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环保

搜索文档
兴蓉环境(000598) - 2025年6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04 19:08
供排水业务调价机制 - 自来水调价:满足调价原则可向政府价格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申请,经成本监审、听证会等程序通过后执行,遇国家或省对上游资源水价等调整时同步同幅联动 [2] - 污水调价:按特许经营协议约定的调价周期(一般 2 年或 3 年)及公式定期调价,因特定因素致成本重大变化可申请临时性调整,成都市中心城区第五期(2024 - 2026 年)污水处理服务费暂定均价为 2.63 元/吨 [3] 在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 成都万兴环保发电厂(三期):生活垃圾处理规模 5100 吨/日,厨余垃圾处理规模 800 吨/日,污泥协同处理规模 800 吨/日,预计 2026 年投运 [3] 应收账款情况 - 截至 2024 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约 40 亿元,部分地区回款改善 [3] - 公司重视管理,开展催收工作并纳入考核,国家化债政策或对行业产生积极影响 [3] 特许经营权情况 - 水务环保特许经营项目特许经营期主要为 25 至 30 年,运营模式包括 BOT、BOO、TOT 及委托运营等 [3][4] 资本开支及分红考虑 - 近年来因项目建设资本开支大,未来 1 - 2 年项目建成投运后开支将下降 [4] - 公司重视股东回报,未来产能释放后将更有条件提高回报水平 [4]
兴蓉环境(000598) - 2025年5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7 18:50
业务价格机制 - 自来水调价需满足相关原则,向政府价格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申请,经成本监审、听证会等程序通过后执行,遇国家或省对上游资源水价等调整时同步同幅联动 [3] - 污水调价按特许经营协议约定的调价周期及公式开展,一般每2年或3年定期调价,因特定因素致成本重大变化可申请临时性调整,成都市中心城区第五期(2024 - 2026年)污水处理服务费暂定均价为2.63元/吨 [3] 项目建设情况 - 在建成都万兴环保发电厂(三期)项目,生活垃圾处理规模5,100吨/日,污泥协同处理规模800吨/日,厨余垃圾处理规模800吨/日,预计2026年投运 [3] - 运营及在建供水项目规模约430万吨/日、污水处理项目规模约480万吨/日,成都市水七厂三期(剩余40万吨/日)等项目计划今年内投运 [3] 应收账款情况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约40亿元,部分地区回款情况有所改善 [4] - 公司重视应收账款管理,开展回款催收工作并纳入考核,关注化债政策落地,与政府密切沟通推动回款 [4] 降本增效措施 - 推进厂级标准化建设及升级,多家子公司完成,提升生产运行管控和经营质效 [5] - 建设智慧云控中心一体化平台,赋能主营业务一体化管理,加强项目统一管理和调度 [5] - 推进“数字强企”行动,搭建五个中心,释放数据价值,为经营发展赋能增效 [5] 市场拓展规划 - 作为全国性水务环保综合服务商,聚焦主业,纵向延伸、横向拓展业务链条 [6] - 深耕成都市场,推进成都市及周边区域资源整合,在全国布局资源、深挖细分市场 [6][7]
兴蓉环境(000598) - 2025年5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3 19:04
在建项目情况 - 在建供排水项目包括成都市自来水七厂三期(剩余 40 万吨/日)、成都市洗瓦堰再生水厂、成都市第五、六、八再生水厂(二期)等,其中成都市自来水七厂三期(剩余 40 万吨/日)、成都市洗瓦堰再生水厂、成都市第六再生水厂(二期)已进入调试或试运行阶段 [2] - 在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成都万兴环保发电厂(三期),生活垃圾处理规模为 5100 吨/日,污泥协同处理规模为 800 吨/日,厨余垃圾处理规模为 800 吨/日,预计 2026 年投运 [2][3] 应收账款情况 - 截至 2024 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约 40 亿元,部分地区回款情况有所改善 [3] - 公司重视应收账款管理,开展回款催收工作并纳入考核,关注国家化债政策落地情况,与政府密切沟通推动回款 [3] 市场拓展规划 - 公司为全国性水务环保综合服务商,聚焦主业,沿业务链条纵向延伸、横向拓展 [3] - 立足并深耕成都市场,推进成都市及周边区域水务环保资源整合,在全国布局资源并深挖细分市场创造增量业绩 [3] 资本开支及分红考虑 - 近年来因多个供排水、固废项目建设,资本开支较大,大多项目未来 1 - 2 年建成投运释放效益后,资本开支将逐步下降 [3] - 公司重视股东回报,近年来提升现金分红比例,待主要在建项目建成投运释放产能,将更有条件提高股东回报水平 [3]
中建环能召开业绩说明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 多措并举促进业绩增长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14 14:39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坚持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 围绕"4+1"战略布局 加强产品协同开发与迭代 同时健全应收账款管理机制 提升现金流和组织效能 [1] - 公司已从冶金行业污水处理专家发展为成都市生态环保产业链链主企业 构建了城镇污水高效处理 厂网河湖整体网联 污泥低碳干化焚烧 钢铁煤炭废水回用4个业务场景及离心分离机械领域布局 [1] - 环境治理板块2024年贡献81.42%营收 达12.51亿元 公司总营收规模为15.37亿元 [1]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水务环保行业受政策推动需求旺盛 技术迭代加速对企业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技术创新成为市场竞争关键 [2] - 环保产业技术升级加快 高质量转型势在必行 水环境治理作为重点领域有望持续发力 [1] 研发投入与技术成果 - 公司构建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4个科技支撑平台 聚焦"4+1"场景细分方向 强化科技成果产出 [2] - 2022-2024年累计研发支出超1.6亿元 2024年新增45项专利(含19项发明专利) 开展多项技术优化 [2] 未来发展规划 - 2025年将聚焦"4+1"优势场景 优化管理体系 落实技术产品引领策略 构建综合解决方案 提升细分领域领导力 [3]
兴蓉环境(000598) - 2025年5月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7 20:11
财务业绩 - 2024 年全年营业收入 90.49 亿元,同比增长 11.90%;归母净利润 19.96 亿元,同比增长 8.28%;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36.81 亿元,同比增长 8.61% [2] - 2025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 20.23 亿元,同比增长 9.61%;归母净利润 5.08 亿元,同比增长 11.19%;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1.15 亿元,同比增长 526.47% [2] 经营目标与策略 - 2025 年持续推进主业拓展,开展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科技创新,深耕精细化管理 [3] - 聚焦水务环保主业,深耕成都本地市场,加强川内合作,深挖省外市场 [3] - 未来盈利增长驱动因素包括深耕成都、技术创新、延伸产业链、拓展轻资产 业务、精细化管理 [4] 在建工程与投资 - 2025 年计划投运项目包括邛崃餐厨废弃物处置厂(100 吨/日)等多个项目 [5] - 2024 年底重要建设项目众多,成都市骑龙净水厂工程和成都市凤凰河二沟再生水厂工程于 2024 年开始转固 [5] - 未来 1 - 2 年投资性支出预计维持在近三年平均水平 [5] 业务协同与发展 - 落地多个厨余(餐厨)垃圾处置项目,延伸固废业务产业链 [3] - 污水资源化将污水处理转化为再生水资源,污泥处置采用多种工艺技术,目前运营及在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规模为 12,000 吨/日 [6] ESG 相关 - 秉承责任理念,提供服务打造宜居环境,倡导可持续发展,履行社会责任,推进 ESG 与治理架构融合 [4][5] 其他问题回复 - 成都市中心城区暂未涉及供水价格调整,如有重大事项会公告 [7] - 瓶装饮用水业务已对外销售,正在完善市场通路和客户服务体系 [7] - 应收账款与营业收入同趋势增加,不同地区财政支付能力有差异但回款周期变化不大 [6] - 研发投入激增以国家双碳战略为指引,布局智慧水务等方向开展攻关 [6]
兴蓉环境(000598) - 2025年4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30 16:52
供水业务调价机制 - 满足相关调价原则可向政府价格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水价调整申请,经成本监审、听证会等程序通过后执行 [2] - 遇国家或省对上游资源水价、水利工程水价开征或调整时,实行同步同幅联动调整 [2] 应收账款情况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约40亿元,部分地区回款情况有所改善 [3] - 公司重视应收账款管理,开展回款催收工作并纳入考核,关注化债政策落地,与政府密切沟通推动回款 [3] 业务拓展情况 - 公司为全国性水务环保综合服务商,聚焦主业,纵向延伸、横向拓展业务链条 [3] - 深耕成都市场,推进成都市及周边区域资源整合,在全国布局优质资源,扩大经营规模 [3] 资本开支及分红考虑 - 近年来因多个项目建设资本开支较大,项目未来两年建成投运后资本开支将逐步下降 [3] - 公司重视股东回报,2021 - 2022年度现金分红比例约20%,2023年度提升至27%,2024年度预案分红比例为28%,未来有条件进一步提高回报水平 [3]
碧水源(300070) - 2025年4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9 16:42
公司2024年亮眼成绩 - 落实黄河流域大保护战略,落地太原龙城污水处理项目 [2] - 助力香港共享基金会洁净饮用水项目落地东帝汶,CWT项目签约毛里塔尼亚 [2] - 加速膜产品国产化替代,华泰纸业项目替代美国杜邦反渗透膜,套子湾污水厂替代美国通用超滤膜 [2] - 第三次中标舟山海淡换膜项目 [2] 2025年提升营业收入举措 - 在多方面保持创新优势,降低发展风险,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2][3] - 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和引领,聚焦主业加大研发创新力度 [3] 应对环保政策变化业务策略 - 围绕“12256”发展战略布局新赛道,培育新优势 [3] - 华特源打通盐湖提锂全产业链技术路线,设计院产品体系提档升级,中北新材料等项目落地,医药膜应用破冰 [3] 膜产品业务应对策略 - 国内海水淡化市场依靠双膜海淡技术和国产替代经验发展稳健,联合投资建设山东滨州北海经开区海水淡化工程 [4] - 海外市场加强重点国别深耕,开拓新市场,工业反渗透膜片和家用反渗透膜元件出口多地 [4][6] 公司业绩与分红情况 - 2024年业绩下滑主要因参股公司业绩拖累,主营业务发展良好稳定 [5] - 分红比例连年提升,2022 - 2024年分别为15%、20%、24%以上 [5] 公司订单情况 - 2024年度EPC订单新增178个,订单总额117.14亿元,较2023年订单减少155个,总额增加12.09亿元,同比增加11.51% [7] - 2024年度BOT&BOO订单新增11个,投资总额38.10亿元,同比下降22.67% [7] - 2024年度处于运营期项目共131个,体量457万吨/天,新增运营项目2个,运营收入27.77亿元,比2023年增加9.46% [7] 其他问题应对措施 -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对公司应付账款影响可控 [8] - 采取积极清欠、压降成本费用支出等措施推动经营性净现金流转正 [8] - 加大清欠力度,已计提坏账应收款回款后坏账准备可转回 [8] - 良业科技2025年通过开拓市场、清欠、压降成本费用等措施扭亏 [8] - 公司亏损以云南水务长期股权投资余额为限 [8] - 采取强化预算管控等措施节约管理费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