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
搜索文档
“十四五”亮点丨年收入约18万亿元!乡村产业绘新貌
新华社· 2025-10-20 16:46
行业总体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超过10万家,营业收入约18万亿元[1] - 2024年全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近9000亿元,较2020年增加近500亿元[3] - 832个脱贫县均培育形成2至3个特色主导产业,总产值超过1.7万亿元[4] 农产品生产与供给 -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较2020年增产740亿斤[3] - 棉油糖产能持续提升,果菜茶、肉蛋奶和水产品供给充足、种类多样[3] - 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19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逐步缩小[4] 加工业发展与创新 - 全国县级以上龙头企业达9.4万家,其中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业的企业占比超过八成[3] - 行业产品从传统水饺、汤圆、火腿肠扩展到酸辣粉、茶饮品等新兴产品频繁“出圈”[3] - 先进农业装备如果园多功能机器人亮相,彰显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4] 乡村新业态与产业融合 - 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乡土产业,带动农村电商、乡村休闲等新产业新业态方兴未艾[3] - 到乡村住民宿、吃美食、买特产已成为城乡居民消费新时尚,“村BA”“村超”等文化活动火热[3] - 农村宅基地规范管理、集体建设用地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为产业发展增添动力[4]
陕西今年上半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5508.86万人次
中国新闻网· 2025-10-16 03:50
行业表现 -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上半年接待游客5508.86万人次,营业收入37.74亿元,同比增长2.69% [1] - 猪牛羊禽肉产量64万吨,同比增长2.1% [1] - 蔬菜播种面积459万亩,产量916.46万吨,同比增长3.8% [1] - 瓜果产量98.5万吨,同比增长3.5% [1]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640元,同比增长6.2%,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 [1] 产业结构 - 茶园面积稳定在300万亩 [1] - 中药材种植面积392.62万亩,产量80.24万吨,分别增长1.72%和0.58% [1] - 特色产业面临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同质化等困难,制约整体效益 [2] - 龙头企业带动不强,全省仅3家企业入围全国农业企业500强,且均为粮油流通类 [2] 发展建议 - 建议加快产业集成提升,推动特色产业培优提档、补齐精深加工短板、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 [2] - 建议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壮大链主企业、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健全扶持政策与增收效果挂钩机制 [2] - 建议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鼓励农户多元就业致富,包括打造特色劳务品牌、做强县域特色产业、优化农村创业环境 [2]
愿“绿色发展”成为海峡两岸的共同理念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14 09:48
乡村发展模式转型 - 浙江安吉余村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从开山炸石、直接排污的高污染模式,转向关闭矿山和污染企业的绿色发展道路 [2] - 台湾乡村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导致的城乡失衡和生态破坏,自1999年后开始反思并重视生态保育,经济转型与生态保护趋于平衡 [3] - 余村村民从卖石头转变为“卖风景”,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共富,历经二十年走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 绿色产业与经济效益 - 台湾南投县乡村休闲游流行,民宿、茶园观光、采摘体验、农家乐活动受欢迎,当地民众利用生态环境优势获得经济收益并改善生活 [3] - 安吉余村为吸引青年人才打造全方位青年社区,吸引自然观察员、互联网从业者、艺术家等,并涌现植物染坊、茶书房、手作体验馆等多种业态 [4] - 随着返乡年轻人加入,台湾农村休闲农业和假日乡村游变火,各类农特产品呈现新特色和销路 [4] 行业发展趋势与比较 - 大陆各地农村践行“两山”理念,积极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特色产业和生态观光,实现经济发展、人民增收与生态保护的多重收益 [4] - 大陆民宿行业起步晚于台湾,但基于更多经验总结和专家建议,发展迅速,部分地区有“弯道超车”的表现 [4]
台胞登陆创业“三级跳”:从“大脸鸡排”开始不断求变
中国新闻网· 2025-10-01 15:12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创始人于2010年左右首次创业,开设以“大脸鸡排”为特色的台湾小吃店并迅速打响名号[3] - 面对市场竞争,公司于2015年创立自有奶茶品牌,鼎盛时期在长三角地区开设门店超过100家[3] - 公司于2017年创立“青芜家庭农场”,引入台湾休闲文创农业理念,打造鱼菜共生、虾稻共生等多个板块[5] - 近年公司将废弃养猪棚和甲鱼大棚改造成“西塞星空”露营基地,该地迅速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5] - 公司当前重心转向打造两岸青年文创孵化基地,旨在为创业青年提供从资金到运营的全方位支持[5] 行业市场观察 - 大陆餐饮业机遇多,但小吃行业门槛不高,竞争很快白热化[3] - 奶茶行业在经历鼎盛期后出现起伏,门店数量有所收缩[3] - 大陆文旅市场发生深刻转变,从景点观光转向个性体验,从购物消费转向情绪价值,市场正走向精细化、小众化[5] - 户外休闲经济正在崛起,为相关业态创造发展机遇[5]
民企奋进自贸港:“共同开发海南休闲农业这片蓝海”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10:21
行业宏观背景与发展机遇 - 海南休闲农业被描述为一片拥有广阔市场前景的“蓝海”,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1][3] - 海南自贸港建设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2024年发布的《海南省休闲渔业管理办法(试行)》是全国首创的休闲渔业管理制度 [3][3] - 海南省每年安排不少于5%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和林地定额指标专项保障农村产业用地用林需求,以缓解项目用地难问题 [4] - 行业积极探索“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保险保障+应急救助”四位一体管理模式,为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4] 主要业态与商业模式 - 行业重点发展共享农庄、休闲渔业、田园综合体、农产品加工、乡村文旅、智慧农业等各类项目 [3] - 鼓励村集体主导型、企业带动型、政企合作型、创业孵化型等多种创新投资合作模式 [3] - 共享农庄经过8年探索实践,已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载体,2024年共享农庄大会上有10个项目成功签约 [4] - 行业强调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三产融合”发展之路,通过“农业+文化”、“农业+旅游”、“农业+教育”、“农业+康养”等多条路径拓展深度和广度 [8] 公司案例与品牌战略 - 海南美联达乡约厨房发展有限公司于2023年5月在海口成立,着力打造“乡约厨房”品牌 [5] - “乡约厨房”品牌主打乡村美食原材料采摘和烹饪料理的自制体验,提供非预制菜式的新鲜、健康美食体验 [5] - 品牌注重挖掘海南本土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如东坡文化、渔家文化、黎苗文化)以提升文化内涵和价值 [8] - 在公司成立之际举办的品牌发布会上,有20多名女企业家参与体验制作海南特色美食 [5][8] 国际经验与借鉴 - 日本通过“第六产业”概念实现三产融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重点开发农业的绿色、环保、体验功能 [9] - 德国发展休闲农庄和市民农园,注重禁用矿物肥料和化学保护剂,发挥农业的科普和环保教育功能 [9] - 美国通过南瓜节、草莓节等农业旅游节庆活动带来显著经济效益 [9] - 成功经验表明行业发展必须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突出特色化、差异化,注重品牌建设和文化赋能 [9]
既是田间喜讯 更是民生福祉提升 多视角看农民生活变迁 感受乡村振兴新图景
央视网· 2025-09-24 14:54
乡村振兴产业宏观发展 - 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2024年营收达18万亿元 [3] - 全国休闲农业2024年营业收入近9000亿元 较2020年增加近500亿元 [3]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0年17131元增长至2024年23119元 增加5988元 年均增加近1500元 [5] 乡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提升 - 农村公路总里程超464万公里 建成众多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 [8] -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4% 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6%左右 14万个村庄得到绿化美化 [8] - 2199个县市区开展紧密医共体建设 95%村卫生室纳入医保体系 [11] 大户陈家村农文体旅融合发展模式 - 整合周边7个村1.2万亩土地建设现代农业园区 农产品年销售收入6000万元 [21] - 村民人均收入2024年超3万元 2025年预计达4万元 [21] - 形成农业旅游文化三位一体格局 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超2000万元 [23] - 近两年引进国家级省市各类赛事超100场 34万人次参与全民健身活动 [21] 招远市特色农业技术与效益提升 - 招远市苹果常年种植面积19万亩 年产量约69万吨 [23] - 农业物联网智能管理平台实现葡萄园增产10%以上 节约肥料30% 节水60% 每亩节约人工成本180元 [28] - 2025年苹果总产量预计略增 葡萄秋月梨等通过三产融合预计亩均增收10%左右 [30] - 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引进苹果新品种新技术 打造6000多亩样板区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 [24][26]
会长话封关:“海南休闲农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中国新闻网· 2025-09-24 13:31
行业核心观点 - 海南休闲农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当前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5] - 行业发展的核心目标是把握海南自贸港开放机遇,以政策支持为驱动,以三产融合为核心路径,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1] - 必须紧紧抓住历史性窗口期,将休闲农业打造成为驱动海南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 [1] 行业发展机遇与驱动因素 - 海南自贸港各项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为休闲农业这一绿色、开放、融合型产业提供机遇 [1] - 海南自贸港在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税收优惠、金融开放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为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降低了门槛、拓宽了渠道、增强了信心 [5] - 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热带农业资源、无与伦比的生态环境和独具魅力的黎苗文化,发展潜力和优势无与伦比 [1] 行业发展战略与路径 - 发展路径是以三产融合为核心,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1][3] - 行业本质是“农业为基、文化为魂、旅游为形”的产业融合,需向集“高品质农业生产、生态康养度假、深度文化体验、科普教育研学”于一体的复合型业态升级 [5] - 要积极借鉴国内外经典农庄成功经验,结合海南本土特色,培育主题鲜明、业态丰富、功能完备的标杆项目,构建共生共荣的休闲农业生态圈 [6] 具体项目与招商活动 - 将于2025年11月8日至10日,在海南自贸港封关前夕,举办2025年海南休闲农业招商推介活动 [3] - 招商项目不局限于共享农庄,包括智慧农业园、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文创、民宿集群、自然教育基地、康养旅居基地、田园综合体等 [3] - 面向全国乃至全球寻找“合伙人”,欢迎所有能推动三产融合的优质项目和有意向的合作方 [3] - 呼吁各市县农业部门优中选优,推选出2-5个最具代表性、潜力和招商吸引力的项目参加推介 [3] 发展愿景与影响 - 核心目标之一是在“共享”经济模式下,实现农民增收、产业升级与乡村焕新 [6] - 通过招商引入社会资本和运营主体,可带动本地农民就业创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美丽乡村产生“美丽经济” [6] - 海南自贸港将于今年12月18日启动全岛封关运作,行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6]
会长话封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机遇和政策红利”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18:14
会长话封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机遇和政策红利" 中新网海口9月23日电 题:会长话封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机遇和政策红利" 作者 张月和 "海南自贸港建设,为休闲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机遇和政策红利。"海南省休闲农业协会会 长莫红梅2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今年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将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封关临近,海南省休闲农业协会正加紧筹办2025年海 南休闲农业招商推介活动。 图为参观者在"热带水果大观园"海南金棕榈热带植物种质资源科技产业园现场品尝各类奇珍异果。 中 新网记者 骆云飞 摄 把握机遇,构建休闲农业生态圈 当前,海南正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莫红梅说,休闲农业作为连接一二三产的核心纽带,不仅是推动 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更是实现农民增收、产业升级与乡村焕新的关键抓手。 此次海南休闲农业招商推介活动,旨在充分把握海南自贸港开放机遇,以政策支持为驱动,以三产融合 为核心路径,借鉴国内外经典农庄发展经验,推动休闲农庄成为海南乡村振兴的核心产业。 莫红梅表示,将通过招商引入社会资本,加快农庄提质升级,构建集农业生产、生态康养、文化体验于 一体的休闲农业生态圈;最终在"共享"经济模式下 ...
“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成绩单”:稳粮增收创佳绩,科创水平跻身第一方阵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17:13
粮食生产与安全保障 - 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达1.4万亿斤新台阶 播种面积17.9亿亩较2020年增3800万亩 [2] - 粮食亩产394.7公斤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公斤 单产对产量增长贡献率超60% [2] - 大豆产量2065万吨自给率较2020年提升4个百分点 油料产量3978.7万吨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升近5个百分点 [2] - 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种业振兴行动持续推进 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增强 [2][3] - 设施蔬菜年产量超2亿吨 种植设施面积达4000万亩 藻类养殖技术居世界前列 [3] 农业产业结构与多元化供给 - 肉蛋奶等畜产品总量较2020年增18.8% 水产品总产量增12.3% [3] - 优质专用小麦与优质食味稻供需显著改善 三大营养素摄入水平接近发达国家 [3] - 建设21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25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 1098个农业产业强镇 [5] - 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9000亿元 农村电商与乡村旅游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5] 农民收入与权益保障 - 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19元 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20年2.56:1降至2.34:1 [4] - 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现全国覆盖 [4] - 严禁城镇居民购买农房宅基地 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出租入股等方式盘活闲置住房 [5] 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95% 攻克作物产量品质调控新基因创制专用传感器 [6] - 研制大马力拖拉机等先进农机 丘陵山地拖拉机成功推广应用 [6] - 国家农业科技项目中企业参与度达51% 超1000家企业参与 [6] - 建成5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年推介300项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 [7] - 农业科研院校超800家 科研人员12万余人 创新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7]
农业农村部重申: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14:24
政策支持体系 - 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概括为四个方面,聚焦夯实基础、补上短板、提高质效和保持稳定 [1] - "十四五"以来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达10.8万亿元,其中2024年为2.7万亿元 [6] - 全国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达到10%以上 [6] 粮食安全与农业生产 - 健全补贴、价格、保险"三位一体"支持政策体系,稳定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 [3] - 连续5年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早籼稻最低收购价,三大主粮作物实现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全覆盖 [3] -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中央补助标准由每亩1000元左右提高到2000元以上 [3] 乡村产业与企业发展 -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收约18万亿元 [4] - "十四五"期间支持各地建设21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5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098个农业产业强镇项目 [4] - 全国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9.4万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250家 [4] - 农村电商、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去年全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约9000亿元 [4] 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国家将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财政上优先保障 [3] - 中央财政安排资金支持农村改厕、供水保障工程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村级卫生室、幼儿教育等设施 [3] - 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普通省道和农村公路的建设养护 [3] 土地与农民权益保障 - 有序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先后在7个省份启动整省试点 [5] - 明确要求不能通过下指标、定任务或搞考核强制推动土地流转,必须尊重农民意愿 [5] - 农民可依法将合法拥有的闲置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 [5] 固定资产投资与金融支持 - "十四五"以来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5.47万亿元 [6] - 截至目前涉农贷款余额为53.19万亿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