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高会在塔什干设海外展 助农产品及农业技术“走出去”
中国新闻网· 2025-09-26 03:00
展览展示安排 - 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以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为主题 将于10月25日至29日在杨凌示范区举办 展览展示采用线下线上融合、馆内馆外结合、国内国外联动方式 聚焦农业新质生产力优秀成果展示[1] - 室内展设置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展、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展、特色现代农业展等六个展馆展区 包含农耕文化及好物美食两个农文商旅融合体验区和一个种子交易大市场[1] - 田间展围绕现代种业、耕地保护、农业节水、智慧农业等六大板块 在杨凌示范区设置11个集中展示点和12个示范推广点 开展全产业链田间推广展示[2] - 云上展加大AI、VR、AR等数字化技术应用 提供线上全景观展、对接撮合和展示交易平台[2] - 海外展设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 依托上合组织农业基地设施举办展览展示、投资贸易及宣传活动三大板块[2] 会议活动内容 - 会议论坛板块安排10项重点活动 包括开幕式、2025上合组织现代农业发展圆桌会议、2025国际苹果产业科技创新大会等 聚焦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全产业链资源合作[3] - 成果发布板块举办4项活动 包括全国百千项农业科技成果发布、农高会"四新"发布活动及两份年度报告发布[3] - 投资贸易板块开展7项活动 重点举办推介签约系列活动、全国农业龙头企业招商对接活动和未来农业产业发展大会[3] - 赛事评奖板块举办4项活动 包括第五届全国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好苹果2025大赛总决赛和农业机器人应用赛[3] 国际合作推进 - 农高会期间同期举办上合组织农业博览会 促进上合组织国家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1] - 海外展推动特色农产品、农业技术及农机装备走出去 持续扩大杨凌农高会海外展品牌影响力[2]
北京生态涵养区森林覆盖率提升到66.7%
新京报· 2025-09-25 21:02
此外,此次执法检查坚持协同联动,汇聚监督工作合力。委托生态涵养区各区人大常委会同步开展执法 检查,市区两级人大在监督方式、监督步骤、调研安排上始终保持同频互动。市政府相关部门同步开展 自查,即查即改、立行立改,修订完善政策,更新备案配套规范性文件,形成工作合力。 9月25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听取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 查《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 报告披露,2024年生态涵养区PM2.5浓度27.4微克/立方米,比全市低3.1微克/立方米,较2021年降低3.4 微克/立方米。生态涵养区森林覆盖率提升到66.7%,森林蓄积量和碳汇能力持续增强。 组织代表51人次赴全部7个生态涵养区34个点位开展检查 《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1年颁布实施已经第五年了, 市人大代表高度关注《条例》实施效果,在今年市人代会上,2个代表团和63名代表联名提出关于开展 《条例》执法检查的议案,经大会主席团审议批准,将其定为五项监督议案之一,列入常委会监督工作 计划。 此次执法检查,逐条对照法规条文,针对代表提出的议案,在 ...
科技赋能新疆农业 天山南北兴起“智慧种田”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17:07
管理者之一艾海鹏24日接受中新社采访时介绍,今年"超级棉田"迎来第五季,在往年的基础上,更新使 用了更多的种植技术和农业机械设备。"目前,我们提供的技术服务已覆盖50万亩棉田,这种利用机器 人管理的模式获得越来越多农户的认可。"艾海鹏说,2024年"超级棉田"亩产已突破500公斤,较传统农 业增产约8%,同时综合成本可节约22%。 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新疆正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农业基础,不仅通过科技赋能推动农业 转型升级,还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构建智慧农业体系。 今年5月底在乌鲁木齐市举办的2025新疆国际农业机械博览会上,AI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集中亮 相,有关棉花产业的农机装备等引人注目。 "我们研发的棉花智能打顶机器人采用'双目视觉三维重建+AI规划算法',可模拟大田棉花人工打顶动 作,实现高精度、高效率作业,已在新疆多地推广。"新疆纬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胡梁晨此前 受访时表示,该机器人作业精度达95%以上,每小时可完成15亩作业量,相当于20多人的工作效率。 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底,新疆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90%。 中新社乌鲁木齐9月24日电 (苟 ...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科技赋能新疆农业 天山南北兴起“智慧种田”
中国新闻网· 2025-09-24 14:38
科技赋能农业转型 - 新疆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种田转变 应用无人驾驶播种机 手机控制灌溉施肥 农业植保无人机和农业机器人等技术[1] - 昌吉州种植大户通过机械化与智能化管理 实现单户种植面积从几亩扩展到800亩[1] - 新疆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90%[5] 智能水肥技术应用 - 新疆慧尔农业集团推广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 通过手机控制实现一键浇水施肥[3] - 智能施肥系统可实时监测土壤养分 结合气象数据自动调配方案 2017年至今覆盖近500万亩耕地[3] - 昌吉州种植户采用本地企业智能水肥技术 大幅提升管理效率[3] 智慧农田管理实践 - 尉犁县3000亩超级棉田综合应用农业无人机 无人车 遥感设备和物联设备[3] - 2024年超级棉田亩产突破500公斤 较传统农业增产约8% 综合成本节约22%[4] - 技术服务已覆盖50万亩棉田 机器人管理模式获得农户认可[4] 农业科技装备创新 - 新疆国际农业机械博览会展示AI赋能农业成果 棉花产业农机装备受关注[4] - 棉花智能打顶机器人采用双目视觉与AI算法 作业精度达95%以上 每小时完成15亩作业量[4] - 智能机器人效率相当于20多人工作量 已在新疆多地推广[4]
机械满田飞!“最酷新农人”玩转新农具 “云端运输”成秋收标配“小助手”
央视网· 2025-09-24 13:02
农业科技应用与推广 - 82岁新农人使用农用无人机已达六七年,展示了农业科技在老年群体中的普及和应用 [1][4] - 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实现犁田、打药、割稻等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提升效率 [4] - 云南元阳哈尼梯田采用无人机“云端运输”模式,将40公斤稻谷从田埂运至家中仅需3分钟,极大提升了运输效率 [6][8] 智慧农业模式效益 - 无人机运输改变了哈尼梯田千年人背马驮的传统模式,村民传统运输往返一趟需1小时,而无人机运输效率相当于10个人一整天的工作量,成本节约一半 [8] - 无人机智慧农业新模式已在元阳县多依树、坝达、老虎嘴等多个梯田遗产区推广,服务农户超2000家 [8] - 元阳县19万亩梯田自9月中旬进入秋收,无人机运输正成为众多村寨的秋收标配 [8]
记者手记:科技扎根黑土地
新华网· 2025-09-24 09:53
金秋九月,又是东北大地丰收的季节。驱车穿行在辽宁的田间地头,最引人注目的不是遍野的金黄,而是农田里忙碌的农机、空中嗡鸣的植 保无人机,以及各类精准监测的农业设备。科技,究竟如何在这片黑土地上扎根,又结出了怎样的硕果?在这个丰收季,记者找到了答案。 位于科尔沁沙地南缘的彰武县,土壤以沙土为主,过去常与"贫瘠"二字挂钩。"往年玉米亩产能达到一千斤,就算很不错了。"彰武县同心创 展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孙继刚回忆道。 辽宁省自2022年启动"头雁"培育项目以来,目前已累计培育"头雁"学员1900名。其中,有84名"头雁"被聘任为农民技术员,有430余名"头 雁"学员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增收。 近日,辽宁省农科院展出的农业新品种。新华社记者武江民 摄 今年7月7日,在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收割机在收获小麦(无人机照片)。(受访者供图) 这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实践,正在更大范围开花结果。多年来,辽宁省农科院已育成新品种1600余个,在辽宁省建立科技示范基地1700 余个,每年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辐射面积达3000万亩。 科技扎根,还需激发市场活力,吸引更多主体参与。在近日举办的第十四届辽宁国际农业博览会上,从绿色生物 ...
新农机“慧种地”
经济日报· 2025-09-24 06:10
活动现场人头攒动,大家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一喜悦的丰收时刻。在智能农机展区,鳝鳅秒剖机、农 用无人机、无人智能电动拖拉机、测土机器人等一批农业科技新成果一字排开,彰显现代农业科技实 力。 "本次丰收盛会是展示'三农'向好的'大平台'、促进城乡消费的'大卖场'、弘扬农耕文化的'主阵地'。"仙 桃市副市长雷荡说,活动以"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为主题,聚焦"鱼米香、产业强、乡村美、文化 兴"四大主线,充分展现了湖北农业农村现代化新面貌,彰显新时代农民风采。 看民俗表演、品特色美食、展非遗技艺……9月23日上午,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北主场·仙桃黄鳝消 费季活动在仙桃市排湖密塘渔村举行。 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情景展示环节,一批批新农人登上舞台边讲解边展演,从种苗繁育到生产管理, 从农村寄递物流到电商直播带货,生动诠释着秭归从"会种地"升级为"慧种地"的山乡蝶变,书写了山区 农业现代化的鲜活样本。 "'土味'与'科技'交织,传统与现代碰撞,这场活动不仅晒出了丰收的硕果,更绘就了乡村全面振兴的美 好画卷。"宜昌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宜昌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锚定农 业强市建设目标,推动农业增效 ...
宁都浚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23 16:32
公司基本信息 - 宁都浚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赖林生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200万元人民币 [1] 公司经营范围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许可项目和一般项目两大类 [1] - 许可项目包括肥料生产和农药零售 [1] - 一般项目包括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 [1] - 一般项目包括肥料销售和化肥销售 [1] - 一般项目包括农林废物资源化无害化利用技术研发和生物有机肥料研发 [1] - 一般项目包括土壤与肥料的复混加工和复合微生物肥料研发 [1] - 一般项目包括农副产品销售、食用农产品零售、食用农产品初加工、食用农产品批发和初级农产品收购 [1] - 一般项目包括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农业机械服务、农作物栽培服务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服务 [1] - 一般项目包括灌溉服务、农林牧副渔业专业机械的安装、维修和销售 [1] - 一般项目包括农作物秸秆处理及加工利用服务和畜禽粪污处理利用 [1] - 一般项目包括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水污染治理、水环境污染防治服务和环境应急治理服务 [1] - 一般项目包括水质污染物监测及检测仪器仪表销售、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销售和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销售 [1] - 一般项目包括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非常规水源利用技术研发和环保咨询服务 [1] - 一般项目包括建筑物清洁服务、气体、液体分离及纯净设备销售和污泥处理装备制造 [1]
绿庄源(成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23 16:02
公司基本信息 - 绿庄源(成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郑奎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500万元人民币 [1] 公司经营范围 - 一般项目包括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 [1] - 一般项目包括软件开发、货物进出口、粮油仓储服务、农副产品销售 [1] - 许可项目包括食品生产、调味品生产、食品销售、食品互联网销售 [1] - 许可项目包括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 [1]
科技赋能·川蜀丰歌|稻田里来了“熊猫机器人”
新华社· 2025-09-23 15:09
农业智能化技术应用 - 成都市新都区稻菜现代农业园区使用熊猫造型农业巡检机器人进行田间智能巡检 [2] - 农业巡检机器人由本土企业自主研发 具备AI驱动的精准巡检能力 [4] - 技术应用使农业管理更加智能化 [4] 数字农业平台建设 - 新都区天府糧金精品区部署5G数字云平台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