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理财
icon
搜索文档
“固收+期权”产品近6月平均涨幅1.17%,2只产品涨超3%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16:17
产品表现排名 - 招银理财"招睿全球资产动量两年定开10号A款"以3.59%的净值增长率位列近6个月收益榜首 [3][5] - 工银理财"恒睿沪深300指数挂钩固體收益类6"以3.43%的净值增长率排名第二 [3][5] - 招银理财"招睿全球资产动量十四月后开2号A"以2.63%的净值增长率位列第三 [3][5] 公司产品分布 - 招银理财共有5只产品上榜 占据榜单半数席位 [5] - 兴银理财和光大理财各有2只产品上榜 [5] - 工银理财有1只产品进入前十排名 [5] 行业整体表现 - 理财公司共存续145只"固收+期权"理财产品 各份额分开统计 [5] - 近6个月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17% [5] - 仅有6只产品收益告负 负收益区间为-0.13%至-0.05% [5] 特色产品策略 - 光大理财"阳光青睿跃乐享20期"采用OBPI-基于期权的组合保险策略 主要投资固定收益类资产 [6] - 该产品挂钩10年期美国国债到期收益率 期初价格为2025年3月3日定盘价格 [6] - 设定10个观察日 触发价格为挂钩标的价格-30bps [6] 产品收益结构 - 若观察日定盘价格低于触发价格 业绩比较基准为3.70%-4.10%(年化) [7] - 若所有观察日价格均高于触发价格 业绩比较基准为0.01%-0.15%(年化) [7] - 2025年上半年10年期美债收益率围绕4.3%-4.4%区间波动 [7] 业绩表现数据 - 光大理财该产品近1月年化收益率3.29% 近3月年化收益率3.25% [7] - 成立以来(2025年2月27日)年化收益率为3.15% [7] - 产品最大回撤仅0.03% 年化波动率0.26% 卡玛比率达101.638 [4]
挂钩指数普遍上涨 “固收+期权”产品迎来“敲出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09:16
核心观点 - "固收+期权"公募理财产品近三个月整体表现强劲 净值增长率均值达1.17% 最大回撤均值0.31% 仅1.55%产品录得负收益[5] - 工银理财、兴银理财、交银理财、招银理财及光大理财产品占据业绩榜单前十 其中招银理财占据四席表现突出[5] - 产品主要挂钩大类资产配置指数和主要股指 5只产品挂钩钱潮大类资产指数[5] 产品业绩排名 - 工银理财"恒睿沪深300指数挂钩固定收益类6个月定开"以2.89%净值增长率位居榜首 最大回撤0.12% 年化波动率1.57%[3] - 兴银理财两只产品分列二三位:"丰利兴动多策略全球钱潮封闭式3号增强型B"净值增长2.55% "丰利兴动多策略全球钱潮封闭式6号增强型A"净值增长2.53%[3] - 交银理财"富量加大类指数三年封闭4号B"净值增长2.35% 最大回撤仅0.07%为榜单最低[4] 产品策略特征 - 工银理财榜首产品采用债券资产打底 辅以债基、权益类和衍生品类资产 上半年末持有银行ETF、红利低波ETF等权益资产[6] - 兴银理财"丰利兴动多策略全球钱潮封闭式3号增强型B"投资挂钩钱潮大类资产趋势策略指数3.4的欧式看涨期权 该指数在统计期内涨幅约4.1%[6] - 招银理财多只产品采用全球资产配置策略 如"全球资产动量两年定开10号"净值增长1.83%但最大回撤达1.04%[4] 市场表现背景 - 主要股指和大类资产指数近期普遍走强推动产品净值提升[5] - 2025年8月挂钩主要股指的产品出现"敲出潮" 大量产品提前到期[5] - 存续产品表现良好 理财公司"固收+期权"公募理财近三月净值增长率均值为1.17%[5]
华夏理财董事长苑志宏:“理财工厂”走向投销一体化 突破能力圈筑基下个五年计划
中国证券报· 2025-09-05 08:50
公司核心观点与战略 - 公司理财产品规模于今年6月突破万亿元,是首个五年计划的里程碑,并开启下一个五年新征程 [1] - 公司坚持市场化发展道路,行外代销和直销规模占比已达到60%,为全市场最高 [1] - 公司通过“投销一体化”内部架构改革,提升了从渠道需求到销售响应、投资配合、客户服务的整套流程效率 [1] - 公司未来将从产品创设、资产配置、投研、服务等多方面协同入手,积极参与权益市场,做好科技金融,引导理财资金向“耐心资本”角色靠拢 [1] “理财工厂”运作模式升级 - 公司自成立起即采用“理财工厂”模式,并已升级至2.0版本,强调定制化生产、体系化运作等七大特征 [2] - “投销一体化”改革使销售和投资团队协同配合,能快速响应并落地渠道的差异化需求 [2] - 公司于2023年下半年成立客户体验部,通过线上手段向代销行输出物料和营销资源,作为“加速器” [2] - 公司高管及业务负责人积极开拓代销渠道,其“投销一体化”模式获得代销机构高度认可 [2] 渠道建设与行业竞争策略 - 公司致力于打造覆盖母行、行外代销、直销的全渠道销售体系,提升市场化水平 [3] - 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下行,存款向理财搬家的现象明显,为理财行业带来机遇期 [3] - 理财产品需保持稳定体验,行业更注重体系化建设和集体主义,而非个人英雄主义 [3] - 在产品业绩趋同背景下,提升服务能力是做出差异化优势的重点方向,包括客户陪伴和渠道赋能 [3] 应对行业挑战与资产配置转型 - 存款利率下行提升了银行理财的接受度,但也带来了资产配置压力,尤其在“低波稳健”手段被叫停后更为突出 [4] - 估值整改有助于行业长期高质量发展,但短期对稳定产品净值带来挑战,导致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加剧 [4] - 净值真实化要求管理人真刀真枪提升投资能力,尤其在信用研究、大类资产配置等领域,差异化将显现 [4] - 理财公司需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破局,通过产品设计、策略体系、需求分层、投顾服务等一整套方案跟进 [5] 产品创新与客户服务策略 - 方案包括加大中长期限产品供应,加强产品功能场景创新以增强客户黏性 [5] - 通过“多资产+多策略”打造抵御波动的盾牌,并向客户清晰透明地解释产品波动 [5] - 高效响应不同渠道客户的差异化诉求,通过定制化产品匹配分层客群需求 [5] - 打造“产品+投顾”的全周期陪伴,提高渠道客户互动频率,引导客户理性决策 [5] 权益投资布局与挑战 - 公司正加大权益投资布局,引入优秀权益投资人才并建立相匹配的激励机制 [6] - 公司主要借助指数基金配置,积极加大权益仓位,其“天工指数”系列已成为名片 [6] - 行业整体银行理财权益投资金额小、占比低,客户风险偏好低,视理财为低波动资金储备池 [6] - 银行理财尚未形成系统有效的权益投研框架,研究深度不足,束缚了权益投资步伐 [6][7] 股权投资与科技金融发展 - 公司在股权投资领域起步较早,但规模未达预期,科创主题产品销售难度较大 [8] - 当前市场环境、运作模式、客户渠道均出现向好变化,资本市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带来广阔空间 [8] - 业务模式从基于管理人的“盲池”创新为以项目或“明池”开展,降低了销售难度 [8] - 公司将把股权投资作为重点业务增长点,围绕核心产业搭建能力体系,并整合外部投研资源 [9] - 公司将组建专门科技金融团队,通过多种方式聚焦新质生产力企业,引导社会资金转化为科技资本 [9]
“理财工厂”走向投销一体化 突破能力圈筑基下个五年计划
中国证券报· 2025-09-05 02:58
核心观点 - 华夏理财产品规模突破万亿元 成为公司发展重要里程碑 并依托市场化道路和投销一体化模式推动增长[1][2] - 公司通过理财工厂模式升级 全渠道销售体系以及服务能力差异化 应对行业估值整改和收益压力挑战[2][3][4] - 积极布局权益投资和科技金融 通过多资产多策略提升投资能力 并引导理财资金与资本市场互动[5][6][7][8][9] 规模与增长 - 华夏理财产品规模突破万亿元 行外代销和直销规模占比达60% 为全市场最高水平[1] - 规模增长受益于大资管行业发展机遇期 以及银行存款利率下行带来的存款向理财转移现象[3] - 公司通过重点产品 重点渠道和重点客户策略 以点带面实现全局突围[3] 运作模式 - 理财工厂模式强调规模化生产 体系化运作和精细化管理 并升级至2.0版本 突出定制化生产和数字化转型等七大特征[2] - 投销一体化改革使销售和投资团队协同配合 对渠道差异化需求响应速度显著提升[2] - 客户体验部通过线上手段向代销行输出物料和营销资源 充当加速器角色[2] 产品与策略 - 行业估值整改推动净值真实化 提升不同产品风险收益特征区分度 管理人需提升信用研究 大类资产配置和衍生品运用等能力[4][5] - 公司通过多资产多策略打造抵御波动的盾牌 并清晰透明向客户解释产品波动情况[5] - 加强中长期限产品供应 并通过消费支付 夜市理财 定投定赎等设计增强客户黏性[5] 权益投资布局 - 公司加大权益投资布局力度 引入保险资管等机构的优秀人才 并建立相匹配的激励机制[6] - 借助指数基金配置积极加大权益仓位 天工指数系列产品在引导理财资金入市方面取得较好成效[6] - 行业权益投资金额尚小且占比偏低 因客户风险偏好较低及理财公司投研能力不足[6] 科技金融与股权投资 - 公司在业内率先发行多只科创股权理财产品 布局专精特新企业股权投资 但投资者认购热情不高[7] - 业务模式从盲池转向明池 每个项目均进行尽调和信息披露 降低销售难度[7] - 未来将围绕核心产业搭建能力体系 并通过并购贷款 科技基金股权投资等方式聚焦新质生产力企业[8][9] 渠道与客户 - 公司打造覆盖母行 行外代销和直销的全渠道销售体系 并致力于提升市场化发展水平[3] - 高管和业务负责人主要工作为跑代销机构 投销一体化模式获得代销机构高度认可[2] - 理财产品需保持稳定状态 注重体系化建设和集体主义 而非个人英雄主义[3] 行业挑战与应对 - 存款利率下行提升银行理财接受度 但资产配置压力突出 尤其估值整改叫停低波稳健手段后[3][4] - 理财产品收益弹性不及公募基金 需通过提升服务能力打造差异化优势 如信息沟通和产品路演[3] - 理财公司需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破局 通过产品设计 策略体系和投顾服务等方案跟进[5]
最高超5%!2—3年期纯固收理财近1年平均收益率3.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19:01
行业整体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8日,理财公司发行的投资周期在2至3年的人民币纯固收公募产品近1年平均净值增长率为3.2% [5] - 同类产品近1年平均最大回撤为0.22% [5] - 实现近1年每个完整自然季均取得正收益的产品占比为83.09% [5] 上榜产品业绩排名 - 民生理财“富竹固收稳健三年封闭2号A”近1年净值增长率为5.12%,最大回撤为0.02%,年化波动率为0.59% [3] - 民生理财“富竹固收优选25个月封闭4号Q”近1年净值增长率为4.96%,最大回撤为0.06%,年化波动率为0.91% [3] - 杭银理财“幸福99丰裕固收23003期(稳利低波款)FYG23003D”近1年净值增长率为4.95%,最大回撤为0.00%,年化波动率为0.07% [3] - 中邮理财固定收益债权型封闭式79号S近1年净值增长率为4.64%,最大回撤为0.00%,年化波动率为0.13% [4] - 南银理财“珠联璧合鑫逸稳三年4号”近1年净值增长率为4.48%,最大回撤为0.01%,年化波动率为0.28% [4] 亮点产品投资策略分析 - 民生理财“富竹固收稳健三年封闭2号A”为封闭式运作产品,主要投资于信用债等固定收益类资产 [6] - 民生理财“富竹固收优选25个月封闭4号Q”采用以非标债权资产打底,辅以信用债和银行存款的投资策略,其非标持仓占比近五成 [6] -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民生理财“富竹固收优选25个月封闭4号Q”两项非标资产合计占比46.88%,其中蚂蚁消费授信付款项目占比26.08%到期收益率2.85%,合肥东部新城投资控股集团项目占比20.8%到期收益率4.4% [6] - 杭银理财“幸福99丰裕固收23003期(稳利低波款)FYG23003D”前十大持仓集中度较高,合计占比约九成,产品预计2025年9月29日到期,最新年化收益率约5.31%(截至8月29日) [6]
挂钩指数普遍上涨,“固收+期权”产品迎来“敲出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19:01
产品整体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8日,理财公司“固收+期权”公募理财产品近三月净值增长率均值为1.17%,最大回撤均值为0.31% [5] - 近三月仅1.55%的产品录得负收益,整体表现较好 [5] - 2025年8月,挂钩主要股指的产品迎来“敲出潮”,大量产品提前到期 [5] 领先产品及管理人分布 - 在近三月业绩榜单前十名中,招银理财产品占据四席,兴银理财和交银理财产品各占两席,工银理财和光大理财产品各占一席 [5] - 上榜产品主要为挂钩大类资产配置指数和主要股指的产品,其中5只产品挂钩钱潮大类资产指数 [5] - 工银理财“恒睿沪深300指数挂钩固定收益类6个月定开”以2.89%的净值增长率位列榜首 [3] - 兴银理财“丰利兴动多策略全球钱潮封闭式3号增强型B”以2.55%的净值增长率位列第二 [3] 具体产品策略分析 - 榜首产品采用以债券资产打底,辅以债基、权益类和衍生品类资产的策略,上半年末持有银行ETF、红利低波ETF等权益类资产 [6] - 排名第二的产品年化业绩比较基准为0.2%—7%,其投资的金融衍生品为挂钩钱潮大类资产趋势策略指数3.4的欧式看涨期权 [6] - 钱潮大类资产趋势策略指数3.4在2025年5月28日至2025年8月28日期间涨幅约4.1% [6]
又一理财公司出手打新!
中国经营报· 2025-09-02 11:10
理财公司IPO网下打新参与动态 - 宁银理财8月连续参与2只IPO网下打新 兴银理财同步加入打新阵营[1] - 宁银理财和兴银理财3只产品参与艾芬达IPO报价 均实现有效报价:兴银理财安愉五年封闭1号报价28.01元申购600万股 宁银理财两只产品报价27.81元各申购600万股[2] 打新策略与收益表现 - 理财公司普遍采用"固收+打新"策略:以低风险固收资产为底仓 通过A股或港股IPO增厚收益 可结合衍生品工具对冲风险[2] - A类账户5亿元规模2025年7月打新收益率0.257% 全年累计收益1.000% C类账户同期收益率0.238% 累计收益0.908%[2] - 中性假设下2亿元A/B类账户2025年打新收益预计达4.54%/3.69% 5亿元账户收益2.97%/2.42% 10亿元账户收益1.69%/1.38%[3] 行业发展趋势与动力 - 低利率环境压制信用债票息及非标收益 推动理财公司通过"固收+"策略拓展收益来源[3] - IPO打新成为权益投资重要抓手 可通过优先配售或港股基石投资布局优质企业 把握短期溢价及长期成长空间[3] - 收益优势叠加政策红利释放 预计更多理财机构将入场参与打新[3] 理财公司定价能力现状 - IPO承销新规落地以来3家理财公司参与网下配售:光大理财参与2家报价1家有效 兴银理财参与1家报价1家有效 宁银理财参与5家报价全部有效[4] - 理财公司权益投研积淀较浅 报价区间选择处于劣势:低价可能无法入围 高价可能被监管剔除[4] - 权益投研团队规模偏小成熟度欠缺 导致企业尽调深度 基本面研判精度 资本流动跟踪能力存在明显短板[4][5] 能力建设与风险管控方向 - 需系统化构建IPO资产筛选与风险评估框架 深化企业尽调 基本面研判 资本流动跟踪及行业趋势把握能力[5] - 严格执行分散化投资原则 控制单一个股及细分行业配置集中度 管理个股或行业风险暴露[5] - 优化产品设计强化流动性管理 采用"长周期资产+高流动性储备"策略 例如港股基石投资搭配货币市场工具及短期债券[5]
权益类理财近1年平均涨37%!跟踪AI算力指数产品涨超9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17:04
理财产品业绩表现 - 华夏理财天工日开理财产品5号(AI算力指数)近1年净值增长率达95.86% 位列榜首[2][5] - 8只权益类理财产品近1年收益率超50% 涵盖AI算力、微盘成长、新能源等主题[2][5] - 权益类产品平均最大回撤12.81% 平均年化波动率21.30% 显示较高波动性[5] 指数与市场表现 - AI算力指数近1年年化涨幅达173.47% 显著超越沪深300指数37.19%的涨幅[5] - 8月沪指累计上涨7.97% 深成指涨15.32% 创业板指涨24.13% 创近11个月最佳表现[3] - 权益类理财产品近1年平均涨幅达36.88% 仅3只产品净值增长率低于10%[5] 机构市场观点 - 广发证券指出资金面正螺旋效应形成 指数站上10年高点确立"牛市思维"[4] - 国泰君安证券对资本市场改革和流动性保持乐观 维持对A股战术性超配观点[4] - 中国银河证券认为科技自立、内需消费及红利股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5]
榜首固收+产品近1年收益超9%,破净或未达基准不收管理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17:00
核心观点 - 2-3年期限"固收+权益"理财公募产品近1年平均净值增长率为3.38% 最大回撤均值为0.57% 其中52.7%产品每月均实现正收益 [4] - 收益前十产品净值增长率均超过6% 北银理财 工银理财 光大理财和青银理财各占2席 杭银理财和中银理财各占1席 [5] - 北银理财"京华远见鑫益盈金61号"以9.09%净值增长率位居榜首 其调整管理费计提方式 破净或未达基准下限时不收取管理费 [6] 产品业绩表现 - 北银理财"京华远见绿色发展京品30个月定开1号"净值增长率7.21% 波动率1.25% 最大回撤3.16% [3] - 光大理财"阳光金36M增利尊享2号"净值增长率6.96% 波动率1.03% 最大回撤2.90% [3] - 工银理财"鑫尊利最短持有1080天"净值增长率6.79% 波动率1.26% 最大回撤3.16% [3] - 光大理财"顺昌H金4期"净值增长率6.76% 波动率1.00% 最大回撤3.29% [3] - 青银理财"璀璨人生成就系列2023年296期"净值增长率6.44% 波动率1.64% 最大回撤3.45% [3] - 中银理财"稳富固收增强2022年057期"净值增长率6.16% 波动率0.74% 最大回撤1.29% [3] 头部产品分析 - 杭银理财"幸福99丰裕固收多资产23005期"以8.61%净值增长率位列第二 [5] - 工银理财"鑫尊利私银尊享888天持盈"以7.65%净值增长率位列第三 [5] - 北银理财"京华远见鑫益盈金61号"业绩比较基准从4.5%-5.5%下调至2.2%-3.3% 首个投资周期年化收益率为3.23% [6]
你的个人养老金账户“上新”啦!
金融时报· 2025-09-01 12:07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扩容 - 第九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名单新增2只产品 由中邮理财发行 使市场总产品数量达到37只 [1][5] - 新增产品分别为添颐·鸿锦最短持有2年1号(安盈款)和添颐·鸿锦最短持有18个月1号(安盈款) 均为公募募集方式 [1][2] - 目前共有6家理财公司发行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 21家商业银行参与代销 [5] 新产品特征 - 两只新产品风险等级均为二级(中低) 投资性质为固定收益类 主要投资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 同时配置少量权益类资产及衍生品资产 [3] - 产品采用创新的业绩比较基准呈现方式 如2年期产品基准为:个人活期存款利率*1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5%+中债-新综合财富(1-3年)指数收益率*85% [3][4] - 起购金额为1元 单位净值为1.0000 [4] 市场表现与收益 - 截至2025年6月末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为投资者实现收益超3.9亿元(含浮盈) 平均年化收益率超3.4% [7] - 今年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12% 而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表现优于平均水平 [7] - 某产品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达4.14% 近1年年化收益率为4.43% [10] 市场规模与发展 - 个人养老金产品总数达1135款 其中储蓄类466款 基金类303款 保险类329款 理财类37款 [6] - 截至2025年6月末 产品个人养老金份额余额超151.6亿元 较年初增长64.7% [11] - 投资者累计购买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普通份额余额达1103.6亿元 [11] 行业专家观点 - 指数组合式业绩比较基准更科学透明 能清晰传递产品风险收益特征 反映投资策略与市场表现的关系 [5] - 权益类资产配置虽存在波动风险 但长期能提升收益空间 与固定收益类资产搭配可实现风险控制与多元资产配置 [5][6] -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已形成低风险、稳健收益为特色的市场格局 固定收益类资产为核心 强调安全性与长期保值 [11] 产品结构特点 - 37只产品中25只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风险) 12只为三级(中风险) [7] - 产品同质化相对较高 风险等级和投资性质分布集中 主要为中低风险的固收+产品 [6] -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均为长期投资产品 适合通过权益投资平抑波动 符合长期投资特点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