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湖北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联盟成立 央视直播同济医院全球首创成果
长江日报· 2025-08-10 08:41
医疗科技创新成果发布会 - 湖北省医疗科技创新成果发布会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举行 主题为"聚力医疗创新 建成健康支点" [1] - 湖北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联盟成立 同济医院当选联盟理事长单位 [1] - 同济医院展示46项全国或全球首创成果 其中10项为聚焦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的重磅成果 [1] 脑机接口技术突破 - 同济医院完成华中地区首例植入式脑机接口手术 术后1个月患者实现自主饮水功能 [1] - 医院在胃肠外科研发全球首创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 用于慢性便秘治疗 [2] - 康复医学科开发眼控脑卒中智能外骨骼康复机器人 通过人眼运动信息提升患者功能 [2] - 神经外科开展华中首例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 改善脊髓损伤患者运动能力 [2] 跨学科技术应用 - 医院采用多技术路线并行策略 涵盖植入式/非侵入式/半侵入式脑机接口 [1][2] - 技术涉及神经内科、胃肠外科、康复医学科、神经外科等多个临床科室 [1][2] - 创新成果覆盖功能重建、慢性病治疗、运动康复等多元医疗场景 [1][2]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 “数贸创投日”西安站成功举办
36氪· 2025-08-09 09:00
活动概况 -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数贸创投日"西安站成功举办 由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组委会主办 中国工商银行独家冠名 浙江省商务厅 陕西省商务厅等共同承办 [1] - 活动吸引近百人参会 包括两地政府部门 知名投资机构 服务平台及科创企业代表 [1] 数贸会介绍 - 数贸会是我国唯一以数字贸易为主题的国家级 国际性专业展会 第四届数贸会由阿联酋 印尼担任主宾国 陕西担任主宾省 [2] - 展会分设"展览展示"和"品牌活动"两大板块 包含1个主题展区 7个特色产业展区和36场重点活动 [2] - "数贸创投日"系列活动聚焦数字贸易科技创业项目 是本届数贸会亮点 [2] 陕西参与情况 - 陕西作为主宾省将设置210平米特装展区 组织相关企业参展 省领导率团参与系列活动 [6] - 陕西具备科教资源丰富 创新发展势头强劲 开放效能显著三大优势 数字贸易已成为新趋势 [6] 企业展示与对接 - 12家科创企业展示核心技术产品 包括敦博医疗的无导线心脏起搏器 纵横资讯的SPD平台 第六镜的工业质检AI方案等 [27] - 通过"一对一"自由洽谈模式 多组投资机构与科创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27] 投资机构分享 - 西高投分享作为GVC机构发掘 陪伴并赋能本土科创企业的经验 [14][17] - 杭州资本采用"1矩阵 2基金 3站 4驱动"模式培育科创企业 促进多链融合 [14] - 陕西资本市场服务中心推动陕西资本市场在上市公司数量 融资规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14][21] 圆桌讨论 - 专家围绕"从扶持早期创新到迈向上市IPO之路"展开讨论 涵盖政策 法律 资本 孵化等维度 [24] 注:文档4 8 12 16 19 22 25 29内容为重复的写字楼广告文案 未包含实质性行业信息 故未纳入总结
ST凯利: 关于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库存股注销完成暨股份变动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9 00:23
回购股份注销完成情况 - 公司注销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库存股13,651股,占总股本的0.0019%,注销后总股本由717,026,333股变更为717,012,682股 [1] - 注销手续已于2025年8月7日完成,经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确认 [1] 回购股份审批程序 - 公司审议通过《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及调整后议案,计划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回购股份,资金总额不低于8,000万元且不超过1.5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12.00元/股 [1] - 截至2020年1月4日,公司累计回购8,513,651股,占总股本1.178%,最高成交价10.77元/股,最低成交价9.34元/股 [1] - 2025年4月28日及29日,公司董事会及监事会审议通过注销库存股并减少注册资本的议案,授权办理工商变更登记 [1] 注销库存股原因及数量 - 根据《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及深交所相关规定,公司因未在三年内将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需注销未使用部分 [2] - 本次注销13,651股库存股,原计划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2] 股本结构变动 - 注销后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不变,仍为4,965,242股(占比0.69%),无限售条件股份减少13,651股至712,047,440股(占比99.31%) [3] - 总股本减少至717,012,682股,变动后股本结构以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数据为准 [3] 注销影响及后续安排 - 注销行为符合法律法规,不会对公司经营业绩、财务状况、控制权及上市地位产生实质性影响 [3] - 公司将办理注册资本变更、修订公司章程及工商登记等后续事项,并及时披露进展 [3]
麦澜德: 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续签《共同控制协议》及原《一致行动协议》到期解除、部分股东重新签订《一致行动协议》暨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9 00:12
核心观点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杨瑞嘉与史志怀续签《共同控制协议》,并与部分股东重新签订《一致行动协议》,原协议到期解除 [1][2] - 周干未续签《一致行动协议》,与其他股东的一致行动关系解除,不再与实际控制人构成一致行动关系 [1][5] - 本次权益变动后,实际控制人直接及间接合计持股比例由63 17%降至60 60%,但控制权未发生变更 [10][11] 权益变动情况 - 原协议到期前,杨瑞嘉、史志怀及原一致行动人合计直接持股63,173,210股(占总股本63 17%)[10] - 新协议签订后,实际控制人及新一致行动人合计直接持股60,595,842股(占总股本60 60%)[10] - 周干持股4 03%不再计入一致行动范围,导致合计持股比例下降2 57个百分点 [5][10] 协议主要内容 《共同控制协议》 - 杨瑞嘉与史志怀对公司重大事务实施共同控制,包括经营方针、董事提名、并购重组等12类事项 [6][7] - 双方表决意见冲突时以杨瑞嘉意见为准,有效期36个月且可延长 [7][9] - 禁止单方面委托表决权,需遵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 [7][9] 《一致行动协议》 - 陈彬、屠宏林、王旺、周琴四名股东在重大决策中与实际控制人保持一致行动 [8][9] - 覆盖事项与《共同控制协议》完全一致,包括投资计划、利润分配、章程修改等12类 [8] - 表决前需协商一致,禁止单方面委托表决权 [8][9] 对公司影响 - 控制权结构保持稳定,实际控制人仍为杨瑞嘉与史志怀(合计控制37 51%股份)[3][11] - 经营连续性和战略连贯性得到保障,未对日常管理产生不利影响 [11] - 周干作为监事会主席仍独立行使股东权利,需遵守减持规则及IPO承诺 [5][10]
TEM's Q2 Earnings & Revenues Beat Estimates, Stock Up in Pre-Market
ZACKS· 2025-08-08 21:51
财务表现 - 公司第二季度调整后每股亏损22美分 较市场预期收窄4.35% [1] - GAAP每股亏损25美分 同比大幅改善(上年同期亏损6.86美元)[1] - 总收入达3.146亿美元 超市场预期5.12% 同比飙升89.6% [2][8] 收入结构 - 基因组学业务收入1.938亿美元 同比增长115.3% [3][8] - 肿瘤检测收入1.332亿美元 同比增长32.9% 检测量增长26% [3] - 遗传检测收入9730万美元 同比增长33.6% 检测量增长32% [3] - 数据与服务产品线收入7280万美元 同比增长35.7% [4] - 数据授权业务(Insights)同比增长40.7% [4] 盈利能力 - 毛利润1.95亿美元 同比激增158.3% [5] - 调整后毛利率提升1649个基点至62% 尽管收入成本增长32.2% [5] - 调整后运营费用2.568亿美元 同比下降57.8% [5] 现金流与指引 - 期末现金余额1.863亿美元 较第一季度增加3470万美元 [6] - 上半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出6146万美元 同比改善1.37亿美元 [6] - 上调全年收入指引至12.6亿美元(原12.5亿) 预示82%年增长 [7] - 预计全年调整后EBITDA为500万美元 较2024年改善1.1亿美元 [7] 业务进展 - 推出Tempus xM液体活检检测 用于晚期实体瘤免疫治疗监测 [9] - 将Tempus Next智能平台扩展至乳腺癌领域 [9] 同业比较 - Medpace Holdings第二季度EPS 3.1美元超预期3.33% 收入6.033亿超预期11.48% [11] - GeneDx Holdings调整后EPS 50美分超预期400% 收入1.027亿超预期21.24% [12] - Boston Scientific调整后EPS 75美分超预期4.2% [13]
麦迪科技(603990)8月8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395.62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8 20:5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截至2025年8月8日收盘,麦迪科技报收于15.05元,下跌1.51%,换手率4.29%,成交量13.13万手,成交金额1.9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395.62万元,占比成交额17.18%,其中超大单净流出1388.21万元、占成交额7.02%,大单净流出2007.41万元、占成交额10.16% [1] - 中单净流出280.69万元、占成交额1.42%,小单净流入3114.92万元、占成交额15.76%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6334.00万元、同比减少43.13%,归属净利润2359.59万元,同比增长138.55% [1] - 扣非净利润252.66万元,同比增长103.42%,流动比率2.954、速动比率2.817、资产负债率34.04% [1] 公司基本信息 - 苏州麦迪斯顿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位于苏州市,是一家以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为主的企业 [1] - 企业注册资本30628.2731万人民币,实缴资本8919.5387万人民币,公司法定代表人为翁康 [1] 公司商业活动 - 公司共对外投资了9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3031次 [2] - 知识产权方面有商标信息84条,专利信息168条,此外企业还拥有行政许可17个 [2]
医疗界Google,估值35亿美元
36氪· 2025-08-08 17:29
公司概况 - OpenEvidence由丹尼尔·纳德勒创立,专注于通过AI技术帮助医生高效筛选海量医学文献,解决信息过载问题 [2][4] - 公司总部位于迈阿密,2022年成立后已吸引全美40%医生注册(超43万人),每月新增用户约6.5万 [6] - 采用广告盈利模式(类似谷歌),年收入预计达5000万美元,广告库存潜在价值超3.5亿美元 [6][14] 融资与估值 - 最新融资轮由GV和凯鹏华盈领投,募资2.1亿美元,估值达35亿美元,较2月前一轮10亿美元估值增长250% [6] - 创始人纳德勒持股60%,身家23亿美元;CTO扎克·齐格勒持股10%,价值3.5亿美元 [6] - 纳德勒在种子轮自投1000万美元,称此为"最明智财务决定" [6][7] 技术优势 - 算法可检索数百万篇同行评审文献(含《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顶级期刊),提供带完整引用的精准答案 [4] - 准确率远超ChatGPT,每月处理850万次诊疗咨询,支持临床紧急问题快速响应 [7][8] - 2023年加入梅奥诊所加速器项目,接触高质量医疗数据集优化技术 [11] - 2024年7月推出DeepConsult功能,通过"推理模型"整合跨研究信息,实现深度分析 [15] 行业痛点与竞争 - 医学文献每5年翻一番,30秒新增1篇论文,医生日均接诊20人难以及时跟进 [2][7] - 竞争对手威科集团UpToDate已存在数十年,但OpenEvidence为首家原生AI驱动方案 [7] - 医疗行业广告支出2024年约300亿美元,但软件多采用订阅制,广告模式尚待验证 [14] 用户反馈与案例 - 弗吉尼亚内科医生苏珊·沃尔弗依赖该工具处理事前授权和药物查询,并在航班急救中现场制定方案 [8] - 西奈山医院专家测试显示,工具能准确总结研究并指出未发表的局限性 [12] - 麻省总医院卒中中心主任称其比ChatGPT更实用,能建议病史询问和检查安排 [15] 未来方向 - 专注医疗健康领域,计划拓展至优质资源匮乏的国际市场 [16] - 投资者Coatue认为公司可能成为诊断工具整合中心,连接化验数据与医疗设备 [16]
麦迪科技(603990.SH):在脑机接口方面尚无直接布局
格隆汇· 2025-08-08 15:40
公司业务布局 - 麦迪科技目前在脑机接口领域尚无直接业务布局 [1] - 公司持续关注脑机接口技术的前沿发展动态 [1] 技术应用方向 - 重点关注脑机接口在医疗康复训练场景的应用潜力 [1] - 密切关注脑机接口在人机交互医疗应用场景的发展前景 [1]
AIcare技术栈聚焦健康场景 轻松健康荣获“年度卓越企业”大奖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15:25
行业动态 - 2025未来医疗医药百强大会暨未来医疗医药生态展在苏州举行,汇聚300位专家和上万名医疗健康相关人士,搭建产学研用投多方平台[1] - 国家卫健委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推进AI在医疗服务管理、基层公卫等四大部分的应用[2] - 中国医疗AI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88亿元增长至2033年315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43.1%[2] 公司表现 - 轻松健康集团与腾讯健康、圆心科技等企业获2025未来医疗100强"年度卓越企业"奖[1] - 公司执行副总裁马孝武分享AIcare技术栈在全场景的创新应用,提出以AI为轴心的智保、慧筛、云科三大维度[1] - 公司构建"精准风控-智能干预-全域触达"数字化健康生态闭环,AIcare深度学习模型实现服务高度个性化[4] 技术创新 - AIcare技术深度融入业务核心板块,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发多款定制化产品[4] - 打造"服务+保障"生态闭环,覆盖保险、早筛、健康科普等业务[6] - 早筛业务建立甲状腺健康、肠健康等多发肿瘤筛查矩阵,4年举办近6000场"早筛公益行"[6] 生态建设 - 构建技术驱动型健康科普模式,联合3万名医疗专业人员产出59.9万篇文章和6.8万条视频内容[6] - 与津药达仁堂合作"科普筑基层健康行动",融合大模型技术与中医药文化[7] - 推动"预防-筛查-管理"数字闭环,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型[7]
“超负荷就业”的远程工作者,年入竟然高达百万美元
财富FORTUNE· 2025-08-06 21:04
远程办公与多职现象 - 远程办公盛行导致部分员工同时从事多份全职工作 部分案例显示有人同时任职五家公司 主要依赖人工智能工具提升效率 在正常工作时间即可完成多项任务 [1] - 从事多份工作收入显著提升 三份工作年收入达72 5万美元 五份工作预估年收入超100万美元 [1][3] - 医疗科技行业从业者身兼两职 年收入近25万美元 每周工作控制在40小时内 行业人才紧缺使其无需主动求职 [6] 行业动态与管理挑战 - 硅谷多家初创公司发现员工同时在竞业公司任职 引发企业清查内部欺骗行为 [1] - 摩根大通等500强企业推动返岗办公 但2024年美国居家办公比例仍达33% 仅比2023年下降2个百分点 [8] - 远程办公持续超预期 但管理层正逐步掌握真实工作效率评估方法 社会学教授预测多职现象或为短期尝试 [8][10] 雇佣关系与道德争议 - 部分从业者直言对公司无忠诚度 利用远程办公漏洞获取超额收入 [4] - 猎头公司CEO指出全职员工未经许可从事其他全职工作属不道德行为 可能面临严重职业后果 [7] - 经济学教授提出道德规范与生产效率需跟上新趋势 规章制度尚未完善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