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治理

搜索文档
数字经济产业创新评估报告发布,北京居全国首位
新浪财经· 2025-07-04 18:24
对于提升各地区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水平,报告给出多项对策建议:加大对中西部地区5G网络、高 速宽带和数据中心的投入,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强化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数字经济产业 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能力;通过开发数字政务平台,提升行政效率和透明度,推进数据开放和共享,发 展数据驱动型的创新应用。 7月4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举行"数字经济与城市发展论坛"。论坛现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相关课 题组发布《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创新评估报告》,呈现出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的区域格局。该报告 显示,北京集中了大量的科技资源和创新企业,创新指数位列全国首位。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数字技术已成为重塑经济结构的核心驱动力,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也成为区域实践的热点领域。报告聚焦 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据要素价值、数字基础设施5个维度,选取有代表性的核心 指标,构建三级评价指标体系。 数字经济与城市发展论坛现场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毕娟代表课题组发布报告。据其介绍,产业数字化,主要关 注传统产业借助数字技术进行转型升级情况。数字产业化,主要关注各地区通过发展和应用数字技术, 推动新兴产业的形 ...
“最佳角”的智慧密码(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人民日报· 2025-06-17 06:13
社区治理数字化 - 江苏省昆山市陆家镇邹家角社区探索用AI赋能社区治理 重点关注群众高频诉求和AI回答准确性 [1] - 邹家角社区常住人口超万人 其中70%为外来人口 需求复杂多样 [1] - 启发广场小区曾是治理难点 投诉量一度占社区总投诉量的80%以上 [1] 线下治理措施 - 社区通过挨家挨户走访记录"民情笔记" 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破墙打洞"问题 [1] - 设立"民生会客厅"定期召开党群议事会 化解物业管理、群租房等难题 [1] - 通过持续沟通协调 逐步改善小区治理状况 [1] 数字化工具应用 - 2023年上线"海棠笔记"小程序 具备汇总诉求和数据分析功能 提升服务精准度 [1] - 小程序与昆山市"鹿路通"平台打通 实现资源连接和问题分类处理 [1] - 后台实时显示意见数量、问题分类和满意度评价 处理效率显著提升 [1] 治理成效 - 启发广场小区通过"海棠笔记"征集民意 打造"活动角"、"心灵树洞"等公共空间 [1] - 噪声扰民投诉迅速处理并获得居民"笑脸"满意评价 [1] - 充电桩安装等超出社区权限的诉求被转交职能部门并实时更新进度 [1] 党建引领数字化 - 昆山市研发"AI智慧党建赋能基层治理"平台 整合党务和党群服务数据资源 [2] - 平台提供业务问答、政策咨询 并发布党群服务资源和活动项目 [2] - 邹家角社区持续深化"线上+线下"并行机制 凝聚共建共治合力 [2]
汶上中都街道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齐鲁晚报· 2025-06-13 05:47
今年以来,中都街道锚定"敢拼抢、勇争先"工作主线,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基层治理等重点任务,多项工作 实现突破:坝口社区、大善堂文创基地迎接省级调研;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分享数字化治理经 验;"空天地网"一体化治理模式入选山东省低空领域典型应用场景,自主编制的《数治网格体系建设规 范》纳入省级技术标准,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聚焦经济提质 夯实发展根基 攻坚经济运行,构建智慧化管理体系。深化街区合一发展体制,建立经济工作专线,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固投等核心指标实行"周调度、月研判"机制,依托"数治中都"平台打造经济运行驾驶舱,为决策提供数字 化支撑。 攻坚经济基础,创新纳统培育模式。创新"升规纳统+数治网格"工作模式,通过网格摸排建立"种子企业— 准四上企业—规上企业"培育梯队,储备4家工业纳统企业。 攻坚双招双引,打造精准化招商生态。推行"龙头企业+产业生态"招商模式,绘制智能制造、现代服务等产 业招商图谱,人才引育方面,成功申报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处,引进青年人才180人,1名科技人才入选 国家"万人计划"推荐名单。 攻坚项目建设,完善全周期服务机制。街道实行重点项目"专班化"推进机制,配备 ...
提升政府数字化治理效能
经济日报· 2025-06-09 06:03
政务数据充分共享、安全利用,是提升政府数字化治理效能的基础。自今年8月1日起施行的《政务数据 共享条例》,对政务数据的目录管理、共享使用、平台支撑、保障措施等工作作出了规定。作为第一部 全面规范政务数据共享流通的行政法规,标志着我国政务数据管理迈入法治化新阶段。 从新生儿落户到养老金资格认证,从创业执照申领到纳税信息提交,政务数据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连。特 别是随着我国人口异地工作生活、企业跨区域经营活动的日益频繁,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治理需求不 断增加。让数据"活起来",推进政务数据安全有序高效共享利用,才能提升政府数字化治理效能、助力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 的指导意见》《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等政策文件落地实施,对促进政务数据共享利用 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条例》将相关决策部署以及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确立为法律制度,进一步夯 实了法治根基。 规范、高效的政务数据共享,涉及"块与块""条与条""块与条"等多层次协调,在实践中必然会面临不少 数据流通的淤塞点。统筹管理机制不健全、供需对接不顺畅、共享应用不充分 ...
《政务数据共享条例》解读|王钦敏:夯实政务数据共享法制根基 全面提升政府数字化治理和服务水平
新华社· 2025-06-04 10:27
政务数据共享条例核心内容 - 《政务数据共享条例》是我国首部促进政务数据共享流通的行政法规,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政务数据共享的决策部署和实践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度 [1][2] - 该条例旨在解决政府部门间信息系统缺乏统筹、"数据烟囱"、数据底数不清等问题,推动政务数据高质量共享与业务协同 [2] - 条例通过健全管理体制、优化目录管理、细化共享规则等五大措施,构建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 [4][5][6] 条例出台背景 - 我国政务数据共享制度建设始于2002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已发展二十余年 [1] - 当前政务数据在政府决策、经济调节等五大领域作用凸显,但存在系统分散、标准化不足等制约因素 [2] - "高效办成一件事"政策为打破信息壁垒打下基础,条例进一步解决统筹机制不完善、供需对接不充分等痛点 [3] 条例主要创新点 管理体制 - 明确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职责,确立"统筹协调、标准统一、依法共享"等五大原则 [4] - 提出坚持党的领导,打破条块壁垒,确立政务数据共享责任主体 [4] 目录管理 - 实施统一目录管理,规范目录编制发布流程,明确共享属性分类 [4] - 禁止擅自增设条件阻碍共享,确保数据可检索可溯源 [4] 共享规则 - 规定通过共享获取数据可满足需求时不得重复收集 [4] - 明确数源部门职责,要求上级部门解决数据回流共享难题 [4] 平台支撑 - 整合构建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纳入现有政务数据平台 [5] - 通过统一平台处理共享申请、审核等全流程工作,解决"点对点"共享等低效问题 [5] 保障措施 - 明确各环节安全责任主体,实施数据分类分级管理 [6] - 将共享情况作为政府信息化项目投资和运维经费的重要依据 [6] 条例实施建议 - 建议构建完备的法规体系,清理修订不适应条例要求的现有规章 [7] - 建议深化制度施行,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促进跨部门协同 [7] - 建议强化宣贯推广典型案例,探索政务数据在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中的资源价值 [7]
数字化赋能政府会计革新 这场会议给出这些“金点子”
搜狐财经· 2025-05-25 19:30
在数字经济浪潮与新一轮科技革命交织的背景下,"中国会计学会政府会计学术年会(2025)暨第十三届 公共管理、公共财政与政府会计跨学科研讨会"近日在重庆举行。来自财政部、全国知名高校、科研机构 及行业领军企业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自主政府会计知识体系构建"展开深度研 讨,为新时代政府会计改革绘制蓝图。 其中,李建发梳理了政府成本核算的理论脉络,提出强化会计成本意识,构建基于绩效导向的政府成本会 计体系,并建议通过智能化技术推动成本数据动态监测与分析应用;麻志明指出当前研究需突破传统案例 分析局限,倡导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挖掘政府财务行为的深层规律,并呼吁唤醒个体兴趣,加强跨学科实证 研究合作;曾诚结合国际贸易环境变化,通过跨国数据对比,揭示了政府补助政策在产业升级与风险对冲 中的关键作用;孙芳城立足审计实践,强调应通过协同优化政治、制度与能力,推动国家审计从"合规性 监督"向"治理效能赋能"转型。 三重挑战倒逼理论创新 会议现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张琦提出的"三重挑战论"引发共鸣。他表示,核算对象的持续扩展对 传统理论形成冲击。随着数据资产、文物资源、自然资源等新型资产纳入管理范畴,政府会计 ...
青岛市住建局全面升级招投标监管三项机制深化围标串标治理
齐鲁晚报网· 2025-05-20 22:06
青岛市新升级实施的上述电子监管三项机制,以数字化手段更精准实现投标硬件设备实名制,实现所有 招标项目"设备轨迹清晰可查、违规行为全程追溯",构建"设备实名锁定—数据智能比对—行为全程留 痕"的全链条监管体系,是进一步深化招投标领域数字化治理、提升智能化监管精准性的关键突破,实 现了从"被动发现"向"主动搜寻"的跃升,进一步打击遏制围标串标违法违规,筑牢了公平竞争的制度防 线。 一是在已实施的计算机MAC码与投标加密锁身份信息"首投绑定"机制的基础上,升级实施计算机"三 码"与投标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首投绑定",实施投标计算机实名制。投标单位首次投标时,交易系统 自动采集投标计算机"三码"(MAC码、硬盘序列号、CPU序列号)与投标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更精准完 成四码一体的"首投绑定",实现投标计算机实名制管理。 二是在已实施的开标及项目间MAC码收集比对核查机制的基础上,升级实施投标计算机实名制信息项 目间及资格预审项目两阶段一体化混合多维度比对核查机制。开标时,交易系统将采取混合多维度方 式,自动检索、比对核查全部投标计算机实名制信息。如发现使用投标计算机的投标单位与该计算机首 投绑定单位不一致等问题,系统 ...
潋滟西溪二十载——让世界看见湿地治理的中国智慧
杭州日报· 2025-05-07 10:16
生态保护与修复 - 西溪湿地从20世纪90年代的污染状态通过2003年启动的综合保护工程实现生态逆转,划定生态保育区并限制人类活动[11] - 实施"金镶玉"发展模式,以湿地为核心、城市为外围进行一体化规划,20年来鸟类从79种增至224种,维管束植物从221种跃至971种[11][13] - 2021-2035年新一轮总规实施三基鱼塘清淤项目,疏通湿地水系并入选浙江省生态修复优秀案例[12][13] 数字化治理 - 2024年3月上线全国首个湿地数字化试点"智治中心",集成数字孪生和物联网技术,实现水质动态监测、鸟类AI识别及旱化预警[14] - 部署36套智能设备全天候监测生态数据,无人机每月两次全域扫描,水质监测准确率达85%以上,实时核算湿地碳收支[14] - "五一"期间通过智慧系统预判客流高峰,单日入园6.8万人次时有效分流游客[15] 文旅融合与经济效益 - 形成六大民俗品牌活动体系,如火柿节、龙舟节等,2024年花朝节创单日7.5万人次客流纪录[10][17] - 2005-2024年累计入园6500万人次,总收入28亿元,近年年收入稳定约2亿元,引入华策影视等文创企业形成产业集群[18] - 开发"渔夫之旅""观鸟研学"等体验项目,打造"西溪柿子"等生态农产品,构建"生态+农业+文旅"融合模式[18] 文化IP创新 - 建成水浒文化展示馆展出660件藏品,结合3D声光秀活化传统文化,蔡志忠美术馆收藏400余件水浒主题漫画[19] - 推出"好汉游""伢儿游""甜蜜游"三条主题线路,融合古风体验与生态游览,吸引年轻群体参与国风创作[19][21] - 联合高校成立西溪研究院出版79册研究专著,博物馆举办互动式展览系统展示湿地保护成果[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