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

搜索文档
年中经济观察 | 电商成为农民致富“金钥匙” 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央视网· 2025-08-05 12:31
农产品电商交易增长 -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17.2% [1] - 农村电商成为助力农产品上行和带动乡村就业的重要数字化工具 [1] - 直播带货成为农产品销售的重要载体 [1] 电商直播带动农户增收 - 新疆果农通过直播单场销售3吨桃子,成交额3万多元,利润增加30% [3] - 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以每公斤优惠1-2元的价格购买更新鲜优质的水果 [3] - 四川果农通过"村播"项目首次直播卖出数百单,解决了山高路窄的销售难题 [5] 物流体系创新 - 新疆铁路每天安排80列动车组和普速列车运输快递包裹,实现最快3天送达 [12] - 全国累计建设33.78万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 [13] - 青海邮快合作覆盖48%建制村,高原牧区覆盖率达95%以上 [15] - 新疆村级寄递物流服务站覆盖率达90%,边境自然村实现每周至少3次投递 [15]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提出9方面23条举措 [22] - 未来5年计划培育100个农村电商"领跑县"、1000家县域数字流通龙头企业 [24] - 计划打造1000个县域直播电商基地,培育10000名农村电商带头人 [24] 市场趋势与创新模式 - 快递量增长促使物流价格下降,实现卖家买家直接对接 [17] - 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物流需求释放,成为新的增长点 [20] - 出现三文鱼冷链配送、古茶树认养直播等创新模式 [20]
城乡融合发展重在补短板
经济日报· 2025-07-18 06:06
城乡融合发展现状 -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4188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119元 城乡收入比为2.34∶1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 [1] - 浙江安吉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数字经济结合 引入电商服务中心 智慧物流站点等设施 带动农民转型为"数字新农人" [1] - 德清依托地理信息小镇技术优势 实现"科技下乡 产品进城"双向流动 [1] - 广东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带动农民参与生产 包装 销售全链条 [1] 政策支持体系 -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畅通城乡要素流动 [2] -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 [2] -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 双向流动 [2] 发展短板问题 - 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短缺问题在县域产业升级中愈加凸显 部分偏远地区面临"引才难 留才难"困境 [2] - 部分地区存在土地撂荒 低效利用现象 [2] - 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农村信用体系与城市资本下乡的对接机制仍需健全 [2] - 教育 医疗 养老等领域的服务质量仍有差距 农村居民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有待提升 [2] 县域经济发展路径 - 支持县域发展农产品加工 农村电商 文旅融合等新业态 构建"城市研发 乡村生产 全域销售"的产业链 [3] - 四川蒲江建成县级柑橘大数据中心 整合种植 加工 销售全链条信息 帮助农户调整种植结构 [3] - 山东寿光引入自动化种植设备和冷链物流体系 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3] 经营主体培育 - 鼓励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参与城乡融合 [4] - 安徽砀山引入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数字果园" 为农户提供种苗培育 技术指导 品牌营销等全流程服务 [4] - 云南元阳支持文旅企业开发"梯田研学"项目 将传统村落改造为"活态文化体验区" 引导村民参与民宿经营 非遗展示等 [4]
农业农村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质量
快讯· 2025-07-17 16:29
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农民收入增长 -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 农民就业增收面临困难挑战 增收压力较大 [1] - 上半年农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 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对增收贡献率达70% [1] 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 - 开展产销对接活动促进农产品顺畅销售 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 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 [1] - 完善就业公共服务 促进农民稳岗就业 [1] 具体措施 强化农产品产销衔接 - 做好夏粮早稻收购 保障农民顺畅售粮 推动粮食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 [1] - 多渠道推进农产品产销衔接 依托大型农产品电商平台举办线上线下产销对接活动 让优质农产品卖上好价钱 [1]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 引导农民发展适合家庭经营的产业项目 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农村电商 文化体验等新产业新业态 [2] - 做足"土特产"文章 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农村 留给农民 [2] 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质量 - 持续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训计划 加大农村创业培训和支持力度 [2] - 推广订单 定向 定岗培训等模式 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 培育推介特色劳务品牌 [2]
山东济南农村电商体系建设显成效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9 06:11
农村电商发展 - 济南市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在产业转型升级、农产品产销对接、农民就业增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 1-5月全市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9 8亿元,同比增长33 4%,高于全省22 8个百分点 [1] - 积极争创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个,国家级电商示范基地3家、示范企业4家,省级电商示范项目65个 [1] 电商体系建设 - 成立市直播电商行业党委、直播电商行业党委妇联,推动成立新媒体电商产业联盟农产品分会 [1] - 以平阴县、商河县为主阵地,设立县级电商服务中心、乡镇电商服务站、村电商服务点,建成县镇村三级电商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1] - 莱芜姜蒜农产品、平阴玫瑰、平阴阿胶、商河滋补膳食大健康产业带等获评省级电商产业带 [1] 人才培育 - 制定电商人才分级培育方案,在涉农区县组织农民工、创业大学生、残疾人等主体举办培训班近10场次,培训人数500人次以上 [2] - 全市农村电商从业者规模突破16万人 [2] 农产品网络营销 - 推动开展主播带货、公益助农等多样化促农助销活动近10场 [2] - 1-5月全市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31亿元 [2] - 培育了一批"小而美"的农村电商特色品牌,促进更多"土特产"线上线下热销 [2] 未来计划 - 济南市商务局将联合京东、淘宝、抖音等头部电商平台,开展促销活动,"线上+线下"双向发力激发农村消费潜力 [3] - 支持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与电商平台深度合作,鼓励涉农实体企业依托产品优势开展直播销售活动 [3] - 持续加强电商人才培训,提升专业合作社、第一书记等电商运营能力 [3]
全国农村电商销售额突破2万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11 13:42
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 全国农村电商销售额历史性突破2万亿元大关,标志着行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1] - 互联网基础设施覆盖和智能手机普及推动农民通过电商平台直接销售农产品 [3] - 商品种类从新鲜果蔬扩展到特色手工艺品、绿色粮油和生态养殖产品,满足城市高品质需求 [3]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 - 政府通过优惠政策、人才培养和物流体系建设为农村电商创造良好环境 [3] - 针对"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各地建设县级电商服务中心和乡村服务站,推广共同配送模式 [3] - 物流成本降低和配送效率提升促进农产品更快走向全国市场 [3] 产业链升级与城乡融合 - 电商平台大数据分析帮助农民精准把握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 [5] - 带动农产品加工、包装、仓储等关联产业发展,形成完整产业链 [5] - 打破地域限制促进城乡经济双向互动,缩小发展差距 [5] 技术应用与未来前景 - 5G、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将推动农村电商进一步拓展 [5] - 行业有望持续强劲增长,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提供支撑 [5]
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人民日报· 2025-06-08 08:39
乡村文化振兴中的青年参与 - 政策支持为青年在乡村创业就业提供保障 降低创业风险和成本 [1] - 乡村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传统技艺等文化资源激发青年创造力 提供创作空间 [1] - 基础设施改善缩小城乡差距 提升生活便利性 [1] 青年人的优势与贡献 - 青年人具备文化自觉和自信 积极投身乡村文化传承 [2] - 青年人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 如文化艺术 创意设计 市场营销等 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技术支持 [2] - 青年人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 改变乡村文化呈现和传播方式 提升产业附加值 [3] 青年推动的乡村产业变化 - 乡村文化振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如乡村旅游 特色文化产业 农村电商等 [2] - 青年人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丰富市场供给 提升乡村文化产业规模和效益 [3] - 青年人组织文化活动 如文艺演出 文化讲座等 丰富村民精神生活 [3] 吸引青年返乡的措施 - 出台税收减免 创业补贴等优惠政策 降低青年创业成本 [4] - 强化人才下乡激励机制 鼓励高校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才投身乡村建设 [4] - 设立专项基金 为乡村文化项目和文旅融合产业提供资金保障 [5] 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建议 - 制定乡村文旅融合发展规划 引导青年参与特色文化产业和创意农业等项目 [5]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如交通 通信等 提升乡村生活和工作便利性 [5] - 开展专业培训 如文化艺术 旅游管理等 提高青年专业技能 [5]
踔厉奋发新征程丨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5-26 07:41
数字乡村政策与基础设施 - 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印发《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部署9个方面任务,明确到2025年底数字乡村发展"十四五"圆满收官 [4] - 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已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村村通宽带,农村网民规模达3.13亿人 [4] - 农业农村部累计支持建设国家数字农业创新中心、分中心34个,国家智慧农业创新应用项目116个 [7]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江苏省宜兴市美栖村玫瑰产业园采用物联网管理系统,174个土壤酸碱度传感器和77个控制器实现精准灌溉,600亩花田仅需一部手机管理 [5][6] - 浙江省杭州市茶园使用AI采茶机器人通过光谱识别采摘嫩芽,北京市海淀区采用无人驾驶拖拉机搭载北斗导航系统进行自动化移栽作业 [7] - 全自动智能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使生产效率提升显著,以往15人5-6天的工作现在1天即可完成,除草人工费用减少一半 [6] 农村电商发展 - 2024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56万亿元,同比增长6.4% [10] - 福建省闽侯县通过"直播+电商"模式,近半年订单量达3万多单,培养出"闽侯芳姐"等本土电商主播 [8][9] - 陕西省镇巴县采用"电商+文旅"模式,通过短视频平台宣传车厘子种植过程,带动水果采摘游和电商销售 [10] 乡村数字化治理与服务 - 浙江省平湖市山塘村建成345平方米数智生活馆,配备智慧健康医疗中心和中医AI问诊机等设施 [11][12] - 福建省长乐区百户村"智慧百户"平台实现井盖传感器监测、海洋渔业北斗定位管理,可实时预警台风和触礁风险 [13][14] - 山塘村配备政务服务一体机、智能公交站点、24小时自助售药机等便民设施,计划推出无人机快递配送服务 [13]
实现乡村美与产业兴有机统一
经济日报· 2025-05-17 05:53
乡村旅游市场表现 - 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7.07亿,同比增长8.9% [1] - 乡村旅游接待总收入4120亿元,同比增长5.6% [1] 人居环境整治成效 -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5%,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行政村比例超90% [2]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超45%,村容村貌显著提升 [2] 产业振兴与人居环境协同效应 - 良好人居环境吸引人才、资金和技术向乡村集聚,支持产业发展 [1] - 产业振兴为环境整治提供资金支持,带动基础设施改善 [1] - 农村电商、休闲旅游等新业态稳步增长 [2] 产业发展策略 -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附加值和农民收入 [2] - 结合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实现规模化发展 [2] - 加强规划引领,将环境整治与产业振兴纳入统一体系 [3] 政策支持与保障 - 加大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本通过PPP模式参与环境整治 [3] -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日常管理以建立长效机制 [4] -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农民参与积极性 [3]
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出炉 年末全国行政村5G通达率超过90%
证券时报网· 2025-05-13 20:15
数字乡村发展目标 - 到2025年底全国行政村5G通达率超过90% [1] - 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 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进一步提高 [1] - 农产品网络零售额持续稳定增长 乡村数字治理效能和信息服务水平增强 [1] 基础设施建设 - 进一步完善农村网络基础设施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数智化改造 [1] - 推动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和用地"一张图"建设 制定完善农业农村数据管理制度 [1] - 深入推进"信易贷"工作 依托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加强涉农信用信息归集共享 [1] 智慧农业推进 - 发布一批智慧农业主推技术 推广成熟技术装备和集成应用模式 [2] - 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 支持购置高端智能绿色农机和北斗辅助驾驶系统 [2] - 加快5G 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农机装备深度融合 推进无人农业作业试验 [2] 乡村新业态发展 - 加强农村电商供应链建设 推广农产品电商直采 定制生产等模式 [2] - 鼓励邮政快递 交通 供销 商贸流通等企业加强市场化合作和信息共享 [2] - 因地制宜发展中转集运 共同配送 供销集配等模式 [2] 数字普惠服务 - 持续提升乡村教育数字化水平和乡村数字健康发展 [3] - 深化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 推动涉农金融产品 服务渠道 业务流程数字化升级 [3] - 推进农业保险业务线上化 数字化和智能化 实现精准投保理赔 [3] 资金与政策支持 - 完善数字乡村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 用好现有资金渠道支持重点项目建设 [3] - 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作用 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 [3] - 实施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行动 引导金融资源向数字乡村领域聚集 [3]
【农业行业观察】投资需谨慎!100个农业领域低成本创业项目清单,不行就撤
搜狐财经· 2025-05-13 11:54
农业低成本创业方向 - 农业领域建议采用轻资产、少投入、轻运营的创业模式,重点推荐乡村振兴相关项目[2] - 特色种植类包含20个项目,如有机蔬菜大棚种植需投资3-5万元,年回报率超40%,林下散养土鸡投资1-2万元,鸡蛋溢价50%[3] - 农产品加工类包含18个项目,如净菜加工厂需投资8-10万元,毛利率45%,手工红薯粉条投资2-3万元,毛利率70%[3][4] - 农业服务类包含22个项目,如农机共享服务站投资5-8万元,毛利率55%,农业技术短视频代运营投资1-2万元,年收益5-8万元[4] - 农村电商类包含15个项目,如县域助农直播基地投资3-5万元,坑位费2000-5000元/场,社区团购供应链投资2-3万元,加价率15%-20%[4][5] - 休闲农业类包含15个项目,如研学农场投资10-15万元,人均消费120-150元,星空露营基地投资8-10万元,营位费300-500元/晚[4][5] - 循环经济类包含10个项目,如生物质燃料厂投资15-20万元,毛利率54%,厨余垃圾处理站投资12-18万元,毛利率60%[6][13] 行业运营模式 - 特色种植类建议对接社区团购+电商平台,打造订单农业模式[3] - 生态养殖类建议结合农家乐提供现宰现吃体验,拓展B端客户[3] - 庭院经济类建议通过社区团购+短视频直播,主打都市菜园概念[3] - 食品加工类建议对接生鲜电商、连锁超市,开发即食沙拉产品线[5] - 传统工艺类建议注册地理标志,开发非遗体验工坊[5] - 数字农业类建议签约10家农户,打造一村一IP矩阵[5] - 乡村旅游类建议联合天文馆开发星空课堂主题活动[13] 创业核心建议 - 农业创业需先找好销售渠道或订单再启动,80%农业项目成败取决于销售能力[8] - 不建议借钱创业,债务压力会导致经营受限,建议用自有资金小规模验证模式[9][10][11][12] - 创业过程需多请教行业人士,参加行业圈子获取市场反馈,但需保持独立判断能力[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