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大数据服务
搜索文档
企查查冲刺主板IPO:总经理杨京持股12%,去年薪酬90万低于三名高管
搜狐财经· 2025-10-15 09:29
IPO申报概况 - 企查查于2025年10月10日获得沪市主板IPO受理,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3] - 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业的商业大数据综合服务商 [3] 市场地位 - 根据行业报告,2023年度在中国企业信息类通用商业大数据服务商中,公司市场份额及移动端活跃用户数排名第二,移动端应用商店下载量排名第一 [3] 财务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5.1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7.08亿元,2025年上半年为3.75亿元 [3] - 公司净利润从2022年的1.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17亿元,2025年上半年为1.72亿元 [3]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为37,540.58万元,2024年度为70,841.27万元 [4] - 2025年1-6月净利润为17,154.06万元,2024年度为31,744.81万元 [4] - 2025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208,938.17万元,2024年12月31日为187,504.20万元 [4] - 2025年1-6月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51%,2024年度为33.90% [4] - 2025年1-6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667.51万元,2024年度为42,505.92万元 [4] 研发投入 - 2025年1-6月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6.05%,2024年度为16.56% [4] 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陈德强,合计控制公司53%的股份 [4] - 主要股东包括荷花缘持股16.34%,总经理杨京持股12.07%,险峰投资持股5.69% [5] 股权变动 - 2024年10-11月,君安控股受让荷花缘、杨京持有的股份,转让价格均为23.50元/股 [6] - 荷花缘系万得信息旗下公司,2024年7月万得信息将其持有的企查查股份转让给荷花缘 [6] 高管薪酬 - 2024年公司董监高及其他核心人员领取薪酬总额为1065.26万元,同比增长86.52% [8] - 薪酬总额增长主要因童刚、尹尚文自2024年2月获任命 [9] - 2024年数据总监童刚薪酬为174.44万元,运营总监尹尚文薪酬为166.26万元 [6] - 2024年总经理杨京税前薪酬为90.3万元,董事会秘书白燕良薪酬为111.02万元 [6]
企查查IPO:募资必要性存疑 研发费用率显著低于同行 保荐券商“既当裁判又当选手”
新浪证券· 2025-10-13 17:30
IPO基本情况 - 企查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PO申请于10月10日获受理,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保荐券商为中信证券[1] - 公司计划发行不超过4025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0%,计划募资15亿元[2] - 募资拟用于C端产品研发升级、B端产品研发升级、多维大数据库升级及商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研发四个项目[2] 财务状况与募资必要性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为1.21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为理财产品)为15.95亿元,广义货币资金合计高达17.16亿元[2] - 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总资产20.89亿元的75%以上[2] - 公司有息负债几乎为0,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均为0[3] -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分别为5.18亿元、6.18亿元、7.08亿元、3.7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亿元、2.59亿元、3.17亿元、1.72亿元[6] - 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76亿元、3.99亿元、4.25亿元、2.37亿元[6] - 主要负债为预收款项,2025年上半年末为2.59亿元,占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的97.73%[4][5][6] 保荐机构关联交易 - 保荐人中信证券于2023年12月12日与公司签署辅导协议[1][8] - 在此前两个月(2023年10月),中信证券全资子公司中信投资认购了公司225万元股本,增资后持股0.62%[10] - 招股书未公布此次增资的价格,报告期内其他增资或股权转让也未披露单价和总价[11] 募投项目细节 - 15亿元总募资中,约40%(6亿元)将用于人员投入[7] - C端产品研发升级项目人员投入3.08亿元,占该项目募资的67.25%[7] - B端产品研发升级项目人员投入1.3亿元,占该项目募资的75.94%[7] - 多维大数据库升级项目人员投入1.15亿元,占该项目募资的31.31%[7] - 商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研发项目人员投入0.49亿元[7] 研发投入与同业比较 - 公司主营业务为商业大数据综合服务,约85%收入来自会员类产品[2] -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分别为9342.39万元、10786.59万元、11733.91万元、6025.9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8.02%、17.45%、16.56%、16.05%[15] - 同期,选取的金山办公、指南针、合合信息三家同行可比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24.19%、24.23%、23.63%、23.57%[15][16] - 公司研发费用率显著低于同行均值,与最具可比性的合合信息相比低约10个百分点,但公司表示与可比公司不存在重大差异[15][17]
年入7亿!苏州再现超级独角兽:要A股上市,做商业大数据
搜狐财经· 2025-10-13 03:04
公司概况与IPO信息 - 公司为商业大数据综合服务商企查查,已提交招股书冲刺A股主板[2] - 公司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苏州,旗下产品包括企查查APP、专业版及数据接口服务等[2] - 截至2025年6月,累计注册用户数超1.5亿,月活跃用户超8000万[2] - 此次IPO拟募资15亿元,将全部用于人工智能及大数据产品的研发升级[12] 创业历程与业务演变 - 创始团队最初于2014年2月筹备场地租赁创业项目,后因识别企业负责人的需求转向开发工商信息查询工具[4] - 2014年10月,企查查iOS版App正式上线,从解决自身痛点发展为满足销售人群查询企业底细的需求[5] - 业务从C端会员产品起步,2016年推出首款收费产品VIP会员,后续扩展至B端专业版产品,服务于供应链、法务、金融风控等多个领域[7][8] 财务表现与用户数据 - 公司营业收入保持稳定增长,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5.18亿元、6.18亿元、7.08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16.89%[1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75亿元[12] - 截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注册用户数达1.51亿,付费用户数为54.83万(半年度数据)[10] - B端客户覆盖5大国有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80余家保险公司、50余家证券公司及200余家律所等[12] 行业地位与政策支持 - 根据第三方报告,2023年企查查在企业信息类通用商业大数据服务商中移动端下载量排名第一[13] - 公司是《“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发布后,上交所首个受理的数据服务商上市企业[3][13] - 公司研发的平台入选工信部“2023年大数据产业发展示范名单”,并曾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13][1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73项发明专利[14] 发展战略与社会责任 - IPO主要目的包括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中国商业大数据服务的国际影响力,以及通过资本市场进行产业并购整合[9] - 公司秉持“数据取之于企业,用之于企业”的理念,曾在疫情期间免费助力中小企业寻商机、控风险,并获得商务部官网表彰[15] - 2022年起,公司与共青团中央旗下基金会合作,支持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超2万名创业者[15] - 2023年,公司助力民营经济发展的案例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全球企业社会责任案例巡展”[16]
IPO周报 | 云迹科技港交所上市在即;企查查A股主板IPO获受理
IPO早知道· 2025-10-12 20:22
长风药业港股上市 - 公司于2025年10月8日以股票代码"2652"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3] - 全球发售4119.8万股,香港公开发售获6,697.80倍认购,为新股定价机制修订后超购倍数第二高的新股 [3] - 公司是全球少数掌握吸入制剂全链条技术的企业,产品覆盖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过敏性鼻炎等治疗领域 [3][4] - 公司开盘股价上涨超过200% [4] 云迹科技港股上市 - 公司计划于2025年10月16日以股票代码"2670"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6] - 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在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以6.3%的份额排名第一,在酒店场景以13.9%的份额排名第一 [6] - 公司产品覆盖全球超3.4万家酒店,全球同时在线机器人单日峰值超3.6万台,年累计服务次数突破5亿次 [6] - 2025年上半年非酒店场景新增合约163份,同比增长79.1%,合约金额达5110万元,同比激增1444.7% [7]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1.61亿元增至2.4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3.2% [7] - 2024年毛利为1.06亿元,2022至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64.6% [7] - 2025年前五个月营收同比增长18.9%至0.88亿元,毛利同比增长10.2%至0.35亿元 [8] 企查查A股IPO - 公司IPO申请于2025年10月10日获受理,拟于上交所主板上市 [10]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累计注册用户数已突破1.5亿 [11] - 2024年付费用户数为104.80万,平均月活跃用户数为8,420.75万,ARPPU为597.41元 [11]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5.18亿元增至7.0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6.89% [12] - 2024年净利润为3.17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72亿元,净利润率超45% [12] - 公司计划通过IPO募集超15亿元,用于C端和B端产品研发、数据库升级及人工智能研发项目 [12] 应世生物港股IPO - 公司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 [14] - 公司是中国唯一拥有选择性FAK抑制剂于晚期临床试验药物的公司 [14] - 核心产品ifebemtinib有望成为中国首个、全球第二个获批的选择性FAK抑制剂 [15] - 公司已完成超9.29亿元人民币的融资,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后估值为3.06亿美元 [16][17]
毛利率超90% 企查查冲击IPO
搜狐财经· 2025-10-12 12:41
IPO基本信息 - IPO申请已获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 拟登陆上交所主板 [1] - 本次IPO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为15亿元 [5] 公司业务与定位 - 公司是专注于商业大数据领域的综合服务商 核心业务围绕商业数据服务展开 [3] - 通过整合多元数据资源为用户提供精准高效便捷的信息支持 服务内容涵盖商事主体的信用状况、潜在风险、商业机遇及行业资讯 [3] - 主要供应商包括阿里巴巴集团、苹果广告(北京)有限公司、百度集团以及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彰显公司在产业链合作中的重要地位 [3] 募集资金用途 - 计划投资4.58亿元于C端商业大数据产品研发升级项目 [5] - 计划投资1.71亿元于B端商业大数据产品研发升级项目 [5] - 计划投资3.68亿元于多维大数据库升级项目 [5] - 计划投资5.03亿元于商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研发项目 [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达到90.74% [7] - 该毛利率水平高于同行业公司均值 同行业近年毛利率在85%至87%之间 [7]
企查查IPO获受理,毛利率超90%,涉多起诉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2 08:58
IPO申请概况 - IPO申请于10月10日获上交所受理,拟于主板挂牌上市,中信证券担任保荐人[1] - 公司拟募集资金约15亿元,用于C端和B端产品研发升级、多维大数据库升级及人工智能研发项目[1] - 在四大商业大数据服务商中,启信宝母公司已登陆科创板,公司有望成为第二家A股上市企业[1] 公司股权与控制权 - 公司成立于2014年,董事长陈德强为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合计控制公司53%的股份[3][4] - 陈德强配偶马群担任公司董事,除该关系外,董事及核心人员之间无其他亲属关系[6] 用户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5年6月末,累计注册用户突破1.5亿,月活跃用户超8000万[3][11] - 付费用户数从2022年的90.62万增长至2024年的104.80万,2025年上半年为54.83万[11] - 月活跃用户数从2022年的6467.64万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8011.25万[11] 业务与收入构成 - 产品主要包括会员类产品、专业版及数据接口服务,会员类产品收入占比超84%,为业务基本盘[8][9] - C端业务收入占比超七成,2024年C端收入为5.4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76.11%[10] - B端业务收入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占比从2022年的20.49%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23.89%[12] - B端客户覆盖5大国有银行、12大股份制商业银行、50余家证券公司等大型机构[11] 财务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5.18亿元增至2024年的7.08亿元,复合增长率16.89%[14] - 净利润从2022年的1.90亿元增至2024年的3.1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35.42%[14] - 毛利率处于较高水平,从2022年的87.24%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90.74%[14] - 2022年和2023年公司进行了现金分红,分红金额分别为1亿元和2亿元[14] 研发投入与运营指标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从2022年的18.02%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6.05%[15] - 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47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51%[15]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5亿元[15] 合规与诉讼风险 - 公司近期因违反征信业务管理规定被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罚款1万元[18] - 公司因信息错配、个人手机公开为企业电话等问题多次被投诉或诉至法院[18] - 公司涉多起名誉权、侵权责任纠纷诉讼,有151条立案信息[18] - 公司坦言面临数据准确性导致的诉讼纠纷风险及个人信息保护风险[22]
企查查IPO获受理,毛利率超90%,涉多起诉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2 08:52
IPO申请概况 - IPO申请于10月10日获上交所受理 拟于主板挂牌上市 中信证券担任保荐人 [1] - 公司拟募集资金约15亿元 用于C端和B端产品研发升级、数据库升级及人工智能研发项目 [1] - 在商业大数据服务商竞争中 启信宝母公司已登陆科创板 公司有望成为第二家A股上市企业 [1] 股权结构与控制权 - 董事长陈德强为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直接及间接合计控制公司53%的股份 [3] - 陈德强配偶马群担任公司董事 除该关系外 董事及核心人员间无其他亲属关系 [5] 用户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5年6月末 累计注册用户突破1.5亿 月活跃用户超8000万 [3][6] - 年付费用户数超100万 每付费用户平均收入从2024年的597.41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624.01元 [10] 业务构成与收入 - 会员类产品为业务基本盘 2024年收入6.02亿元 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84.98% [7][8] - C端业务收入占比超七成 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2.8亿元 占主营业务收入76.11% [9][10] - B端业务收入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2025年上半年收入8965.81万元 占比23.89% [11] - B端客户覆盖5大国有银行、12大股份制商业银行、50余家证券公司等大型机构 [11] 财务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5.1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7.08亿元 复合增长率16.89% [13] - 净利润从2022年的1.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17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35.42% [13] - 毛利率处于较高水平且持续提升 从2022年的87.24%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90.74% [13] - 2022年和2023年分别进行现金分红1亿元和2亿元 [13] 研发投入与资产状况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维持在较高水平 2025年上半年为16.05% [13] - 资产总额持续增长 从2022年末的12.29亿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20.89亿元 [13] -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呈现下降趋势 从2022年的47.46%降至2025年6月末的38.74% [13] 合规与运营风险 - 公司因违反征信业务管理规定被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行政处罚 罚款1万元 [16] - 因信息错配、个人手机号公开为企业电话等问题 多次被投诉或诉至法院 涉多起名誉权及侵权责任纠纷诉讼 [16] - 在黑猫投诉平台存在关于"页面诱导消费"、"擅自自动续费"等消费者投诉 [16] - 公司坦言面临诉讼纠纷风险与个人信息保护风险 数据处理中难以确保所有数据绝对准确 [20]
商业大数据服务商企查查上交所主板IPO申请获受理,拟募资15亿加码大数据与AI
财经网· 2025-10-11 19:03
IPO基本信息 - 企查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10月10日向上交所主板提交的IPO申请获得受理 [1] - 公司计划公开发行不超过4025万股人民币普通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0% [2] - 本次IPO拟募集资金总额约为15.00亿元 [2]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业的商业大数据综合服务商 [1] - 2023年度,在企业信息类的通用商业大数据服务商中,公司市场份额和移动端活跃用户数排名第二,移动端应用商店下载量排名第一 [1] - C端产品自2014年上线至2025年6月末,累计注册用户已突破1.5亿,达到15,078.92万 [1] 用户数据 - 报告期各期末累计注册用户数持续增长,分别为8821.51万(2022年)、11548.20万(2023年)、13920.53万(2024年)和15078.92万(2025年上半年) [1] - 报告期各期付费用户数分别为90.62万(2022年)、102.14万(2023年)、104.80万(2024年)和54.83万(2025年上半年) [1] 企业客户 - B端业务覆盖银行、证券、保险、互联网、租赁、法律等多个行业及政府部门 [2] - 客户包括5大国有银行、12大股份制商业银行、50余家证券公司、80余家保险公司、200余家律所以及上百家中国五百强企业 [2]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分别为5.18亿元(2022年)、6.18亿元(2023年)、7.08亿元(2024年)和3.75亿元(2025年上半年)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样保持增长,分别为1.62亿元(2022年)、2.29亿元(2023年)、2.98亿元(2024年)和1.61亿元(2025年上半年) [2]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15.00亿元将投向四个项目:C端商业大数据产品研发升级项目(4.58亿元)、B端商业大数据产品研发升级项目(1.71亿元)、多维大数据库升级项目(3.68亿元)、商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研发项目(5.03亿元) [2]
企查查A股主板IPO获受理:累计注册用户数已突破1.5亿,净利润率超45%
IPO早知道· 2025-10-11 10:59
IPO申请概况 - 公司于10月10日递交上交所主板IPO申请并获受理,中信证券担任保荐人,拟募集资金超过15亿元 [1][3]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14年的商业大数据综合服务商,提供涵盖信用、风险、商机、资讯的商业数据服务 [1] - 公司产品线包括面向C端的会员类产品(如VIP、SVIP、专业版)和面向B端的专业版产品(如查询终端、尽职调查、风险监控) [1] - 根据行业报告,2023年公司在企业信息类通用商业大数据服务商中,市场份额和移动端活跃用户数排名第二,移动端应用商店下载量排名第一 [2] 用户与客户数据 - 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产品累计注册用户数已突破1.5亿 [2] - 2022年至2024年及今年上半年,付费用户数分别为90.62万、102.14万、104.80万和54.83万 [2] - 同期各渠道平均月活跃用户数分别为6,467.64万、7,291.54万、8,420.75万和8,011.25万 [2] - 同期ARPPU(每付费用户平均收入)分别为576.07元、595.46元、597.41元和624.01元 [2] - B端业务已覆盖五大国有银行、十二大股份制商业银行、80余家保险公司、50余家证券公司、200余家律所及上百家中国五百强企业 [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5.18亿元、6.18亿元和7.0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6.89%,今年上半年营收为3.75亿元 [3]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90亿元、2.56亿元和3.17亿元,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72亿元,净利润率超过45% [3] 募资用途与发展战略 - 本次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C端和B端商业大数据产品研发升级、多维大数据库升级以及商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研发项目 [3] - 公司董事长指出,与全球龙头企业(如邓白氏、益博睿、穆迪)相比,公司在营收规模、数据资产等方面有提升空间,但已在面向个人客户的商业大数据服务方面走出差异化道路 [4]
企查查IPO:为“数据要素三年计划”后首家数据商
齐鲁晚报· 2025-10-11 09:53
上市申请与市场地位 - 企查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递交招股书,拟登陆A股主板,成为《"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发布后上交所受理的首家数据服务商[1] - 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业的商业大数据综合服务商,专注于商业大数据的收集、清洗、挖掘、分析和应用[1] - 截至2025年6月,公司累计注册用户数超1.5亿,月活跃用户超8000万[1][3] - 根据灼识咨询和QuestMobile数据,2023年度在中国企业信息类通用商业大数据服务商中,企查查移动端应用商店下载量排名第一[3] 政策背景与行业环境 - 国家层面将"数据"增列为生产要素,并发布《"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大力推动以数据要素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发展战略[2] - 《"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向数据产业,支持数据商上市融资[1] - 自2023年10月国家数据局成立以来,曾两次调研企查查公司总部,显示主管部门对行业优秀企业的重视[2] 业务运营与客户基础 - 公司旗下拥有面向C端用户的企查查APP、小程序、web端等普惠性数据产品,以及面向B端用户的专业版、数据接口等生产性服务工具[1] - 在B端业务方面,截至2025年上半年,客户已覆盖5大国有银行、12大股份制商业银行、80余家保险公司、50余家证券公司、200余家律所及上百家中国五百强企业[3] - 公司"一站式企业信用信息大数据服务平台"入围工信部"2023年大数据产业发展示范名单"[3] 财务表现与增长趋势 - 公司营业收入呈现稳定增长态势,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51848.29万元、61829.21万元、70841.27万元[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7540.58万元,公司在所处行业已形成较大的经营规模[3] 募资用途与战略规划 -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将围绕主营业务开展,旨在通过对数据中台能力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研发,增强技术壁垒和产品力[4] - 上市将有助于公司优化研发运营投入,对海量数据进行更深度的挖掘分析,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更多实体经济场景[4] - 公司战略目标是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协同发展,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各行各业催生新质生产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