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林业
icon
搜索文档
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和矿产地534处(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9-11 08:33
自然资源家底 - 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 比2020年增加2800万亩[1][2] - 森林覆盖率25.09% 森林蓄积量209.88亿立方米[1][3] - 林地 草地 湿地面积分别达42.53亿亩 39.12亿亩 8.34亿亩[3] 矿产资源突破 - 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和矿产地534处 包括10个大型油田和19个大型气田[1][2] - 深层煤层气勘探重大突破 支撑石油稳产2亿吨 天然气产量超2400亿立方米[2] - 发现2800公里"亚洲锂腰带" 探获多个大型超大型锂矿[3] - 甘肃泾川和黑龙江嘉荫探获两个特大型铀矿[2] 海洋经济发展 - 海洋生产总值10.5万亿元 较2020年增加2.7万亿元[1] - 海洋原油增量占2024年国内原油增量70%以上[3] - 海洋水产品产量连续36年世界第一[3] 生态保护修复 - 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240多万亩 修复海岸线820公里[4] - 珊瑚礁等海洋生态系统优良率提升至60%以上[4] - 红树林面积达46.5万亩 实现净增加[4] 国土空间优化 - 累计批准建设用地2697.4万亩 用海用岛1.12万平方公里[6] - 处置闲置土地500多万亩 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171万亩[6] - 审查环节压缩2/3 审批时长压缩1/3[6] 国家公园建设 - 首批5个国家公园整合120多个自然保护地[5]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野生虎豹数量增至70只和80只左右[5] - 近5万当地居民通过生态管护实现就业[5] 数字化管理 - 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成[7] - "天地图"日均服务调用量超10亿次[7] - 不动产登记实现跨省通办 覆盖2200多个县市[7]
我国持续开展调查监测,自然资源家底更厚——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和矿产地534处
人民日报· 2025-09-11 08:18
耕地与森林资源 - 截至2024年底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比2020年增加2800万亩[1][2] - 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5.09%,森林蓄积量达209.88亿立方米,提前实现2030年气候目标[1][3] - 全国林地、草地、湿地面积分别达到42.53亿亩、39.12亿亩和8.34亿亩[3] 矿产资源勘查 - “十四五”时期新发现10个大型油田和19个大型气田,支撑国内石油年稳产2亿吨、天然气年产量超2400亿立方米[2] - 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和矿产地534处,在甘肃泾川和黑龙江嘉荫探获两个特大型铀矿[1][2] - 在四川、青海、西藏、新疆发现长达2800公里的“亚洲锂腰带”,找到多个大型和超大型锂矿[3] 海洋经济发展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达10.5万亿元,比2020年增加2.7万亿元[1] - 2024年海洋原油增量占国内原油增量的70%以上,海洋水产品总产量连续36年居世界第一[3] - 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保持在35%以上,“梦想”号大洋钻探船等重大装备建成使用[3] 生态保护修复 - 累计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240多万亩,整治修复海岸线820公里,珊瑚礁等海洋生态系统优良率提升至60%以上[4] - 我国红树林面积达到46.5万亩,成为全球少数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4] - “三北”工程攻坚战累计实施项目415个,完成建设任务1.64亿亩[4] 国家公园建设 - 首批5个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整合了原有120多个自然保护地[5]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野生虎豹数量由试点初期的27只、42只分别增长到70只和80只左右[5] - 首批5个国家公园通过生态管护等形式为近5万当地居民提供就业[5] 土地资源管理与利用 - “十四五”以来累计批准建设用地2697.4万亩,累计处置闲置土地500多万亩,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171万亩[6] - 全国累计完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超1000万亩[4] - 不动产登记“交房即交证”已覆盖2200多个县市,化解了1500多万套房屋历史遗留问题[7] 自然资源治理与科技 - 5个国家公园和1096个重点区域完成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6] - 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成,“天地图”日均服务调用量超10亿次[7] - 推动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落户中国,牵头实施深时数字地球等12项国际大科学计划[7]
我国持续开展调查监测 自然资源家底更厚——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和矿产地534处(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9-11 05:56
自然资源家底 - 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比2020年增加2800万亩 [1][2] - 森林覆盖率达25.09%,森林蓄积量达209.88亿立方米 [1][3] - 林地、草地、湿地面积分别达42.53亿亩、39.12亿亩、8.34亿亩 [3] 矿产资源突破 - "十四五"时期新发现10个大型油田和19个大型气田 [2] - 深层煤层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支撑石油稳产2亿吨和天然气产量超2400亿立方米 [2] - 在甘肃泾川和黑龙江嘉荫探获两个特大型铀矿 [2] - 发现长达2800公里的"亚洲锂腰带",找到多个大型和超大型锂矿 [3] - 山西孝义铝土矿、山东胶东金矿新增储量可观,辽宁大东沟金矿有望成为世界级金矿 [3] 海洋经济发展 - 海洋生产总值达10.5万亿元,较2020年增加2.7万亿元 [1] - 海洋原油增量占2024年国内原油增量的70%以上 [3] - 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保持在35%以上,海洋水产品总产量连续36年居世界第一 [3] - "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和"深海一号"生产储油平台建成使用 [3] 生态保护修复 - 累计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240多万亩,整治修复海岸线820公里 [4] - 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优良率提升至60%以上,红树林面积达46.5万亩 [4] - "三北"工程完成建设任务1.64亿亩,实施项目415个 [4] - 科尔沁沙地重现稀树草原风光,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态改善 [4] 土地空间优化 - 全国累计完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超1000万亩 [4] - 累计批准建设用地2697.4万亩,处置闲置土地500多万亩,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171万亩 [6] - 用海用岛审批1.12万平方公里,新设采矿权5987个 [6] - 审查环节压缩2/3,审批时长缩短1/3 [6] 国家公园与确权登记 - 首批5个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整合120多个自然保护地 [5]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野生虎豹数量增至70只和80只左右 [5] - 5个国家公园和1096个重点区域完成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 [6] - 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和特许经营带动近5万当地居民就业 [5] 数字化与科技创新 - "天地图"日均服务调用量超10亿次 [7] - 建成"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一张网" [7] - 不动产登记实现"跨省通办"和"全程网办","交房即交证"覆盖2200多个县市 [7] - 推动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落户中国,牵头12项国际大科学计划 [7]
绿心集团(00094.HK)以1.34亿新西兰币出售林地等资产 9月11日复牌
格隆汇· 2025-09-10 23:35
核心交易 - 绿心集团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作为卖方与买方订立资产出售协议 代价为1.34亿新西兰元(约6.15亿港元)[1] - 交易完成后拟派发特别股息每股0.01港元 需经股东特别大会批准[1] - 股份自2025年9月1日起停牌 已申请于2025年9月11日恢复买卖[2] 资产详情 - 出售资产包含位于新西兰北地大区12,724公顷林地及81公顷吉斯伯恩地区土地 附带建筑物、树木、围栏等改良设施[2] - 资产包涵盖碳单位(新西兰气候变化应对法定义)、许可协议及所有相关营运数据记录[2] - 卖方一及卖方二为投资及林地持有公司 卖方三从事商业林业投资[1] 交易主体 - 买方为新西兰注册的投资及林业土地持有公司 最终实益拥有人为荷兰慈善组织Stichting INGKA Foundation[1] - 买卖双方属独立第三方 交易不涉及关联关系[1] 业务背景 - 公司主营业务为投资控股 具体涉及原木采伐、销售及森林管理服务[1] - 此次出售资产均位于新西兰 与公司现有林业业务形成协同[1][2]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从山顶到海洋的“大账单”——国新办发布会聚焦“十四五”时期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成就
新华社· 2025-09-10 23:22
国务院新闻办9月10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表 示,我国自然资源领域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自然资源"大账单" 从山顶到海洋的"大账单"——国新办发布会聚焦"十四五"时期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成就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黄垚 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作为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自然资源部亮出了一份自然资源的"大账单"。 "在这里我向大家报个账。"自然资源部部长关志鸥说,通过持续开展调查监测,我国自然资源家底更加 厚实。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截至2024年底,全国耕地面积19.4亿亩,比2020年增加2800万亩,牢牢守住 了耕地保护红线,其中,黑龙江、内蒙古、河南、吉林、新疆等省(区)耕地面积均超过了1亿亩,耕 地的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格局逐步形成。 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5.09%,比2020年提高了约2个百分点,我国成为全球增绿最多最快的国家。森林蓄 积量达到209.88亿立方米,提前实现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2030年目标。 矿产是工业的"粮食","十四五"期间,我国全面摸清了 ...
绿心集团(00094)拟出售新西兰林业土地等资产并派发特别股息每股1港仙 9月11日复牌
智通财经网· 2025-09-10 23:17
资产出售交易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拟向Ingka Investments Forest Assets NZ Limited出售资产 代价为1.34亿新西兰元(约6.155亿港元)[1] - 出售资产包括新西兰多幅土地、相关许可协议、谅解备忘录及运营数据等[1] - 交易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新西兰林业土地 将转向轻资产业务模式[1] 业务模式转型 - 未来收益来源主要为现有及新获取的砍伐权、森林管理费用及原木木材产品销售[1] - 已与买方签订三年森林管理协议 预计每年带来额外收益15万美元(约117万港元)[1] 股东回报安排 - 待股东特别大会批准后 拟派付特别股息每股0.01港元[1] 股份交易安排 - 已向联交所提交申请 自2025年9月11日上午九时起恢复股份买卖[2]
我国自然资源家底更加厚实
央视网· 2025-09-10 22:12
五年来,我国自然资源家底更加厚实。截至2024年底,全国耕地面积达到19.4亿亩,比2020年增加 了2800万亩,牢牢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耕地的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格局逐步形成。 0:00/1:52 今天(9月1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自然资源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我国自然资源工作高质量发展最新成就。 作为全球增绿最多最快的国家,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5.09%,比2020年提高了约2个百分点,森林蓄 积量达到209.88亿立方米,提前实现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2030年目标。 此外,国家公园建设迈出重大步伐,首批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涵盖了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 野生动植物种类。 海洋保护和利用方面,大陆自然岸线的保有率保持在35%以上,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优良 率提升至60%以上,红树林的面积达到46.5万亩,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 与此同时,海洋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力量,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0.5万亿元,比2020年增加 2.7万亿元。 ...
多领域突破!自然资源部晒“十四五”成绩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21:47
自然资源家底 - 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 较2020年增加2800万亩 黑龙江 内蒙古 河南 吉林 新疆等省区耕地面积均超1亿亩 [1] - 全面摸清163种矿产数量 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 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和矿产地534处 油气 铜 锂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取得重大突破 [1]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编制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 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批复实施 [2] - 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 形成"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 "七区二十三带"农业发展格局 "三区四带"生态安全格局 [2] - 统筹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 城镇开发边界 [2] 土地利用效率 - 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16% [4] - 累计处置闲置土地500多万亩 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171万亩 上海 江苏 浙江等省市存量土地供应占比过半 [4] - 推动工业用地从"出让为主"向"租让并重"转变 降低企业用地成本 [4] 生态保护修复 - 累计完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面积超1000万亩 [5] - 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240多万亩 整治修复海岸线820公里 滨海湿地76万亩 [5] - "三北"工程完成建设任务1.64亿亩 实施27个"山水工程"保护修复面积8000多万亩 [5] 矿产资源勘探 -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累计投入近4500亿元 [6] - 新发现10个大型油田 19个大型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新增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超3000亿立方米 [6] - 发现"亚洲锂腰带"横跨四川 青海 西藏 新疆四省区 长度2800公里 找到多个大型和超大型锂矿 [6] 海洋经济发展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34% 占GDP比重7.8% [8] - 海洋原油增量占国内原油增量70%以上 海空装备市场份额占全球50%以上 [8] - 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超290万吨/日 海洋药物占全球已上市品类28% 海洋旅游产业增加值1.6万亿元 [8] 国土绿化成效 - "十四五"期间完成国土绿化面积5.49亿亩 其中造林面积1.85亿亩 [10] - 森林覆盖率超25% 为全球贡献约25%新增绿化面积 [10] - 2024年全国林草产业总产值超10万亿元 带动6000多万人就业 森林食物年产量超2亿吨 [10] 国家公园建设 - 首批5个国家公园正式设立运行 整合120多个原有自然保护地 [11] - 建立中央直管和中央委托省级政府代管两种管理体制 形成央地 部门 园地协同联动机制 [11] - 国家公园法正在制定中 自然保护区条例和风景名胜区条例同步修订 [12]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我国自然资源家底更加厚实
央视网· 2025-09-10 20:50
海洋保护和利用方面,大陆自然岸线的保有率保持在35%以上,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优良率提升至60%以上,红树林的面积达到46.5万亩,我 国成为世界上少数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与此同时,海洋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力量,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0.5万亿元,比2020年增加2.7 万亿元。 作为全球增绿最多最快的国家,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5.09%,比2020年提高了约2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达到209.88亿立方米,提前实现了应对气候变化 国家自主贡献2030年目标。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9月1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我国 自然资源工作高质量发展最新成就。 五年来,我国自然资源家底更加厚实。截至2024年底,全国耕地面积达到19.4亿亩,比2020年增加了2800万亩,牢牢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耕地的数 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格局逐步形成。 此外,国家公园建设迈出重大步伐,首批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涵盖了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
一张证盘活一片林:广东首张林下经济收益权证在肇庆发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20:25
据悉,为确保每张林下经济收益权证都"含金量"十足,封开县大力推动确权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与规 模化,组织专业力量,结合遥感测绘、地面调查等技术,对林下经济资源的种类、规模及预期产出进行 科学评估与精准勘界,建立一套客观、公允的价值评估体系。此外,封开县还积极探索将林菌、林药、 林禽、森林旅游、碳汇开发等林下经济业态的预期收益权纳入登记范围,形成覆盖林下经济全业态的产 权认定体系,为更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入场券"。 发放林业经营收益权证是广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解决集体林地经营"钱从哪里来?"问题的有 效模式。 南方财经记者张梦琦 实习生黄舒憶 杨凌霜 广州报道 近日,肇庆封开县首期林下经济收益权证授信签约仪式举行,广东仙草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获颁发全省 首张林下经济收益权证,并获得封开农商银行授信支持。这标志着该县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取得 关键突破,为全省破解林业融资难题提供了"封开方案"。 长期以来,因林权附属资源难以评估、抵押,林业经营主体面临融资困境,林下经济发展受限。2024 年,肇庆市封开县被确定为全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探索县。结合实际,封开县积极探索林下经 济收益权证模式,加快集体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