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油气业

搜索文档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 海洋生态状况总体稳定 构建人海和谐的海洋生态环境(美丽中国)
人民日报· 2025-06-09 05:59
海洋经济发展概况 - 2024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 同比增长5 9% [1][2] - 重点监测行业中海洋经济活动单位数量同比增长6 0% [1][2] -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为125 2 较上年增长2 3% 以2015年为基期(100) [2] 区域海洋经济亮点 - 广东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达411亿元 同比增长8 3% 重点发展"海上绿电"和"海上装备" [2] - 浙江累计审批海域立体设权项目180个 面积约16 5万亩 实现经济、资源、生态三赢 [2] - 山东成立现代海洋产才融合发展创新联盟 推动高能级创新平台集聚 [2] - 海南海洋生产总值从2022年2009 3亿元增至2024年2707亿元 年均增速16 1% [3] 海洋产业结构与创新 - 2024年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 2% 在海洋经济中占比持续提升 [3] - 海洋制造业增加值达3 2万亿元 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超30% [3] - 海洋渔业、油气业、船舶工业等产业加速数智化、高端化转型 [3] - 海南"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正式运行 打造"智慧海洋"创新策源地 [3] 海洋生态监测结果 - 2024年监测覆盖14条近海断面、1621个监测站位及136个典型生态系统区域 [4] - 近岸海域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浓度波动下降 浮游生物多样性保持稳定 [4] - 珊瑚礁、海草床等典型生态系统优良比例超60% 红树林保护成效显著 [4][5] - 辽河口斑海豹春季最大日上岸量达352头 北部湾布氏鲸数量增加 [5] - 58 8%监测海岛状况优良 52%周边海域达一、二类水质标准 [5] 生态挑战与应对措施 - 2024年沿海海平面较常年高96毫米 近海表层水温创观测记录新高(偏高1 2℃) [6] - 赤潮次数及面积超近10年均值 浒苔绿潮等生态问题仍存在 [6] - 自然资源部将优化海洋国土空间布局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7] - 计划建设卫星/无人机监测网络 研发新型预警技术 强化红树林等生态系统修复 [7]
2024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我国海洋经济登上新台阶
快讯· 2025-06-08 20:08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2025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 同比增长5 9% [1] - 2024年海洋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 发展效益恢复向好 [1] 海洋新兴产业 - 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 2% 在海洋经济中占比不断提升 [1] 海洋制造业 - 海洋制造业增加值达3 2万亿元 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超三成 [1] 传统海洋产业升级 - 海洋渔业 海洋油气业 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加速数智化 高端化转型升级 [1]
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增长5.7%!一文说清海洋产业规划怎么做?
前瞻网· 2025-05-04 09:59
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 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达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高于GDP增速0.3个百分点 [1] - 海船订单量、完工量、手持订单量国际市场份额全球领先,手持订单同比快速增长 [1] - 海洋旅游业增加值3842亿元,同比增长7.5% [1] -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新承接订单金额、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57.1%、114.3%、24.2% [1] 海洋经济产业链结构 - 上游:涉海设备制造(中远海运重工、中集来福士、振华重工)、涉海材料制造(中国船舶第七二五所、昊华科技、万盛股份) [2] - 中游:海洋渔业(中水渔业、开创国际)、海洋油气业(海油工程、中海油服、中石油海洋工程)、海洋盐业(中盐股份、山东海化、鲁银投资) [2] - 下游:涉海产品再加工、批发零售、涉海经营服务 [2] 企业分布与市场规模 - 全国海洋经济相关企业28104家,山东(1963家)、浙江(3238家)、江苏(3200家)位列前三 [4] - 预计2025年海洋生产总值达13万亿元,2030年超20万亿元,占GDP比重超15% [5] 产业规划方向 -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发展深远海养殖、海洋牧场、海洋清洁能源、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 [9] - 产业融合与集群化:打造"港产城"一体化模式,整合科技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平台 [10] - 科技创新:搭建产学研平台,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智慧海洋、海洋电子信息、智能装备 [11] - 区域协同与国际合作:共建内陆无水港,参与国际深海资源开发,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13][14] - 生态优先:控制近海渔业捕捞强度,建立陆海一体化污染监测网络 [15][16] 地方实践案例 - 青岛:聚焦人工智能与海洋产业融合,建设海洋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推动深远海养殖转型 [19][21] - 上海:发展国际航运与深远海风电,建设航运贸易金融中心,开展绿色甲醇燃料船研发 [22][24][25] - 深圳:布局海洋电子信息、深海基因技术,建设全球海洋大数据平台和生物医药集群 [26][27][28] 未来趋势 - 科技创新驱动深海装备、智慧海洋等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重塑传统业态 [30] - 绿色低碳发展路径成为核心,海上风电、蓝碳交易、立体养殖构建循环体系 [30] - 海洋经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船舶制造订单占全球68.2% [31]