度考核中获评"优秀" [1] - 村域面积57 2平方公里 拥有峡谷河溪水库等多样化山水资源 是待持续开发的旅游宝地 [3] - 中国石油湖南长沙销售分公司2023年5月派驻干部 重点解决交通瓶颈问题 完成7 8公里公路提质改造 吸引游客驱车前来 [3] 基础设施建设 - 筹集700多万元资金用于道路改造 资金来源包括项目拨款 分公司支持和自筹资金 [3] - 公路连接马尾皂水库大坝到六叠泉漂流路段 于去年年底正式完工 [3] 民宿开发与就业带动 - 考察数十个山头民宿资源 吸引投资开发七洞组民宿项目 预计带动10户就业 [3] - 计划利用丰富水资源和漂流项目 让游客"住下来"而非仅"走进来" [3] 农产品销售帮扶 - 帮助监测户周英保销售几十斤滞销土蜂蜜 通过社区群和朋友圈渠道售罄 [4] - 协助脱贫户老王销售数百只鸡及鸡蛋 创收近5000元用于子女学费 [4] 产业发展模式 - 采用"授之以渔"方式 既解决村民当前困难 又激发乡村产业内生发展动力 [5] - 通过交通改善 民宿开发 农产品销售等多维度推动乡村振兴 [3][4][5]
日均引客超百万 杭州乡村出“新”招分羹假日经济
中国新闻网· 2025-05-05 17:04
乡村旅游市场表现 - 杭州"五一"假期乡村旅游日均接待量超百万人次 其中5月4日单日接待108 41万人次 同比增长50 29% [1] - 2023年杭州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累计接待游客7440万人次 经营总收入82 27亿元 2024年目标为接待量突破1亿人次 收入达100亿元 [5] 创新文旅活动 - 余杭区黄湖镇青山村举办"草莓宇宙·长三角生活派对" 整合音乐 非遗 市集等30余项创新项目 日均吸引游客近3000人次 [1] - 临平区推出"百村万帐"活动 包含潮人市集 飞盘赛 亲子定向赛等多样化运动休闲项目 [2] 新兴场景体验 - 建德梅城镇千鹤村鹤彩航空飞行营地正式开园 提供轻型飞机飞行体验 空中观光等低空旅游服务 吸引外地游客 [4] - 余杭"径山花海"音乐会和淳安"千亩茶园"露天音乐会通过音乐+乡野模式吸引年轻客群 [5] 文化IP打造 - 桐庐翙岗古村以叶浅予国漫IP为核心举办第三届动漫艺术季 将动漫艺术融入古村落景观 假期日均客流密集 [5] - 西湖绸伞彩绘等非遗体验项目成为游客参与度高的特色活动 [1]
“五一”假期“村”字号频“出圈”彰显文旅融合新生态
中国新闻网· 2025-05-05 16:10
乡村旅游新业态 - "村"字号活动如贵州榕江"村超"、台江"村BA"、三都"村马"、凯里"村T"等持续火爆,吸引大量游客参与[1] - 新疆、内蒙古等地骑手携百余匹赛马参加"贵州村马",吸引3万余名观众观赛[1] - "村T"走秀达成五省区民族服饰联展,30多个民族进行服饰展演[1] 乡村特色体验 - 云南墨江"村烤"项目提供当地特色美食如五彩糯米饭、炭烤五花肉等,并有文艺团体轮番献艺[1] - 浙江乡村游中"村咖"成为热门打卡点,杭州桐庐最火门店需排队半小时[2] - 安徽黄山市徽州区呈坎古村落举办非遗鱼灯巡游,吸引众多游客体验徽州民俗[4] 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 -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指出,乡村文旅资源具有典型性、在地性等特点,需构建审美意象的乡村艺术现场[4] -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强调打造特色"村IP"需坚持地域特色,让游客看到文化遗产与未来[5] - "村"字号活动显现凝聚人心、聚合人才、带动就业的功能,具有长远价值[5]
从田间到文创,“五一”假期乡村生态游热火|图文报道
第一财经· 2025-05-05 10:50
与周边"人从众"的景区景点相比,乡村游更加惬意、随心。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有一个被誉为"江南威尼斯"的村落,"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特色在这里展 现得淋漓尽致。 "五一"假期,第一财经记者在这里坐船穿行于村内河道,仿佛游走在一轴流动的画卷,亭台、楼阁、水 榭等所有江南水乡的元素都能在这里找到。码头上插着各式彩旗,多艘游船缓缓穿行在波光粼粼的河面 上,两岸绿树成荫。家庭主妇在石级上洗碗洗菜,农夫驾着机动船靠岸,抬起一篮鱼虾走进家门。文化 广场上,身着古装的女士演奏着江南小曲,吸引着众多游客。 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游客们在山间戏水、看花,夜晚在草地上看满天繁星。也有很多游客走进粉墙 黛瓦、幽静雅致的民居,感受桃花源和"人家尽枕河"的意境,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 与周边"人从众"的景区景点相比,乡村游更加惬意、随心。梳理今年"五一"假期各地发布的信息,优美 的乡村环境和丰富多元的生态体验,让乡村生态游成为游客休闲度假的热门之选。 5 月 2 日,游客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景区参观。摄影 / 章轲 官方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前三天,江苏省纳入监测的195个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共接待游客 337.01万人次,游客 ...
福建:乡村旅游成文旅新风尚
新华社· 2025-05-04 16:49
乡村旅游市场趋势 - 乡村旅游成为福建文旅市场新风尚 家庭客群占比超过一半 西榄湖趣露营地日均游客量达上千人 [1] - 特色化场景拓展成为竞争关键 露营地开发昆虫研学课程 亲子植树及温泉联动项目 破解同质化问题 [1] - 品质化体验推动消费升级 "拾间海"民宿提供书吧 茶吧 露台等多层次休闲空间 入住率持续满额 [2] 行业运营模式创新 - 轻资产运营模式受青睐 露营地引入无人超市 移动便民中心 实现"轻装露营"降低游客负担 [1] - 渔民转型民宿经营者成效显著 东壁村民林木顺经营7间海景民宿 年收入超20万元 较传统渔业更稳定 [2] - 基础设施升级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东壁村建成5.3公里环海栈道 串联山海景观 提升整体体验 [2] 区域发展典型案例 - 闽侯竹岐乡实现业态升级 从寂静山村发展为热门露营地标 结合泛舟 萌宠互动 篝火晚会等多元活动 [1] - 霞浦东壁村形成摄影主题集群 依托滩涂光影资源吸引海内外摄影爱好者 民宿群依山势错落分布 [2] - 文旅融合带动村民增收 宁德霞浦地区通过民宿 栈道等配套建设 实现"自然壮美与生活温度"结合 [2]
特色项目点亮乡村游
广西日报· 2025-05-04 09:37
文章核心观点 “五一”假期广西乡村旅游持续升温,各地推出特色体验项目,融合多种元素,特色民宿成亮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1][2][3] 景区活动 - 桂林市全州县大碧头国际旅游度假区推出徒手摸鱼、旱地龙舟等亲子项目,“五一”假期前两日接待游客超1.3万人次,新增“乡村露营”课程 [1] - 南宁市宾阳县古辣镇以“哪吒闹稻海”为主题打造30米长巨型艺术墙绘,游客可参与稻田小火车等休闲娱乐项目 [1] - 梧州市龙圩区新地镇富回村举办全国夏季“村晚”龙圩区富回专场暨粤桂农文旅产业融合系列活动,有广西街舞公开赛、村趣集市、捉鸡争霸赛和浑水摸鱼大比拼等 [2] 特色民宿 - 崇左的明仕雅居、在野宿集、笙美民宿等标杆民宿假期前被预订一空,当地打造“民宿+非遗”“民宿+康养”等多元模式 [2] 新项目新玩法 - 北海银滩乡村旅游区推出“滨海疗愈”项目,游客可参与冥想课程或出海观鲸 [3] - 防城港市江山半岛京族风情乡村旅游廊道打造“听琴品鲜”慢生活体验 [3]
定安“乡咖”假日飘香
海南日报· 2025-05-04 08:55
文章核心观点 特色产品、活动、店铺等持续“上新”推动定安“乡咖”旅游热度攀升 [1][3] 产品与套餐上新 - 湖畔咖啡店推出咖啡特调饮品“旅程”,“五一”假期前三天累计接待游客2200余人次,累计营收超4万元 [2] - 水塔咖啡在富文镇九所村的水塔咖啡会客厅和水塔咖啡大山店分别推出限定双人套餐和限定多人套餐 [2] 文旅活动上新 - 5月1日“琼剧正青春·梨香满田园”琼剧主题展演走进龙湖镇香草田园共享农庄,“香草咖啡 + 琼剧”受游客青睐 [3] - 香草田园共享农庄结合香草鸭特色餐饮推出“钓鸭大赛”增加趣味性 [3] 新店铺开启试营业 - 南丽湖片区丽湖雅苑附近由废弃老水塔改造的“荒野咖啡”开启试营业,室外有野奢田园风光露营区“荒野营地” [3] 旅游数据增长 - “五一”假期前两天,定安“乡咖”吸引客流近万人次 [3] - 假期前三天,定安县景区接待人数同比增长86.66%,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8.03% [3]
浙江金华:传统村落成文旅消费目的地
新华社· 2025-05-03 18:08
乡村旅游与文化融合 - 浙江金华兰溪市诸葛村通过"三国文化秀"等主题活动日均接待游客3000人次以上 结合"民宿+三国文化"等多元业态实现活态保护与传承 [1] - 诸葛村以钟池为中心呈现八卦图布局 作为诸葛亮后裔最大聚居地吸引家庭游客体验文化传承 [1] 创新业态与年轻化趋势 - 金华浦江县新光村举办乡村摇滚音乐会 百年老宅与现代业态融合提升游客体验差异感 [2] - 磐安县墨林村日均游客量达1.3万人次 80%为年轻人 咖啡店通过短视频营销日均售出300杯以上 [2] - 墨林村引入剧本杀、非遗体验等10余个业态 主理人通过新媒体传播带动2024年游客量近20万人次 村集体增收129万元 [2] 行业数据与政策方向 - 携程平台2024年乡村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0% 延续2023年高增长态势 [2] - 金华市计划通过活态保护政策推动古村落转型为文旅消费目的地 结合市场机制促进乡村振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