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育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从南沙起航,乘风十五运!政企研共探体育品牌出海新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21:37
论坛背景与主题 - 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品牌出海与跨境贸易论坛于8月20日在广州南沙举行 主题为"乘风十五运:体育出海·跨境突围·南沙启航" [1] - 论坛由十五运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南沙区商务局、南沙区文广旅体局主办 南方财经集团等机构承办 聚焦政策红利、模式创新与全球化机遇 [1] -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 为大湾区体育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 政策与区位优势 - 南沙区推动综合保税区与自贸区政策优势释放 完善口岸功能和配套服务 营造开放便利营商环境 [2] - 南沙港2024年吞吐量超2000万标箱 开辟170多条外贸航线 是中国通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航线最多港口之一 [3] - 南沙实施"五港联动"策略 推动港口、航运、贸易、产业和金融协同发展 [3] 产业发展战略 - 南沙推动体育赛事IP与跨境电商深度结合 助力本土品牌打开国际市场 使体育产业成为区域经济新增长极 [2] - 企业可通过三步战略开拓非洲市场:借力离岸架构优化全球布局 打通"体育+电商"双赛道 申请中非合作基金支持仓储和本土化营销 [3] - 体育为粤港澳协同发展提供创新载体 通过跨境规则衔接和人才互认机制推动深度合作 [3] 企业实践案例 - 广州同欣体育从传统制造向全球品牌转型 利用十五运会高规格赛事平台实现战略性品牌曝光 [4][5] - 希音集团为体育产品精准提供解决方案 蚂蚁国际万里汇通过数字化工具赋能中国企业出海 [4] - 卓志集团提供"物流+仓储+合规+营销"一站式服务 助力品牌出海 [4] 品牌出海策略 - 中国品牌出海关键在于IP出海 需把握年轻消费群体偏好 推动体育用品与文化元素融合 [5] - 体育基础设施制造企业需提升品牌传播度 通过高规格赛事平台实现全球市场信息触达 [5] - 建议打造街舞等创新赛事IP 融合文化、体育与艺术 获得全球年轻人共鸣 [5] 市场拓展方向 - 开拓非洲市场需依托数字化手段打造精准市场画像 深入了解当地需求 [5] - 发挥体育在教育和人文交流中的独特价值 聚焦非洲体育人才资源 将体育打造为中非文明互鉴桥梁 [5] - 论坛凸显南沙作为大湾区体育品牌出海枢纽地位 推动产业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 [6]
体育消费潜力加速释放,低PE概念股揭晓
证券时报网· 2025-08-20 17:04
赛事经济政策与影响 - 国家体育总局将研制推动赛事经济的政策文件,以进一步丰富赛事供给并提升品牌影响力[1]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单场上座超6万人,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380亿元[1] - 推动赛事与文化、商务、旅游等领域融合,文体商旅已成为带动消费和扩大内需的黄金组合[1] A股体育产业公司概况 - A股市场涉及体育产业的上市公司超过30家[1] - 根据半年报数据,9家公司上半年有望盈利,其中华利集团、奥瑞金、健盛集团、双象股份盈利超亿元[1] - 截至8月20日收盘,14只体育概念股滚动市盈率低于30倍,其中7股滚动市盈率不到20倍,包括双象股份、健盛集团等[1]
体育板块8月20日跌0.29%,中体产业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082.29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0 16:41
体育板块市场表现 - 体育板块整体下跌0.29% 中体产业领跌且跌幅达0.33% [1] - 上证指数上涨1.04%至3766.21点 深证成指上涨0.89%至11926.74点 [1] 个股交易数据 - 力盛体育收盘价15.20元 下跌0.13% 成交量12.46万手 成交额1.92亿元 [1] - 中体产业收盘价66.8元 下跌0.33% 成交量20.16万手 成交额1.81亿元 [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082.29万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2525.33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3607.62万元 [1] - 力盛体育主力净流出475.68万元(占比-2.48%) 游资净流出1920.16万元(占比-10.01%) 散户净流入2395.84万元(占比12.49%) [1] - 中体产业主力净流出606.61万元 游资净流出605.17万元(占比-3.35%) 散户净流入1211.78万元(占比6.71%) [1]
十五运会东风助推我省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20 15:40
文章核心观点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筹备进入冲刺阶段,广东体育事业在“十四五”期间取得显著成就,涵盖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经济等多方面 [1] 全民健身发展 - 群众赛事活动火热,上百万人参加预赛和“我要上全运”活动,推动“全民全运、全运惠民”氛围 [2] - 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完善,截至2024年底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91平方米 [2] - “十四五”期间广东平均每年举办县级以上体育赛事活动约4000项次,打造精品赛事IP,累计入选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案例9项 [3] - 全民健身服务保障提升,截至2024年底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8.3%,城乡居民体质合格以上比例达95.1% [3] 竞技体育成就 - 广东运动员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获得8金4银4铜,创中国参加11届奥运会最佳战绩,金牌数和奖牌数均居全国首位 [4] - “十四五”期间广东运动员共获得148项次世界冠军、73项次亚洲冠军和620项次全国冠军,超多项纪录 [5] - 职业体育发展成效显著,篮球、高尔夫、冰球等项目在国内外职业赛事中成绩突出,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被评为全国体育人才培养基地 [5] - 青少年体育工作加强,2024年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广东实现6个小项全项参赛并夺取1金 [6] 体育经济效益 - 体育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总规模超7000亿元,占全国总量的1/5,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增长点 [7] - 体育服务业主导地位凸显,其增加值占比从2019年的66.45%增长至2023年的68.29% [7] - 体育产业名录从2019年的7.899万条增长至2023年的9.6823万条,服务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7] - 体育赛事带动消费显著,例如佛山“西甲”赛事期间直接拉动消费超2000万元,住宿人数和景区游客量分别增长15%和25% [7] - 体育产业布局持续优化,初步建成珠三角一小时体育圈,形成广州、深圳两个核心示范市和多个体育产业带 [7] - 借助十五运会契机,将打造“观赛+旅游”消费新场景,并与港澳合作推出“一程多站”旅游产品,促进赛事经济与文旅消费双向赋能 [8]
特斯拉Model Y L起售价33.9万,预计9月交付|首席资讯日报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8-20 12:26
理想汽车 - 理想汽车CEO李想宴请乘龙卡车司机并首次就碰撞测试争议公开致歉,表示"有冒失但无意冒犯" [2] - 理想i8将于8月20日开启全国交付 [2] 特斯拉 - 特斯拉Model Y L正式上市,起售价33.9万元,预计2025年9月交付 [3] 直播行业 - 主播辛巴宣布退出直播行业,1亿粉丝账号移交公司管理,退出原因是健康问题 [4] 钢铁行业 - 印度JSW钢铁与韩国浦项制铁签署框架协议,探讨在印度建设年产能600万吨的综合钢厂 [5] - 奥里萨邦是重点考虑的建厂地点之一 [5] 乳制品行业 - a2牛奶公司以2.82亿新西兰元收购蒙牛子公司雅士利国际的新西兰奶粉工厂100%股权 [6] - 蒙牛称出售新西兰资产是优化资产组合的一部分 [7] 体育产业 - 体育产业总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超10%,"苏超""村超"等赛事火爆出圈 [8] - 户外运动和冰雪运动发展成果显著 [8] 柯达公司 - 柯达公司澄清没有停止运营、终止业务或申请破产保护的计划 [9] - 公司表示有信心在债务及优先股到期时完成偿还、展期或再融资 [9] 万通发展 - 万通发展董事长王忆会被北京市公安局拘留,调查事项与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无关 [10] 半导体行业 - 软银集团对英特尔进行20亿美元投资,成为其第五大股东 [11] - 英特尔CEO表示软银的投资表达了对公司的信心 [11] IPO市场 - 16家深圳企业正在排队冲刺A股IPO,其中15家已进入问询阶段,1家已提交注册 [12] 全民健身 - 截至2024年,全国体育场地面积达42.3亿平方米,较"十三五"末增加11.31亿平方米 [13] - 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371万人,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超38.5% [13] 彩票销售 - 7月全国共销售彩票519.49亿元,同比下降5.0% [14] - 1-7月累计销售彩票3698.03亿元,同比增长1.8% [14]
财达证券每日市场观察-20250820
财达证券· 2025-08-20 10:42
市场表现 - 沪指微跌0.02%,深证成指跌0.12%,创业板指跌0.17%[1] - 沪深两市成交额超过2.58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758亿[1][4] - 两市上涨股票数量超过2900只,通信、食品饮料、家电等行业涨幅居前[1] 资金流向 - 上证净流入51.58亿元,深证净流入42.73亿元[5] - 主力资金流入前三板块为IT服务、汽车零部件、消费电子[5] - 主力资金流出前三板块为证券、半导体、航空装备[5] 行业动态 - 前7个月国开行发放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3850亿元,同比增长51.3%[9] - 上半年全国广播电视服务业总收入6884.14亿元,同比增长5.24%[13] - 体育产业总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超10%[11] 基金动态 - 超96%的权益类基金今年实现正收益,20余只基金年内业绩翻倍[14] - 超2000只权益类基金净值创历史新高[14]
图说高质量 | 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
体育强国建设总体成就 - 全国体育场地面积达42.3亿平方米 较"十三五"末增加11.31亿平方米 [2] - 体育产业总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超10% [2] - 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6% [4] - 体育服务业占产业增加值比重从2020年68.7%提升至2023年72.7% [4] 竞技体育发展 - "十四五"期间获得世界冠军519个 创世界纪录68次 [2] - 奥运会金牌项目由21个增至24个 夺金运动员覆盖省份达20个 [3] - 竞技体育项目间和区域间均衡发展成效显著 [3][4] 全民健身推进 -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超过38.5% [2] - 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371万人 [2] - 全民健身日活动贯穿全年形成"天天有赛事 人人可参与"局面 [2] - 科学健身指导通过APP/短视频/直播间普及 [2] 冰雪产业发展 - "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带动冰雪文化产业发展 [2] - 冰雪产业规模从2020年3811亿元增至2024年9700亿元 [4] - 冰雪产业年均增长率达26.3% [4] 体育产业提质增效 - 体育制造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家 [4] - 构建宏观引领/专项支撑/部门协同的政策矩阵 [4] - 体育用品/文化/旅游博览会影响力持续扩大 [4] 体育法治与改革 - 修订《体育法》及600余项体育项目制度规范 [5] - 设立体育仲裁中心推进体育法治建设 [5] - 改革体育工作评价方式建立体育强国建设指标体系 [5] - 足球领域开展体制机制改革和"假赌黑"治理 [5]
群众体育蓬勃开展 体育产业活力十足
人民日报· 2025-08-20 08:29
体育强国建设成就 - 全国体育系统立足高质量发展,强化改革创新,体育强国建设奋斗目标更加清晰,治理能力提升,多元价值和功能日益彰显 [1] 群众健身空间拓展 - 社区"15分钟健身圈"基本实现,群众就近健身需求基本满足 [2] - 在近2万个老旧小区、5000余个城市公园配建17万多套乒乓球台等小型健身设施 [2] - 建成1300余个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以上的体育公园 [2] - 国家累计投入56.5亿元支持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2025年补助3370个场馆 [2] 全民健身活动与青少年健康 - 2025年"全民健身日"期间举办2.2万余场赛事活动,直接参与人次超1100万 [3] - 首次举办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大区赛",6000余场赛事走到群众身边 [3] - 连续3年举办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参赛总人次突破5800万 [3] - "十四五"期间举办14.5万余场"奔跑吧·少年"活动,参与青少年达1.51亿人次 [3] - 在12个省份形成青少年体质健康干预模式,试点学校"小胖墩""小眼镜"问题有效控制 [3] 竞技体育发展 - 中国体育健儿在国际赛场屡创佳绩,竞技体育整体水平提升 [4] - 巩固跳水、举重等6个优势项目,提升田径、游泳等3个基础大项实力 [4] - 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5场国际综合性运动会 [4] - 重拳整治足球、象棋等项目发展乱象,完善体育法律和行业标准体系 [4] 竞技体育改革 - "十五五"时期将改革完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5] - 加快建立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的政策体系,拓宽市场机制促进发展 [5] 体育产业发展 - 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3.67万亿元,年均增速10.3% [6] - 体育服务业占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由2020年68.7%增至2023年72.7% [6] - 2024年底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家,比2022年底翻一番多 [6] - 推出81个体育旅游精品线路、19个户外运动精品线路和26个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 [6] - 2024年上半年体育用品进出口总额超155亿美元 [6] 赛事经济与户外运动 - 杭州亚运会带动周边地区消费最高增长40%以上 [7] - 中国网球公开赛门票收入超8000万元 [7] - "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带动江苏全域消费380亿元 [7] - 2024年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 [7] - 截至2024年底,健身步道达17.18万条,长度40.75万公里,滑雪场地达914个 [7]
国家体育总局:截至2024年底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家
证券日报· 2025-08-20 07:30
行业规模与增长 - 体育产业总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超10% 2023年达3.67万亿元[1] - 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6% 2023年达1.49万亿元占GDP比重1.15%[1] - 冰雪产业规模从2020年3811亿元增至2024年9700亿元 年均增长26.3%[1] 消费与市场表现 - 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2020-2023年居民体育消费总额增长超千亿元[1] - 2024年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 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2] - 2024年水上运动产业规模达4386亿元 同比增长18.7% 参与人数突破1.2亿[3] 产业结构升级 - 体育服务业占比提升 从2020年68.7%增至2023年72.7%[2] - 体育制造业提质增效 2024年底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达146家较2022年翻倍[2] - 碳纤维自行车、智能健身器材等高新技术产品广泛应用[2] 基础设施与参与规模 - 截至2024年底建成健身步道17.18万条总长40.75万公里[3] - 飞行营地、汽车营地达2055个 滑雪场地914个[3] - 钓鱼爱好者约1.5亿人 飞盘玩家约300万人相关社团超1500个[3]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2024年上半年7地监测511场重点赛事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60亿元[4] - 场均带动消费超3000万元 群众赛事如"村超"直接拉动地方消费[3][4] - 行业将推动赛事成为激活消费和拉动经济的强引擎[4]
我国竞技体育获世界冠军519个
人民日报· 2025-08-20 06:46
竞技体育成就 - 截至2024年底,竞技体育在“十四五”期间共获得世界冠军519个[1] - 截至2024年底,竞技体育在“十四五”期间创世界纪录68次[1] 体育基础设施 - 截至2024年,全国体育场地面积达42.3亿平方米[1] - 全国体育场地面积较“十三五”末增加11.31亿平方米[1] 体育产业发展 - 体育产业总规模近5年年均增速超过10%[1] - 冰雪产业规模从2020年的3811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9700亿元[1] - 冰雪产业规模年均增长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