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旅游

搜索文档
世界侨商海南行:“医疗特区”受关注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10:40
中新网海南琼海8月26日电 (张月和)"此行我主要关注基因诊断和干细胞研发两大板块,希望在医疗技术 和高科技人才交流方面探寻合作机遇。"26日,中国侨商会副会长、阳光医疗集团董事长王邦侃第三次 来到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简称"乐城先行区")。 当天,中国侨商投资(海南)大会"世界侨商海南行"走进琼海市,27位中国侨商会代表实地考察目前中国 唯一的"医疗特区"——乐城先行区,园区的特许医疗政策和国际领先的医药科技成果引发侨商们关注。 "我注意到富海产业区还将打造手术机器人科技园,涉及智能制造等医疗健康上下游产业,这与我的意 向投资方向重合。"中国侨商会常务副会长、鑫桥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然看好投资海南 的前景。 李然说,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产业融合在未来有很大发展空间,在海南自贸港即将全岛封关运作的大背 景下,基于乐城先行区这一"医疗特区",将积极寻求合作机遇,提前布局,分享海南自贸港封关政策红 利。(完) 8月26日,中国侨商投资(海南)大会"世界侨商海南行"在琼海市举行。图为与会嘉宾实地考察海南 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 中新网记者 骆云飞 摄 乐城先行区是海南自贸港13个重点园区之 ...
海南免税购物热 看看他们都买了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8-23 19:20
免税购物发展 - 三亚国际免税城吸引大量东南亚媒体及国际消费者 体现高端购物消费回流趋势 [2] - 海南通过免税购物金字招牌推动境外消费回流能级提升 [2] 国际教育建设 - 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以中外合作办学为特色 吸引东南亚学生深造 [2] - 试验区已签约26所国内外知名高校 获批9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 [2] - 推动教育消费从境外流转为境内留 [2] 医疗旅游拓展 - 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凭借政策优势聚集国内外高端医疗资源 [4] - 东南亚为重点拓展市场 2022年12月接待印尼首个全流程国际医疗旅游团 [7] - 计划2023年8月底在老挝开展推介会 展示海南医疗旅游优势 [7]
第二个香港要来了?全球最大自贸港将落地,目标比香港更自由开放
搜狐财经· 2025-08-19 10:04
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进展 - 距离2025年12月18日封关仅剩120天倒计时 海南正蜕变为全球最大自由贸易港 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政策 [1] 消费与商业红利 - 个人每年享受10万元免税额度 免税商品价格优势显著 例如瑞士名表比日内瓦专卖店便宜7% [3][7] - 77国免签政策刺激商业活动 餐饮等行业迎接国际商机 [3] - 封关后零关税商品覆盖率从21%升至74% 涉及6600种进口商品价格下降 [7] 产业与贸易发展 - 洋浦保税港区加工东南亚原料后销往内地 成本降低25% 构建"海南接单、全球生产、内地销售"模式 [3] - 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本比内陆省份低30% 两年间航天产业规模增长17倍 今年承接17颗卫星订单 [6] - 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区提供低价高端医疗服务 例如欧盟新药治疗费用仅12万美元(美国需30万美元)吸引中东和东南亚客户 [6] 企业投资与税收政策 - 企业所得税率15%(香港16.5%) 实际税负低至14.3% 比新加坡低2.7个百分点 企业可节省数亿元成本 [7] - 个人所得税最高15% 引发全球资本迁移 新加坡星展银行提示亚洲总部需重新评估海南选项 [7] 基础设施建设与挑战 - 美兰机场现有82条国际航线(新加坡樟宜机场550条) 计划明年新增20条洲际航线包括悉尼、迪拜、巴黎直航 [5] - 全省数字人才缺口达11.2万人 本地高校年输送仅2800名毕业生 企业通过安家费、人才公寓、股权激励争夺人才 [5] - 1944公里海岸线部署电子围栏系统 智能监管平台平衡"一线放开与二线管住" [5] 环保与新兴产业 - 儋州拒绝百亿高耗能项目 转向光伏储能基地 高新项目引进完成率60% [8] - 数据中心集群攻克数据跨境流动安全技术 瞄准万亿级国际数据贸易市场 [8] 经济定位与预测 - 摩根士丹利认为海南将开辟旅游消费、航天科技、数字贸易新战场 与香港形成中国开放经济双引擎而非替代关系 [8] - 全岛面积3.5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32个香港) 封关运作将重绘亚太经济版图 [10]
话机遇谋共赢 琼浙合作正当时
海南日报· 2025-08-18 18:38
话机遇谋共赢 琼浙合作正当时 ——浙江民企海南自贸港建设学习考察活动专场招商对接会侧记 ■ 海南日报记者 周晓梦 孙慧 通讯员 李梦人 芳菲四月,琼浙相约。 自4月26日起,为期3天的浙江民企海南自贸港建设学习考察活动在海南举行。海口市、三亚市、洋 浦经济开发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分别举办专场招商对接会,参会的数十位浙江企业家与上 述市县、产业园区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入对接交流、洽谈合作,携手书写琼浙两地产业合作"新故事"。 "早到"与"拖堂": 共话投资兴业机遇 4月27日上午8时15分,距离专场招商对接会开始还有15分钟,天能控股集团总裁朱建彬已来到会 场。 "我们是带着计划和想法来的,海南政策环境、产业基础都是我们希望了解的重点内容。如果要研 究具体的项目落地,掌握这些信息是前提和基础。"朱建彬在现场直言,自己这次是"有备而来"。 作为中国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天能控股集团是一家以电动车环保动力电池制造为主, 集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汽车起动启停电池,以及城市智能微电网建设等为一体的大型实业企业,实力雄 厚,位列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朱建彬说,在自贸港建设的吸引力下,集团有意到 ...
海南自贸港封关在即,能否超越香港成亚太经济新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8-18 18:23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展 - 海南岛将于2025年12月18日实现全岛封关运作 标志着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入里程碑阶段 [1] - 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政策框架 为境内最高水平开放制度 [1] - 封关后零关税商品覆盖率大幅提升 数千种进口商品价格显著下调 [1] 产业发展与资本吸引力 - 国际企业密集设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 受益于极具竞争力的税收政策 [1] - 文昌航天发射场推动民营航天事业发展 博鳌乐城崛起为亚洲医疗旅游核心区 [1] - 形成"海南接单、全球生产、内地销售"新型产业链模式 [4] 基础设施与能力建设 - 机场加速拓展国际航线网络 致力实现与全球主要城市直航 [2] - 积极建设智能监管平台 平衡开放政策与国家安全维护 [2] - 全岛面积3.54万平方公里 正推进机场扩建等基础设施升级 [6] 人才与可持续发展 - 企业推出优惠政策吸引全球数字人才 应对专业人才缺口挑战 [2] - 探索环保与发展平衡机制 致力于构建绿色可持续发展环境 [4]
“第2个香港”即将诞生?面积比香港大30倍,目标是比香港还自由
搜狐财经· 2025-08-17 02:45
海南自贸港政策 - 海南将在2025年12月18日启动全岛封关 成为全球最大自由贸易试验场 面积3 54万平方公里 是香港的30多倍 [1] - 封关政策实行"一线放开 二线管住 岛内自由" 外国货物进海南基本免关税 海南到内地需办海关手续 岛内商品人员流动自由 [7][9] - 企业所得税15% 低于全国25%和香港16 5% 个人所得税最高15% 零关税商品税目从21%提升至74% 涉及6600个税目 [11] - 离岛免税购物额度每人每年10万元 化妆品 手表 包包等商品价格比本地便宜 截至2025年4月累计购物超2530亿元 [11][29] 产业发展现状 - 洋浦港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增长47% 同期香港葵青码头下跌9 4% [15] - 文昌航天发射场民营火箭企业24小时开工 发射成本比内陆低30% 航天产业规模两年扩大17倍 [15] - 博鳌乐城医疗旅游区提供欧盟新药 治疗费用仅为美国的40% [17] - 海口科技园区开出18万年薪招聘程序员 但70%简历来自应届生 全省数字技术人才缺口达11 2万 [17] 国际比较与定位 - 海南2024年GDP7935亿元 香港约2 9万亿元 差距明显但海南发展空间更大 [26] - 77个国家人员可免签入境 美光科技在海口税负14 3% 低于新加坡和香港 [13][21] - 美兰机场有82个国际通航点 远少于新加坡樟宜机场的550条 [17] - 定位不同于香港 重点发展旅游 现代服务 高新产业和热带农业 [27] 基础设施与挑战 - 中央计划投资千亿用于基建 人才引进政策即将出台 [19] - 电子围栏沿1944公里海岸线部署 智能监管系统24小时运转 [32] - 新引进高新项目不足目标60% 数据流动与合规需平衡 [19] - 拒绝百亿高耗能投资 显示产业升级决心 [19]
海南出台行动方案加快构建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
海南日报· 2025-08-10 07:11
核心观点 - 海南出台三年行动方案加快构建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 目标到2027年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0% [1][2] - 方案围绕自贸港"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 重点发展旅游消费 现代服务业 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农业 [2] 产业目标 四大主导产业 - 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深入推进 旅游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2] -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30%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 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升级 [2]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7% R&D经费投入强度达1.8% [2] -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全产业链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 形成"接二连三"协同发展格局 [2] 特色产业培育 - 种业:加快建设"南繁硅谷" 发展种源 种业 种市南繁产业 目标2027年崖州湾现代种业产业集群营收破200亿元 [3] - 深海:推进海洋新兴产业培育 [3] - 航天:培育商业航天全产业链 建设文昌国际航天城 目标2027年航天产业集群营收达100亿元 [3] - 热带农业:补链延链 做强芒果等特色产业链 培育山兰稻等"小而精"产业 [3] 优势产业提升 - 旅游业:目标2027年入境游客230万人次 开通境外航线160条 [3] - 港航业:洋浦港航产业集群营收达800亿元 集装箱吞吐量600万标箱 稳定运行航线85条 [3] - 医疗旅游:目标医疗旅游人数突破150万人次 [3] - 石化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1600亿元 [3]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达2200亿元 [3] 支撑措施 - 强化重点园区支撑作用 目标2027年培育100亿级及以上重点产业集群30个 [3] - 加强要素保障 项目支撑 统计体系 政策赋能 释放自贸港政策效能 [4]
海南:大力发展 多层次资本市场和产业保险
中国证券报· 2025-08-05 05:12
金融改革与金融服务体系 - 加快构建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相匹配的金融服务体系,鼓励提高制造业贷款比重,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和产业保险 [1] - 推动EF账户试点扩容,提升海南自贸港资金跨境流动便利水平 [1] - 积极争取落地跨境资管政策试点,支持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集聚发展 [1] - 加快海南自贸港跨境资金监测平台(二期)建设 [1] - 精准释放飞机船舶租赁SPV实质性运营认定政策红利,吸引金融租赁、融资租赁公司来琼展业 [1] - 到2027年,三亚中央商务区现代金融产业集群资产管理金额接近6000亿元 [1] 境外消费回流与产业发展 - 打赢免税购物主动仗,推动优化离岛免税政策,拓宽"即购即提"商品清单目录 [1] - 加快推进境外医疗消费回流,持续推动临床真实世界数据应用试点工作 [1] - 每年力争2-4个真实世界研究试点产品获批国内上市,争取每年引进国际创新药械不少于40种 [1] - 到2027年医疗旅游人数突破150万人次 [1] 产业体系发展目标 - 到2027年,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70%左右 [2] - 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深入推进,旅游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2] - 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加速融合,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优化升级 [2] -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30% [2] -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力争2027年全省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8% [2]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7% [2] -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形成"接二连三"协同发展格局,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 [2] 保障措施与项目支撑 - 加大现代化产业体系财政投入力度,发挥自贸港建设投资基金撬动作用 [2] - 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项目库,积极谋划和培育储备一批优质项目 [2] -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项目建设的金融产品及服务 [2] - 建立项目定期调度、会商推进和跟踪服务机制,确保重点项目尽快投产增效 [2]
海南: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和产业保险
中国证券报· 2025-08-05 05:06
金融改革与金融服务体系 - 推动EF账户试点扩容,提升海南自贸港资金跨境流动便利水平 [1] - 积极争取落地跨境资管政策试点,支持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集聚发展 [1] - 加快海南自贸港跨境资金监测平台(二期)建设 [1] - 精准释放飞机船舶租赁SPV实质性运营认定政策红利,吸引金融租赁、融资租赁公司来琼展业 [1] - 到2027年,三亚中央商务区现代金融产业集群资产管理金额接近6000亿元 [1] - 鼓励提高制造业贷款比重,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和产业保险 [1][2] 境外消费回流 - 推动优化离岛免税政策,拓宽"即购即提"商品清单目录 [1] - 加快推进境外医疗消费回流,持续推动临床真实世界数据应用试点工作 [1] - 每年力争2-4个真实世界研究试点产品获批国内上市 [1] - 争取每年引进国际创新药械不少于40种 [1] - 到2027年医疗旅游人数突破150万人次 [1] 产业体系发展目标 - 到2027年,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70%左右 [2] -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30% [2] - 力争2027年全省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8% [2]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7% [2] - 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 [2] 保障措施 - 加大现代化产业体系财政投入力度,发挥自贸港建设投资基金撬动作用 [2] - 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项目库,积极谋划和培育储备一批优质项目 [2] -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项目建设的金融产品及服务 [2] - 建立项目定期调度、会商推进和跟踪服务机制,确保重点项目尽快投产增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